除此之外,血液还可以查询血型,进行输血等工作。】
“从人的血里就能知道缺什么营养和得什么病,这也太厉害了吧!”
“我以前受伤时尝过血液,除了铁锈味,什么都没尝出来。”
“血型是什么东西?是指血脉吗?”
诸朝古人们没有血型概念,一时联想到血脉身上。
“输血,后世居然可以输血!”诸朝大夫们激动不已。
他们有时候会遇到大出血的病人,偶尔也会想输血的问题,但输血难度很大,且很危险,他们不敢轻易尝试。
【说起血型,在古人们观念里,可以用滴血认亲等方式来验证血脉,实际上并没有科学依据,事实上哪怕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彼此的血液也可以融合到一起。
古人们之所以信这一套,主要是次数少和范围有限,如果次数多和扩大范围,那么他们将会发现自己遍地都是血亲。】⑤
诸朝信奉滴血认亲、滴骨法的人们:“……不,我们不信,要知道这方法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
“什么科学依据,我们这就破除给你们看!”
有人选择相信天幕说法,也有人不信天幕说法,行动力强的人,迅速找来不认识的人开始做实验,结果彼此血液真的相融在一起。
扩大范围和规模一样,他们真就像天幕说的那样:遍地血亲。
“不,不可能,滴血认亲怎么会是错的呢!”验证事实后,他们反而崩溃。
“糟糕,一般滴血认亲没事,但用来办案就不妙了。”宋慈抚额。
古代滴血认亲不仅用在民间,还被用来办案,是一种破案的手段。
现在这一办案方式将彻底推翻。
“滴血认亲都不靠谱,那什么靠谱?”
“难道我们没办法通过方法验证彼此血脉?”诸朝注重血脉的人崩溃,此时他们迫切需要能检验血脉的办法。
【血型比滴血认亲等方法更科学,人们常见血型有五种,分别是A型、B型、AB型、O型、RH型。
不同血型结合诞生的后代,会继承父母的血型,这是不同血型组合出来的结果。】⑥
“人们常见血型只有五种?那么多人类,血型居然那么少吗!”
“那岂不是很多人都有血缘关系?”
“血型是血型,血缘是血缘,两者完全不是同一个东西。”
“天幕意思是,血型一样的未必是亲人,亲人也未必血型一样吗?”
“应该是的,孩子传承的父母血型,却又不和父母血型一致,这可真。神奇。”
“那么复杂的东西,你们居然看懂了?”
“你把那些字母换成咱们的文字,会好理解很多,它们只是一个符号,起的区分意义。”
“血型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该怎么知道自己的血型。”诸朝想知道自己血脉情况的人傻眼。
他们已经知道血型是怎么回事,但问题来了,他们该怎么查询自己的血型?
【弄清楚彼此血型,是输血与被输血的必须前提。
因为不同的血型,不能互相输血,血型相冲的情况下输血,会出事,甚至死亡。】⑦
“也就是要想输血,就得弄清楚病人们的血型,弄不清楚血型,就没办法输血。”
“看来咱们还是把输血想的太简单了。”诸朝大夫们神情凝重道。
知道更多信息后,他们才发现之前的输血想法有多冒失和危险。
【除此之外,亲生父母不可以给孩子们输血。
因为彼此有可能血型不合,就算血型相合,也会出现免疫反应,会损坏器。官,所以尽量用陌生人的同类型血液。
还有夫妻之间,也要避免输血,尤其是丈夫给妻子,妻子体内要是有了丈夫血液,会让孩子血液内的某些物质相冲,从而影响健康。】⑧
“天幕放心,咱们连血型都弄不懂,更何况输血了。”
“没想到父母也不可以给孩子输血,还以为就算弄不懂血型,父母给孩子输血总安全,没想到更加危险。”
“古代可以确认血型吗?”有大夫开口问询,不试一下,总觉得不甘心。
而这样好奇和不甘的大夫不是一两个,而是很多个。
有人带头,越来越多的大夫鼓起勇气。
最后他们的话上了天幕变成评论,被姜叶看见。
【古代受限于医学器具和相关医学知识,很难弄清楚血型问题。】
尽管早做好心理准备,诸朝大夫们还是感到失望。
很快他们振奋起来,“没事,咱们可以把这些医学知识记下来,等未来一定能做到。”
【内分泌科常见病有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肥胖及月。经不调。
整体症状为体内某种激素失衡,导致人。体出问题。
比如糖尿病,从名字看,可能会觉得是糖吃多了才会得的疾病,实际上糖尿病和吃糖多少的关系并不大。】⑨
“痛风在我们古代被称为‘痹证’,骨质疏松是‘骨痹’。”
诸朝大夫们赶紧去看天幕上的。名词解析,名词解析贴切的把后世病症的古代名字也写上,方便他们更好对症。
“糖尿病尽量饮食清淡,避免含糖量高,脂肪多的食物;痛风忌海鲜和饮酒,饮食要清淡;骨质疏松多吃豆类食物,避免烟酒,不能剧烈运动;肥胖避免暴饮暴食,增加运动……”
大夫们看古今症状名字,病人们则记病情的注意事项。
“月。经不调注意作息规律、营养均衡、保持乐观情绪、注意保暖、适当运动……”
女人们边记眼眸越明亮,虽然她们做到天幕说的很难,可总比之前她们身体月。经不调原因都不知道要好。
【神经内科是对人自己身体的管理能力,比如脑血管疾病,会让人肢体麻木无力,口角歪斜,言语不清;运动障碍性疾病,会让人肢体颤动,动作迟缓;脑部退行性疾病,让人记忆力下降,衰退,乃至痴呆。
还有癫痫,让人身体不受控制的抽搐;头疼、失眠等,也是神经方面的症状。】⑩
“后世病名还真拗口,不过虽然听不懂病名,但症状我们听懂了。”诸朝古人们神情凝重道。
比起其他科的症状,神经科的疾病结果太过剧烈和明显。
“神经类的病,好像常见于老年人,年纪越大的人越难控制住身体。”
“对,不管是口角歪斜、肢体颤动、还有痴呆都常见老人,可以说,这是老年人们的通病。”
“咱们未来也会变成老人们那样。”诸朝年纪中等的群体,看着身边老人们眸光晦涩不已。
比他们年轻的人,一时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比他们年纪大的人,已经开始糊涂,不用再多想,只有他们这些中间的,越想越恐惧。
“怕,怕什么,咱们有孩子啊。”有人想到什么,放下心来。
“对啊,咱们还有孩子,到时候真变成这样,孩子们会照顾我们的。”
“可是咱们现在对父母不孝顺,以后孩子们有样学样怎么办?”也有人担忧,不是所有人都是孝子贤孙的。
以前他们做事没有顾忌,是没想那么多,现在一想到自己可能步长辈们的后尘,心里当即害怕起来。
“要想自己老了病了孩子们对自己好,自己平时就得做好榜样,临时抱佛脚哪行。”
看到许多对自己父母不好的不孝子们态度转变,外人们唏嘘。
【风湿性疾病复杂多样,主要指骨关节、骨骼以及周围肌肉感到疼痛的症状。
除此之外,风湿性疾病也会影响到器。官,如心脏、肺、肾等。】
“风湿性疾病在咱们古代也叫‘痹证’。”
之前痛风在古代也是痹证。
“生活环境阴冷、潮湿,时间长了,容易得风湿性疾病,记下这点,以后居住的时候注意。”
“风湿性疾病常见于中老年群体,真是年纪一大,什么病都找来了。”
“话说咱们算中年还是青年?在古代咱们当然算中年,但放在后世人的年纪,咱们还算年轻。”一群三十多岁左右的人凑到一块道。
“你的意思是,如果天幕指的中老年,是以后世七八十的平均年纪为例,以咱们的年纪,根本轮不到得那些病?!”
“可不,等咱们得后世人等病症的年纪,基本都死了。”
原本还很高兴避过一劫的人们笑容顿住,一时间不知是得病好,还是直接死了好。
【除了以上这些常见科目和病状,内科还包含其他更多分支,在此我们不再一一叙述。
更多相关信息,直播后可仔细查询。】
虽然姜叶觉得这样和他们直播有些不符,好在各种资。料不需要他们准备,节目组自有相关的员工。
比起姜叶和江雪的轻微疑惑,诸朝大夫们听到这话喜笑颜开,“太好了,等天幕直播结束,就能查看更多医学资。料了。”
诸朝大夫们可以肯定,本期天幕直播后,他们的医术水平绝对大涨。
除了大夫们,诸朝权贵们也很关心医学水平,毕竟这关乎他们能否长寿。
但随着天幕直播,他们难免心悸,“只是一个内科,就那么多种病,更别说还有其他科目。”
“唯一好消息是,我们不会得妇科/男科!”
【说完内科,接下来说外科。】
【作者有话要说】
【注:文中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
第八十三章
“既然内科是指人。体内的病情, 那外科应该是指人。体外的病情吧。”
“内科对应心肝脾肺肾等器。官,那外科对应的应该就是眼耳鼻唇等器。官吧。”诸朝古人们猜测。
【外科最典型的是眼耳鼻喉科,它们也被称为五官外科。
再细分, 就是眼科、耳科、鼻科、咽喉科等科目。】
随着姜叶说话,身后视频呈现五官科的大纲, 然后下。面细分成眼耳鼻喉各科。
耳鼻喉等科, 再次细分。
【眼科、耳科等为什么从一开始的五官科越来越独。立?
是因为和这些器。官相关的病症,越来越繁杂、详细和专业。】
“和五官相关的病很多多吗?”诸朝古人们疑惑道。
然后等他们看下去, 发现姜叶说的还真没错。
【首先是眼科常见病种。
白内障, 眼球浑浊有层白膜一样的东西, 导致视力下降,此情况常见于老年人;
青光眼,会视力受损、畏光、流泪, 严重者会失明。
结膜炎,表现为红眼、发痒、流泪。
干眼病,眼睛干、涩、有异物感。】①
“白内障, 我的眼病名字叫白内障,我眼睛确实感到一层白白的东西, 感觉快遮住我的眼睛。”诸朝得白内障的老人们惊讶道。
那种被遮挡的感觉有别于黑暗遮挡, 可就算还能感受到一点光线,他们的视力也在逐渐下降。
“我有时候眼睛会流泪, 但我眼睛又不红,看来我是青光眼, 情况严重会失明,我该怎么办?”得青光眼的古人们惊慌道。
“结膜炎这个名字好拗口, 我们一般把它叫红眼病, 简单又好记。”有眼睛发红的结膜炎患者们道。
“干眼病, 眼睛确实经常干涩,但没感觉到什么异物感。”
“你那不是干眼病吧,我这才是干眼病,有时候能感觉到眼睛异样,不明显,但一直折磨人。”
讨论的人多了,有些话会上评论。
总之比起内科时,外科讨论度更高。
因为内科病状不容易检查出来,外科则不一样。
外科哪有问题,很轻易就能看出来,让观众们对相关知识也更加了解。
【除了以上眼科病种,眼睛问题分布最广泛的莫过于近视和远视两种情况。
不过近视和远视并不是眼病,并不像其他眼科病种,对生。命产生直接威胁。】
【近视表现为只能看清楚近的视野,远处视野模糊,常见青少年、中年群体。
远视则是能看清楚远方的东西,对近处的东西模糊,也被称为老花眼,常见于老年人群体。
有意思的是,近视和远视人们只会得一种病,两者并不会共存。
当然更准确来说,是不会共存在一只眼睛内,理论上,人眼睛是可以一只近视,一只远视的,但得是怎样的用眼,才能出现这种情况?】②
“老花眼,也就是远视,我们可以理解,人年纪大了,眼睛昏花能理解,可为什么后世近视的人会那么多?”
“不应该啊,如果后世近视的人群数量庞大,那么相应老年远视的人数应该很少才对,毕竟人无法同时拥有近视和远视。”也有人纳闷。
【目前咱们近视和远视人群之所以鲜明,是因为咱们全民教育不过几十年而已,老一辈许多人虽然有过扫盲,但还不至于近视。
但是孩子和年轻人不一样,他们从小接受教育长大,以至于从小患上近视。
所以等我们老去,社会上的老人们会以近视眼为主。】
诸朝古人们:“……原来是读书读近视的,好羡慕。”
“对哦,咱们得近视的人,也大都是读书人,只是后世读书人数量更多。”
“所以咱们不读书的人,不需要操心近视的事了。”
“没事,年轻时候不近视,等老了还有远视等着你,根本逃不掉。”
“近视和远视虽然不像白内障、青光眼等病会致盲,但严重了,也很困扰。”
“可不是,不管是看不清近处,还是远处,都让人难受。”诸朝或近视或远视的人们道。
【说起近视和远视,就不得不提矫正视力的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
我国眼镜历史可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那时候眼镜名字叫“叆叇”,读音通:爱戴,除此之外,还有读书石、眼环等名字。
古代眼镜材质主要是天然水晶和宝石磨成,咱们现在眼镜的材质主要是树脂和玻璃。】③
“眼镜?能帮我们改善近视/远视!”
“材质是树脂和玻璃,树脂我们没有,但我们有玻璃啊!”
看到眼镜和制作材料玻璃,诸朝古人们激动。
之前他们得到过玻璃配方,虽然碍于技术,大面积玻璃,钢化玻璃什么的还没制造出来,小块玻璃却没有难度。
且因为玻璃配方公开,小块玻璃价格并不贵。
就是古代用天然水晶和宝石眼镜主人们,看到玻璃眼镜也忍不住眼前一亮。
因为跟透。明的玻璃比起来,天然水晶和宝石会有一定的杂色,他们戴过眼镜,已经能想象出来玻璃眼镜的通透和明亮。
除此之外还有成本,玻璃价格更低,同样价格,他们可以拥有款式更多的眼镜,这让许多喜欢收集眼镜的人十分激动。
87/125 首页 上一页 85 86 87 88 89 9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