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兄从此弃笔从戎,表面为北盛建功立业,实际是在蓄力覆灭李氏,为他的小青梅报仇。
此番他回京,便是为了与我汇合,助我成事。”
“这么说来,秦兄也算玉麟军的人了。”
陆池放下心来,也不多留,起身道别,“我也回京继续散布天谴之说,给李宪德再添把火,至于你……跟小表妹多说说体己话吧。”
陆池余光扫了眼姑娘的背影,刻意扬声道:“虎贲营可是北盛第一强师,此行短则三个月,多则尸骨无还,此生不见!
有什么话临行前还是说清楚得好,带着心思上战场,容易一命呜呼!往后阴阳两隔,有些心结这辈子都没机会解开了。”
五步之外,姜云婵将他们所有的谋划都听在耳中。
她也知道陆池那话是故意说给她听的。
可她并不想听,把毛巾递给了夏竹,“你帮思思擦洗吧,我有点乏了。”
说着,起身一瘸一拐往屋里走。
“皎皎!”谢砚叫住了她。
迟疑片刻,上前扶住她的手臂,“大夫说了,脚腕有伤不宜多走动。”
姜云婵垂眸,点了点头。
“脚伤上药了么?”他问。
“上了。”她淡淡地答。
谢砚沉静的目光一寸寸打量着她,并未从她面上察觉分毫离别的情绪。
他张了张嘴,亦不知还能说什么,索性也不说了。
将她打横抱起,放在了寝房的罗汉榻上,半蹲在她身前,褪掉她的鞋袜。
她的伤口根本没上药,白皙的莲足上一道一指长的伤口,皮肉翻飞。
方才走动了会儿,脚踝处又渗了血。
谢砚无奈摇了摇头,拿帕子擦拭掉血迹,又挑了些药膏从伤口周围,一点点往伤口深处涂抹,生怕弄疼她似的。
一边抹药,一边轻吹着。
温热的风拂过姜云婵的肌肤,她惶恐地缩了缩脚。
谢砚的手落了空,抬眸望她,“别紧张,这次上完药,我可能有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再叨扰皎皎了。”
暖阳照在他的侧脸上,让他深邃的轮廓难得柔和,毫无攻击性。
姜云婵的情绪才缓解了些,缓缓松开紧绷的脚背。
谢砚感觉到她不再抗拒,又继续上药,“记得伤口不可沾水,每日抹两次药,不可多也不可少。你现在怀着孕,用药要更谨慎些。”
无人回应。
谢砚默了默,“等伤好些了,就让夏竹陪着你饭后散散步,多泡泡脚,免得水肿。”
“少吃些桃花酥,孕期吃得太甜不好。”
“还有……去扬州若再受了委屈,定要传信给我,不许忍着。”
他絮絮叨叨交代了好多,姜云婵都快记不过来了,才淡淡应了声“好”。
话音极平,没有一丝波澜。
之后,又陷入了漫长的沉默。
谢砚心口仿佛堵着棉花一般,出气不顺畅,终究忍不住问道:“要分开了,皎皎有没有什么话要跟我说?”
姜云婵张了张嘴,好像有什么话在喉头,想要抓却又抓不住。
她摇了摇头,“没有!”
此次去战场,可能生离,也可能死别。
可她对他,没有任何话要说。
谢砚苦涩地笑了笑,“罢了,那就收拾行李,早些离开吧。”
他在她面前又站定许久。
寝房中,仍寂冷无声。
他几不可闻叹口气,往衣箱处去了。
他与她同吃同住近一年,衣服一直混装在一起,胭脂香和檀香交织,是一种极清雅的味道。
谢砚已经习惯日日嗅到这样的味道了,如今却要将它们再一一分开。
谢砚看着眼前两摞衣服,如此泾渭分明,很不适应,心里亟待什么东西填满。
他转身又回到罗汉榻前,拥住了姜云婵,“真的没什么话跟我说吗?”
怀里的姑娘一副冷冷清清的模样,不悲不喜,不怒不愠。
仿佛心被上了锁。
谢砚无力打开,窥不到里面的色彩,只能抱紧她,轻嗅着她身上淡淡的桃花香,才能感觉活生生的人属于他。
姜云婵被他强势贪婪的气息包裹着,却心里别扭,欲推开他。
一道低沉的声音吹进她耳道:“皎皎,我要去战场了。”
姜云婵推却他肩膀的手一滞。
谢砚笑了笑,“说来也好笑,我外祖一门都是名震天下的武将,娘亲未嫁给谢如松时,也是战场上所向披靡的女将军,可我却从未见过金戈铁马,戈壁烽火……”
这话叫姜云婵莫名心口停了一拍。
纵然谢砚在朝堂之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但他好像从未上过战场呢。
一个新兵初来乍到,便要对阵来势汹汹的虎贲营。
姜云婵脑海里莫名浮现出荒芜的战场上,他孤身持剑而立,而对面千万士兵黑云压境,数万白羽箭对准了他。
残阳如血洒在他身上,照得他孤影寂寥。
谢砚这样的人也会害怕战场上的血雨腥风吗?也会害怕马革裹尸还吗?
在姜云婵的意识里,他并不是一个怕死的人。
他屡次以身入局,遭受重伤。也曾奋不顾身扑进大火救她,被巨石压,被烈火烤……
姜云婵从未在他脸上看到过惧怕,怎么这次她从他语气中听到了些许不安呢?
“还是第一次和皎皎分开这么久呢。”谢砚尾音带颤,在她耳边继续呢喃。
姜云婵恍惚意识到他怕的不是战场,是怕与她分开。
随即,她又觉着这个念头太过荒谬。
谢砚是搅弄风云的权臣,怎会像孩子一样害怕分离呢?
可姜云婵并不知道,这些年,谢砚无一日不去问竹轩外探望她。
即便是当初两人在慈心庵分道扬镳,谢砚也会日日趴在寺庙的房顶上眺望她。
数十年如一日,她已经成为他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当初,她兴高采烈说要嫁给顾淮舟时,谢砚第一反应也是将来不能日日见她,该怎么办?
所以他想尽一切办法,把她留在身边。
而今,她已经完全属于他了。
他还是怕,怕把她弄丢了。
怕当他从战场回来,满心期待去见她时,她又一次弃他而去了。
此时的谢砚像个迷路的孩童,埋在姜云婵颈窝,鼻音微重:“若我安然无恙回来,我们以后好好过日子,行吗?”
姜云婵垂下了眼睫。
她不知要怎么跟他好好过日子。
他俩好好的,对得起泉下之人?
姜云婵没办法许诺他什么,从他臂弯下钻了出来,“秦将军的人来了,我该走了!”
时至明月高悬。
今晚的月光格外寒,照得满地银白,照得姜云婵面容清冷。
屋外传来窸窸窣窣的脚步声,“世子,秦将军令属下来接夫人,属下方才瞧见瞿昙寺多了许多陌生面孔,实在不宜再久留,不知夫人准备好了么?”
“已经好了!”姜云婵唤来夏竹,拿好行李,头也不回离开了。
谢砚独自坐在罗汉榻上,目送姑娘消失在夜幕中。
自始至终,她从未正眼看过他啊!
*
门外,姜云婵步履匆匆往马车去。
夏竹在后,跟得气喘吁吁,“姑、姑娘,你走这么快做什么?”
姜云婵没听到夏竹说话,莽头往前冲,像是快要坠入蛛网的蝶儿,拼命挣脱,意图冲破温柔的陷阱。
上了马车,深深吐呐,敲了敲窗框,“走吧!”
马车随即晃动起来,一路南下。
后方,金戈铁马的铮鸣声声声入耳。
冷硬的金属颤音和士兵齐整的脚步声在夜色中,格外声势浩大。
夏竹好奇地掀开车帘,探头往后看:“世子他们也出发北上了呀!世子昨日才伤得体无完肤,听扶苍说后背全裹着纱布才勉强撑住,若真打起来,世子一个书生也不知能不能抵得过久经沙场的虎贲营?”
姜云婵的目光下意识瞟了眼后方。
大军中不见马车,只见战马。
到底是军队,受了伤的人也只能负重骑马,没法休养。
姜云婵指尖蜷进掌心,“谢砚……他一向福大命大,皮糙肉厚,死不了的,不肖我们操心。”
“既不操心,那你在看什么呢?”
此时,姜云婵头顶上徐徐落下一道笑音。
姜云婵一个激灵转回头来,正见窗外一人骑着高头大马,身穿银色铠甲,立于她眼前。
颀长的身影投射下来,姜云婵心头凛然,防备地往马车里缩了缩。
然那人用剑柄挑开车帘,歪着头再次问她:“皎皎,你看在什么?”
月光洒在那人的笑颜上,姜云婵才看清头盔之下谢砚清俊的脸。
他平日里老成持重,端得一副君子仪态,姜云婵从未见过他戎装的模样,故而愣愣盯着他。
许久,姜云婵才觉有失礼仪,避开眼神,“你怎还在这儿?”
“有东西忘了送你。”
谢砚方才失意,一时连准备了许久的礼物也忘了送她。
所以调转马头来寻她,却不想看到她正痴痴往军队中看,眼中分明暗含一丝丝的担忧。
谢砚心中开解了许多,从怀里掏出一物,递到姜云婵眼前,“送你。”
第73章 心里起了本不该有的涟漪……
他摊开手心。
一只巴掌大的花灯出现在姜云婵眼前。
那花灯是桃花模样,花瓣用绒线编成,捧在手上毛茸茸的,十分趁手。
且透过绒花散发出的光也温和,既能照亮马车,又不太过刺眼影响睡眠。
姜云婵从未见过这样精致的花灯,眼眸被灯照亮了。
谢砚将花灯放在她手上,轻敲她的额头,“等我回来!”
说完,公子打马而去,消失在夜幕中,唯余铠甲铮铮作响的尾音。
手心里的光莹莹如春雪,绵绵如清溪,在逼仄的空间里流淌着,倾洒在姜云婵身上。
心内的烦扰被花灯濯净,拨云见日。
姜云婵依稀看清自己心里起了些许涟漪。
本不该有的涟漪……
她抗拒内心深处的萌动,摆了摆头,索性闭眼靠着马车歇息,强迫自己不要去想。
到了二更,节奏明快的马蹄声引她入了梦乡。
恍惚间,她又回到了幼时的问竹轩。
那日天黑得格外早,她正在榻上好眠,忽而心口一凉。
她睁开眼,伸手不见五指的寝房中,一个黑漆漆的人影正将她摁在身下,解她的小衣。
是谢晋,带着几个纨绔公子夜里爬墙摸进了香闺。
她吓了一跳,慌忙从谢晋□□钻了出来,抱着松散的衣服拼命地逃。
那群纨绔少爷边言语挑逗,边追了出来,饿狼扑食似的。
他们是侯府的主子,路过的下人无人敢插手,所有人对姜云婵的死活视而不见。
孤身无援的她只能哭着跑进了慈心庵的禅房。
那夜,谢砚正睡得迷糊,温香软玉突然扑进他怀里。
她泪眼涟涟唤他,“子观哥哥救我,哥哥救我!”
谢砚抡起棍子,孤身一对五轰走了那群纨绔。
等他遍体鳞伤回屋时,小姑娘正蜷缩在墙角,抱膝坐着,哽咽不止。
谢砚忍着浑身的伤痛,蹲在她身边安慰她,“坏人都被我打跑了,妹妹别怕!”
“点灯,点灯啊!”姜云婵娇声带泣,瑟瑟发抖。
她都快吓死了。
明明睡得好好的,却在黑暗中看到一张猥琐的笑脸,差点埋进她胸口。
她不想再在黑暗中了。
屋子里,却迟迟没亮起来。
谢砚面露困窘,伸手想抚一抚她的后背以示安慰。
可夜太黑了,他的指尖不经意触碰到了她凌乱的小衣。
姜云婵登时脸颊通红,双手环胸,“你!你和他们一样,也是坏东西!”
“不!我不是的!”谢砚连连摆手,一时解释不清。
他冲出房门,过了会儿,鞠了一捧萤火虫进屋,放在她手心。
双手摊开,流萤漫天飞舞,忽明忽灭的火光照亮了禅房。
一只流萤轻轻停在谢砚头顶上,忽闪忽闪,映照着少年通红的脸,“对不住妹妹,我没有灯,只有萤火虫!”
姜云婵的哭声戛然而止,望着那个衣服上全是补丁、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少年。
她才反应过来,谢砚的生活太拮据了,根本没有灯油和蜡烛,所以才不点灯的。
他是唯一奋不顾身护着她的人,为她受了这么重的伤,又怎会趁机欺负她呢?
那夜的萤火虫照进了姜云婵心里,惹得她小珍珠又一连串地掉。
少年却慌了,赤诚地举手起誓,“妹妹别怕!等我以后我有本事了,定给妹妹做一百盏不一样的花灯,再不叫你夜里彷徨!”
“又说大话!”姜云婵的恐惧被他的笑话一扫而空,吸了吸鼻子,斥他:“一百盏花灯得做多久?”
79/111 首页 上一页 77 78 79 80 81 8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