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汴京小面馆——松雪酥【完结】

时间:2025-02-08 17:15:55  作者:松雪酥【完结】
  那黑胖的大方脸瞧着都隐约瘦了一些。
  梁迁没有自己的孩子,也没有正常人的家,他前半生伺候侍奉先帝,后半生则照顾陪伴赵伯昀。虽然从不敢说出口,但他其实将赵伯昀当做自己的孩子一般牵挂着、呵护着。
  所以赵伯昀牙疼没胃口,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梁迁心疼地看向赵伯昀,官家起码瘦了二两了!瞧啊,他那脸颊肉,如今都荡不起来了。
  听梁迁劝他戒烤鸭,赵伯昀用黑手捂着肿起的黝黑腮帮子,怏怏不乐地叹了口气:“不能吃炙鸭,我这日子还有什么趣?”
  他再低头,看碗里散发着清香的“鱼丸粗汤饼”也没什么兴致,拿起筷子时还嫌弃:“鱼丸腥气甚重,吃这个朕还不如吃清粥……”
  但想到这是梁大担忧他身子特意从外头买来的,他还是夹起鱼丸,勉为其难咬下一口。
  “嗯?”
  他刚咬破了鱼丸外皮,舌尖便触到一团温软鲜甜的肉感,外滑内韧,吃起来竟弹如雀舌。
  “嗯?!”
第95章 鱼丸粗面
  与官家一般, 被鱼丸别样的鲜美虏获的,还有不情不愿地回书院读书的宁奕几人。
  钟鼓楼上的暮鼓刚歇,辟雍书院散学的铜铃也被书院里专司敲钟的老仆从敲响了。
  今儿是春假后头一日上学, 大多人都还有些心不在焉, 连冯元这个讲学博士也是,一听铃声响了,立刻将书册夹在腋下,溜之大吉。
  谢祁合上手中的《中庸》,书斋外已有其他书斋的学子涌出来, 三三两两谈笑着从他窗前而过。书院的监生春季都穿相同的青衿衣衫、头带素纱儒士巾,走动起来衣袂临风, 倒很有青云浮动的翩然之美。
  尚岸将紫毫笔塞进藤编书箱,就听见一旁的宁奕将胡乱塞了一通的书匣往自家书童怀里一塞, 细细交代道:“去定胜门外买一锅荠菜春卷来,要现炸的,让那摊主炸得焦一些,更香。”
  书童神色平淡地抱着书匣子道:“你不记得了么?过完年定胜门外便不让摆小摊儿了, 说是要在那儿建军需的粮仓,以后军粮急递的漕船全要在那儿中转,炸春卷的老头早不知搬哪儿去了。”
  宁奕神色一僵, 惊惶地攥住了尚岸的手:“完了啊尚兄,那我今儿难不成要去啄饮堂吃泔水?”
  他只是来书院的头一日,便要受啄饮堂之苦了吗?
  “不至于, 你若不嫌弃, 我带了我阿娘做的糖年糕,”尚岸同情地拍了拍他手背,“一会儿分你几块儿。我还带了阿娘去岁窖藏的糖桂花, 与年糕一起沾着吃,香甜得很。”
  “别提年糕了。”宁奕却脸色发青,哆嗦道,“过年时我家天天蒸年糕,吃得我都快成年糕了。”
  尚岸耸耸肩:“那没辙了。”
  “你们怎么还在这儿?”孟三忽然带着一股咸鱼味从外头窗子里探进身子来,“我娘塞给我一箱子腌咸鱼,分给你们几罐子吧?我实在吃不完,梦里睡觉都像泡在咸鱼里。”
  宁奕捏住鼻子:“心领了,你…你还是自个吃吧。”孟三的阿娘手艺奇绝,最爱腌臭咸鱼、臭鸡蛋、臭冬瓜。臭鸡蛋和臭冬瓜倒还好,臭得不厉害,唯独那咸鱼格外臭。
  听孟三说,他娘腌鱼,只将那小鱼去了头和内脏,便粗犷地抹上盐塞进盐水陶罐里腌制,一直腌到盐水都变得黏稠多汁,灰朴朴地带泡儿,泥封罐子一打开便能熏倒一屋子的人,就算腌好了。
  孟三总说闻着臭吃着香,宁奕被他花言巧语怂恿得壮起胆子尝了一口,那日好悬没把他黄胆水吐出来,吐得肚子空了都还在不停干呕,最后头晕目眩瘫倒在地,闭上眼时恍惚还瞧见了去世的阿嬷。
  “尚兄,谢九那你们……”孟三又看向另外两人。
  “不用了,多谢。”尚岸也立刻拒绝。
  谢祁露出微笑,轻轻摇头:“沈娘子为我备了不少吃食,我也不用了。”
  沈娘子?
  宁奕耳朵尖一抖,立刻扭过身来,两只手紧紧地把住谢祁的肩头:“你怎么现在才说啊?沈娘子给你备了什么吃食?速速招来!”
  谢祁眨眨眼,略微回想了一下,伸出手指来,一样样报菜名:“小菜有酸辣脆笋、辣白菘、甜菜心;d肉有猪蹄、鸡翅、鸭掌、鸭脖、五花肉、豆干、蛋;汤饼有鱼肉汤饼、菠菜、山药和胡荽味的速食汤饼;肉有腊肠腊肉和鱼丸;糕饼点心有香葱肉松酥皮馒头和蛋奶千层酥;零嘴有琥珀核桃、糖炒瓜子仁……”
  谢祁还没报完,宁奕便“哇”地哭了出来,泪眼婆娑地抱住谢祁:“谢九啊,沈娘子还缺夫婿吗?我可以做小的……”
  话还没说完,他脑袋便被谢祁用书狠狠地砸了一下:“你再敢胡说八道,一样都不给你吃!”
  尚岸忍着笑直摇头,闻言也过来拍了拍谢祁的膀子:“恭喜啊,你的好消息我在家也听闻了,没成想你这么快便能抱得美人归了。”
  孟三吃惊又羡慕:“啊?你…你真的……”
  “孟三竟然还不知吗?谢九议亲之事早都传开了。”尚岸微微一笑。
  谢祁人生得好、家世好又具才情,自然是许多当家主母曾放在心坎上衡量过多次的佳婿。若非他有数奇的批命,又自小定下了表亲,谢祁的婚事只怕早就不由自己了。
  去岁谢祁不幸退婚后,也有些相熟的世交叔伯、婶母想为他做媒,但所有的好意,谢家大娘子都委婉地推了,不论是谁都没有松口应下。
  如今风声透出来,谢家正在为次子议亲,还已经在过六礼了,这让与谢家有关系没关系的人家都忍不住要好奇地过问一句。
  毕竟他未来的新妇是市井中当街卖食的平民人家,还是个拖家带口、抛头露面的二嫁妇。择选这样出身的妻子,在士族之中实在少见,他的婚事自然也成了各家各族茶余饭后的谈资。
  连尚岸要回书院前夕,都被他阿娘唤来过问谢祁为何要娶平民女子,尚岸收拾着书箱,便问:“阿娘缘何要问我呢?”
  “你与谢九相厚,自然问你。”
  “既然如此,阿娘定然知晓,我身为谢九的友人,便只会说维护谢九的话。阿娘又何必多问了呢?”
  尚岸笑着抬起头来,“若是阿娘执意想听,我想或许是因为谢九是发自真心喜爱那沈娘子的吧?世人之情,多系于皮囊才情、门第富贵,但若是有一日,色衰才竭、门第倾颓、财富散尽,为了这些才结为夫妻的是否也要散了?所以,阿娘问我,我不知如何答,但我信谢九心意昭昭,不必再以金石为证了。”
  尚家大娘子听得失笑:“好好好,娘知道你的意思了,回头外头有人耻笑谢家,娘一定不掺和。行了吧?你连个心仪的女子都没有,说起这大道理还一套一套的。”
  但还是有不少守旧的人家人前人后嘲讽谢家失心疯,说谢家三年前跪下的膝盖再也立不起来了,为了能够苟延残喘下去,已放弃了长子,如今连次子的婚事也草草了之。更有些心怀两晋“王与马共天下”残梦之人,对此哀叹不已,认为自此以后,曾经最清贵辉煌的王谢都消散了啊,士族门阀或许再也无法回到曾经的荣光了。
  尚岸都懒得听那些话。
  五百多年前的事了,还拿出来说呢。
  真逗。
  谢家在这些流言蜚语中也很稳得住,自顾自筹备着六礼。尚岸也听闻了,谢家此次的聘礼甚至都是按照迎娶宗妇的礼法来预备的,不仅预备了金银首饰、锦缎田宅,甚至还寻人包了一艘大船去了临安、金陵、明州、泉州等地采买时新稀罕的舶来品压箱子。
  一般聘礼有个十二抬便算多了,但谢家似乎已经备了三十六抬了,甚至还没备完。
  尚岸出神时,宁奕已经整个人都猴在了谢祁身上。他两条腿夹在他腰间,死死挂在他身后,嘴里还不住地哀求:
  “我错了我错了,我口无遮拦、我头脑简单、我怎么会和你抢沈娘子呢?我是来加入你们……呸呸呸,谢九你别瞪我了,我真不胡说了,我都听你的!
  求你了谢九,今儿你便带上我吧!听你念叨得我都饿了,我想吃鱼丸和鱼肉汤饼,这鱼丸指定是南边的做法,汴京城里不常见的,我都没吃过这道菜,想必是沈记新上市的吧?再叫秋毫切点儿d肉、脆笋来佐餐,吃完咱们再来点那个蛋奶千层酥,这样一顿晚食便像样了。”
  他勒着谢祁脖子不放,前后左右使劲地摇,恨不得把这些美味佳肴都从他身上摇下来似的。
  谢祁快被他勒死了,原本他为了遮脖子上的印,还特意在来书斋上学前换了身对襟立领的里衣,把扣子扣得紧紧的。
  被宁奕这样抱着脖子晃,更是喘不过气,他也没了脾气:"好了好了,走吧。"
  “谢九你跟我的再生父母也没两样了!”宁奕欢呼雀跃地跳了下来,忙招呼上书童。
  谢祁闻言把人往外一推,一万分地嫌道:“我才不要你这样的傻儿。”
  孟三却贱兮兮地凑过来,勾住宁奕的膀子:“我倒愿意,你喊我一声爹,咸鱼管够。”
  “呸,你少占我便宜。”
  谢祁带来的鱼丸和鱼面自然都是生的。鱼面是晒干的,在阴凉干燥的地方能保存很久。但鱼丸便要尽快现煮现吃了,因此沈渺之给谢祁装了一小兜,大概十几个,也料想到了他要与同舍的好友分享,这样煮一锅,一顿也就消耗完了。
  随着鱼丸一起放着的,还有蒜头、芹菜、生鸡蛋和葱。以及沈渺口述,谢父帮着抄写的“鱼丸汤饼详细烹煮步骤说明书”。
  几个五谷不勤的少年蹲在炉子前,尚岸拿着食单一句一句念,几人便依葫芦画瓢一步步做。
  “这是谢叔父的字吧?写得真好……”尚岸还欣赏了一下。
  宁奕捧着鱼丸,翻了个白眼,拍了他一下:“别光顾着看字了,你倒是说怎么做?”
  “取紫皮独头蒜,斫成沫,以釜焙之。”
  “说人话。”
  “蒜末爆香。”
  宁奕赶忙接过书童刚切碎的蒜末,一把扔进热油锅里,立刻便油星子四溅,吓得几人散开,隔着大老远用锅铲翻炒,但没一会儿蒜末便烧得焦黑粘底了。
  “完了,完了,烧焦了怎么办?”
  “重新再起一锅吧。”
  “不成啊,不如不要蒜了,接下来做什么?”
  “煎鸡蛋。”
  宁奕怀着一丝微弱的希望,转脸神色肃然地扫过其他人:“谁会?”
  尚岸轻咳一声,孟三露出讪笑。
  谢祁也默然,无奈地扭头对秋毫道:“你去童子生的学舍里寻济哥儿来吧。”
  沈济被秋毫叫来后,看了眼那单子,很快便记在心里了,十分可靠地先拨出一半的炭火,用小火慢慢炸了蒜酥油,盛出来备用后,再加上炭,大火起油锅煎荷包蛋。
  他单手在陶锅边缘磕鸡蛋皮,两只手指一拧,便将包裹着蛋黄的鸡蛋液完整地滑入了锅中,然后顺手将两瓣鸡蛋皮往污桶里扔,又磕下一个。
  这熟练又流畅的动作看得宁奕睁大了眼,而且他还能一次性煎三个鸡蛋!煎出来的荷包蛋边缘微微焦黄,蛋心却是溏心的,闻着都香。
  加上开水,直接冲入煎过蛋的锅里,很快咕嘟滚沸一会儿,汤便变成了乳白色,有了浓郁的蛋香味。
  之后他将鱼丸和鱼肉汤饼都取了过来,先下鱼丸在锅里,煮得鱼丸膨大浮起,才下鱼面一起继续煮熟,最后加些盐、酱油,撒上芹菜、葱花,倒入蒜酥油,分碗盛出,挨个往面上盖汤里捞出来的荷包蛋,没一会儿完成了。
  递到面前的鱼丸汤饼,汤色淡白清亮,叠了蛋香和鱼鲜,一点都闻不见鱼腥气。大而圆的鱼丸卧在煎蛋旁边,根根粗圆的汤饼蜷在汤底,热腾腾往上涌的白气里,漫着麦香和鱼鲜。
  宁奕这样立誓要吃遍汴京的老饕,不用动筷子,光闻味道就知晓好吃了。
  “济哥儿,你真不愧是沈娘子的亲弟弟啊,这手艺错不了!”宁奕捧起大碗,先喝了一口汤,立刻便点头,“好鲜。”
  沈济腼腆一笑:“是阿姊做的鱼丸和汤饼原本便好,又有做法可以参照,否则我也做不出来。”
  鱼丸和这鱼肉汤饼确实好。
  从汤饼和鱼丸里煮出来的鲜甜味道渗透在清汤里,他赶忙又挑起一筷子粗粗的汤饼,一口嗦进去,嘴里便有种扎实劲道的感觉,好似不是在吃汤饼,而是在吃嫩嫩的滑肉一般,弹牙又爽滑。
  尚岸则先吃膨大起来都快有半个拳头大的鱼丸,他用单根筷子戳起来吃。一口咬开时,里面便迸出汁水来,很快层层叠叠的鲜甜味便在嘴里漫开了,他再没停下,三两口便吃下肚一个了。
  这鱼丸里头像嫩豆腐似的细腻又柔糯,却偏偏每一口还都能吃到弹牙的筋道,真不知这样柔中带韧的口感是怎么做出来的,他吃到最后,愈嚼愈香,满嘴都是鱼肉独有的鲜味。
  孟三也没吃过这样的做法,张开大嘴一口咬了半个鱼丸,品味着嘴里的味道,还好奇地对着光细看起来,这鱼丸雪白,裹着汤水里的油光,咬开的内里还隐约可见气孔:“里头好多细密的孔。”
  沈济自然也留在这儿吃鱼丸粗面了。他给自己盛了一碗,这鱼丸他之前其实自己吃过了,阿姊头一回做好便让唐二大老远送了一碗给他。
  当时唐二隔着围墙教他煮时,还大致说了这是怎么做的,因为鱼丸确实不好做,这么麻烦的东西做得还特别好吃,唐二实在太钦佩沈渺的耐性了。
  因此听到孟三自言自语,他便解释起来:“这是我阿姊手打的,要在案板上不断摔打鱼肉面团,大约要捶到三百下,才能把鱼肉打得胶质尽出,才有这样弹牙好吃的口感和气孔。若是拿石臼来舂,便又不同了。”
  孟三咋舌:“三百下?那耗费多长时间啊!”
  沈济摇摇头,他也不知道,但他知道应当是好几人轮流摔打,否则独独一人做下来,这手都要断了。
  “半个时辰。”谢祁一声不吭地吃完了一整碗汤饼,汤都吃得干净,才忽然接了话茬,“要一直不停地打半个时辰,沈娘子手酸了便换福兴,福兴手酸了再换唐二,一直轮到做好。”
  阿渺在剁鱼茸、打鱼丸时的辛苦和繁琐,他全都看在眼里。
  沈记这个铺子生意虽然好,但却实打实都是辛苦钱。谢祁心里有时也会弥漫上心疼,也想过……谢家有足够多能够善待她一辈子的银钱,她可以不必亲自料理这些事情了。可看到她眼神发亮地做新菜、风风火火做团膳的样子,他又把话咽了回去。
  他不愿高高在上指摘阿渺的人生。
  阿渺曾说过她喜欢烧饭做菜。
  他烧火洗碗不如有余,刀功备菜不如唐二,熬汤烤鸭不如福兴,这些灶房里的事儿他都插不上手,有何立场说这话呢?他只能帮阿渺多分担其他的事:帮她或是算账记账,或是看顾好湘姐儿、陈龊兔猫狗狗。
  或是早早起来,陪她去逛早市,挎着满当当的大菜篮子,两人并肩走在青灰色还未大亮的天空下,挤在热气腾腾的嘈杂集市里。
  就这样慢慢地走。
  也很好。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