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择看着手里的捧花,花团锦簇的,一朵拥着一朵。花束里,最夺目的是那种鲜艳的红玫瑰,娇艳欲滴,也有名贵的姚黄魏紫,它们身价不菲。而他只是不起眼的霞草,永恒地陪衬,不发光的星辰,却永远被予取予求,随意丢弃,随意地塞进捧花,填满空白。
齐择反复想着江为止的那个问题,故事的结局有变化吗?
似乎是没有的。
如果齐择没有反悔,如果齐择一如既往地听话,认真地执行那个领滑的战术,他应该也能得到一枚奖牌。在老陈教练的计划里,在江为止的帮助下,齐择会得到一枚奖牌,甚至可能是银牌。
这么想来,结局好像会比这枚铜牌更好呢。
殊途同归的结局嘛,人们感慨着。
就连赛场边上暴跳如雷的老陈,在看到这个还不赖的结局之后,深觉有惊无险,怒气都少了一半儿。他只是特别匪夷所思,瞎折腾的齐择究竟是为什么呢。
他把齐择叫到跟前,念叨着:“反正都有奖牌,你说你是折腾什么呢?”
齐择没办法回答他的问题。
他只是沉默。
老陈教练本来想批评他,甚至气得想上手锤他几下。
但是,齐择现在站在他面前,老老实实的,他就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老陈看着他,这个男孩,是他亲自到基层挖回来的。天才少年少女那么多,老陈却选了齐择,因为他想要个听话的孩子。
他多少知道一些齐择的故事。圈子就这么大,谁不知道谁呢。但是老陈并不是特别在意。齐择的故事很好说,无非就是少年时气盛,为了出头,背叛了凌教练,出走师门。最被人诟病的,是他拜入了凌教练的死对头的门下。
那是个和凌教练自小不对盘的男人,圈内皆知。谁也不知道,小小年纪的齐择是怎么找到对方的。
青岛队组建,那个教练带着几个人离开了东北,其中一个重量级选手,就是齐择。
当时的凌教练几乎气疯了。自己最倚重的小孩,转头就跟着死对头跑到青岛去了。
后来老凌就不怎么生气了,因为齐择过得不大好——真是个孩子,目光短浅。为了眼前的利益,却失掉了未来。
没有了东北三省的人脉,齐择的路不是很好走。那个带他离开的教练,虽然捧齐择,手中的资源却实在是有限。
齐择的出走并没有给凌教练带来很大影响,这段故事也渐渐淡出了大家的记忆。大家都忘记了齐择。短道速滑的孩子那么多,那么多,沉沉浮浮,浮浮沉沉,谁都不会永远记恨谁——因为记得是很困难的事情,而忘记很容易。
老陈去基层选材的时候,看见齐择,感觉他很有稳定性,就考虑抽调他来国家队。看见名字的时候,他感觉有点眼熟,却想不起来是哪里见过。
还是他妻子想起来,说:“这是不是当年老凌手底下那个孩子?跑了的那个。”
哦,是他。
老陈教练并没有特别在意这件事,人总会长大的,而站在他面前的齐择,低眉顺眼,勤恳踏实,话不多,却很可靠。
来到国家队之后的齐择,也表现得很不错。齐择几乎不需要人操心,他不犯错误,训练很勤勉,他的短距离挺好,接力赛也不掉链子。
老陈叫他执行过几次战术,本以为齐择会有异议。但是,齐择从来没有。他都不需要劝诫,就会安安静静地点点ῳ*Ɩ 头,应承下来。
多好的孩子。
老陈觉得自己捡到宝了,好听话的孩子。他骂江为止的次数,和夸奖齐择的次数,几乎持平。
但是,现在老陈觉得,他看不懂齐择。
齐择站在他面前,他却觉得这个孩子,他从没了解过。他的眼睛里,到底藏了什么。
他真的看得懂齐择吗?
老陈沉默了一会儿,站起身,说:“我们去看看季锋吧。”
他们一路安静,没有谁再讲话。
季锋的病房里,却是热热闹闹的。刚出电梯,就听见江为止叽叽喳喳的声音,伴随着一阵阵的笑声。
江为止好像讲了个笑话,病房里的人爆发出笑声。
真热闹。
老陈在前面走着,齐择习惯性地快走几步,把病房的门打开,侧开身,请老陈进去。
真奇怪,他好像习惯性地去讨好别人,但是,他又那么有野心。
老陈教练看了齐择一眼,深深的。
满病房的人,看到他们来,都亲密地招呼着:“陈教练、副队长,你们来啦。”
江为止也站起身来,让了个空位给他。
好像谁都没有怪罪齐择。
就连官方媒体,也收到了队里的嘱咐,淡化了1000 米赛场上的龃龉。队友们仍然尊敬齐择,媒体也没有问什么犀利难听的问题。
可是季锋,她微微地垂下眼,盯着自己手上的苹果,露出一个笑。她好像在招呼着自己手里的那个红苹果。
“你们来啦。”
眼神根本没有落在齐择身上。
这样也好,齐择其实也没有想好怎么去和她对视。后悔?愧疚?不甘心?都没有的。
他没有任何的愧疚。齐择不后悔的,尽管这场挣扎,最终徒劳无功。
齐择想和从前一样体面而大方地打招呼。但是他好像失去了矫揉造作的能力。
最终,他就沉默地站在一边,听医生讲着季锋的伤病。
“季锋这两天恢复得还行,主要是腰部旧伤,脚踝倒是没什么大碍。不过,还是别让她上接力了。休整休整。”
因为季锋个子非常高,导致她的滑行姿势必须将重心下压,腰部使用过度劳损。世青赛的时候,季锋拿了金牌,一鸣惊人,被视为孟橙的接班人,从此成为 k 国的狙击对象,大伤小灾不断。那年,她过度参赛,加重了伤情。雪上加霜,次年,她在亚冬会被一名 k 国运动员铲了出去,从此落下严重腰伤。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季锋的成绩开始下滑——怎么能不受影响呢?伤病才是运动员最大的敌人,她躺在病床上,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黄金时间流逝。等季锋再站上冰场的时候,成绩却大不如前。她不能再毫无克制地训练自己了,为了能够延长自己的体育寿命。
好不容易,现在终于恢复了状态,还取得了一枚金牌,却又意外受伤。
季锋有点儿不甘心。这是本赛季的最后一场大赛,如果要恢复,还有大把的时间,现在,她还是想坚持。
“我想上接力,真的。”
季锋急着表态,她很期待地看着医生。
医生却没有回应,这是隐晦地拒绝,他并不赞成季锋上场。
老陈觉得唇间苦涩。看着季锋那双亮闪闪的眼,清澈,没有一丝阴霾。她就是想比赛,而已。一个运动员对赛场的热忱,就这么单纯的要求。
可是他不能同意。
老陈清了清嗓子,很艰难地说:“不行。我不同意。”
所有人都知道,季锋憋了一口气。上次她的失误,让中国队女子接力少了一枚金牌,她总是怀有愧疚。
现在又被 k 国恶意犯规铲出赛道引发旧伤。
新仇旧恨,她怎么能躺在病床上。
可是,老陈说,不行。不可以。
江为止知道季锋的心情,可是,他只能悲伤地坐在她身旁。
却是叶又绿打破了僵局。
“你想打我脸是吧!因为上次我拿你撒气来着,你就想这次拿个金牌打我脸啊?”叶又绿佯装生气,推了推季锋,道,“甭想啦。你不在,我也照样拿第一。不信你就等着看。”
小池也笑:“嗯呢。你不上,我们也能拿金牌的,你别瞧不起人啊。”
季锋摆摆手,刚想解释两句,江为止就塞了一瓣橘子给她,堵住她的嘴。
“行了,人家都不稀得带你玩儿呢。咱也长点志气好不好,咱不跟她们玩儿了,马上混接就立项了,到时候小爷带你去混接,咱们也拿金牌。”江为止插科打诨的功夫真是炉火纯青,说罢还敲了敲季锋的脑袋,嘎嘣脆的响,“你吃啊,不酸!”
季锋听话地吃掉那瓣橘子,江为止心满意足地占了个口头上的便宜:“乖,真听话。”
小池鄙夷道:“咦哟,说得跟哄小孩似的,我鸡皮疙瘩掉一地,救命。”
“嗯,季锋就是我的小朋友呀。”江为止洋洋得意,“她打游戏都是我手把手教的,不是小孩是什么。”
说着又剥了一瓣橘子塞给季锋。
看着一室热闹,季锋咬下口中的橘子,清甜的味道,有一点点酸,却是直抵心底的清凉,不至于让她眉头紧皱。
回味是甘甜的,这就够了。
季锋傻傻地笑着,露出一个很憨的笑容,看着江为止和叶又绿拌嘴,吵急眼了叶又绿上手打他,江为止抱头鼠窜,钻到老陈身后告状。
她觉得很幸福。
齐择,你会幸福吗?她看了看角落的齐择,他只是安静地站在那里,唇角不再带着淡漠的笑。
你幸福吗?你幸福过吗?你正在幸福吗?那些分岔路口,你为了跑得更快而不断地减轻负重,你丢掉背包,拆掉行囊,放弃了不够资格与你并肩的队友,你跑得越来越快,耳畔只有呼啸的风声和你自己。
现在,此时此刻,你无爱一身轻。
那么,放弃了枝枝蔓蔓的你,把自己活成了一棵孤独的树,你会感到幸福吗?
第35章 接力
“各位观众, 大家晚上好。今天是短道速滑世锦赛的最后一个比赛日啦,今天我们将见证男子 5000 米接力和女子 3000 米接力的金牌花落谁家。”
解说老周正激情澎湃地开场,镜头扫了一下场下, 几个中国姑娘已经准备进场。
“咦,场外除了咱们中国队的教练们, 还有一张熟悉的面孔——”
“是季锋。由于负伤, 她最终缺席了本场女子接力,不过她却出现在了场外为自己的队友加油。”
“嗯, 据说她伤情不算严重, 但是以防万一, 国家队还是启用了轮换选手刘依依。”
周七河已经去亲自探望过季锋了,感觉她状态不错,伤病属于可上亦可不上的程度。
不过, 周七河当时给的建议是, 不要上场比赛。
周七河本人就是被伤病折磨退役的选手,退役后一直致力于运动医疗研究, 在她看来,少打一场比赛, 是为了参加更多的比赛。很多无谓的消耗反而是对运动员的折磨。
当时陈教练还有点迟疑, 但是,队医和国内的医疗团队也都给了类似的建议。最终, 老陈还是决定换人。
镜头里,季锋站在场边,神色轻松, 没有太多不甘和愤怒。
今天的决赛队伍都是老熟人, k 国、橙国、蓝国。红国因为失误摔倒而意外出局。
K 国选手入场,镜头给到朴具里。她是k 国现在的王牌选手, 介绍她自然占去大半篇幅。
朴具里也很亲和地朝着镜头招手,而后戴上了头盔。
其余三名队友却聚在不远不近的地方,明显与朴具里不亲密。
“朴具里在 1500 米的比赛里惜败于季锋,这应该是她本赛季的第一次失去金牌吧。毕竟她在长距离很有威胁性,实力不俗。”
“我必须要重申一下季锋的成绩,季锋在世青赛的时候一鸣惊人,得到了金牌;当时的朴具里还在国内争夺选拔赛名额。”周七河根本都不需要看稿子,这些成绩她如数家珍。这些年她虽然退役,却一刻也没有忘记过短道速滑。而季锋就是她特别看好的新生代运动员,“所以说,短道速滑这个冰场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没有谁能够永恒地统治赛道。这是个千变万化的世界。”
老周和周七河闲聊几句,比赛就准备开始了。运动员一一上道。
中国队本次道次为第一道,可谓是占尽先机。k 国在半决赛的时候交接有些小失误,虽然瑕不掩瑜,却也难免影响到成绩。因此道次只站第二道。
发令枪响,中国队的第一棒是小池。
“池圆圆的状态是非常好啊!本赛季已经连夺世界杯三冠,爆发力好强!一下子就冲了出去!”
中国队最强的就是爆发力,而 500 米亦是传统强项,强手如林。而现在,500 米的领军人物,是池圆圆。
她经过几年磨砺,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似的,郁郁不得志了好几年,忽然在近两年爆发了惊人的成绩。
小池交棒给陈依依——她虽然状态低迷,但是却完美地滑完了两圈,守住了第一名的位置。
“周老师,据我所知啊,你在役的时候,是不是给自己的队友取了个外号啊?”老周不八卦是万万不行的,趁现在赛况稳定,没有幺蛾子,他的老毛病就又犯了。
周七河笑了笑。确有此事。
当年她们四个人,被戏称为四朵金花。其中有一位,被开玩笑取名为“两圈”,就是因为在接力里只能滑两圈,多了就不行。
“你别看她外号两圈,其实能把两圈滑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为她相对弱势,被当时的劲敌 k 国视为突破口,经常拿王牌选手来狙击她。”
周七河想起来那个叫两圈的姑娘,安静文弱,却永远不可能掉链子。
那是个真正的大智若愚的人,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不自卑,也不嫉妒。她做得到的,就绝不会搞砸;至于她无法做到的,也会坦然相告,并无丝毫妒忌或不堪的心情。
“两圈是个能顶住压力的人,换言之就是稳定。不管狙击她的对手有多强,她都能平平顺顺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周七河很想念她,那个抵达巅峰后就退役结婚的女孩。
赛场上需要利刃,披荆斩棘。也需要温柔的小溪,潺潺流过,抚平每一条干涸的裂缝。
人们往往欣赏利刃,却忘记赞赏河流。
“啊呀!朴具里追上来了!”老周还正在八卦着两圈的孩子今年读幼儿园,要和某某的小孩定娃娃亲,忽然被追击的朴具里吓得三魂去了七魄——靠,八卦太认真了,差点犯直播事故。
耳麦里的导演还在孜孜不倦地骂他:“老周,你嘴里能不能有个把门儿的!你刚才又说脏话了!你等着被扣钱吧你!”
老周亮出自己的大白牙,对着镜头笑得谄媚。导播室里的导演又在耳麦里骂他:“笑个屁,你该洗牙了!”
老周快速回归专业水准,把场上的情况梳理一遍,嘴皮子贼流畅。
“现在 k 国的天才少女朴具里已经完成了对中国队的超越,不得不说,她的实力不容小觑。而我们今天缺席了季锋这名大将,多少有一些影响。不过没关系,叶又绿正在奋力追赶,差距不算太大,可以拭目以待。”
“短道速滑的接力比赛,其实更多的是打配合。默契是最重要的,中国队的优势是衔接,我们的衔接是最顺畅的,每次通过交接棒都能抢回一些优势。”周七河站在运动员的角度讲评着比赛,“比如说叶又绿,她个子很娇小,我们就安排了身形高大的运动员去和她交接棒,这样推出去的时候是非常有利的。”
22/50 首页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