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相见恨晚——嫣然12【完结】

时间:2025-02-12 14:42:27  作者:嫣然12【完结】
  等到她回来的时候,吴征和女儿还在睡梦中。把外面带回的早点,放在桌子上,粥倒在碗里,冷凉了。父女俩才起床,洗刷完毕,用过早餐,吴征去赶班车,女儿背起画夹,一并出门了。
  等到一切都寂静下来,黄欣坐在书房打开了电脑。她迅速进入了百度空间,打开了“白云朵朵”的博客。这是一个亲子博客,六年前开的,到小孩两岁就终止了。博客文笔细腻情感饱满,篇首尾端,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位慈母拳拳的爱子之心和一位优秀的毕业班班主任老师的尽心尽责。穿行在白天里的行色匆匆对学生们的全心全意,夜晚蜗伏在儿子的身旁似警觉的小兔子,随时的坐起来,为他做一切应有的服务,“我感觉自己像一个旋转不停的螺旋,黑夜和白天的交替,在我这里,没有明显的分界线,我始终是镇定着精神坚定着脚步往前走的。两边我都不想怠慢了。一边是即将迈入高中潜伏在人生转折点上的一群渴望知识渴望未来的毕业班孩子们,一边是期望母爱期望生命的岁月里有自己相陪相伴牵领前行的孩子。哪一个,都不敢懈怠。怕自己的微软的脚步,慵懒的目光落在孩子们清澈晶莹的目光里。怕自己的烦躁不耐烦辜负了儿子依赖的目光。夜里睡得正香,儿子的哭闹像划破夜空的长笛,让人烦躁而又无奈,坐起来,免不了照屁股上打一掌,或急嗓高嚷的发泄一下,儿子的哭闹愈发更甚。事后便也后悔,自己不是这样子的,一直是温柔的贤淑的。做了这么多年的老师,即便是遇到再调皮捣蛋的学生,自己微笑温柔的目光,也都会把他们降服的。如今偶尔对儿子的发急,定是累糊涂了,不是自己的常态。等过了这一段时间就好了。一切的劳累疲惫均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行渐远的。期待吧!一切均会好起来的!”黄欣感慨着她的心。选取的图片大多是儿子的照片,一个虎头虎脑活泼可爱的小家伙,在博文的开端展现着他各不相同的神情姿态和架势,朝黄欣微笑着,撅着嘴,或是张嘴大哭的样子。随机播放的音乐大多是童音清脆经典曲目的歌曲,黄欣浏览了一个遍,也没有发现“白云朵朵”的照片,她定是像自己一样的,怕暴露了自己生活中真实的面容,只当文字和一颗凡尘中疲惫的心在网络的琴弦上轻盈的漫步,进的去,又出得来,一切的一切,均是井然有序,丝毫不乱。
  黄新的心里再无平静。一个用文字来抒写生活舒展心灵的女子,“白云朵朵”的到来,无疑是一枚小石子,投在她波澜不惊的湖面上,溅起了阵阵涟漪,拨动了心底最振奋的那根弦,继而心潮澎湃,席卷而来。
  一个写作者,铺陈生活中的细节,体会掩埋在城市高楼大厦下行色匆匆的人们其真实的内心世界和另一面向往的人生,丰满创作中的艺术形象。“白云朵朵”纤巧曼妙的外形和其倔强不屈的性格,像一张大网,瓷实而细密的罩住了黄欣的心。人常说,只有好的人物形象好的作品来找作者,作者找好的人物形象好的作品真的很难,或者永远都不会找到。跳跃着的,奔跑着的,姹紫嫣红的,丰姿绰约的,万马奔腾的,摇旗呐喊的,“白云朵朵”的片片云朵儿,像无处不开的春天里的花朵,无处不落的清晨里的露珠儿,朵朵嫣红,珠珠晶莹,在黄欣的心底,逐渐丰满高大形神兼备起来。她分明就是自己这几年来一个中篇小说《意中人》里的女主人公,自己寻她寻得好苦!不断的写,总是在写。开头写了十几个,且都走不下去,人物形象是干瘪的,无神的,就一直晾着。寻不到合适的入口,这是写作者的悲凉。像一位外科手术医生,这一刀下去,一个小的切口,故事深入的往下游走,情景细节常在曲径通幽之处,百转千回,婉转歌唱,而又柳暗花明,妙手回春。而这一路走来的一马平川,又是一个愈来愈深远广阔的世外桃源,万生众仰的旖ni世界。
  这意外的邂逅让黄欣忽然有了一种进入状态之后的锦上添花。黄欣心意流畅地敲开了手指,跳跃的思维和灵感显然争先恐后地显现了。黄欣想起了“白云朵朵”的样子,她发表在市报副刊上的散文随笔以及她博客里相当不错的博文,真得很好!同时黄欣还义无反顾般地想起了自己那些散落着的十几个开头的无法前行的章节,这让黄欣在奋进之余感到了异常奇特的欣慰。那十几个开头里的那种文字晦涩之境难道会像自己曾经的心境一样在前行的脚步中毅然远去?片刻的欣慰之后,黄欣最终平静下来,灵感像夏季渴望着的一场清爽通透的大风重新回到人们的周围:纵然生活历尽磨难,纵然前行的路一片茫然,纵然写字的人群现在已成为以经济基础为主导的上乘人群中最鄙视同时也是最清贫的码字工,自己难道就有理由毫无声息地一蹶不振?但这从天而降的友情有力地促使黄欣怀着激动的情绪依然跳跃着奔腾的手指。
  《意中人》在黄欣的指端,犹如打开了泄洪的闸水,蒸腾跳跃,咆哮狂喊,你追我赶,汹涌而来了。黄欣亦欣喜的冲进了这种激流之中,她奋然前行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她就已敲出了六千字,她指下的人物愈来愈鲜活,愈来愈生动,简直要呼之欲出了。她引领着她,伴随着她,她就是她指下的女主人公,她和她一起经历青葱美好的青春岁月到多事之秋人生磨难的中年,一起沉醉在一见如故情同手足的爱情,时光的足迹在她的创作中,只是打了一个盹。她把自己全部沉进去了。出不来,也出不来了。
  写啊写,动情处亦随着人物流泪,一起大哭。正所谓: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黄欣是写字的,她觉得自己也是个疯子。这样的手不停息,孜孜不倦,她的速度是异常惊人的。半个月有余,这个十万字的中篇已初具成型。然后反复的诵读,写作者一直就是语言工作者,要的就是文字的锤炼语言的美感。删掉一些多余的章节多余的废话,再锤炼一下语句。放下来,捂几天,然后再拿出来看,便又看出了弊端。一遍一遍,直到它能达到心灵中的完美,便小心翼翼地发给一家文学期刊的电子信箱。从此便是那忐忑不安地等待和那飘摇不知地命运。
  一个惬意放松的下午,黄欣在家里看一本外国知名作家的畅销书。黄欣总是感觉每写完一篇字数稍多的东西,就感觉整个脑袋都空了,情感也用尽了,便急需要一本名家经典书籍或传记来润泽一下干燥的心灵紧绷的思维。这时母亲的电话打来了。从黄欣下岗的这几个月来,父母极少打电话,因为知道黄欣的心意不顺,有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就自己解决了。
  母亲声音说得很急,像是父亲清理书橱里外的旧书报,站在凳子上,脚下一滑,摔在地上了,腿骨折了,很厉害的。黄欣放下电话,拿起包,急匆匆向父母家赶去。一路上,脑袋里乱乱的,父亲一向身体健硕,小病小灾从不沾身的他,如今却是真老了,这腿脚也是很脆弱的。两年前,父亲光荣的从市内一家中医医院的业务副院长退休,从而进入了人生最悠闲放松的阶段。长期的快速的有节奏的抑或连轴转的外科医生“黄一刀”的高频率高强度的生活使得父亲具备了较强的自我调理能力,他很快为自己找到一个轻松舒缓颐养天年的生活方式:父亲买来了笔墨纸砚,重新又练起了那造诣很深的书法,还有放在书橱里陪伴着父亲的青春岁月一路走来的小提琴,黄欣从小到大就是听着父亲的《梁祝》,陶醉在其优美动听的旋律中慢慢长大的。父亲对找上门来的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的同行们的热情返聘和许下的比别人高两三倍的工资,始终无动于衷不予言表。父亲的沉默最终得罪了这些同仁们,或者说是激怒了他们。“不就是个“黄一刀”嘛!不就是个业务副院长嘛!有什么好清高的!谁还嫌钱多了烫手嘛!别人想来挤破了头我们还不要呢?且有比别人高两三倍的工资,看吧!早晚是会闲出病来的!真是的!好歹不知的!------”来的人大多在父亲的毫无表情的脸上毅然的离去,虽然那眼神是极为不愿的。当然,父亲的生活并不是无聊的平淡和难挨,父亲之所以那么充分地享受每一天迎晨送晚、平淡生活的舒缓流淌,最终目的是为了享受对沉醉中的每一天的时光的依恋,父亲经常会面部激昂情绪高涨地唱出一首首带有时代色彩的歌曲,六十年代的爱祖国、爱人民、歌颂**、歌颂美好生活的红色经典歌曲,诸如《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北京的金山上》、《浏阳河》、《翻身农奴把歌唱》、《红梅赞》、《我爱你中国》、《学习雷锋好榜样》等。激情的演唱之后常会伴随着小提琴的随词而来的旋律。看着父亲陶醉的表情,黄欣怀疑他站在手术台上的井然有序镇定从容有条不紊正常运行的四十年的没有出过一次质量事故的紧绷的心和手指,已全部转移到这些遒劲有力的毛笔字和优美动听的小提琴的旋律中了,并且在挥毫泼墨的帷幄之间,手臂的推拉伸展中获得了心理快慰心灵的舒缓。总的来说,父亲还是很快乐的,不仅在退休后天天如此,而且还会根据父亲的兴趣,母亲也一招一式一板一眼地附和着父亲的琴声,唱起了歌,黄欣对父母的其乐融融的退休生活及其后的妇唱夫随常常赞美附和几句。
  黄欣敲开门进了客厅,想像中父亲病痛的脸却被一张平淡从容取而代之。父亲坐在沙发上。黄新快步上前,和母亲相扶着背着父亲就下了楼,叫来了一辆出租车。直奔父亲原来工作过的医院。
  父亲进了病房,他原来工作过的科室,现在的一大批人,都在父亲的手下干过,现在的外科主任,父亲原来最得意的一个徒弟,给父亲做了矫正手术,打了石膏,上了夹板,就基本上完了,剩下的时间,就是慢慢静养了。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等到新骨长出来,是要有一个既定的时间的。安顿好了父亲,黄欣看了一下表,快五点了,她要回家给吴征和女儿做饭了。临转身时,她又折回至父亲病床前,安慰他不要多想,过一段时间就好了,自己有空就会过来的。父亲的脸上有一丝忧伤划过,相比于自己工作过的医院单调苍白的色彩,黄欣知道父亲是不舍沉浸在笔墨和旋律里的优美。黄欣说父亲还需要什么东西吗?我给你送来?那就把书橱里的那一套《史记》给我拿来吧。这儿有钥匙。父亲把钥匙放在黄欣的手心里。
  黄欣又返至父母家,打开们,直奔书房。父亲的书房,整洁雅致,向阳的一间独立卧室。电脑刚一介入时,就安好上了宽带,音响等附带品等也一应俱全。父亲的书橱,从黄欣有记忆时起,书房里就站立着这么一面直顶房顶的大书橱,且书橱一直是上锁的,钥匙总是栓在父亲的裤壁上。越是接触不到的地方越是隐蔽,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秘密,越是秘密的地方越是好奇。上了锁的父亲的书橱,像一个神奇诱人的奇异世界,曾经眩惑着黄欣度过天真烂漫的童年而又纯真激扬的青春,而过了青春期,基本上对父亲的书橱不感兴趣了。而以前,家里的每一个角落,哪有黄欣摸索不到寻找不到的地方。锁住的硬邦邦的橱门,像一堵厚厚地墙,挡住了黄欣和父亲的过份依恋,父亲难道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吗?年幼时的黄欣,真想拿一块砖头什么的,把橱门砸它个稀巴烂,看看到底能藏什么稀世宝贝。可这种想法一直储存在脑海里,而没有付诸行动。
  现在黄欣拿钥匙的手,打开了橱门,有一点颤抖,这是横穿在心底大半生的一个梦想啊!没想到在父亲脚骨折的这一个下午,却毫不费力地实现了。
  上面的三层,是父亲的专业书籍,最下面一层,是父亲欣赏的当代几位文学巨匠的散文及小说作品。父亲一生是个整洁的人,书橱内一尘不染,井然有序,并且过了这么多年,父亲的书,依然崭新依旧。在下面的橱柜里,黄欣一眼就发现了父亲要看的书。父亲有收集名家全集的习惯,一排排大方盒子从下往上,从大亦小的摞着。且都整洁崭新的。黄欣从它的表面一一摩挲而过。很奇异地,瞬间她的手滑落在一个大方盒子的空隙里,在一个隐蔽的角落里,有一个空隙,正好放了一个小木箱子,上面用一本大全集盖住了,如果不仔细用手摸索,是不会发现的。黄欣把它从最里面提了出来,她的心已突突地狂跳不止了,这永远锁着的橱门,是不是和这个小箱子有关系呢?可箱子是锁着的,它还是打不开呀?她用父亲的钥匙一一试过,一个最小的,竟然打开了。
  箱子里是一大摞摆放的很整齐的信封,信封上写着父亲的单位和姓名,难道!!!莫不是!!!-------父亲的那个晴儿?一种强有力的好奇和射穿心底半生的秘密的急切的心,促使黄欣抽开了信封里面的信纸,信纸已发黄了,字迹也因多年的翻看摩挲褪淡了。信的结尾署名果然真是晴儿,有一张两寸照片,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女孩,长得还算婉约,脸型娇俏,目光单纯,怎么这么熟悉,这清澈幽静的眼神好像在哪里见过?照片的背面是一段张爱玲作品里的诗句:
  我要你知道
  这个世界上
  有一个人会永远的等着你
  无论在什么时候
  无论你在什么地方
  反正你知道
  总会有这样一个人
  黄欣有点儿懵了。这从天而降的信件有力地促使黄欣怀着说不清的情绪再次打开捧在手心里看了起来。
  1973年4月16日
  前一段时间,我回了一趟家。我的父母又要给我张罗对象了。他们领着我去见了一个人。是个飞行员,人挺忠厚老实的,我的父母一下子就相中了,他也看上了我,托媒人说这事就定下了吧!他就要去执行一个飞行任务了,时间大约要一年,见一面挺不容易的。天哪!这哪成!我这心里,根本没拿这相亲当回事!
  我知道你一直就知道我的心。我的心里已被你盛的满满地,怎么再去装别的人。跟在你的后面实习已半年了,我能明显的感觉到你对我的照顾。我总想着给你洗洗隔离衣,做做我力所能及的事,这也是我的一个小回报吧!近来我发现你的医术愈来愈精湛飞越了起来,我历来就崇拜有能力的人,能独当一面的人,科里的那些和你一块分进来的医科专业学生,他们已远远地抛在了你的后面。你总是领导们器重的培养对象,我们这些女实习生们夜晚宿舍里的谈话主题,大家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可是近来,我总是看见你对我躲闪的目光。我没有做错什么呀!是不是我为你洗隔离衣,别人看见了,说了闲话?那好,如果这样,我就不洗了,我是不会让你难堪的!
  窗外有花香阵阵飘过。春天来了。我的心是多么迟钝呀!我感到心里有许多的小鼓,在里面敲着打着。我的心里乱极了。我不知道我应该真的怎么样才好呢?
  借你的那本苏联小说,我看完了,写的真好!可他们唯美纯洁的爱情在现实的土地上,不也照样支离粉碎,灰飞烟灭了吗?真的很难懂?这人世间的情感???
  1973年4月20日
  快要天黑了,我还徘徊在医院里的小树林里,我的心焦灼不安地盯着通向男子单身宿舍的那条小路,我希望能看到你熟悉的身影,来往的人们,已发现了我,这更让我心存不安。
  天已黑尽了,看来你是真的不会再来了,我也不能再等了。有几个小年轻拿着手电筒,已向我来来回回地照过几遍了,再这样等下去,别会遇上什么麻烦吧!还是回去吧!
  我知道你的心,你的眼睛一定在某一个地方偷偷地注视着我。你是真的不敢出来吗?还是别的?其实这一路,虽然没有遇见你,但春天淡淡的花香已轻轻飘散在我的鼻端进而飘进我的心里。
  另类的情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好久没有接触信件了,陌生的语气让黄欣看得心惊肉跳:显然父亲一开始对这个晴儿是无动于衷的。父亲一直就是个好医生,是医院里领导干部器重的有能力有业务有品质的后备年轻干部,父亲的一生都是激扬的奋进的,无论是和母亲的结婚前后。他怎么会有分支出叉的情感呢?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