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活一则离火太近,总是危险;二则要将大块的熟肉排骨从滚烫的锅里捞出来,也不是两个小孩的力气能办到的事......
沈荔又是一声轻叹。
“沈掌柜有何烦恼?”一旁的乔裴轻声问道。
沈记众人见他又在,也毫不奇怪,并不为这位玉宰相大人长久在沈记大堂逗留感到疑惑。
毕竟来个一次两次,多少还算惊喜;
来个一周两周,就算是常客;
如果这五六个月天天都来,那换做任何人都不会再为此感到惊讶了。
赵大赵二他们都不惊讶,沈荔当然更不惊讶了。
她‘嗯’了一声,将自己的烦恼如数说出。
乔裴便道:“既然如此,我可以帮忙。”
沈荔扭头看过去。
乔裴眼睫一颤,目光轻轻垂落到自己手背:“虽在为厨一道上,并没有什么见地,但只是帮把手,我应当能做。”
他这一说,刚刚还自觉见怪不怪的赵家兄弟和芳姨都震撼了,连声劝道:“乔大人,乔大人您毕竟是当朝宰相,怎能在沈记后厨帮忙?再者说,万一伤到您贵体......”
乔裴一抬手,那绛红的宽袖轻轻一拂,几人便住了嘴——还、还怪吓人的。
几人面面相觑。这气派,果然是宰相啊,也不知道沈掌柜该怎么拒绝好......
没错,拒绝。芳姨几人所应当地觉得,要拒绝乔裴的话。
本来嘛,宰相常来这儿吃饭,还可说是亲民之举;要是宰相卷起袖子给店里干活,那可就是折寿之举了啊!
但紧接着,他们就听见沈荔点头:“好啊。”
“不是、掌柜的!拒绝!拒绝!这时候该拒绝吧——”
赵二眼睛都快瞪出眼眶了。
沈荔依然只是笑眯眯的,看向乔裴:“那就麻烦乔大人了。”
乔裴无视了赵二赵大震撼无比的表情,平静地眨眨眼:“那么,我该做些什么?”
沈荔半点不跟他客气,当即说:“既然如此,乔大人便先替我盯着面吧。”
她想了想,补充道:“半盏茶的时间,能用筷子夹断便提上来。”
沈记做面起家,中午晚上也供应,不少客人就爱这一口。
主食往往不要白米饭,反而要点有浇头的面条,以偿自己平日不能早起来品尝的遗憾。
后厨定制了竹篓子来捞面,一团生面条卷进去,烫熟了捞起来放进碗里,再浇上各色料头就是一碗面。
半点技术含量没有,甚至不需要时刻盯着,因此她放心大胆地指使起来。
乔裴闻言一顿,在一旁照墨无语的目光里站起身。
红色的大展袖卷起来,找沈荔讨了几根绑头发的彩绳,固定在肩头装饰的玉石上。
他走进厨房,声音也像玉石一样清泠:“只盯着面就可以?”
“乔大人还会做别的?”这可是她专门找的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乔裴:......
他很想说自己会做许多其他事,什么点香品茗、琴棋书画,古典经史更是倒背如流,无一不通。
就连那些叫人看了就头疼的政务人事,通达内外,对他也是半点不在话下。
然而站在沈记的厨房里,面对着这些柴米油盐锅碗瓢盆,他又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就好像真是什么都不会似的......
临要进厨房,沈荔状似无意,问他:“最近仿佛常见你穿红色?”
乔裴一滞,黑亮的眼珠很有几分无辜地看向她。
沈荔便只是一笑:“行了,进来吧。”
乔裴抿唇,跟了进去,按着她的话,乖乖盯着锅里泛白冒泡的面水。
“看不出来的话可以自己试一试。”沈荔背过身查看炖煮的汤底,一面不忘叮嘱。
乔裴耳朵一动:“沈掌柜以往也试过?”
“你当我生来就会做饭?”沈荔一笑,“最开始当然是自己一点一点试出来的。”
乔裴看着翻滚起来的面汤,忍不住顺着她的话想,沈荔初入行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
是不是也很惶恐,很无措,小心翼翼地跟在师傅后面,学一点算一点?
他对学厨一行的规矩不甚了解,但既然是一门手艺,想来必然严苛。
就算沈荔天赋异禀,大约也吃了不少苦。
不说别的,只说她的臂力,就绝非寻常人能比,而这样的基本功,又不是靠天赋就能弥补的。
他抬头,少女从容的侧脸映入眼帘。
从第一次见面开始,沈荔似乎就一直是这样的神情。她很从容,偶尔也有些叫人难以招架的幽默。
有些话语和举止并不那么稳重,但回想起来也不会叫人厌烦。
大约因为,她的幽默和从容,都来自于她出类拔萃的能力。
而不是打趣、惹怒他人。
一时间,乔裴居然想象不出沈荔初学厨道、茫然惶恐时,该是什么样子。
就好像她生来就该做着自己喜欢的事,站在峰顶,笑眯眯看着底下人追赶一样。
他照沈荔说的,用筷子将面夹断就捞起来,放进碗里,又忍不住问:“学厨辛苦吗?”
“辛苦啊。”沈荔头也不回,“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无论冷热都要守在灶前被热烟热汽熏着——这已经是最不辛苦的了。”
“练刀工切到自己是家常便饭,一天下来整个手臂都是麻的。”
她将香浓的骨汤舀一大勺到碗里,又道:“站得静脉曲张......哦,就是大腿出毛病,也很常见。每天低着头看案板,脖子也都是问题。”
“老师为人严苛,毕竟是要送进嘴里的东西,一点都马虎不得,所以稍有失误便被训斥。”
说到这儿,沈荔忽然笑了,掰着指头开始数:“调味没新意要被训斥、搭配太天马行空要被训斥、教过一次的手法没记住要被训斥......”
乔裴听着,心头微微抽动,原本要保持沉默的,也没能忍住:“那你......”
“哦,我半年就出师了。”沈荔耸肩。
乔裴愣了一下:“......啊?”
沈荔见他微张着嘴,难得有些回不过神,忍不住抿嘴一笑:“刚刚说的是其他人的经历,我当然不一样。”
“练当然是照样练,不过老师没怎么骂过我。”
火候刚刚好,沈荔指挥他从锅里捞出一根热腾腾亮晶晶的排骨,又一刀将其宰断。
“我不一样。我是天才嘛。”
排骨整齐地码在汤面之上,沈荔冲外头努努嘴,示意乔裴上菜去。
以往一心八用都不在话下的宰相大人,这才回过神来。
......没错,这才是他那天雨夜见到的沈荔。
那时还没有沈记、没有一干闲杂人等,只有连绵不绝的秋雨,和她。
但即便是在那样阴暗无边的雨夜里,沈荔也如朝日般明亮。
叫人,记忆犹新。
乔裴没再说话,端着手里的排骨面出去上菜了。
与此同时,门口新进的客人仍是络绎不绝。
“刘大人!您又来了!”赵大一边迎着客人进来,一边叫道,“还是老位置?”
户部侍郎刘克和几个好友一道进来,熟门熟路往位置上走,他对沈记是很熟悉的。
这里东西好吃不说,还干净熨帖,有家的味道,叫他们这些远赴京城的游子心里喜欢。
铺面也处处周到,楼上的包间还特意做了隔断,私密又亲切。
他在户部做官,很多消息先人一步,难免想到前些日子凌云阁闹出的事,还想嘱咐两句,叫沈掌柜有事便托他,不必不好意思......
但一抬头,怎么仿佛在厨房那道藏蓝的帘子后面,看见了当朝宰相乔裴的身影?
刘克傻愣在原地片刻。
他日日上朝,户部侍郎一职也能让他站在前排,自然是见过乔裴的。
不过、但是......在朝中见面是应该的,在沈记见面,怎么就这么怪呢?
大概是觉得乔大人这样玲珑剔透的人,三餐都靠露珠过活吧......
“刘大人?”赵大疑惑,“您有什么想加的菜,上楼吩咐小的也是一样的。”
刘克这样的常客自然是在沈记挂了名字的,爱吃什么忌口什么,都有记录。
他摇摇头,强迫自己不往那头看:“没事,先上楼吧。”
“哎!”
这位刘大人没想到,自己是很有眼色,懂得保持缄默,有的人却是不会坐以待毙的。
沈记的后厨格局敞亮,外头用木板围了一块板前桌,是半开放式的,因此很容易就能看见里面有几人在忙活。
这也是客人们对沈记的一大好感之源,毕竟能自己亲眼看着做菜,总觉得更干净更放心。
但没想到今天跟着楼家长辈南下去跟外公拜年的楼小世子终于姗姗归来,舟车劳顿也没回家,正想着来沈记吃上一顿。
进门一看有新菜单,更是期待。
正要点菜之际,就见里边沈荔端着一盘清炒的笋片走出来。
楼满凤眼前一亮,抬手就要打招呼。
——下一刻,却看见乔裴也跟着从里边出来了。
他眉心立刻皱起,只见乔裴微垂着头,似乎在问沈荔什么话。
沈荔轻声答了,两人相视一笑,竟然、竟然看上去有几分默契......
楼满凤手心不知何时忽然攒紧。
旁边的小厮吓得不行:“世子......这个、这个,咱们把杯子放下先,沈记的茶杯,那可不兴摔......”
沈记的茶杯再不便宜,他北安侯世子还能赔不起吗?
但一想这毕竟是沈荔的东西,楼满凤总归是没像在家一样说摔就摔,还是将杯子放下了。
小厮也松了口气。没在手里捏着就好,否则以这位爷的脾气,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摔了呢?
但楼满凤再任性再纨绔,却从不打扰沈记的运营,也知道沈荔是唯一的主厨。
他要是为了一点小事扯着沈荔不放,耽误了沈记,别说是沈掌柜,他娘头一个就不肯放过他。
如此种种,让楼满凤咬着牙等到沈记歇业,才见乔裴和沈荔两人从后厨出来,还分别拿了块布擦手。
......这家伙,居然真在后厨一直待到别人歇息!
楼满凤忍不住咬牙切齿道:“别人家的未婚妻也不知道避嫌,谁说乔裴是个君子来着?”
小厮:......
小厮:“沈掌柜那、那不是没答应吗......”怎么就未婚妻了?
楼满凤横他一眼,小厮立刻闭嘴不做声了。
虽说刚出后厨时是并肩走着,但沈荔要去查账,乔裴要回自己原先的位置上,让照墨帮忙熏一熏身上的油烟味,两人很快便分道而行。
楼满凤看在眼里,心生一计,顿时把袍子一撩,自信地上前几步,走到沈荔面前问她:“既然已经入春,沈姐姐要不要一起踏青?”
“踏青?”
“是呀,京城春景可是一绝,我带你去,保准找到最好的位置!”
沈荔一听,的确有些心动。
楼满凤看出来了,立刻感到很自满。
哎呀,不愧是他,才能想出这样绝妙的主意。
那乔裴和沈掌柜的交集也就这么一点,没看从后厨一出来两人就分道扬镳了吗?
可见并不是一路人。
但他楼满凤就不一样了。年轻貌美,又有钱又有势,还很知道京城有什么好吃好玩的。
不像乔裴,满脑子四书五经朝堂政事,吃喝玩乐一概不知,做人无趣得紧。
只要他能有机会和沈掌柜相处,想来培养感情一事就是小菜一碟,不在话下。
楼满凤扭头看了眼还在熏衣服的乔裴,心里冷冷一笑。
没婚约又如何?
反正,谁也别想走在他前面。
第37章 踏青
说起踏青, 就不得不提大庆入春的习俗了。
大庆是个假期很多的朝代,不仅多,而且每次放假时间都很长。
譬如刚刚过去的新春和元宵, 几乎是连着一口气放到了二月底。
虽说是京城, 但沈荔单凭体感,觉得这里的京城纬度位置可能没有她原先所在那个京城那么高。
回春的时间很早, 几乎刚入三月天气就已经转暖。
但只是天气回暖并不够, 去得太早可没什么春景能看, 草坪依然是光秃秃的。
因此,大庆朝的踏青季往往是从三月的第二周开始,一直持续两周, 到三月底才结束。
32/104 首页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