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将方子给沈蓉,是因为沈记事忙,加上她人生地不熟,要找匠人也难。
要的也不多,能做个一两份出来,够她三五不时用一用就是了。
“这方子做出来的口脂,应该是一种膏体。”沈荔说,“到时便像螺子黛那样,用笔上色,反而好些。”
沈蓉一顿。
她默了两息,才眨了眨眼,慢慢道:“你愿意将这样的事交给我,我自然是高兴的......”
但是,你为什么会这样的信任我呢?
她发觉自己,仍然是不够明白这个妹妹。
至少换做是她,沈蓉不敢保证,她会如同沈荔这样,将显然价值千金的方子,就这么交给自己的堂妹。
一个虽然合得来、性子好,但自己却无法掌控,也没有把柄在手的堂妹。
若只是喝喝茶、谈谈吃食点心、品评绫罗绸缎,这样的朋友,沈蓉有许多。
但能毫无保留托付信任的......沈穹,也许算一个,但那也是因为沈蓉自信,他必然算不过自己。
但沈荔......
若要说她愚笨,恐怕很多人都不答应——一个愚笨的人,怎么能掌握这样精妙的厨艺,怎么能将沈记,从一家不起眼的小面馆,变作可以参与及笄宴甄选的酒楼?
但说她精明,却也有些言过其实,毕竟真正的精明,应当事事为自己想在前头,为别人想在后头。
应当把一切好处往自己怀里揽,让所有关系的主导权,都在自己手中攥着。
譬如这样一张方子,既然价值千金,岂不应该托付给被她捏着卖身契的芳姨?
即便觉得芳姨不合适,一定要托给自己,也该在言语之间,恩威并施——
她虽然定亲,却有个名不见经传的心上人,这件事,难道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把柄吗?
还是说,她正是因为这个......
沈蓉侧目,却只见沈荔吃了一块后厨送上来的枣糕,因为枣泥太细腻,拽着人问是怎么处的。
她的贴身婢女哪里知道,只能看向主子:“大小姐,我......”
沈蓉不免一笑:“叫人把方子写出来吧。”
她握了握沈荔的手,没经过思考,便道:“一会儿你拿回去,照着方子做。若是不成,再来找我就是了。”
沈荔欢呼一声,搂住她的胳膊:“太好了!那口脂的事,蓉姐姐也答应了?”
沈蓉看着她期盼的眼神,又是一笑:“自然。”
也许,正因为沈荔所思所想与她不同,所以才能......
这样快活吧?
*
“最近怎么不见楼世子出来玩?正是踏春好时节!”
“他?他不知道中了什么邪——”
白鹿书院内,一桌人坐在角落,虽然围在一起,声音却并不小。
“他最近,读书很用功呢!”一个肤色微黑的少年,扬了扬手里的书,“那天我去帖子叫他出来玩,这家伙却在府上温书!”
“温书?就他?也不知温个什么劲儿......”旁边有人小声嘀咕。
“嘘!”立刻就有人给他使眼色,“人家是侯爷家的小世子,又有那么一个娘亲,想读书就读书,不想读就不读,轮得着我们说话?”
虽然白鹿书院也有些门槛,但仍算得上参差不齐,如楼满凤、孙兆这一类人,要么极有权,要么极有钱,要么两者兼有,自然是顶尖一档的纨绔。
而中间,自然还有些家世中等的公子哥。
至于沈穹这样的,其实相比起来,简直堪称寒门——只是父亲这一辈用功读书,求了个小官位,和那些世家大族,实在没什么可比的。
不过这也只是家世之分,要说考学的水平,自然又有了别的说头。
譬如最开始开口的,肤色微黑的毕阚,和楼满凤一样,都属于是能读些书,却不大精通,也没心思读。
考个童试,做个秀才么,勉勉强强当是能过;至于再往上考,就有些难了。
而后头嘀咕的、使眼色的陆生和袁泰沙,则是学得还不错的那一批。
要说顶尖,自然说不上,真正埋头苦学、奔着头名去的人,哪来的闲工夫背后嚼人口舌?
但和楼满凤比起来,确实更称得上勤学不辍、好学不倦了。
若要以为白鹿书院因为这样多派别的划分,而整日气氛紧张,那也是不尽不实的。
相反,越是顽固的阶级,越能稳定地运转。
于陆生、袁泰沙这样的人而言,楼满凤其实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同窗。
虽然学习不上心,但也正因此失去了竞争力——人家摆明了不打算入朝,即便继承北安侯府,那也是人家自己的事,与他们无关。
况且和孙兆这样的巨富一样,都是整日在书院外折腾,对学院里头埋头学习的人来说,倒也不算什么麻烦。
但楼满凤这些日子表现,却像是要认真考学,入朝为官一般了!
这可怎么得了?光是看一眼楼家金光闪闪的名头,诸生都像是要晕厥过去一般,一路从楼满凤勤学、楼满凤科考,联想到楼家使人作弊,将他们这些真正有才华之辈打压下去,捧着自家小世子上位了。
自然,本朝不是没有先例的,因此要说他们的猜疑,仿佛也有些道。
这时就能听见陆生提高声量:“你光顾着充好人!回头自己名额被他压了,你又上哪里说去?”
“咱们这些人,本来就全靠着自己念书,搏一个好前程,怎么比得上人家这样的公子哥?”
“往日井水不犯河水也就算了,日后都是一根独木桥上的人,你拿什么跟人家比?”
他这话,其实未必没有说到旁人心里去。
只看袁泰沙,已经没话可劝,旁人也是心有戚戚。
连毕阚都说不出什么来,因他知道,他和楼满凤这样的家世,若是铁了心要读书做官,却又真是考不出来,那么用些手段,那不是不可能的。
屋内一片凝滞,却没人注意,屋外也站了两个人影。
楼满凤立在门边,黑睫微垂,下颌紧绷。
孙兆看着他神情,心里也觉得义愤:“别他们!你爱怎么做怎么做,是他们多嘴......”
说着,想起两人平日也没少被酸,若是撞见,都是直接迎头骂回去,便撺掇道:“不然,咱们直接推门进去,骂个痛快?”
孙兆自诩对这位好友十分了解,毕竟两人相识颇早,又一直在白鹿书院一道读书,有什么吃喝玩乐,都叫着一起。
可以说,见面的时间比起父母还要多些,不能不说一句挚友。
楼满凤跟他,又不大一样。
虽然楼满凤母亲魏桃手里,掌控着江南一霸的魏家商行,跟他爹似乎如出一辙,都是从商;但人家毕竟还有个北安侯亲爹,要说在大庆横着走,也差不多了。
可以想见,这位挚友的脾气,是何等直率执拗,无论何事,只要不如他的心意,便非得要扭转过来不可。
只是今天......
楼满凤垂眸,不语。
半晌,才扭头,作势要走:“......还不走?在这儿听这个,难道很有意思?跳梁小丑而已。”
孙兆来回看了两遍,才回过神来:“噢,这就来!”
真是稀奇,他还以为这世界上再没有什么,能让楼满凤犹豫不决、举棋不定的呢!
除非......
除非,他自己,也没有答案吧。
*
“乔裴来了?”
皇宫内,金銮正殿,皇帝将笔随手搁下:“想必是南边的事有了进展......叫他去侧殿吧。”
既然是去侧殿,那么便要绕道而行。
引路太监提着灯笼在前,乔裴不紧不慢在后。
他不开口,太监们自然也不会出声。
一时之间,便只能听见细细的风声,卷着一两点雪花而过。
落在玉砖金阶前,不过片刻便被人扫走,不留半分痕迹。
他许久不入宫,竟有些忘了,金銮殿前的景致,原来是这般狭窄。
狭窄的宫道,狭窄的庭院,狭窄的殿室。
狭窄的天。
“乔大人,侧殿到了。”太监躬身请他进去,“您直接进去就是,里头备好了热茶点心,只需稍等片刻。”
桌上拢共八碟点心,以皇帝的身份,算是相当简陋。
不过本也不是正式宴请,只是君臣对谈,便算不得什么。
乔裴见其中有一碟牛舌饼,端详片刻,夹起一块来。
御膳房的手艺,自然是百般精致。一块牛舌饼,叫他们做得酥、软、香、糯,咸的椒盐和葱爆羊肉、甜的枣泥和豆沙,都各有特色,回味无穷。
他吃了一块,放下筷子,又喝完半盏茶,皇帝才从正殿过来。
扫了一眼,笑着问:“如何?朕这宫里的牛舌饼,比沈记的点心是好是坏?”
乔裴答:“自然是陛下宫中,更为精致。”
心绪随之一动,却想不起来刚刚吃的那一块是什么味道。
皇帝也不同他啰嗦,坐下便直入主题:“此前高鉴明报上来的,朕已知晓,且让执儿暗中查过。眼下看来,暗中对沈记下手之人,与南边有些往来。”
“牵扯如此之深,便需缓缓图之。”他说话含糊起来,这是皇帝思考时的特征,“务必小心,不可打草惊蛇......”
“陛下若想全然放心,不如偷梁换柱,以假乱真。”乔裴说。
“朕与爱卿,心有灵犀啊!”皇帝笑道,“嗯......还好是你在这儿,若是你老师,恐怕又要叫我保重自己为先了!”
“如此,便以执儿为首,你也一道乘船南下。”他提起太子,不免轻轻叹气:“......执儿做事,有时还是太急,你多看顾着些罢。”
乔裴闻言,放下茶盏:“太子殿下天资聪颖,仁民爱物,微臣并无处可指教。”
皇帝大笑,也不知是赞许他的谦和,还是因为别的。
片刻,才又开口:“你忠贯日月,朕是放心的。”
乔裴起身行礼:“臣事君以忠,这是自古以来的道。陛下厚爱,臣,定不负所托。”
“朕知道。”
皇帝也慢慢起身,走到窗边。
他在偏殿与乔裴谈事,洒扫太监并不敢过来,因而窗台积了一层薄薄雪花。
再远些的地面上,却一点残留都没有,干干净净,让眼前这一捧白,如同幻景一般乍然。
仿佛一开口,便会惊动这雪,让它消失无踪。
“正是因为你忠心,朕才会用你啊。”
他看着乔裴那张毫无破绽的面容,慢慢说:“你也担得起朕的信赖......”
“对吧?”
第40章 食盒
踏青季很快过去, 沈记准备的便捷食盒却出人意料地维持着高热度,依然风靡京城。
芳姨盘着账本,都有些迷惑了:“我原以为这就跟中秋的月饼礼盒一样, 是个吃了就过的时兴东西, 怎么还能越卖越多呢?”
眼见着已经是三月末,便当盒子依然维持在每天八十份左右的订单额。
出了踏青季, 自然不能照原价卖。
按照沈荔的吩咐, 这些签了长期订单的客人, 按八两银子的价格包月,每天早上送上门。
原先十两银子买的食盒是四层,跟沈荔那天带出门的配置差不多。
包月的套餐每天只有两层食盒, 以饭团、三明治这类饱腹的食物为主。
包装倒依然精美雅致, 此外还专程派人上门, 细细询问了每个客人的口味偏好和禁忌。
赵二一听, 好奇心也上来了:“怎么会这样呢?呃, 不过当然是卖得越多越好啊,我只是觉得好奇......”
芳姨看着那几十个眼熟的名字,在心里细细盘算一番, 只找到唯一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做官。”
“做官?这是什么意思?做官有什么影响么?”
两人对视, 百思不得其解,最终只得看向沈荔:“掌柜的,您一定是成竹在胸, 早有规划了, 您就给我解解惑吧——”
“谈不上解惑, 只是有一件事你们不知。”
这还是沈荔从乔裴那儿听来的:“如今的官员们都起得很早, 也常在路边用些早点,但到了金銮殿门口却没法立刻进去, 而是要在前面候上半个时辰,直到人齐。”
“这样折腾下来,出门时吃的那点东西很快就没了。又要站一个早朝,怎么可能不饿。”
“且宫里是不提供早点的,就算有,也只给极少数高官提供少许点心。三四品官员尚且吃不到,那些末流小官就更不用说了。”
赵二立刻心服口服:“掌柜的果然是走一步算十步的人物,想来您前些日子开始卖这些方便好带、易保存的东西,就已经看到今天了吧?”
沈荔笑而不语。
不是她能算,而是人食五谷,食欲是最天然的欲望。
35/104 首页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3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