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她这主母亲自去请?
范氏一万个不情愿,奈何薛氏说得不无道理。
当初潘姨娘执意搬离侯府,多半是因妻妾不睦之故,如今这样乱糟糟的,若真有个好歹,谁知道裴砚那臭石头会闹成什么样子!
凭老两口如今对裴砚的看重,加上裴元曙向来对潘姨娘暗存亏欠之心,但凡闹起来,最后恶心的还是她自己。
可要她亲口答应,去跟一个妾室低头,无意于抓着狗粪塞进嘴里。
当着婆母、妯娌和满屋晚辈的面,范氏脸上青一阵红一阵的,好半晌才憋出了一句话,“我去说,她也未必答应。”
“那可如何是好。”薛氏似在犯愁,只管盯着范氏。
范氏被她看得一肚子火,又是尴尬又是恼怒,却又不好发作。瞥见云娆安然坐在旁边,原想把这烫手山芋丢过去,想到这儿媳如今有诰命在身,又不像孙氏恭顺体贴,万一跟着薛氏驳斥于她,岂不是更加丢脸?
心里如此迟疑着,竟是一时语塞。
旁边绣凳上,云娆却悄然抬起了眼睛。
如意堂里婆媳妯娌言语争锋的事,她向来不爱掺和,方才她问安后坐在绣凳上,原本是在琢磨昨儿贺染说过的掌纹。
直到薛氏提及潘姨娘,她才留了意。
此刻那边眼看着要陷入僵局,范氏绝不可能亲自去请一个妾室,云娆倒是有些意动,想往潘姨娘住的庄子走一趟。
倒不是她想替范氏解围,而是潘姨娘身为裴砚的生母,云娆嫁进来这么久却还不曾见过,多少有些好奇。况且夫妻俩虽商定了和离,裴砚待她却很不错,如今裴砚在外征战,她牵挂他的安危却无能为力,若能替裴砚探望照看潘姨娘,也算能尽份心。
不管潘姨娘做何打算,去看看总归是好的。
至于事儿能不能成,就看潘姨娘了。
遂起身向范氏道:“不如让儿媳去吧?”
范氏没想到她竟会主动站出来,便似抓住了救命稻草,忙道:“对对对,还是你去更好些。毕竟是老二的屋里人,夫妻俩一条心,只怕潘姨娘还能听进去几句。”
对面薛氏瞧着她那如蒙救星的神情,脸上不掩蔑笑。
事情也就此议定,由云娆出面去潘姨娘住的三水庄探探意思,看她愿不愿回府来住。
第36章 投缘 觉得她不像个需要依附于人的妾侍……
三水庄在京城西边八十里处。
这样远的路程, 若要当天往返未免过于仓促。且若真能说动潘姨娘回侯府来住,难免得帮着收拾随身物件,少不得在那里留住两宿。
常妈妈昨晚就让人收拾了行囊, 今早搬上随行的马车, 怕绿溪她们年少不晓事, 便早早地用了午饭, 亲自跟随云娆前往。
晴日高照, 树影婆娑,两辆马车驶出侯府,云娆身边带着青霭和绿溪, 常妈妈则坐在后头那辆马车,留金墨守在枕峦春馆。
街市上摊贩往来,热闹如旧。
出城之后却冷清了不少。
鹿岭的事震动朝野, 这时节虽仍暑热难耐, 却鲜少再有高门贵户去京郊避暑纳凉。且近来京畿巡逻盘查得严密,别说是摊贩商人, 就连寻常行客都比往年少了许多, 连累那些做行客生意的食店都门可罗雀起来。
贺峻稳稳驱着车,口中感叹, “作孽哦!”
青霭原本挑着小半边帘子看风景的,闻言道:“谁作孽了?”
贺峻努嘴,往左前方指了指。
这条官道是京西的要道, 修得阔敞整洁,通往京西的许多要紧去处。沿此道往前走一阵再拐向左边的岔路,便是通往鹿岭的方向。
青霭从前也曾跟云娆到那附近游览过,明白了他的意思,便小声聊起来。
里头云娆打着盹没太留意, 绿溪却笑嘻嘻凑到耳边,低声道:“青霭这妮子,什么时候跟贺大哥这么熟了?”
云娆听出她的打趣,瞥了眼沉浸在风景和闲聊中的青霭,也自抿嘴笑了笑。
这俩小丫鬟都是陪她长大的,性格却稍有不同,绿溪嘴甜心细,却又性子内敛容易害羞,青霭则开朗外向得多。云娆每尝去书肆等处,多是把青霭带在身边,谈价钱商量事儿都更利索些。
倒没发现她跟贺峻已这般熟络。
主仆俩相视一笑,都没插嘴,只眯了眼,就着徐徐暖风听他俩闲聊,不知不觉困意袭来,便相互倚靠着睡了过去。
……
醒来的时候,马车已快到三水庄了。
车外是一处流水环绕的村落,不远处则是大片的农田。
日色渐倾,邻近傍晚的天气总算凉快了稍许,这会儿有人忙着在田里劳作,亦有炊烟袅袅的飘出来,等候劳碌的人回家吃饭。
青霭递来早就备好的茶水,云娆喝着润了润嗓子,再拿软巾擦擦脸,等马车穿过一条晚风幽静的绿荫道,眼前是一片开满菡萏的池塘。绕水而过,紫藤遮蔽的青漆门扇背后,便是潘姨娘的住处。
傍晚柔暖的日色铺在水面,镀上一层淡金的色泽,有野鸭在荷叶下扑棱棱的戏水,池边的高柳上则蹲着几只麻雀。
云娆下车抻了抻筋骨,深深吸了口气。
晚风渐凉,这口带着菡萏清香的气息吸进肺腑,让浑身都舒爽起来,也让云娆微微展颜。
——比起靖远侯府里雕梁画栋围着的荷池,眼前这一方未经雕琢的荷塘,实在是更加清净而有野趣。
为常妈妈赶车的老刘常来这里,停好车后赶着上前敲门。
开门的是位老仆,从门缝里瞧见老刘的脸,便笑道:“怎么府里终于想起这庄子了,又让你送些东西过来?”口中如此调侃,却还是笑吟吟地开了门,似乎也不太在意侯府的东西。
老刘笑呵呵的,“别贫嘴了。快去禀报潘姨娘,二少夫人来看望她了。”
“哪个二……”老仆最初没反应过来,瞧见池塘边被青霭她们簇拥着的窈窕身影,猛地想起来自家二爷是已成婚娶妻了的,忙一拍脑袋道:“瞧我这老糊涂,真是怠慢二少夫人了!快里面请!”
说着话,连忙将门扇洞开,一面喊人去里头通报,一面帮着将两辆马车牵进院子里。
云娆瞧他有趣,留青霭帮着安顿行囊等物,先带了常妈妈和绿溪拎着准备好的见面礼往里走。
乡下地方不像京城里寸土寸金,这院子修得也阔敞。虽说屋舍用料比侯府里差得远,胜在自然清爽,借着背后一带山色,令人心旷神怡。
没走多会儿,迎面便出来了位美妇。
她打扮得简单素雅,发髻只拿一枚银钗挽着,八成新的衣裳裁剪得素净合体。容貌生得却好,哪怕已年逾四十,也未见太多岁月的痕迹。
夕阳在院中洒了层柔光,她的眉眼依稀能瞧出几分跟裴砚的相似之处,神情却颇柔和。
云娆觉得亲切,含笑上前施礼。
潘姨娘忙将她扶住,笑道:“这孩子,我不过是个姨娘,不该行这样重的礼。快到里头坐吧。”
走过穿堂,进了花厅,便有小丫鬟奉上香茶。
这地方住的人不多,洒扫得却十分干净,门口一排花盆养得极好,桌上供着新折的花枝,果子也像是新采来的。
里间明亮宽敞,可以看到几排书架上摆满了书囊,上头悬着各色书签,大约是为了找书方便。
靠窗处则有一张长案,上头笔墨俱全,旁边还有一摞翻开的书。书桌前则是个铺着软垫的竹椅,躺在里头晒太阳看书定是极惬意的。
这陈设倒有些出乎云娆的意料。
她先喝了口茶,问候过潘姨娘的身子后,先请了迟迟没来拜见之罪,再道明来意,只说京城外最近不安生,怕潘姨娘孤身在外有闪失,想请回侯府住一阵子。
潘姨娘听了,便笑道:“难为你惦记着。不过这事儿不急,明日再说也不迟。你们一路过来车马劳顿,先用了饭歇歇吧。”
说着话,又问了几句裴砚的事,见云娆不时往书房瞟,便道:“怎么,喜欢那些书?”
“瞧那些书囊做得精致,不免有些好奇。”
云娆有点不好意思。
潘姨娘看她被侯府那群心怀鬼胎的差使到这里,想着小姑娘比自家儿子小了十来岁,且生得漂亮可人,也有些心疼,便笑道:“那你且随意看看,只别弄乱了书桌上那几本就行。我去厨房叮嘱几句,咱们今晚吃些新鲜的。”
说着话,吩咐小丫鬟在旁伺候,她则往厨房去了。
日色将暮,有牧笛遥遥传来。
云娆翻看着彩色签子上那些书名,心中暗暗诧异。
来三水庄之前她就知道潘姨娘的特殊。
当初裴砚年岁尚幼时她就执意搬出靖远侯府,在这偏远的庄子上独自住了二十年,这原就不是寻常妾室能够做到的。
今日一见,潘姨娘虽颇为自谦,云娆却总觉得她不像个需要依附于人的妾侍。
但凡为人侧室的,出身经历上多半会有些难处,长年累月的屈居主母之下,又得看人眼色行事,见识和言行举止难免会逊色许多。
像侯府里的柳姨娘和吴姨娘,虽已是裴元曙兄弟身边最出挑的妾侍了,气度却也比崔氏和范氏差得远。
可潘姨娘不一样。
她身上没有那种屈居人下的卑微姿态,也绝无恃宠而骄的做派,反倒有种不卑不亢的从容,论气度,其实不逊于范氏。
今日短暂会面,她仿佛就是这方天地的主人,自在、柔韧,也和蔼可亲。
而此刻,满架的书册更是令人诧异。
上头摆着的非但有经史之类,还有许多金石碑拓相关的书籍,且许多都是云娆没听过的,试着取了两本翻阅,内容也颇艰涩。
女儿家识字不奇怪,但这样的书,莫说寻常闺阁女子,就是云娆的祖父那里都没几本。
若论闺阁之中,云娆也只在明氏那里见过些。
明氏的才学承自本朝名儒明老太爷,那么潘姨娘呢?这些不大可能是裴元曙相授,也很难无师自通,难道也是潘姨娘幼时家学渊源?
既然有不错的家世,又怎会沦为姨娘?
云娆抚着架上珍籍,想着从前裴砚一些古怪的言辞,心里隐隐有些奇怪的猜测。
不过也只限于猜测而已。
她身为晚辈,不好揣测这些事,便取了本感兴趣的书来翻阅。之后陪着潘姨娘用了饭,两人聊着裴砚的事在水边散步消了食,因今日马车颠簸得实在劳累,便早早歇下了。
……
次日清早晨光入窗,照得满室明媚。
云娆与潘姨娘一道用了饭,趁着前晌天气还不算太热,在院外随意走了走,就着农田山水倒颇有闲趣。
走累了,前面正好有座茅亭。
伺候潘姨娘的小丫鬟颇有眼色地停下脚步,在茅亭几十步外伺候,云娆见状,便也让绿溪和青霭留在外头。
潘姨娘熟稔地坐在条椅上,抬了抬下巴,“从这里瞧过去,觉得风景如何?”
“从前只是在书上读田园诗,如今全在眼前了。”
潘姨娘听了一笑,道:“若换了是你,想住在这地方,还是想住回侯府?”
云娆被问住,片刻后不免失笑。
若论起嫡庶妻妾的礼教,两人算不得正经婆媳。可经过这短暂的相处,云娆却很清楚地知道,不管是为了裴砚,还是因为彼此的性情,她心底里都更认可潘姨娘这个婆母。
以潘姨娘的性子,必定更爱这天然图画,而不是去侯府跟那些各怀心思的主母们斡旋。
“这地方住着确实比在侯府舒心。”云娆这话是发自内心的,“若不是局势动荡,我也想像姨娘一样,过这样清净悠闲的日子。只是如今贼寇四处流窜,庄子上毕竟不及侯府护卫周全,姨娘独自住在这里,未免让人悬心。”
“文台是个武将,不太会跟姑娘家相处,有些事或许没跟你说过。”
潘姨娘提到儿子的时候,唇边不自觉就泛起了笑意。
她抬目四顾,问道:“你瞧瞧,我这院子周围还住了谁?”
“是些农户和猎户?”云娆瞧着那些平平无奇的院落,不甚确信地道。
潘姨娘笑着摇头,“文台征战沙场辅佐宁王,京城的人姑且不论,北夏的人难道就不恨他?那个叫屠长恭的,据说是北夏一等一的名将,栽在了文台手里,他们难道不想找到文台的软肋,伺机报复?”
这话一问,云娆顿时若有所悟。
就听潘姨娘道:“放心。就算侯府被人端了,我这里也能安稳无事。”
这话说得云娆险些失笑。
不过认真一想,还真是这么个理。
她跟裴砚都不算正经夫妻,裴砚尚且寻了贺峻这么个深藏不露的高手来给她当车夫。潘姨娘那可是裴砚最看重的骨肉至亲,不管宁王殿下还是裴砚,必定都会精心看护着的。
这样一想,先前的忧虑霎时烟消云散。
云娆瞧着那些庄户,忍不住也笑了起来。
此后,云娆只字不提回侯府的事,只管趁着这难得的空暇替裴砚陪伴潘姨娘,顺便讨教些书房里的事。
……
连着住了十来日,云娆才辞别潘姨娘,姗姗回京。
临行前潘姨娘又认真叮嘱,让她不必掺和长辈们的事情,更不必忌惮范氏那个外强中干的,只管安心过日子。若在侯府碰见难处,或是裴砚欺负她了,就到三水庄来,至少能得个清净的住处。
云娆听得心里泛暖,哪怕知道日后会与裴砚和离,也打算和离前多来这里住住。
回到侯府,自然无需多提潘姨娘住处的防守,只说自己费尽唇舌劝了好些天,潘姨娘始终不肯松口,才无功而返。
范氏听到这消息,竟自松了口气。
至于薛氏,原本也只是想借机恶心范氏而已,瞧着这些天范氏暗藏愁苦的模样,心里已然痛快了许多,自然也不再把这事儿放在心上。
32/52 首页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