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仆两人回到清芷院,当即就叫紫苏来诊脉了。
期间林侍妾也细细描述了那时闻到的香味,也说没觉得身体有哪里不妥。
紫苏一身道姑打扮,她是水云观出来的,但和月见不一样,她并不准备还俗,给林侍妾接生完还要回去的。
在清芷院,紫苏向来也是尽职尽责,甚至为了避嫌,与月见这个前任大师姐见了面都不打招呼的。
此时她一搭上林侍妾的脉,就有些诧异。
“姑娘,家宴那次您被惊吓了一下,虽然没事,但总归是有些早产的迹象,但今日再诊脉……”
紫苏目露疑惑:“您的胎像似乎更稳固了,而且根据您的描述,那香味很可能有保胎的效果……可是为什么?”
林侍妾也愣住了,王妃帮她保胎???
这听起来……是王妃脑子出问题了,还是她耳朵出问题了?
“是不是现在有保胎的效果,但过段时间就会催产?”
紫苏摇摇头:“奴婢自小学医,从来没有听说过,但也可能是奴婢孤陋寡闻了。”
林侍妾抱着肚子,面色犹疑。
第50章 曲水流觞
秋霜回到潇湘院,也描述了一番正院与往常不太相同的香味。
月见、曼玲光听她描述,很难确定是什么。
给秋霜诊脉,也看不出来什么,只能确定这香味肯定不是针对秋霜这种人的。
那再看看今天去正院的有那些人呢?比较特别的是谁呢?
不就是怀孕七个多月的林侍妾吗!
元香雪咂咂嘴,无比庆幸自己选择了装病,王妃果然是个喜欢搞事情的人啊。
“秋霜,最近特别注意一下林侍妾,不是要你盯着她那边,是要你敲打敲打,咱们潇湘院的人都离她远点,迟早要出事,可不能被牵连了。”
秋霜认真点点头,便出去转悠打听消息了。
今天府里比往常还安静一些,因为大姑娘的生辰宴是在三条街外的秦王府举办的,谷嬷嬷抽调了不少人手过去帮忙。
这是王妃第一次张罗宴会,还是秦王嫡长女的生辰宴,虽然不是什么整生日,但天水郡有头有脸的夫人们都来了。
许多夫人还带上了自家适龄的女儿,就为了能和秦王嫡长女做个手帕交,毕竟感情要从小培养嘛。
以后走出去,也能说一句自小就与秦王嫡长女相熟……
不过六七岁的小姑娘们,哪里能明白自家娘亲说的与谁谁谁交好呢?
她们只知道,今天要去一个叫秦王府的地方做客,进去了行礼时要说“王妃娘娘好”,还会有一个五岁的小妹妹一起玩。
中午刚过,几辆马车就在秦王府门口停下。
郡守张羲之的夫人牵着自家粉雕玉琢的五姑娘下了马车,正好瞧见几个熟人。
张五姑娘瞧见熟面孔,奶声奶气一一喊过去:“王婶婶好,傅婶婶好,李婶婶好,萧婶婶好,张嫂嫂好,万婶婶好。”
也得亏她记得住这一连串的人。
张夫人笑容满面,上前打招呼:“你们也来这么早?”
都尉王犇的夫人手里也牵着自家的六姑娘,她笑着点头,问张五姑娘:“小雁儿真聪明,还记得你芽儿妹妹吗?”
“记得!芽儿妹妹!”
两个小姑娘手拉手站在了一起。
张夫人看了看其他人,问了句:“万夫人,我记得你家三姑娘今年六岁,怎么没带来?”
督邮万子安的夫人笑了笑:“我家三姑娘太顽皮,昨儿去玩水有些着凉,今儿可不许她出门吹风了。”
长史李凌云的夫人笑着接话说:“哎,真是羡慕你们这些有女儿的人,我家四个皮小子,那才叫顽皮呢!”
这话一出就有点冷场,众夫人都给面子地笑笑,压根不接话。
要知道,在场的几位,除了张夫人膝下二子一女,王夫人膝下二子二女,万夫人膝下一子一女,李夫人膝下四子之外,郡丞傅海楼的夫人膝下无子无女,功曹史萧令枼的夫人膝下只有一个三岁的女儿,五官掾张元峥的夫人才进门一年,也没消息。
李夫人这时候说什么羡慕,这不是扎别人的心吗?
傅夫人没有亲生子女,但庶出子女却是有五子六女,平日里最烦的就是李夫人张口闭口说她有四个儿子。
这时就淡淡说:“王妃娘娘膝下只有一女,还是嫡长女,倒是与李夫人家的公子适龄呢。”
李夫人其实心里本就有想法,但这时候被傅夫人这么一说,就觉得这事儿怕是成不了。
就算能成,其他几家肯定也会使绊子。
因此,李夫人便笑道:“这话可不能乱说,我家那皮猴子哪儿配得上秦王嫡长女?倒是小雁儿聪明伶俐,我瞧着欢喜得紧呢。”
张夫人心头一跳,赶紧说:“小孩子家家的急什么?咱们赶紧进去吧!”
几人便歇了闲聊的心思,鱼贯而入。
从侧门进去,穿过一道垂花门,便进入了花园子。
几位夫人都是见过世面的,可瞧见花园,也着实惊了惊——
准确来说,是惊艳。
放眼望去便是层层叠叠如雪浪一般的牡丹花,这花园里似乎只有这种盛开浓烈的花。
傅夫人常莳花弄草,只一眼扫过去,就瞧见了许多名品,她忍不住小声惊呼:“姚黄、魏紫、红宝石、夜光白、金星雪浪、春水绿波……”
小张夫人也忍不住低声感慨:“这怕不是能数全牡丹名品了吧?”
张夫人知道一些,毕竟秦王府从各处买来这些花,身为太守的夫人多少听到了一些风声。
但以她的想象力,也没想到是一整个花园子都是牡丹花。
张五姑娘和王六姑娘这时候可开心了,在花丛间流连忘返,时不时还伸手摸一摸和她们脸庞一样大的花朵。
等穿过这一片牡丹花小径,众夫人才瞧见前面竟然还有一片小湖,迎面扑来一阵水汽,流水潺潺,这……是活水!
李夫人感叹说:“怪不得这秦王府修了差不多一年,原来还引了活水,这可是个大工程啊!”
万夫人盯着湖里的几块嶙峋青石,心想:这青石不会是从江南运过来的吧?这得花了多少钱啊!
萧夫人这时候说:“瞧那边,似乎是曲水流觞?前几日秦王就办了文会,看来今日王妃娘娘也是要与咱们行酒令呢!”
众人绕着湖走过去,才看清,那是用大理石特意雕刻拼接出来的曲水,蜿蜿蜒蜒在牡丹花丛里,仔细看才能看见藤椅。
领路的侍女一直没说话,直到这时走到地方了,才微微一礼,说:“夫人们稍坐,王妃说了,您们尽可赏景,这满园子的牡丹花,若看中了那一盆,便带回家去细细赏之。”
众人都面面相觑,也没谁当真,只随意找了个座位坐下远眺碧波荡漾的湖面与热烈盛开的牡丹花海。
刚坐下,就有几个侍女上了茶水点心。
一嗅那茶香,竟是春茶龙井,这个时间点,从江南运过来的,肯定是头一茬了!
傅夫人不想自己显得没见过世面,但真的忍不住感慨出声:“这头一茬的龙井茶……”
李夫人轻笑了一下,没开口说什么,但傅夫人还是觉得被鄙视了。
“今日瞧着是要玩曲水流觞了,李夫人,可有准备好捉刀之人啊?”
傅夫人这话一出,王夫人便爽朗笑出了声:“要我说,不会就不会,找什么捉刀之人,虚名而已。”
这说的,便是李夫人曾经行酒令却暗中找人代写的糗事了。
李夫人瞪了王、傅两人一眼,顾忌着今天的场合,没朝脾气火爆的王夫人发作,而是淡淡道:“多少年前的事了还拿出来说,某些人莫不是家里的十一个孩子都不用管吗?”
傅夫人气得攥紧了手帕,没有亲生子女这一项,一直都是别人嘲讽她的地方。
张夫人连忙打圆场:“好了好了,都看看什么场合。”
几人便不再说话,但沉默了一会儿,年纪最小的小张夫人就忍不住重开了一个话题:
“先前见过几次元侧妃,今日也不知会不会露面?”
李夫人露出感兴趣的神色:“我倒是更想见见龙凤胎,听说如今都能跑了……”
张夫人便笑道:“要说还是元侧妃会生,两个孩子都是四斤多重,没偏着那一方,听说生产的时候也没什么惊险,顺顺利利的。”
小张夫人忍不住摸了摸肚子,脸上露出几分憧憬。
李夫人一向善于察言观色,便诧异问:“你这是……有了?”
小张夫人低眉羞赧一笑:“月事迟了六天了。”
众人于是纷纷恭喜她。
闲话间,又是几个夫人进来,大家都是沾亲带故的,随意闲聊几句就显得园子里吵闹起来。
尤其一些家里跑商的,如今见着天水郡最顶级的夫人们,自然要奉承几句。
众多夫人们三三两两坐在牡丹花丛里,时不时笑成一团,倒也与这明媚的春日阳光相得益彰。
王妃是在府衙这边用了午膳,又重新梳洗打扮一番,才牵着大姑娘前往秦王府的。
早在之前,王妃就来看过园子了。
本来园子里还有一些其他的花,诸如芍药、月季、迎春、海棠、水仙之类的花,但王妃嫌杂乱不好看,就让人先搬去别处养着,园子里只留牡丹花。
为了交相呼应,王妃今天还戴了一顶牡丹花冠,金镶玉的牡丹纹饰,侧边缀着小颗的粉珍珠、紫珍珠,身上的正红色云锦也用金丝绣了牡丹暗纹,华美贵气极了。
考虑到今日有年龄相仿的小姑娘会来,王妃给大姑娘梳了两个小花苞,戴了浅粉色的牡丹绢花,显得十分玉雪可爱。
值得一提的是,这绢花是元香雪今早让秋霜送的生辰礼。
反正,王妃带着大姑娘出场的时候,众位夫人们都有点惊艳——
人都说先敬罗衣后敬人,王妃今日这一身打扮,确实是足够震场子了。
丈夫有官身的夫人下拜口称:“臣妇见过王妃娘娘,王妃娘娘安。”
至于那些家中只是经商的夫人便口称:“民妇见过王妃娘娘,王妃娘娘安。”
由于人数过多,这礼行得仿佛山呼海啸,王妃忍不住露出笑容——
在京城,平日来往的都是平辈,时不时还要进宫,一进宫就只有她给别人行礼的份。
在府里,请安时看着别人行礼也觉得畅快,但常常也被气到,久而久之也没什么意思。
至于现在,倒是真有了身为了秦王妃的感觉。
王妃温言细语叫起:“都快起来,今日是为了给瑶光过五岁生辰,也是因这牡丹开得好,才邀众位一起过府赏花,都别拘束。”
立时便有夫人附和着夸起这园子里的牡丹来,只是不太会夸,听着没滋没味。
还是傅夫人夸了一句:“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有了这园中牡丹,谁还去看朝霞呢?”
王妃便笑着接话:“夫人谬赞了,这些牡丹都是府里养着玩的,比不得江南那些大家养的名品。”
傅夫人一脸诚恳:“王妃娘娘可别谦虚了,臣妇也见过不少牡丹花,可如您园子里的,不仅少见,还养得极好!”
王妃正要说话,后背便被人戳了一下,她笑容如常,笑着道:“听说江南那边还时兴斗花,什么名品不名品的,其实也是那些读书人作酸诗吹出来的。”
这话说完,后背又被戳了一下。
王妃端庄浅笑,丝毫没有露出端倪。
倒是傅夫人不知道该怎么答。
稳重一些的张夫人便笑笑,直接转开这个一不小心就会评论读书人群体的话题,她看向乖乖巧巧站在王妃身边的小姑娘,开启夸夸夸模式:
“瑶光姑娘真是玉雪可爱、乖巧懂事,王妃娘娘真会养,臣妇家的小雁儿可站不住。”
张五姑娘这时也站在一边,听到自己的名字就扭头看张夫人。
王夫人这时也说:“可不是嘛!臣妇家的小芽儿也是一样,一进来就到处跑,也不知哪里来这么多精力。”
王妃的目光便看向这两人话中的小姑娘。
张夫人推了推:“小雁儿,小芽儿,来,给王妃娘娘行礼。”
张五姑娘、王六姑娘便憨态可掬地行礼,口中奶呼呼地说:“雁儿/芽儿见过王妃娘娘,王妃娘娘好,瑶光妹妹好。”
王妃笑盈盈伸手拉她们起来,先拉着张五姑娘仔细打量,张口就夸:“真是个粉雕玉琢的好孩子。来,给你戴着玩。”
说着话,王妃就从林嬷嬷手里拿过一朵芙蓉绢花,笑盈盈给张五姑娘戴上。
张五姑娘回头看了看张夫人,见娘亲点头,才笑着大声说:“谢娘娘。”
王妃再看王六姑娘,同样夸了一句,也亲手给她戴上了一朵海棠绢花,然后便把瑶光推上前一些:“瑶光,带着你两个姐姐去花丛里玩吧。”
其他夫人瞧见,十分眼热,可这会儿也不好上前去推自己女儿。
张夫人便提醒了一句:“臣妇等人来时,便瞧见那曲水流觞了,都在说一会儿要玩一玩曲水流觞呢,王妃娘娘,不如让小孩儿们都去花丛里玩,咱们行个酒令?”
王妃闻言,脸色有些微冷,却说:“小孩子就去找瑶光玩吧,至于行酒令就不必了,那曲水流觞又不是……”
这话突然戛然而止,尤其话音里的意思,都叫人挺在意的。
不过王妃很快就说:“那曲水流觞只是看着能用,还没通水呢,回头能用了再请你们来,咱们便在园子里赏赏花,说说话。”
众夫人面面相觑。
第51章 主持大局
王妃说赏景,那自然就只能赏景了。
虽然众人都很奇怪,为什么不玩曲水流觞……
大家都是消息灵通的人,谁还不知道早前几天时,秦王就邀了些文人墨客玩过曲水流觞了啊!
这会儿说什么没通过水,编瞎话也不编一个像样的。
张夫人心里很是看不惯这种把自己当傻子哄的行径,但到底是依旧笑盈盈的。
只是她看了看小张夫人,提了一句:“王妃,小张夫人疑似有了身孕,怕是不好跟着咱们转园子,不如让她去孩子们那里坐着,正好也看着点臣妇家的顽皮孩子?”
李夫人附和了一句:“正是呢,差点忘了这一茬。”
小张夫人也羞赧地站出来,行了一礼,不好意思说:“还望王妃勿怪,臣妇这时日尚浅,也不敢轻忽……”
她说着,想到什么,又道:“都说小孩要穿百家衣才好,臣妇便厚颜,跟王妃讨几件旧衣裳,瑶光姑娘的臣妇也不敢高攀,听说府上的二姑娘、三公子自出生以来就平平安安……”
王妃的脸色冷淡下来,只淡淡回答了一句:“元侧妃的事本王妃可管不着,你真想要,回头跟她说去吧。”
39/163 首页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4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