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听银——半裁明月【完结】

时间:2025-02-23 14:49:50  作者:半裁明月【完结】
  于是双方直接当庭打了起来。
  我气定神闲喝完新端来的茶,眼看着自己这边一个瘦弱文臣快打不过对面了,这才起身,抽了长剑直指为首梁使的眉心。
  场面终于安静下来。
  梁使气得发抖但也不敢乱动弹,搬出通用的话来压我,「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我笑,「岐水湍急,梁国的使团不慎溺亡其中,是意外天收,怎么能怪我朝呢?」
  言下之意,惹到了我,真杀光他们。
  这下对方不敢再放肆,灰溜溜地离开,打算先保命回去再和梁王告状。我友好地送他们出了府邸,顺手把那两只鸠鸟放开,眨眼间迎面飞来一只巨大的苍鹰掠过众人,当着他们的面稳稳抓住了猎物,落在屋檐上吃得好香。
  我也意有所指,「自古封王拜相,能者居之,有人自比为雀,就该知道,无论鸠雀,都不过是猛禽的猎物罢了。」
  梁使黑着脸,又听我说道,「你以为就何顺有靠山,我没有呢?」
  他变了脸色,试探我。我直言不讳,「家父张文景,在召国可是身居高位,你们要东西,直接找他要去。要找我的麻烦,也先掂量掂量自己在召国跟前算不算个角色。」
  小国和大国的差距实在太大,梁王在召国的大官面前,都不敢造次。
  这是他们从没打探到的情报,梁使惊疑不定,匆匆离了卫城赶回梁国。
  成功把人骗走,我敛了神色。
  立时下令,「从现在开始,筑墙。」
第29章
  我虽态度强硬,可心里也清楚新生的雍国还太过弱小,梁国想要打压我们易如反掌。
  梁国经营多年,本身实力就要更强一些,而另一边隔壁的施国,也与梁国关系密切,两国联姻许久,要是他们联合起来对付我朝,现在的雍国很难有还手之力。
  况且梁国地处岐水上游,国域内建了座水坝,对付下游的雍,他们甚至不需要动用武力,只需要在旱期拦截水源,在汛期开闸放水,就能让雍国在旱灾和涝灾中分崩离析。
  但我依然不能对他们的贪得无厌妥协,榨干雍国的物资去朝贡梁国,只会使梁国越来越强,而雍国越来越弱,且百姓无力维持生计,本就多灾祸的雍国会越来越动乱。
  所以,一个字都不能答应。
  但拒绝他们的同时,也使雍国即将面临着梁国的打压。
  我不曾表露过慌张,三言两语将他们骗去了召国。
  我看起来底气那么足,梁王不敢轻易得罪大国,听到使臣的回禀,必然要派人去召国查证一番。从使臣回到梁国,再到梁国派人远去召国,再回程,多少需要花费个小半年的时间,要是路上再遇到点什么天灾人祸耽误了行程,或许还要走上更久。
  这是我为新雍争取来的喘息之机。
  趁这有限的时间,我命人在边境昼夜不停在对梁设施边境修筑防御工事,吸纳壮丁,操练兵马,亲自带着一众官员沿着河堤一寸一寸丈量过去,选址挖湖,兴修水利。
  从开春到又一年夏末秋意起,稻谷刚好收完了两茬,今年不涝不旱,是难得的丰年,收成极好,境内奇货可居的粮商之前都快杀干净了,人人自危,没人再敢囤粮操控粮价。
  百姓难得吃了半年饱饭,饥荒的灾民少了许多,人口流失渐缓,军中的粮草也有了保障。
  就是梁国那边,小动作越发多起来。
  之前梁国没有兼并下游这片地区,就是因为这边多灾动荡,不便管辖,食之无味,只在卫城扶持了何顺当城主,搜刮下游的资源,但不承担下游的治理。
  一开始他们还等着看雍国的笑话,断定了我们必定灰头土脸地滚回横崖山上去。
  可越等,雍国反而扎下了根。
  想刁难雍国,又怕我是真的有靠山,焦急地等来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好不容易回来的使臣,梁王才发觉,我是诓他的。
  召国的确有一文臣名叫张文景,当初刚恢复科考,就一连拿下三榜魁首,加官晋爵,好不风光。
  不过张文景早就被贬谪出都城,欺骗侯爷得罪了世家,又有大将军赵成不喜心术不正之徒,召国幼帝听话地把他赶出了王都。
  所以,哪来什么召国大靠山,如今不过是个落魄谪臣罢了,召国才不会管偏远小国的琐事呢。
  张文景与我是父女,倒确是真的。
  真话里掺点假话,才是最难辨认。
  就这几句话,诓骗了梁王快一年的时间,回来的大臣跟流民差不多形容,一把鼻涕一把泪控诉自己一路上坐车被绑架,坐船被不知名人士一脚踹河里,骑马被突然发疯的马带沟里等种种惨事。
  梁王一把推开身上妩媚的妃子,大发雷霆,「我说怎么去一趟要那么久呢,合着他们在拖延时间啊!」
  雍国立国第一年初冬,梁国主动挑起了战火。
第30章
  深林里的野兽刚出生时稚弱,成年后凶猛,只有趁幼年将其杀死,才最是轻易。
  梁国失去了刚立国时下战书的先机,给了雍国喘息成长的机会,想再扼杀雍国,那就不容易了。
  他们本以为很轻松就能打赢这场仗。
  结果战事迟迟结束不了,一转眼,竟打了一年多。
  拖得梁国自己也越陷越深,粮草兵器都逐渐匮乏,兵力也越渐不足。
  当然雍国只会更惨,两年多了,雍国依然没建造一间皇宫楼阁,我和李二牛住在卫城的城主官邸,原本何顺扩得奢华阔大的城主府,连墙都被拆了取砖运去筑城楼,内里的值钱物件全部搬空,只留下几间住所和大厅议事,好不凄惨。
  但后方再是节衣缩食,前线不曾退让过一步,甚至还往梁国推进了一些。
  我手底下有许多猛将良谋,百姓兵卒对我爱戴遵从,加上被对方称之用兵如神的诡谲打法,胜势越发明显。
  梁国想以地势水利削弱雍国,但我从未停止过加急兴修水利,蓄水湖挖得有备无患,枯水时湖水灌溉农田,涨水时吸纳洪水,梁国没讨到太多好处。
  逼急了,梁王放下脸面去向隔壁的施国求援。
  他们这些大大小小的旧诸侯国,有着错综复杂的姻亲和利益关系,是我们这群「草民悍匪蛮夷」没有的巨大优势。
  两国围攻,已经打得筋疲力尽的雍国必败。
  前线硝烟两头是各自的兵马,何顺在对面亲自领兵,放声大笑。
  「投降吧,牛篮子。把你那个貌美如花的小公主交出来给兄弟们爽爽,老子给你留个全尸!」
  李二牛在阵前气得脸都红了,怒目圆睁,提着斩马刀划拉着地面。
  小时候常吃不饱饭,我身骨纤细,即使每日勤学苦练招式武功,也仅够自保,自然不能上阵领兵打仗,我站在城楼之上垂眼看着前头,并没有被激怒到分毫。
  轻飘飘一句,「放箭。」
  压根没管支援过来的施国军队。
  随着我的指令,早就等得焦躁激动的李二牛带着兵马勇猛往前冲,城楼上的箭矢比兵马更先达到,只盯着为首的何顺一个人瞄准,箭矢密密麻麻朝着他挤过去。
  何顺狼狈地落荒而逃,窜到了队伍身后,想不通我们为什么败局已定还不投降。
  他根本不明白「小公主」在雍国人心中的地位有多高,自己把雍军的怒气士气都激得高涨。
  梁将龟缩其后,梁军节节败退,何顺撑着等待施国的支援,可撑了一段时间,施国的援军始终不见踪影,甚至等来了一个噩耗。
  他们的粮草补给被烧。
  一年前我在那姑娘的病榻前,告诉她,她的复仇败了,但我的并未言败,我可以继续带她报仇雪恨。
  我目视她的眼睛,「要不要,加入我?」
  「要!」
  掷地有声。
  我这才询问她的名姓,姑娘叫张娇娇,生得牛高马大,孔武有力,皮肤黝黑,面容阔气,还天生神力,是个好苗子。不过她和周翎不同,周翎家中开武馆,本身就有武艺傍身,张娇娇空有蛮力不会招式,我把她丢到了军营之中,等她自己建功立业爬上来。
  她没让我失望,短短两年直接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学了一身武艺,已经是个凶神恶煞小有名头的裨将。
  我派张娇娇带一队人马绕路抄到敌人后方切断了梁军的补给。
  何顺慌了,一旦露出怯意便自乱了阵脚,追着他射过来的弓箭躲漏了一支,射中胸膛,他掉下马去。
  两军交战,何顺被射成了个筛子。
  这就是大放厥词的下场。
第31章
  梁军兵败如山倒,一直到我们长驱直入打进梁都,他们都没等来隔壁施国的支援,梁王临死前很是不甘,「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
  我打量着这金碧辉煌的宫殿,好心地给他解释了几句,「因为,施国已经自顾不暇,蔡国也攻进了他们的王都。」
  远交近攻,分而破之。
  蔡国与雍国之间隔着梁施两国,也与这俩接壤,长久以来受到这两国的威胁,早就想把他们灭掉,但苦于这两国关系密切,打得过一个国家,打不过两个。
  我派了使臣与蔡国秘密商议,我攻打梁国,等施国援军离开都城,施都兵力空虚,蔡国自然不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直接突袭攻打施国。
  一人打一个。
  梁王怕死,向我求饶,说自己愿意归降,保证不会再觊觎雍国。
  我在他惊愕的目光中,娓娓道来,「你觊觎我朝的领土,难道,我就不觊觎你们的地盘吗?」
  我可不是什么守成之人。
  从一开始,这场战事,我就不是为了自保。
  我要将梁国的地盘也吞掉。
  自古没有哪个强国,是只拥有半条母亲河的。
  一个国家王朝的发展壮大,自然不能只靠着翻云覆雨的谋术,最根本,最底层的东西,是资源。
  山川河流可耕田弄渔,高崖峻岭算攻守天险,水源,土地,林木,人口,矿产,位置……都是至关重要的资源。
  留一个诸侯国在上游修坝捣乱可不行,我要雍国独占岐水。
  我亲手杀了梁王,却没急着庆祝胜利,让底下的兵马立刻调转方向,警惕蔡国吞下施国不满足,想趁着我军疲惫进一步攻打过来。
  过了一段时日,蔡国来使邀请我和李二牛,说要表示酬谢。
  我独自乘马车到了边境,那头的将军却哈哈大笑,拿出一个小匣子,接着命大军将我们包围。
  蔡国的大元帅得意不已,「公主殿下,看这东西可眼熟?」
  「没想到吧,本将拿到了你军的兵符。不会有人来救你的,调不动兵,不如乖乖就范。」
  卫城那座城主府已经拆得破烂简陋,这个小匣子放在最机密的地方,用的却是最珍贵的沉香乌木,他们派细作混进来,理所当然认为这里面是兵符,偷走了它。
  没了兵符,就调不动兵,把我引过来,擒贼先擒王,再一举往前进攻。
  打得一手好算盘。
  我垂眸沉思片刻,抽刀直接把身旁一个侍从斩首,血渐当场,我眼睛都不眨一下。
  这是那个细作。
  死了一个细作,蔡国大元帅并不可惜,毕竟换得的东西可比细作值钱得多,他当着我面砍开那个匣子,接着笑容逐渐僵在脸上。
  我面色似有些冷,下令早早埋伏在周围的军队,「杀。」
  斜拉里冲出来众多雍军,反将对方包围起来,杀到最后,蔡国大元帅重伤倒在地上,将死的时候,他这才听见我说:
  「雍国,还没有兵符。」
  雍国军队认人,只认我。
  一旁被砍烂的沉香木匣子,掉落出来一地的零碎――陈旧的襁褓,简单的木簪子,带着乌黑血渍的碎布……
  蔡国大元帅满脸晦气朝匣子的方向唾了一口,死到临头了还要嘲讽一下,「这么贵的箱子装一堆没用的东西,你们金尊玉贵公主殿下是捡破烂出身的吧?」
  张娇娇气得一脚踩住他的脸把他的舌头割下来,往他嘴里吐了口唾沫,「食屎吧你!手下败将还敢逼逼赖赖!」
  被我那一窝文臣武将带歪了,她之前不这样说脏话的。
  战事结束,全歼蔡军。
  我踏着狼藉的地面,一件一件将那些破烂捡起来,张娇娇帮我捡,好奇地问道,「这些都是什么啊?」
  「我死去幼妹用过的襁褓,死去阿姐的木簪,死去娘亲留在桥面上唯一一片碎布……」
  还有一路走来死去的相熟部将的遗物。
  每失去一个在乎的人,我就会留一个物件存起来,放在最珍贵机密的小盒子里,不知不觉间,放了好多好多了。
  张娇娇越捡越慢,慢到停住,半晌,她盯着我,突然说:
  「殿下,我时常想,我总斥骂别人愚忠,但是,我能为你去死。」
  我把东西都收起来抱着,轻轻说,「我希望大家都好好活。」
  不过乱世本就危险重重,人命如此脆弱,哪天我中道意外死去,也不足为奇。
  我很平静,交代张娇娇,「要是我哪天死掉,有条件的话,你把我烧了,留一截骨头,也放进这盒子里,然后随意埋在哪儿吧。」
  张娇娇,「呸呸呸。
  「殿下您必定长命百岁!」
第32章
  自己建皇宫,哪有抢来得快。
  攻占梁国,逼退蔡国,举朝上下就搬到了原本的梁宫,大臣们议事总算不用担心迈不开腿站着了。
  此城地处国域腹地,富庶稳定,又有岐水绕城作天险依仗,我把它设为了雍国王都。
  吞并梁国损耗了太多国力,又扩展了新的版图,当务之急是休整恢复,发展生产,巩固成果,所以我并没有去追究蔡国反咬一口的事。
  蔡国大元帅被诛杀,又损失了许多兵力,恨得牙痒痒,但没了主将又青黄不接,也选择了隐忍退守,先消化完刚吞下的施国再谋划报仇。
  不过两国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又是一年春尽繁花落,夏荫浓碧,暴雨连绵时,我收到了一封陌生的信件。
  打开,是有些眼熟的字迹。
  【问雍昭帝女安】。
  是我在沈家时曾传道授业于我其中一个先生的字迹。
  先生忧心忡忡,是来请求我去劝一劝沈家小少爷的。
  他说,沈念璋自我离开临城后,就日渐颓靡。原本只是有些顽劣贪玩,为人并无大过,可后来,迷上了酗酒,终日醉生梦死,接着开始沾染赌博,沈家子娶妻之前一般是不纳姬妾通房的,可沈念璋短短时间,就抬了许多美人进门,还学会了狎妓,成日与青楼女子厮混,或流连于赌坊,不听父母亲族劝阻,连之前敬畏的长兄发话都不再听。
  沈家请的那批先生都被他赶了出去,这位老先生念着师徒一场,还时时关注他,看到他这般堕落,实在痛心疾首,他知道我与沈念璋有些故旧,沈家众人劝阻他一一都铩羽而归,想请我回去一趟,试试看能不能把他拉回来。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