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人家几家商户都愿意拿出钱粮救济百姓了,你一个有爵位的伯爵不愿意。
你说什么?你家有个尊贵的皇室出来的老太太?
哈?太子不比你家老太太尊贵?
人都饿死了,谁跟你玩皇室长辈那一套呢?
法不责众加上快饿死了,再加上有人撑腰,到时候你伯爵府怕是屋顶都得叫人啃了。
王大公子这会子是还没回过味来,等他回去之后,就算自己没明白,伯爵府也得明白。
到时候再来求着太子,那出的血更多。
太子听明白之后失笑:“持玉啊持玉,你真是……”
“能为殿下分忧就好。”苏南丞客气道。
“你放心,你的好处,孤都记着。此番事要是能完满的过去,回京后,你我的路还长着呢。”太子也明白了,不光是救灾,也是个机会啊。要是借此稳定自己的地位,得到百姓的支持,何尝不是好事?
厢房里,挨了一脚的李家主满眼怒气的道:“姓卫的,你是什么意思?这就没骨头了?”
卫家主苦着脸:“您息怒吧,我能怎么样?自古民不与官斗,你我只是商户。那上头是太子,储君,你说怎么办?”
“是啊,这事……怎么办呢?”孟家主也是叹气:“范大人?您好歹给支个招,咱们听您的。”
范大人也是愁。
他虽说跟高太守是连襟,也混了个小官当,但是平时哪里不是他巴结高大人?
这种时候,高大人能不能跟太子顶牛?
主要是栾城不是什么边境城市,驻军少,地方穷。
高大人走到今日,朝中虽说也有几个知交好友,但对上太子……
唉……
“别急,好好想想,这不是王大公子出去了么,他也不能不管咱们。如今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范大人愁是愁的,可他心里也有数。
也就王大公子到底还是年轻,没看透这一点。
这一夜,太子过的还算轻松,被关在厢房里的四个人真是度日如年。
他们这里饮食是供应的,就是出不去,恭桶房屋里,别提多尴尬了。
这几位都是有钱人,在家里时候恨不得十几个奴仆伺候着。
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自己辛苦过了。
他们睡得十分不踏实,心里盘算着。
尤其是被苏南丞踹了的李家主咳嗽了一夜,早上都见了血。心里怕的要死,偏也没人管他。
一连三日,太子避而不见。
李家主已经起不来了。
其实也不是一脚就能把人踹死,只是他养尊处优多年,没受过这种伤。
如今本就心里有事,又加上困在别院厢房吃喝睡都不好。
好人也顶不住,他起不来实在是正常。
越是这样,其他几个人就越是怕,这是铁了心啊!
他们都是家里的顶梁柱,家里虽然有男丁,但是鲜少有争气的。或者是还小。
反正都撑不住门户,要是他们死在这里……
偌大家业还能剩下什么?家中老幼怕是要叫人活吃了。
如此情况下,孟家主和卫家主已经下定决心,就是割出去一半的家产,也得保住自家人。
第205章 办了
有了这个共事,他们俩跟范大人反倒是成了两方。就连之前还不服不忿的李家主因为怕死,也不得不低头。这就是有官职和没有官职的区别。
吴三灯这几日密切关注着他们呢,这时候就差不多了。
果然,吴三灯一露面,孟家主就急切道:“大人大人,我们想见殿下,求大人通传一声。”
吴三灯为难:“这……殿下这会子忙着呢。”
“不急不急,殿下什么时候有空都行,都行。”孟家主赔笑:“我们就是愿意捐钱捐粮,只要殿下给我们机会。”
吴三灯笑了笑:“这好说,诸位静候吧。”
角落里坐着的范大人没指责他们,只是满心怒气和无奈。
这都三天过去了,也不见高太守来。真是白给他上供了。
固然他是靠着高太守,可高太守上下打点不也得靠着范家?
他们基本是一体的,如今却这么不闻不问。
这倒是冤枉了高太守,高太守每天都来,只是太子学会了打太极。
高太守一点办法也没有。
太子下令,将他带来的人又调进来一千,就在内外把守。
显然是一副不死不休的架势。
吴三灯当然不会先去汇报太子,而是来汇报苏南丞。
苏南丞点头,轻轻在刀把上摩挲:“既然是这样,咱们也算不白干。”
“大人,卑职觉得那个卫家主是个可用的。大人看,可否要照顾一二?”吴三灯道。
苏南丞点头:“嗯,我看着呢。我这就去见太子,这件事早些开始要紧。”
太子做出一副不紧张的样子,其实也很着急。
苏南丞来见他说了情况,太子肉眼可见的松口气。
“既如此,就开始吧。户部那几个官员这几日装死也差不多了,这件事还是要用他们的。”这话说的憋气。
太子也知道那几个人是明哲保身,两边不掺和。
可太子出来没带什么用得着的人。
也不好叫季副统领和苏南丞的人去办这些事。
主要是完全撇开了户部官员,将来回京也是麻烦。
“是。”
太子又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干起来吧!你带来的人也辛苦了,如今咱们搅合进这种事儿里头,也别叫兄弟们受委屈。”
这话,就是暗示苏南丞可以为手下人谋好处。
苏南丞应了一声,没有说什么。
很快,孟家主和卫家主,还有半死不活的李家主就被放回家去了。
至于范大人,美其名太子还要留他畅谈一番云云。
实际上他见不着太子。
三位家主回家都跟着一对人,都是苏南丞的人。
一路上有好事百姓看着,吴三灯一早就派了能说会道的。
于是城防营的人就跟百姓讲述三位家主是多么的善良,这就回家想办法筹粮,很快就会帮助城中百姓度过灾荒云云。
三位家主听得牙疼,可事到如今,还说个屁?
放回去当日,这几家家里忙死了。其他富户们赶着来打听。
第二天一早,就有小富户们拉着粮食带着钱往别院这边送。
苏南丞当即就叫人先把粮食拉一部分去各处粥棚。其余的就堆在别院门口用油毡布盖着。
叫人看着。
见有一群百姓看着,苏南丞就道:“都好好看着,咱们殿下正琢磨给你们重建房屋,不然这天寒地冻的怎么过?”
老百姓虽然更想要粮食分下来,但是这么放着也行。
一点别怕粮食出事,一城人盯着呢。
从这一日起,每天都有粮食送来。
卫家是三家里第一个,他很清楚,不狠狠割肉就要完蛋。
所以基本是将半副身家送来了。
光银子就出了有十万。粮食更是多。
虽然一城人吃肯定还不够过完冬天的,但是城中百姓看着这么多粮食,怎么不踏实?
有了钱,太子第一时间组织起来重建。
高太守如今除了配合,一点法子也没了。
户部赈灾的官员如今有了东西,也有法子规划。
孟家李家见卫家这么大出血,他们肉疼也没法子,依样画葫芦。
眼瞅着就是十天的最后一天了,苏南丞又出坏主意。
叫人撺掇百姓们去昌义伯府外头和范家守着。
这如山的压力,范大人反正顶不住。
再不说什么废话,求着太子放了他回去安排钱粮去。
是的,范大人还在别院‘做客’呢!
昌义伯气的在府里大骂太子不是个东西,可困在府里被外头的灾民虎视眈眈盯着,他还能不低头?
不低头,只怕太子真敢纵容灾民上门明抢。
到时候还能剩下一粒米?
于是最后一天,昌义伯不得不压住满心的怒火,开门放粮。
放少了也不行。
城中百姓见此,纷纷感到别院外头叩头。或许这些粮食不够吃,可至少看见了希望。
重建当然要靠自己。
百姓们肚子里有食了,干活真是卖力气,根本不用人催着。
此时消息已经传回京城,皇帝的迷信送来了苏南丞手中。
苏南丞当然不会跟皇帝说这主意我出的,不过他也没说不是他出的。
只是皇帝默认是谁就是谁。
季副统领虽然不参与,但是他也得了好处,手下人都拿了钱,自然不会多事。
陛下只是询问情况,并没有怪太子的意思。
还能咋办?
朝廷如今紧着南方,开年就得紧着北方,真心是过的紧巴巴的。
老皇帝巴不得每个地方都能这么解决才好呢。
要不然他之前说退地干什么?
栾城内,如火如荼的开始重建。
既然有了钱,下面的村县也不能不管。
一时间太子的名声在栾城内外已经是达到了顶峰。
有附近玉屏州等地也收到地动影响的灾民陆续涌入栾城。
眼看着中秋,高太守等人想给太子办个中秋宴。
不过太子吸取教训,并不稀罕这个中秋宴。
“罢了,如今大家都不容易。这节日孤决定就出城看看百姓怎么过的。”太子摆手。
高太守他们之前早就上过折子了,可陛下没什么回应。
心里更忐忑。
如今也不敢得罪太子,本就是为了赔罪的,如今太子不应,他们只能送礼送钱。
第206章 饿不死为主
这个中秋,对于所有人来说,都很不一样。
太子带着人,在城内外走了一大圈。
如今的百姓们看见他,都是高兴的。高兴,也就尊敬。
跪的也就心甘情愿。
太子对他们也客气,和善。
就在太子走着一圈的时候,下面人已经将太子想要传达的东西传达出去了。
太子会在这里留许久,陪着他们重建。直到看着他们能活下去才会走。
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这是天大的喜讯。
此时的高太守等人看着太子如此得了本地百姓的心,更是只能沉默。
他们是不把百姓当回事,但是也不敢惹栾城所有的人。
夜里,苏南丞陪着太子喝了几杯酒,就回了自己住处。
也是巧了,家书送到了。
牛柏亲自来的:“有侯府的两封家书,侯爷的和大老爷的。还有七少夫人的,正好一起送到了。小的紧赶慢赶,好歹赶上中秋。”
“你这一路辛苦了,家中可好?”苏南丞问。
“回公子,家里都好。侯府也好。少夫人和沉姨娘问您好,冬梅姐姐也好。”牛柏道。
苏南丞点头:“她们都好就行。”
沉氏和冬梅不能传信,不过丰竹君不是那么小气的人,至少如今还不是。
“公子放心吧,前些时候沉姨娘有些咳嗽,少夫人请了庆安堂的的郎中来看的,如今已经大好了。”
苏南丞摇摇头,这个沉氏,身娇肉贵的,又病了一次。
叫牛柏去吃饭休息,苏南丞看信。
侯爷的信主要是回应苏南丞。
说他冒进,骂了一顿。苏南丞没在意。
不过骂是骂了,侯爷也说了朝中有人提及此事,他尚可应付,陛下并未说什么。
再就是劝戒他不许再生事端云云。
最后也叫他保重身体。
苏英渠的跟侯爷的大同小异,也是骂一顿,再说替他承担。
苏南丞看完后,打开了丰竹君的信。
这回就看着舒服多了。
丰竹君说家里都好,关怀他身子如何,不知栾城什么气候。又说特地叫牛柏带了些干粮吃食,厚衣裳和药材和苏南丞喜欢的茶叶。
只说盼着夫君早日回京,家中有她一切放心。
丰竹君是个不太会撒娇的女人,在家里时候还好,信里是一句也不会的,都是规规矩矩端端正正的。
苏南丞看着,却觉得很安心。
提笔先给她写回信。
外头的事,他没说什么,只说这边如今十分不好,他一时回不去。叫她在家里照顾好自己。
也说了几句情意绵绵的话。
写完了给嫡妻的,再去写给侯府的。
侯府就一封信,直接给成康侯。
先说自己确实冒进了,认错,然后将眼下的情形说清楚。没解释什么,成康侯人老成精,很清楚苏南丞为什么冒进。
骂一顿,不代表他不赞同。
写完了信,也不急着叫人送,牛柏总要休息两日。
次日一早,苏南丞就陪着太子出去看。
重建已经是如火如荼,如今的百姓房屋都是土房子,修建起来不慢。纵然刚建好的房子潮湿,但是总比住在外头强,没办法的时候也要住。
这边的人都修火炕,无非就是烧柴烤着。
栾城外有山,北方的山上松柏最多,白桦之类也不少。
许多木材就在山上砍伐。这里并不临江临河,短期内砍伐也没事。
何况,城中废墟里的木头大部分还是能用的,能用的就全部用起来,如此剩了人力也不必将山砍秃了。
如今全城老少,只要是还能动的,都不得闲着。
还有投奔来的外地人,直接在官府登记,不再回乡的人,就改了户籍成为这里的人。
一样参加重建。
因天干,又渐渐冷下来,这一场地动没有引发什么大规模的疫情。
但是因之前许多人得不到医治,也有小规模的一些传染病。
问题不大,都能治。
从外地买来大量药材,城内外都有专门给人看病的地方。
靠这几家送出来的粮食将全城百姓养到下一次秋收是很难得,不过如今也没别的法子。
等重建结束后,按照人口户籍分粮。
也就是最低配给,饿不死为主。
粗粮细粮混一起发下去,这时候谁也不敢说吃的不好,有的吃就是好。
太子回京之前,势必要把这件事做完。发给百姓的粮,不会被收回。
要是不发下去,后头就不好说了。
毕竟太子不可能长期再这里守着。
大概是天天都有事做,很忙,时间就过的飞快。
91/166 首页 上一页 89 90 91 92 93 9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