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沉睡于墓地里的第五人——元明【完结】

时间:2024-12-20 17:20:23  作者:元明【完结】
  “有什么不同的发现吗?”唐宋继续追问。
  “有一点不同,你过来看一下尸体。” 肖玉玲带着唐宋走到尸体旁,然后轻轻将尸体的头向左侧扭过去,“你看这里,有个针孔,我怀疑这是注射麻醉剂的位置。而之前的受害者都是通过前臂内侧静脉注射。”
  “你说之前的死者都是通过前臂内侧进行静脉注射?” 唐宋微微皱眉,陷入思考。
  “除了焙小欧的尸体被烧焦了,其他两具尸体,注射麻醉剂的位置都是前臂内侧,我尸检报告里都有说明。” 肖玉玲解释道。
  “算了,可能当时没有注意这个细节。” 唐宋说着,又上前仔细查看针孔在尸体上的位置,“那也就是说这次凶手是强行注射麻醉剂,并没有得到死者的同意。”
  “这个就要靠你大侦探去判断了,我只能告诉你我能看到的。”
  随后二人走出卫生间,唐宋再次专注地观察着地上的痕迹,脑海中不断回想着刚才肖玉玲说的每一句话,渐渐地,一个模糊的犯罪过程在他脑海里开始浮现。而此时,赵明也走进了犯罪现场,他满怀期待地看着唐宋,希望他能有什么特殊的发现。
  “我想我大概明白凶手这次行凶的过程了。”唐宋看着二人期待的眼神,继续说道,“首先,房间的门窗没有遭到破坏,说明凶手和被害人一定认识,所以被害人才会邀请凶手进入房间,当然不排除凶手冒充水电工、网络工等一些服务人员进入被害人的房间,不过因为本案件的特殊性,我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大。” 唐宋开始缓缓讲述自己的推理过程,他的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本案的特殊性?” 赵明有些狐疑地看向唐宋。
  “是的,凶手是一个连环杀手,而且我相信被害人应该患有内脏器官的相关疾病,所以我可以断定凶手和被害人一定熟知,否则是无法选定被害人的。” 唐宋坚定地说道。
  唐宋又接着说:“然后,凶手和被害人进到屋中后,凶手趁被害人转过身后,从后方脖子右侧强行注入麻醉剂,因为这里没有发现打斗的痕迹,所以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凶手是趁其不备,还有就是玉玲在尸体上发现针孔的位置角度也符合从身后注入麻醉剂的情况。待被害人因麻醉剂晕倒后,凶手将被害人放在了这张四方桌上。” 唐宋一边说着,一边走向四方桌,赵明和肖玉玲的目光也随之跟到四方桌。
  “这个你是怎么断定的?” 赵明紧接着问道。
  唐宋示意他们看四方桌上的血迹,“是这些血迹,凶手应该把尸体放在桌子上之后,脱去受害者的上衣,然后用手术刀割开受害人的皮肤,接着取出肾脏,同时凶手还带了一个用来装肾脏器官的器皿。你们可以看到桌子上的一部分没有任何血迹,有一条明显的界限将血迹分开,而这条分割线就是被害者尸体的位置,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血迹中有一个大约直径十几厘米的圆形印记,应该是凶手用来装肾脏的器皿。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这张桌子就成了凶手的手术台,凶手在这里进行了一次残忍的杀人手术。” 唐宋的声音略微低沉,严谨地讲述着自己的推理。
  唐宋又朝向卫生间的方向,“最后,凶手完成了杀人手术后,为死者穿好上衣,抱着尸体走向卫生间。我们可以看到地上的血迹。”唐宋蹲下身,指着地上的血迹,“这里滴在地上的血迹,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直径明显大于桌子周围地上的血迹,第二个就是血迹接近形成了一条直线。因为凶手抱起尸体的高度高于桌子的高度,所以前往卫生间的血迹的直径大于桌子周围的。由于凶手抱着尸体朝着卫生间走去,血液就顺着凶手的行动轨迹形成了直线。最后尸体被放入了浴缸里,打开了水龙头,所以尸体就浸泡在了水中。不过 ――” 唐宋眉头紧锁。
  “不过什么?” 赵明和肖玉玲异口同声地问道。
  “我有一点没有明白,就是凶手放下尸体后的行为,按理说凶手应该带着肾脏离开就好了,可是凶手走到门口时,突然背倚着墙壁,坐在了地上。你们看这里,这里的血迹很明显就是脚在地板上不断摩擦的过程。” 唐宋走向门口的位置,脸上露出困惑的神情。
  赵明和肖玉玲也看向了这个门口奇怪的血迹,他们的眉头也皱了起来,陷入了沉思。
  “算了,这个疑点先保留吧,也许并不影响案件的侦破。” 最终唐宋还是给了自己一个不太满意的解释,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小李,过来,把这里多拍几张照片,所有的细节都要拍到,很有可能是重要证据。” 赵明唤来一个穿着警服、手里拿着相机的年轻警员。
  “赵队,现场我想我大概已经清楚了,我这边没有什么问题了,我想了解一下死者的情况,现在有什么已经获悉的资料吗?” 唐宋看向赵明。
  “那好,案发现场留给现场勘察人员吧,我们出来说。” 两人于是离开案发现场,来到楼道中交谈。
第二十六章 尖锐的声音
  唐宋和赵明一同从案发现场走出来。“我们发现尸体后,对报案人员进行了初步询问,死者叫赵毅,23 岁,是一名网络作家。” 赵明一边走着,一边向唐宋介绍着死者的情况。唐宋微微点头,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案发现场那满满一架书籍的画面,的确与网络作家的身份相符。赵明接着说道:“按照小区物业所说,赵毅是半年前搬过来的租客,因为这儿房租便宜,所以就选择搬到这里了。”
  “有询问邻居吗?” 唐宋目光示意赵明身后的住户方向。赵明扭过头,看了一眼那扇紧闭的门,又转回头说道:“对面房子没人住。我们已经和物业了解过了,这个小区是一个即将要拆迁的小区,住户已经没剩多少了,整栋楼现在就只有赵毅和楼下一位年纪 70 多岁的阿婆。”
  “那我想见一下楼下的阿婆,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唐宋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
  “我们已经询问过了,由于老人年事已高,就让她先回去了。” 赵明解释完之后,随即提高音量命令式地喊道:“小李,带唐顾问去见一下楼下的阿婆。”
  小李带着唐宋来到楼下,敲响了房门。不一会儿,一个满头银发、身体有些佝偻的阿婆缓缓打开了门。“老奶奶,我们想再和您询问一些情况。” 小李抬高了嗓音说道。
  “刚才不是调查过了嘛?还有什么事情?” 阿婆语速很慢,话语中隐隐透着一些抱怨。
  “我们想再了解一些细节,不知您是否方便?” 唐宋彬彬有礼地再次恳求,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那你们进来吧。” 阿婆拄着拐杖,艰难地挪动着步子,每一步都显得那么吃力。
  屋里的陈设十分简陋,客厅里仅有一张掉了漆的木质沙发,一个边缘磨损严重、快要包浆的收纳柜,柜子上摆放着一台老式钟表,旁边是一台尺寸不大的电视机,再加上几张普通的方凳和一张茶几,构成了这个略显冷清的空间。阿婆拄着拐杖慢慢走向沙发,然后缓缓坐下,并示意唐宋他们也找地方坐。唐宋随即拿起一张方凳,轻轻地放在阿婆对面,然后坐了下来。
  “阿婆,您是一个人住嘛?” 唐宋问道。
  “你说什么?” 阿婆似乎没有听清。
  小李马上在旁边解释道:“老奶奶年纪大了,耳朵不太好使。”
  唐宋点了点头,提高嗓音问道,“阿婆,您是一个人住嘛?”
  “哦,是的,老伴几年前去世了,现在一直是我一个人住。我在这栋房子里已经住了有五十多年了。” 阿婆的声音带着岁月的沧桑。
  “那您的孩子呢?没有来看您嘛?” 唐宋关切地问道。
  “唉,我本来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几年前病死了,小儿子在小的时候就死了,女儿一直生活在国外。” 阿婆说着,眼神中闪过一丝伤感。
  小李在旁边看得有些着急,心里不明白唐宋为什么要问这么多和案情看似无关的事情。其实唐宋自己也不太愿意过多地去触及别人这些琐碎而又略带伤感的事情,但是他深知,如果要拉近与他人之间的距离,就一定要对对方有足够的了解。从一开始进门时阿婆的抵触情绪,唐宋就敏锐地察觉到,如果不让阿婆放下戒备之心,那么很多案情的关键细节恐怕是无从得知的。他作为心理学专业毕业的高材生,明白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微妙之处,只有建立起信任和亲近感,才能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这对于侦破案件至关重要。
  阿婆已然毫无顾虑地讲述了自己家人的事情,这表明她已渐渐放下了戒备之心。唐宋见状,立刻切入正题,询问与案件相关的事宜。“阿婆,是您报的警吧?”唐宋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向上指了指楼上。
  “对,今天下午我发现卫生间屋顶漏水,就去敲楼上的门,然后看到房门口有血脚印,当时我就联系了物业,接着又敲门,一直没人开,同时我们还闻到屋里散出一股恶臭,最后就决定报警了。” 阿婆缓缓说道,回忆着当时的情景。
  “那您认识楼上住的人嘛?” 唐宋紧接着问道。
  “算是认识,一个很有礼貌的年轻人。每次见到我都会主动打招呼。” 阿婆脸上浮现出一丝和善的笑容。
  “他是一个人住嘛?”
  “应该是,我没见过其他人来过。”
  “您还了解他什么其它事情嘛?”
  “他说他是一个网络作家。”
  “这种事情您是怎么知道的?” 唐宋进一步追问。
  “有一天啊,我坐在楼下晒太阳,他专门找到我,说他是一名网络作家,想把我作为他小说里的塑造人物,他需要塑造一个 70 多岁的老奶奶的形象,想问我几个问题,然后那天我就回答了一些。回答完后,他又向我道歉,说他经常晚上会大声抱怨,问有没有吵到我。我说我年纪大了,耳朵不好使,没什么影响。最后他还说他会好好写小说,要成为中国最好的作家。谁知道就这么死了。” 阿婆说着,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惋惜。
  “他是个脾气很暴躁的人嘛?”
  “不是啊,为什么会这么问?” 阿婆有些疑惑地看着唐宋。
  “他不是经常晚上会大声抱怨嘛?”
  “他抱怨的原因不是因为脾气暴躁,而是听到火车的鸣笛声,影响了他写作思路,他是这么给我解释的。” 阿婆说着,看了一下收纳柜上的老式钟表,“你听,马上就能听到火车的鸣笛声了。” 阿婆的话音刚落,窗外便传来了火车不断的鸣笛声。“这里 300 米外就是火车轨道,每天都能听到火车的声音,我耳朵不好使了,再说也已经习惯了,就无所谓了。不过,我想对于作家来说,这样的声音应该是挺痛苦的吧。”
  唐宋微微点头,回应着阿婆的话,然后又问道:“那他提过他有没有什么疾病?”
  “这个正是我接下来要说的,我问他为什么不搬去别的地方,他说主要是这里租金十分便宜,他要把稿费都攒下来看病。他好像患有肾功能衰竭,需要进行肾移植,做手术需要很大一笔钱。”
  听完阿婆的这番话,唐宋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因为他在推理过程中就推断出被害者可能都需要器官移植,而这极有可能是凶手选择被害人的条件之一。
  唐宋继续问道:“那这两三天有没有发生过什么让您印象深刻的事情,或是让您特别在意的,麻烦您好好想一想。”
  阿婆双眼微眯,努力回忆着这几天的事情,“应该两天前的晚上吧,也差不多这个时间,窗外传来十分尖锐的声音,像是金属摩擦的声音。当时,我被这尖锐的声音弄得心绞痛,还好吃了一些药才缓过来。”
  唐宋看了看钟表上的时间,9 点 42 分,“您确定是窗外,不是楼上嘛?”
  “肯定不是楼上,应该是和火车的鸣笛声一个方向。”
  唐宋对这个回答似乎不太满意,因为他笃定这个尖锐的声音一定和这个案子有关系。“那天,楼上有什么动静嘛?比如抱怨,比如有什么撞击的声音?”
  “楼上倒是十分安静,没有什么动静。也许那天晚上他没在写作。” 唐宋此刻已初步断定,这个时候被害人应该已经被凶手杀害了,但他自然不会和阿婆提及此事。
  “还有其他的嘛?”
  “别急,还有一件古怪的事情,但是我不确定我听到的是不是真的,也许是我做梦也说不定。” 阿婆对接下来要说的内容也表现出自己的怀疑,“时间应该是凌晨,具体时间我不知道,我很早已经睡下了,但是我被奇怪的声音给惊醒了。”
  “您不是听力不太好吗?确定是听到的声音嘛?”
  “我也不是很确定,但是那段声音像是笛声。由于是深夜,周围都很安静,所以我能听到这样的声音。”
  “能听出声音来自于哪个方向嘛?”
  “听不出来,感觉那个声音就是一直环绕在耳边,而且有些毛骨悚然。”
  “那以前听到过这样的声音嘛?”
  “没有,这是第一次。我能想起来的就这些了。”
  唐宋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好吧,阿婆,谢谢您的配合。如果想到什么再联系我们。”
  唐宋和小李离开了阿婆的家,小李似乎颇有想法,忍不住说道:“估计是年纪大了,产生幻听了。” 唐宋对此不以为然,但也没有过多去解释。他心里清楚,阿婆所说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可能成为案件侦破的关键线索,哪怕是那些看似不太靠谱的描述,也不能轻易忽视。在这个错综复杂的案件中,任何一点蛛丝马迹都可能隐藏着巨大的秘密,而他要做的,就是从这些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找出真相。
  第二日,警局才刚开始上班,唐宋就已经赶到了。他一刻都没有耽搁,急匆匆地拉着赵明就要离开警局。
  “这么大清早的,你这是要带我去哪儿啊?” 赵明刚走进办公室,就忍不住抱怨起来,满脸的不情愿。
  “今天几号了?” 唐宋神色严肃地问赵明。
  “26 号啊?” 赵明有些疑惑地回答道。
  “离刘局给定的破案截止时间可就不到两天了。” 唐宋眉头紧皱。
  “这我当然知道,可我现在也没什么头绪啊。” 赵明嘴上虽然这么说着,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可手却慢悠悠地准备泡茶,丝毫没有紧张感。
  唐宋见状,也不多废话,“你不是和铁路局那边熟嘛,现在跟我走,咱们去铁路局调查一下。”
  “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儿呢,这种事儿打个电话不就解决了,还非得让我亲自跑一趟啊?” 赵明满心不情愿,“等我先打几个电话问问。”
  赵明打完几通电话后,说道:“好了,我让小李跟你去铁路局,电话里我都已经交代清楚了,你到那儿直接开始调查就行。”
  汽车从警局径直驶向铁路局,唐宋和小李到达后,见到了负责接待他们的工作人员。唐宋深知时间紧迫,见到接待人员后,便直截了当地问道:“你好,我想了解一下,6 月 23 日晚上,金渠大道附近的铁轨有没有出现什么故障或者特殊情况?”
  “6 月 23 号?有的。那天晚上,有一段轨道上出现了异物,阻挡了火车行驶,当时火车紧急制动了,不过幸运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也没有财产损失。” 接待人员回答道。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