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残疾王爷站起来了——笑佳人【完结】

时间:2025-02-05 14:37:57  作者:笑佳人【完结】
  福成长公主:“元贞可没羡慕她。”
  杜贵妃:“那是当然,元贞嫁得更如意啊,惠王虽然文武双全,如今毕竟废了腿,哪里比得上庆王的英姿……”
  周皇后目光微冷地扫过来。
  杜贵妃才不在乎,坚持把话说完了:“庆王也是有福气,要不是长公主舍不得爱女早嫁坚持把元贞留到了十八岁,这京城的第一美人也就轮不到庆王来娶了。”
  她故意将“第一美人”咬得特别重,一边说还一边似笑非笑地瞧眼姚黄,毫不遮掩她对郑元贞的讽刺。
  郑元贞神色如常,只是安静地品着席上的汤,仿佛长辈们的言语交锋与她并不相干。
  福成长公主淡淡一笑:“贵妃面前,谁敢自称京城第一美人?”
  沈柔妃:“单说年轻一代的话,贵妃姐姐确实没有夸错,元贞既有上佳的美人皮相又有脱俗的美人气韵,全京城也挑不出第二个这样的美人来。”
  这是在暗讽杜贵妃上了年纪。
  杜贵妃一个人肯定说不过福成长公主与沈柔妃的同气连枝,哼了哼,睨着姚黄道:“腹有诗书气自华,平时别光知道吃,书也多看看,免得被人嘲笑光有一身好皮肉。”
  姚黄一脸茫然:“母妃说什么呢,大家不是都在夸我长得好吗?”
  杜贵妃:“……”
  福成长公主等人:“……”
  .
  散席后,阳光正晒,周皇后安排了步辇给住在宫外的福成长公主母女以及姚黄。
  姚黄刚要道谢,杜贵妃颐指气使地道:“你随我去趟翊坤宫,我有话跟你说。”
  姚黄掩面做哈欠状:“母妃有什么要紧事吗?没有的话下次再说吧,儿媳好困。”
  周皇后看向杜贵妃。
  杜贵妃忍着怒气道:“我是你母妃,叫你过去说几句贴己还不行了?”
  姚黄一听,走过来挽住杜贵妃的手臂,靠着她的肩膀道:“当然行了,那母妃心疼心疼我,咱们就在这边说吧,免去我多跑一趟翊坤宫,来回来去至少两刻钟呢,这么大的日头,儿媳怕晒。”
  杜贵妃被突然压迫过来的柔软惊到了。
  二公主被姚黄亲昵的动作刺到了眼睛,那是她的母妃,姚黄一个养儿媳凭什么这样撒娇?
  周皇后:“正好我们都走了,你们就在这儿聊吧。”
  她带着一帮人哗啦啦地离去。
  姚黄还抱着杜贵妃。
  杜贵妃嫌弃地甩开她,坐到凉亭一侧的美人靠上,教训道:“这是宫里,注意规矩。”
  姚黄很是熟稔地坐在她对面,笑道:“是宫里,但也是我的夫家啊,都说婆婆犹如半个娘,我跟自己的娘还讲什么规矩,母妃说是不是?
  杜贵妃:“……怎么又带这丫头?画眉百灵呢,难道我送你的大丫鬟还不如你娘家的小丫鬟得用?”
  姚黄闻言,幽怨地瞧着杜贵妃:“母妃还好意思说呢,就您送我的那个画眉,也不知撞了什么邪,竟敢跟我诋毁王爷的声誉,挑拨我与王爷……我第一次经历这种事,没有主见,全交给王爷处置了,自那之后再也没见过画眉。”
  杜贵妃:“……”
  画眉竟如此蠢笨?
  杜贵妃可以继续盘问前情,但画眉人都没了,纠缠这个毫无意义,杜贵妃随口道:“是我用人不察,那我再拨你一个丫鬟?”
  姚黄:“千万别,王爷已经气过一次了,万一再来个画眉,我怕影响母妃跟王爷的情分,再说我现在身边四个大丫鬟刚刚好,再添人又凑不成整了。”
  杜贵妃:“……那就算了,赏花那会儿,皇后娘娘跟你说了什么?”
  姚黄叹气:“娘娘问我能不能说服王爷参加端午宫宴,我哪有把握啊,要不母妃直接给王爷下到口谕?您的话,王爷肯定得听。”
  杜贵妃咬牙,以前的惠王确实不会拒绝她的口谕,随叫随到,如今惠王连皇上的召见都敢不从,她叫了也是自取其辱。
  “什么都让我费心,娶你这儿媳做何用?回去吧,自己想办法。”
  .
  坐着周皇后赐的步辇,姚黄荡荡悠悠地出了宫,登上自家王府的马车。
  惠王府离皇宫太近,姚黄打个盹儿的功夫就到了,料想王爷此时应该正在午睡,姚黄直接回了明安堂。
  脱下外裳洗过脸,姚黄爬到床上睡觉。
  无论春夏秋冬,姚黄都有歇晌的习惯,春困秋乏嘛,夏天太热冬天又太冷,当然也得睡一会儿。
  睡醒了,阿吉进来伺候时道:“飞泉公公来过,说王爷请您酉时去下竹院。”
  姚黄知道了,洗漱过后,她叫来郭枢,商量今年端午要送出去的节礼。她那边就两家亲戚,惠王这边有四家,康王府、庆王府、福成长公主府,再就是杜贵妃的母族承恩公府,杜贵妃早年一进宫就封了贵妃,除了自己美貌,跟太后是她的亲姑姑也有关系。
  两位王爷是平辈,长公主府与承恩公府是长辈。
  姚黄:“给我娘家与外祖父家的,按照给承恩公府的来?”
  郭枢:“现任承恩公是贵妃娘娘的兄长王爷的舅舅,给王妃的两位舅舅送礼可照着承恩公府的礼单来,给亲家老爷、罗老太公老太君的礼应该再添两成才符合礼数。”
  姚黄笑道:“就按你说的来吧,顺便给他们一家两坛贡酒。”
  处理了一些琐事,姚黄提前一刻钟去了竹院。
  惠王坐在池塘岸边,似乎在赏里面游来游去的锦鲤。
  姚黄小跑过去:“王爷是在等我吗?”
  赵j:“赏鱼,顺便等你。”
  姚黄笑:“早知道我就早些出发了。”
  赵j打量她的神色,问:“上午进宫,可还顺利?”
  姚黄面对他坐在岸边的一块儿湖石上,好笑道:“顺利是顺利,就是我发现啊,有些娘娘跟我们长寿巷的街坊也差不多,不高兴了会吵架斗嘴指桑骂槐,只是骂得没那么难听而已。你说奇怪不奇怪,做秀女时要学那么多规矩,必须端庄必须贤淑,好像宫里的贵人们都是如此,其实……”
  她朝惠王爷递了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赵j:“有人骂你?”
  姚黄笑容微收,随即不甚在意地道:“笑我长得胖家世低呗,我都习惯了。”
  赵j:“你不胖。”
  被人嘲讽的时候姚黄一点都不脸热,这会儿却烧起来了,低头道:“就算王爷想哄我开心,也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啊。”
  赵j:“胖是长了多余的赘肉,你是丰腴匀称,如花中牡丹。”
  姚黄可以自夸,可以笑着接受家人的夸赞,大白天的被王爷夫君这么说,她却羞得捂住脸,背转了过去。
  赵j看向远处的天。
  等脸上的热度褪去,姚黄慢慢地转过来,迎着王爷投过来的视线,姚黄小声道:“初五宫里有端午宴,王爷要去吗?”
  赵j沉默。
  姚黄:“不想去就不去,反正我一个人也不怕,皇后娘娘大公主都挺温柔的,我跟康王妃也认识,一边聊一边吃宫宴就结束了,王爷不用担心我。”
  如果只有他自己,赵j确实不想去。
  现在他有了王妃,陪她去宫宴,她可能更有底气,父皇也会归一份功劳给她,但别的王爷都玉树临风,只有她的夫君坐于轮椅矮人一等,夫妻俩怎么看怎么不相配,她可能会因此招来一道道暗含同情、怜悯或幸灾乐祸的目光。
  赵j不清楚,她能否承受那样的视线。
  “你想我去吗?”赵j将选择权交给王妃。
  这个问题姚黄在回来的路上就琢磨过了,所以她马上给了惠王爷答案:“我想王爷做能让你自己开心的事。如果宫宴能让王爷开怀,王爷就去,如果宫宴只会让王爷烦闷,王爷就留在家里,包括以后的中秋宴、除夕宴或是别的宴,都是如此。”
  姚黄记得自己十二三岁的时候起过一次痘,并不严重,偏偏在脸上长了几颗,那段时间她便一直闷在屋里,连哥哥想看都不行,尽管她知道哥哥不会笑话她。
  腿疾于王爷,大概就相当于那年她脸上的痘了。
  所以她尊重王爷的意愿。
  至于永昌帝心疼儿子思念儿子,那是他的事,与她有什么关系?王爷才是她的枕边人。
第30章
  初夏的夕阳很美,说完宫宴的事,姚黄就推着惠王去逛园子了。
  紫檀木打造的华贵轮椅颇为沉重,再加上一个八尺多高的王爷,姚黄推起来并没有她刻意表现出来的那么轻松,所以她尽量放慢脚步,继续瞎编着潘絮娘的故事化解沉默。
  “潘絮娘在铁匠家过了一段时间的踏实日子,她长得好看,渐渐有人给她做起媒来。潘絮娘并不想改嫁,邻居调侃她是不是看上了义兄铁匠,这怎么可能呢,潘絮娘不想叫外人说闲话,只好答应那些媒人去相看。”
  赵j闭着眼睛听她胡诌,明明是铁匠喜欢潘絮娘醉酒后强行堵住了潘絮娘,潘絮娘半推半就,几次后被邻居听到动静,潘絮娘为了遮丑才应了媒人。
  “没想到她第一个相看的竟然是县衙里的疤脸捕头,潘絮娘去探监时听她丈夫骂过这捕头,认定了他是坏人,把他一顿臭骂,捕头解释她也不听。后来铁匠卷进一桩官司里……捕头找到了证据证明铁匠是冤枉的,潘絮娘才相信他是个好人。”
  赵j在心里暗讽,这话本里就没几个好男人,全是贪图潘絮娘的美色,捕头帮铁匠平冤的条件就是让潘絮娘陪他。
  “通过捕头这层关系,潘絮娘认识了新上任的知县,新知县年轻英俊且爱民如子,听潘絮娘哭诉冤情后,新知县重新调查了她丈夫的案子……最终还了潘絮娘夫妻公道。”
  转了一圈竹林在望,姚黄也编完了这个故事。
  赵j想的是话本最后一段,说虽然潘絮娘嫁给了新知县夫妻俩情投意合,但她的故事并没有结束,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伴随着轮椅碾压石板路的规律声响,姚黄将惠王爷推到了竹院外,青霭、飞泉都在这边候着。
  青霭接过轮椅后,姚黄准备走了,今日才初二,不是王爷陪她的日子。
  “我会去宫宴。”赵j忽然道。
  姚黄惊讶地看向他。
  赵j并没有在王妃的眸子里看到喜悦,有的只是意外。
  是不希望他去吗?
  就在赵j后悔做了这个决定的时候,几步外的王妃笑了,圆润的黑眼睛充满期待地看着他:“好啊,正好我也挺想跟王爷一起过节的。”
  赵j垂下视线,站在后面的青霭、飞泉也不敢一直面对王妃的笑眼,太好看了,他们怕自己也忍不住笑,坏了规矩。
  留下三个都回避她视线的主仆,姚黄独自离开了竹林,走在清幽的园中石板路上,姚黄眼中的笑意渐渐消失,换成了思量。
  同样是死气沉沉,她刚嫁到王府那几日,白日王爷表现出来的死气像是才积攒了一年半载,而进了宫后的王爷,他脸上的死气则像积攒了十几年。
  人在自己的地盘都会更自在,像惠王府,王爷坐在轮椅上可以畅通无阻,宫里呢,首先一条长长的宫道上就立了数道门槛,每遇到一个槛,青霭飞泉就得停下来用足力气将轮椅抬过去,这样的一幕又被附近的宫人们看在眼中。
  无论宴席摆在哪座大殿还是御花园,肯定还有更多的门槛等着王爷,那时候围在王爷身边的人会变得更多,譬如永昌帝与皇后妃嫔,譬*如王爷的兄弟姐妹……
  以前王爷都不去,今年却去了,除了照顾她的体面,姚黄想不到别的理由。
  姚黄第一次替惠王感到不公,这么好的一个王爷,一个敢于放弃京城的荣华富贵去战场冒险的王爷,怎么就被困在了轮椅上?
  回到明安堂,姚黄已经有了主意,王爷对她好,她也要对王爷好,她没本事治好王爷的腿,却可以帮他少承担一些被人“同情”的压力。
  姚黄叫来了曹公公,屏退四个大丫鬟,姚黄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单独问道:“公公,我看过咱们府里各处用人的名册,木匠房那边有位邓师傅记的是按次领钱,别的木匠则按月领钱,这是怎么回事?”
  曹公公面露怅然,解释道:“邓师傅是京城木工最好的民间师傅,王爷的轮椅就是请他打造的,轮椅结实不常更换,邓师傅也不想留在王府无所事事,所以约好王爷下次更换轮椅或是需要修缮的时候再请他过来,别的木匠便是府里养的了,负责护养整座王府的木具。”
  姚黄:“我有个问题想请教邓师傅,现在能把他请来吗?”
  曹公公:“王妃放心,老奴马上派人去请邓师傅。”
  一来一去需要时间,姚黄先用了晚饭,等邓师傅到了,姚黄带着曹公公去见他。
  邓师傅年近五旬,可能是常年跟木头打交道,腰背有些佝偻了。
  见过礼后,姚黄歉然道:“这时候劳烦您过来,是因为我想赶制一样东西,初五就要用了,早点跟您当面商量,您也多晚时间琢磨这东西到底能不能做。”
  邓师傅本来就不敢埋怨王府大傍晚的找他,见惠王妃比一些高门大户家的管事还平易近人,邓师傅的一颗心就暖呼呼的:“王妃客气了,您有什么要求尽管提,草民定当全力为您分忧。”
  姚黄道谢,走到厅堂门口,指着那里并不存在的门槛道:“王爷的轮椅是您打造的,您也清楚那轮椅的份量,每当王爷出府遇到门槛,都得叫人抬起轮椅通行,费时费力。我就想,如果能在王爷的轮椅上放一块儿可折叠的木板,平时不占地方,遇到门槛了可以展开木板搭在门槛上给王爷当桥,这样会方便很多,您说是不是?”
  邓师傅眼睛一亮:“王妃妙思啊,这东西平时大家难以想到,做起来并不难,草民这就回去开工,保证初五前送到王府,只是时间有限,精美恐难保证了,雕花涂漆都需要……”
  姚黄笑着道:“临时搭路的板子而已,不用那么麻烦,木料结实就行。”
  说完,她朝曹公公使个眼色。
  曹公公立即塞了邓师傅一个钱袋子,再让候在外面的小厮送邓师傅出门。
  没了外人,曹公公再看王妃的时候,两个眼眶都红了:“王妃这么惦记王爷,老奴便是现在去了也走得安心……”
  想当初,四岁的二皇子要单独分院住,杜贵妃安排他与柳嬷嬷去打理二皇子的起居,要求他们盯紧了二皇子,一则监督二皇子不能偷懒贪玩,二则监督二皇子是否会对杜贵妃生出怨怪之心,免得养出一个白眼狼。
  那时候的曹公公只是个领差事拿赏钱的年轻公公,自然不敢违背杜贵妃的要求,好在杜贵妃也没要他们陷害二皇子,盯紧二皇子的一言一行就能交差。
  跟着,曹公公与柳嬷嬷亲眼看着二皇子一日日地长大,看着别的皇子在御花园里撒欢玩耍,二皇子却乖巧懂事地坐在书房读书练字。几岁大的孩子真能喜欢整日整日地闷在书房?无非是知道杜贵妃不是他的生母,不敢撒娇耍赖也无人可以撒娇耍赖罢了。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