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是好东西,可惜我们有买丝绸的钱,却没穿丝绸的资格。”诸朝许多商人神色黯然。
正呢喃自语的诸朝众人没发现他们的话变成文字出现在神迹天幕上。
直到身旁人提醒,他们才惊觉此事。
“陛下快看,那句是臣刚才说的话,居然出现在天幕上!”贞观年间,长孙无忌看着天幕出现自己的话,惊讶不已。
他自然是感慨丝绸比麻布舒适的贵族之一。
李世民震惊,“为什么辅机的话会出现在天幕上?难道天幕那边真能看到那些字?”
他感到不可思议,对于天幕,他们一开始以为神迹,后来发现是后人之人,虽然不知后世是怎么做到的,可他们真要能跟后世对话,那跟神迹又有什么区别?
“如果天幕真能看到我们现在说的话,那我们是不是能借此联系后世?”想到这种可能,李世民激动起来。
“陛下,能上天幕的那些话都是和那个女郎问的问题有关。”魏征仔细观察后摇头。
李世民稍微冷静,发现还真是。
天幕上的字都和麻布和丝绸的不同有关,并没其他相关内容。
“无碍,有一就有二,前提是天幕真能看到我们这边的字。”李世民深呼吸。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这个“一”。
直播间评论滚动飞快,其互动结果让姜叶满意,【我看到大家的评论了,大家对麻布和丝绸的不同回答的很好。】
姜叶面对镜头微笑,不知道对面的观众们掀起惊涛骇浪。
“爱卿,他们真能看到我们这边的话吗?”刘彻看向自己左膀右臂:卫青、霍去病。
“陛下,臣不敢妄言。”卫青抿唇,毕竟这事事关重大,他们手中信息目前还少。
“臣倒觉得他们能看到我们的话,毕竟他们已经出现在我们面前,这岂不更神异。”霍去病看着天幕,语气肯定。
“若是真能联系到天幕,那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这一刻,诸朝不少帝王心头沉重地达成这个共识。
毕竟高高在上接触不到的天幕,和能够沟通的天幕,那完全是两码事。
前者他们可以把天幕当泥菩萨供起来,不用担心出太大意外,可是后者,说不定会朝野动荡,谁让能看到天幕的是全天下人,而不是寥寥几个。
“陛下……”武周时期,上官婉儿欲言又止。
若天幕真能沟通,那本就不服武周统治的朝臣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急什么,你们觉得是天幕距离他们近,还是朕距离他们近?”武曌轻嗤,并不紧张。
除非天幕能从天上下来亲自救他们,要不然谁敢蹦跶她就把谁按下去。
【把大家的话简单总结一下,发现麻和丝绸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价格、舒适度还有穿戴资格几个方面。】姜叶把弹幕内容做一个简单归纳。
至于弹幕偶尔出现的历史名人名字,姜叶和江雪没放在心上,毕竟他们这是历史节目,历史人物ID很常见。
【首先是价格,麻和丝的获取源头价格就有了差距,不同于麻的原材料是植物,可以大片种植,相比起来,丝的来源依赖蚕,而蚕需要人精心呵护,这样一来人工成本就上去。】
【更别说蚕成长期间还需要吃桑叶,又进一步的增加成本。】
说着,姜叶身后背景变幻,画面分成两半,一半是苎麻等原材料的种植,一边是蚕的喂养过程。
【麻和丝初始纤维都非常细,只是植物更好种植,能以量取胜,获取难度不高,价格自然降下来,而蚕的养殖成本加上产量小,价格自然上去。】
“乖乖,这蚕照顾的精细,难怪那么贵。”古人咋舌,以前他们知道丝绸贵,却不知为什么贵。
他们没留意身旁女人们抬起的头和越发灼。热的目光,那是蚕的养殖过程及注意事项。
就算古代女人人手纺织术,也不是人人都会养蚕的,可是现在,养蚕的详细过程就在她们眼前。
丝绸由蚕丝织成,价格高昂,可是蚕的种。子却不值钱。
若是她们也会养蚕,加上本就有的纺织术,以后是不是也能织出丝绸?
就算养蚕量比不得专门养蚕的人家,可只要能织出一匹丝绸,按照丝绸价格,也能极大改善自己家的情况。
这是对自己和家人有利的事情,她们记的越发用心。
好在天幕上的字她们都能看懂,要不然连门槛都进不去,她们不知得多绝望。
男人们回神,看到女人们“偷懒”,当即眉头一皱准备发火,可是在知道女人们的想法后,纷纷转怒为喜,“这个好,等到时候咱们再种几颗桑树,争取早日织出丝绸。”
行动力强的人当即去寻蚕籽和种桑树。
当然也有“聪明人”冷笑,“你们都种桑养蚕,以后丝绸价格只怕会和麻布一样低。”
麻布不就是,多了不稀罕,丝绸是“物以稀为贵”。
【话说,古代如果遍地养蚕缫丝,丝绸价格会不会降下来?】江雪看到这条弹幕,转头问姜叶。
这话让不少对养蚕种桑感兴趣的古人们心提起来,有人忍不住拍大。腿,“等蚕丝多了,价格一定会降,就像麻布一样!”
丝绸贵的他们买不起,且不是生活必需品,先前他们并不在意,可自家以后也可能织出丝绸,他们心态马上不一样,由衷希望丝绸越贵越好。
【蚕丝如果真多了,价格肯定会降,可是再降也降不到哪去,因为养殖成本和人工精力摆在那,就算是我们现在也不是人人穿的起丝绸。】姜叶摇头,工业化的现代都做不到的事,古代更不用说。
就算古代丝绸真多了,也不可能造成泛滥。
这让正担心的诸朝古代百姓们松了一口气,“丝绸价格不会低的跟麻布就好。”
只要丝绸价格比麻布高,至于多付的精力他们并不在意,比起付出精力,他们更担心没钱赚。
“人人穿的起丝绸,后世人真是好大口气。”明朝朱元璋冷哼。
“爹,他们说的是‘后世也不是人人穿的起丝绸’,您别断章取义啊。”朱标有些无奈。
“俺知道,俺就是气不过,天上的女郎和郎君细皮嫩肉,一看就没吃过苦,他们知道人人穿的起丝绸意味着什么吗?他们就像晋朝晋惠帝‘何不食肉糜’一样!”朱元璋忍不住站起走动,宛若一头暴躁雄狮,他只觉得胸。口有一团火,不发泄出来不舒坦。
不像九成多帝王都是富贵窝里出生长大,许多不知民间疾苦,真正从底层百姓上来的朱元璋可太清楚底层百姓过的日子。
吃都吃不饱的情况下,谁会考虑衣服的华贵,尤其还是娇贵丝绸,难道后世人都不干活了?
相比这个离谱可能,朱元璋更觉得姜叶和江雪是后世的贵族阶层。
姜叶和江雪没隔空感受到朱元璋的怒火,他们继续说下去,【丝绸价格比麻布高,除却养殖和人工成本,它的舒适度算是最大原因。】
【麻布质感粗糙,尤其是新做出来的麻衣,会磨损人的皮肤,给人的感觉并不舒适,而丝绸不同,丝绸质地光滑,穿在身上很舒适,不用担心皮肤磨损和疼痛。】
【对于古代普通百姓们来说,丝绸价高且娇贵,不是他们能负担起的,所以古代普通百姓们穿的基本都是布衣,后来‘布衣’还成了普通百姓的专指名词。】
对于这点,诸朝百姓们反应并不大,毕竟他们没有穿过丝绸,没体会过丝绸的舒适,也没法对比。
倒是麻衣他们很有发言权,“新麻衣的确有些不舒服,可是只要多穿一段时间,习惯了就好。”
“确实,习惯了丝绸的顺滑,再去穿麻衣,感觉特别刺挠。”习惯穿丝绸的贵族们忍不住感叹,切实对比过后,他们对丝绸只会更追捧。
对于民间开始的种桑养蚕,非常乐见其成。
【说完麻和丝的舒适度,我们最后来说这两种衣服的穿戴资格,可以说丝绸从现世,就是专属贵族们的奢侈品。】
【丝绸奢侈在价格,不是普通百姓负担起的,后来人们还给丝绸加上身份限制,如古代许多朝代‘重农抑商’,规定商人们不能穿丝绸。】
【就这样,有资格穿丝绸的百姓买不起丝绸,有钱买丝绸的商人没资格穿丝绸,丝绸就这样成了贵族们的专属。】
【如果说‘布衣’专指普通百姓,那‘丝绸’就是贵族的象征。】
【同样是衣服,却被人为划分出不同意义。】
这话让不少帝王微怔,“不这样怎么更好治理百姓?”
“听他们意思,后世衣服难道没了阶级之分?”刘彻眼眸微怔,作为统治阶级的君王,他想象不出衣服没有阶级之分的模样。
要是什么人都能随便穿衣,朝廷还不乱套?
【比起古人,我们后世穿衣自由很多,就像我们虽然不是帝王,但穿龙袍一点事没有。】
【就算小众奇装异服,也只受道德谴责,而不违法犯罪。】
诸朝古人们听的麻木,你们那是自由很多吗?你们那是没一点限制吧,穿龙袍都没事。
帝王们头皮发麻,古代衣服身份巅峰,贵族中的贵族,莫过于龙袍,可是现在他们听到什么,后世人不是皇帝也能穿龙袍?
后世的皇帝呢?怎么不管管!!
第三章
“父皇,两个后世人嘴里的龙袍应该是像戏曲伶人所穿的龙袍,并非真的龙袍。”
看朱元璋神色不悦,朱标想了一下道。
没听两个后世人都说了,他们并非帝王,既然这样,就算穿龙袍,也不会有相应的帝王权利。
而龙袍没有相应权利,最多就是一件奢侈衣服,用不着忌惮。
“最好如此,后世皇帝怎么当的,对底下人如此纵容,龙袍也是能随便穿的!”后世两人对龙袍的轻慢让朱元璋不喜,觉得姜叶和江雪是在以下犯上。
别说控制欲极强和掌实权的朱元璋,就是手里没实权的傀儡皇帝们,见姜叶和江雪对龙袍不敬心里也阵阵不舒服。
没实权的他们,龙袍算的上最后一层遮羞布,好似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才是天下之主,而不是那些乱臣贼子。
一时间,不少傀儡帝王对姜叶和江雪心生厌恶,“可恶的后世人,既然出现,不想着救我们,反而对我们皇权诋毁。”
有实权的帝王龙袍就是一个象征,不像他们龙袍已经是最后尊严。
这让那些乱臣贼子看见,只会对他们更不客气。
刚开始大多数人注意力都放在龙袍上,只有少数人把目光放在姜叶身上。
武周时期,武曌难得正色看着姜叶的坦然和自信。
刚才是姜叶和江雪两人一同调侃,江雪也就算了,要知道姜叶可是女子。
“陛下,难道后世女郎也能随便穿龙袍?”上官婉儿诧异,说出武周参政女官们的心声。
她们本以为自己冒天下大不韪追随武皇已经足够出格,却不想后世女郎比她们更夸张。
“不,应该说后世女郎也能执政,要不然非官身的女郎绝不会如此自信。”武曌心有触动,作为女皇,她太明白上行下效。
后世上面要是没有女子执政,普通女郎绝不可能如此坦然自信。
难道自她之后,还出现过别的女皇?
这让武曌侧目,她本以为自己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却没想到她道不孤。
宋朝,刘娥掌权时期,听到后世女郎也可以穿龙袍,刘娥垂眸看向已经准备好的龙袍,“自秦始皇建皇帝制至今,诸朝唯一正统的女皇只有武皇,而我,是否能成为第二?”
前有古人、后有来者,让刘娥有做些什么的冲动。
“他们真是太不知尊卑了!还有那个女郎,总不可能也能穿龙袍吧?”中宋及后面的明清注意到姜叶的男人数量不少,比不得前面朝代男人们自信,朝代越往后的男人越见不得女人从政。
姜叶只是随意一句,却直接戳到他们肺管子。
以唐朝、武周那段时期为分界线,唐朝及之前朝代的人注意力很多放在龙袍和江雪身上,武周之后,越来越多人视线放在姜叶身上,不乏厌恶和批判。
还有受不了的老学究直接对着天幕破口大骂,天幕要真是神迹,他们哪怕愤怒厌恶也不会表现出来,可既然是后世之人,他们自然不怕。
【嘀,检测到部分用户观看体验过低,现给予屏蔽处理。】
一条不是很起眼的小字夹杂在直播间弹幕中,没引起双方注意。
至于那些谩骂姜叶和江雪的话,更没传到前台影响姜叶和江雪心情。
诸朝,主要是宋、元、明、清几个朝代,正在破口大骂的古人们眼前突然一暗,让他们的脏话直接卡壳在嘴里。
他们却顾不得,激动地嘴唇哆嗦,“天幕消失了,天幕消失了!”
等反应过来,他们自己都说不清心里滋味,不知是喜悦还是遗憾。
可没等他们激动多久,身旁传来疑惑声音,“天幕没有消失啊,不还好好的在那么。”
他们的话让还能看到天幕的人不解。
被屏蔽的人们愣住,宛若一桶凉水从头顶浇下,让他们透心凉。
天幕并没有消失,只是他们看不见了而已,这个认知让他们脸色霎时雪白。
“父皇,不好,有人骂了天幕后就看不见天幕了。”朱标收到消息,急色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朕知道了,不骂还不行吗。”虽然他特别想骂。
刚开始他没反应过来,后来被人提醒,发现后世女子有参政可能,整个人别提多不好。
不过他也清楚自己就算急也没有,毕竟他没办法跨越时空管到后世,说到底这是后世的事,后世未必还是他明朝执政。
要不是明朝执政,他岂不是多管闲事。
与此同时,各朝也或多或少察觉到天幕屏蔽的事,对天幕不善的人再也看不到天幕,这让他们心神一凛。
有些还没来得及骂的人话憋在肚子里,感到憋屈,“我们身为老祖宗,还不能说他们两句了?”
他们十分自觉代入祖先角色,对于天幕所作所为十分不满,觉得姜叶和江雪这是不孝。
“呸,他们可未必是你们后代,说不定是我们后代呢!”有疼爱孩子护崽的家长们不服道。
“就是,我们这些祖先都没说什么,哪容你们指手画脚。”
“你,你们不怕他们说更多离经叛道的话?”被人反对,本就不满天幕的人越发生气。
“不怕,因为不喜欢天幕的你们又看不到。”有人直接道。
“噗!”一句话绝杀,个别小心眼还当场气吐了血。
姜叶和江雪可不知道仅仅一句龙袍诸朝就出了那么多幺蛾子,继续话题。
【大家有没有听过绫罗绸缎几个字?】姜叶笑着问道。
“听过,就是没见过。”布衣百姓们隔空回答。
2/1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