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历史同人)给诸朝直播华夏文明——星陨落【完结+番外】

时间:2025-02-05 14:41:40  作者:星陨落【完结+番外】
  【作者有话要说】
  【注:文中①②③等标注来源于网络。②广幅布历史记载出现在汉武帝晚期,这里提前到中年。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宋代出现的词,秦朝时还未出现。】
  
第五章
  “没想到陛下让我们种的棉花是好东西。。”明初,朱元璋治下的百姓们心态改观。
  朱元璋大力推广棉花用。的少税、免税的利诱,以及和百姓耕地绑定的强制规定。
  在天幕之前,百姓们执行归执行,积极性却没多高,因为他们不像朱元璋清楚棉花是个宝。
  可是现在被天幕点出棉花的重要性,他们积极性一下提升上来。
  元朝也有棉花踪迹,虽然元朝不是很懂华夏文化,但对棉花推广很重视,棉花也是从元朝开始扬名。
  越往前的朝代棉花踪迹越难寻,比如秦朝和汉初,关于棉花的地名和古名嬴政一个都没听过,而刘邦和吕雉也差不多。
  尤其是汉初,刘邦只能让人把天幕所言记下来,心里有些遗憾,“有些事只能看后来者了。”
  以他和秦始皇相当的年纪,有心也无力。
  吕雉执政时期,汉朝已经有点起色,吕雉思索过后,把寻棉任务交给自己女儿鲁元。
  鲁元诧异,“母后,这事不交给弟弟吗?”
  对此吕雉轻笑,“母后只信任你,不信任你弟弟。”
  儿子可没女儿听话,在天幕出现之前,因为自己只有一个儿子,刘盈跟她唱反调她只能忍下,可是现在,她想看看别的可能。
  天幕到来对她是好是坏,就让她拭目以待。
  汉武帝时期及之后朝代棉花踪迹会好找许多,这给予古代百姓们很大信心。
  “有了棉花我们冬天就能暖和了。”百姓们憧憬道。
  “可是棉花织成的布怎么保暖呢?”有经验丰富的绣娘们疑惑。
  棉花织成棉布,顶多比麻布厚,保暖感觉还不够。
  “把棉花塞进夹层里面啊。”后面朝代的百姓们要是得知古人疑惑,肯定会这样回答。
  可惜他们之间不相通,没法互通有无。
  【大家好不好奇棉花是怎么做成成品的?我们带大家看看好不好。】这时,姜叶和江雪笑着问道。
  刚知道棉花,不知道该怎么用棉花的古人们惊喜,“好奇,我们当然好奇!”
  “后世子孙可真是雪中送炭啊,之前养蚕缫丝也是。”
  看到大家刷屏“好奇”,姜叶手向后一挥,操控身后屏幕播放棉花采摘视频。
  同时江雪指挥幕后工作人员们把棉花系列工具搬到台上。
  只见屏幕切换,镜头俯拍下,是一望无际、种植整齐,成熟的大片棉田。
  成熟的棉花枝干呈褐黑色,雪白的棉花彻底绽放,给人极强的视觉冲击。
  先前姜叶给观众们看棉花图片,只有一株,让人看清楚的同时也少了震撼。
  现在这点被补上。
  就在这时,棉花旁来了一个钢铁巨物,在镜头仰拍下堪称遮天蔽日。
  只见钢铁巨物从棉田上方穿过,瞬间大片棉田的棉花变得光秃,只留少许白点尚挂枝头。
  诸朝古人们吓了一大跳,“那东西是什么?它把棉花吃了吗?”
  “那是,未来的机关术?!”嬴政震惊,然后看向在朝堂任职的墨家人。
  墨家人却顾不上帝王,神色如痴如醉的看着屏幕内容,“如不出所料,这是后世用来收棉的机关术,可它究竟是怎么操控和动起来的?”
  就在他们准备看的更仔细,深究原理之际,姜叶手滑,【抱歉,放了机器采棉的视频,我要给大家看的是这个,人工采摘棉花。】
  视屏转换,依旧是大片成熟棉田,只是这次没了机器,而是换成很多女工有序走在棉田。
  只见她们两指一掐,就把雪白的棉花花瓣摘下,放进她们随身袋子里,脚下随着采摘向前推进。
  这一刻,诸朝墨家传人们心里别提多失落。
  还有帝王们,虽然人工采摘棉花也好看,但还是没有机关术采棉让他们感兴趣。
  “原来那真是采棉的机关术,后世得拥有什么样的武器,才能把那种庞然大物派去采棉?”
  “要是给朕一个采棉机关术多好,朕能把匈奴人头当地犁!”刘彻发出想要的呐喊。
  至于机器是不是采棉的,这不重要,庞大体型摆在那,匈奴血肉之躯怎么抗衡。
  “陛下,臣也想要!”霍去病激动,没有将军不喜欢战争利器,至于那个是不是武器,没关系,他有自己的使用方法。
  “去病,别闹。”卫青声音沉稳。
  “舅舅,我不相信你不心动!”霍去病相信自己舅舅跟自己心是一样的。
  “身为将军,我当然见之心喜,可是我更清楚那不是属于我们时代的东西。。”卫青声音低沉,有一丝微不可闻的失落。
  他喜欢钢铁巨兽吗,当然喜欢,可是他们能得到吗?卫青很清醒。
  “没事,我们可以做出属于我们的钢铁巨兽,只是我们的钢铁巨兽可不是用来收棉花,当然,以后数量要是多了,收棉花也行。”
  说完刘彻情绪激昂的看向墨家官员们。
  墨家官员们欲哭无泪,“陛下,臣等不知原理,仿造不出来啊。”
  “那是你们需要解决的事情,朕只看结果,当然朕也不为难你们,会给你们足够时间。”刘彻虽然任性,却也知道这不是一时半会弄出来的东西。。
  “以前朕只把目光放在战马上,没想到行军打仗还能使用别的武器。”刘彻眯眸。
  战马的培养时间需要时间,可是钢铁巨兽只要吃透原理,以大汉现在的矿产存储,完全可以量产。
  “虽然那个机关兽只是用来收棉花,但哪怕让朕上,朕也不敢与之争锋。”李世民面色沉重。
  他很自信自己的实力,可越是这样,越能看清彼此差距。
  “陛下,让臣等来,臣等也不敢上啊。”贞观朝的武将们恍惚道。
  他们也算身经百战的老将,以前自认什么阵仗没见过,结果这后世阵仗他们真没见过。
  “来人,让工部官员们尽力钻研机关术。”李世民下旨。
  “那是机关术,真的假的?!”朱元璋看到庞大的棉花收割机很不敢置信。
  这是工业和机关术能达到的程度?
  在这之前,朱元璋心里最为重视的莫过于农,在他心里吃饱穿暖是最要紧的事,其他都是次要。
  工业不像农业受重视,却也不像商业被打压,在朱元璋心里地位一般。
  可现在朱元璋不这样想了,未来工业一角让他感到巨大威胁。
  “父皇!”朱标一看自己父皇脸色就知道他在想什么,连忙上前安抚。
  “老大啊,你说这世间的人为什么就不能安安分分,非得越界呢?”朱元璋问朱标,他不希望大明有天也发展出那样的工业,要不然对江山社稷的危害可能尤甚商业。
  这让掌控欲极强的朱元璋心里不喜,想要对目前工业进行打压。
  “父皇,世间原本就没有一成不变的人和事,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啊。”朱标劝道。
  “对啊父皇,不如我们也造出那样的大机关兽,我想把它们带去战场!”年幼朱棣两眼放光,摩拳擦掌表态。
  “去去,这有你什么事,算了,还是先看天幕,朕想知道后世怎么把那大机关兽控制手里。”朱元璋思索过后,暂时没有打压工业。
  明初工业者们不知道他们暂时躲过一劫。
  除却帝王和墨家,大多数百姓更喜欢人工采摘棉花的视频,钢铁巨兽惊奇归惊奇,可离他们太远,反倒是人工采摘棉花,让他们感到踏实。
  因为这样的人工采棉,他们现在就能做到。
  【刚采摘下来的棉花还有一些水分,需要把棉花进行充分晾晒,直至把棉花晒干、晒透、晒轻。】
  大片大片雪白棉花铺晒,看着就像天上的云朵落入凡间,尤其是棉花晒透变轻后轻柔蓬松,给人感觉更像。
  【远看的话,可能觉得棉花完美,凑近后就会发现棉花上粘有碎叶杂质,需要专门挑拣出来。】镜头拉近,雪白的棉花上粘着零星碎屑,宛若白玉微瑕。
  好在棉花彻底干燥以后,上面碎屑很好去除。
  【等清理完棉花上面的碎叶,就可以给棉花进行去籽,最初棉花里面的籽都是手剥,非常费时费力,以至于织布效率并不高。】
  【说到这,我想跟大家重点介绍一个人,她就是我国古代著名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有‘布业始祖’‘衣被天下’之称的——黄道婆。】①
  伴随姜叶手中拿着干燥还未去籽的棉花,身后屏幕再次改变,一个墨色古风,手中纺织的老婆婆占据一半位置,另一半则是她的介绍。
  姜叶侧身,把黄道婆的历史资。料念出来,【黄道婆,宋末元初、古·松江府乌泥泾,今·上海人,幼年家贫为童养媳,因不堪婆家虐待出家,后去往崖州,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海南三亚崖城镇,在那里,她结识了善纺织的黎族姐妹,学会并改进纺织技术,几十年后,因为惦念家乡,以年迈之躯回到故乡,我们先前说的手剥棉籽,就是黄道婆回来之前,大家对棉花的去籽方式。】②
  “是黄婆婆,是黄婆婆!”元朝,松江府乌泥泾的百姓们热烈欢呼,别提多激动。
  自元之后,但凡了解过纺织知识的人,都对黄道婆这个名字不陌生。
  而元之前的诸朝古人也对黄道婆这个人非常感兴趣,不知对方做了什么,值得后世如此隆重介绍。
  也有女人听了微怔,“童养媳、出家、流落异地数十载,这样的身份,也能流传后世吗?”
  这让她们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因为黄道婆的出身和她们的出身十分接近。
  倒是黄道婆本人很诧异后世对自己的推崇,她慈爱的笑道:“我只是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而已。”
  【先来说第。一件,剥棉籽,棉籽徒手是很难剥掉的。】说着姜叶亲手尝试,镜头来到她手上。
  “可不是,黄婆婆回来前,我们棉花剥籽特别的慢。”看到姜叶的动作,古时松江府乌泥泾的百姓们心有余悸。
  棉籽位置并不难找,难的是如何把籽和棉花分离,因为棉籽和棉花之间纠缠的很深。
  一小会儿,姜叶剥完一朵棉花,从个数来看时间不算慢,可别忘了棉花的庞大数量。
  这时江雪递给姜叶一个工具,姜叶接后笑道:【接下来我们看看相同的时间,工具能增加多少效率。】
  【作者有话要说】
  【注:①②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感谢小可爱的捉虫,么么哒~】
  作者同类型完结文:
  《位面餐厅从大秦开始》【可能雷点:有嬴政和吕雉cp。】
  《诸天聊天群从西游开始》【可能雷点:有武松和潘金莲cp。】
  作者预收文求收藏:
  《国运直播从秦皇汉武开始》【和本文算同类型,主神、无限、历史直播、国运流。】
  《诸朝直播带货指南》【位面直播、给诸朝古人和星际未来互相带货。】
  《穿书女配和女主联手爆红》【娱乐圈文,女主和女二友谊长存。】
  
第六章
  【黄道婆最先教给大家剥棉籽的方式是一根木棍,把木棍放在棉花上面,随着木棍对棉花挤压,棉籽就被挤压出去。】姜叶用最初工具给观众们演示。
  果然,用木棍以后,剥棉籽的效率大大提升,同等时间内,木棍是手剥的数倍。
  “只用一根棍子,剥棉籽就变得简单,我们以前怎么没想到呢!”手里有棉花,却没先进剥棉籽方式的百姓们懊恼,觉得自己好笨。
  这类人以元末时期和之前朝代的百姓们为主,元末明初及之后朝代的百姓已经普遍用工具剥棉籽。
  【后来黄道婆找来木匠,把黎族用。的铁棍轧棉法进行改良,做出了木制手摇轧棉车,木制手摇轧棉车更具普及性和效率更高。】①
  如果说木棍只是一个单纯棍子,那木制手摇轧棉车就是专业的剥籽机器。
  【这种机器两人手摇,一人下棉籽,去棉籽效率更快。】姜叶和江雪还有工作人员配合给大家展示黄道婆改良后的木制手摇轧棉车。
  只见两边两人摇动轧棉车木制手柄,转动固定好的两根搅棍,因为搅棍缝隙窄的缘故,棉花能顺利通过,棉籽则没办法过去,从而棉、籽分离。
  【棍子擀多了手也疼,木制手摇轧棉车就少了这个顾虑。】
  因为转动搅棍和下棉籽没那么累,姜叶比刚才轻松不少。
  “木匠,你会做木制手摇轧棉车吗?”看清楚木制手摇轧棉车的样子,诸朝百姓纷纷把目光放到身边的木匠们身上,很是期待。
  “没问题,让我琢磨琢磨,很快就能把木制手摇轧棉车做出来。”木匠们道。
  于他们而言,木制手摇轧棉车属于能看懂的范畴,再琢磨琢磨,做出来完全没问题。
  “太好了,我们也能有木制手摇轧棉车了,黄婆婆可真是大能人啊!”元朝及之前朝代的百姓们喜笑颜开,对黄道婆发自内心地感激。
  元末以后,用上木制手摇轧棉车的人则恍然,“原来我们用。的轧棉车是黄婆婆做出来的。”
  以前她们知道如何使用工具,却对制作工具的人不了解。
  “这个木制手摇轧棉车,你们做出来没问题吧。”刘彻看向墨家人。
  墨家人点头,很有信心,“陛下放心,臣等很快做出成品。”
  木制手摇轧棉车可比未来采棉机简单万倍,他们完全没压力。
  秦朝,嬴政虽然不像刘彻手里有棉花踪迹,还是吩咐墨家人把木制手摇轧棉车做出来。
  他要以后找来棉花,工具都是现成的。
  李世民自然不可能错过这种有利民生的纺织机器,唐朝时期,棉花普及率不高,但好在他们身处后世,手里有更多线索。
  比如汉武帝末时曾记载广幅布,古今地名仔细对照,完全找的到。②
  “黄道婆若是我明朝人该多好!”朱元璋叹气,心里不甘。
  【棉花去籽流程中,黄道婆改良出木制手摇轧棉车,之后的弹棉工序,黄道婆也做了改良。】
  【说起弹棉花,那可是棉衣保暖的关键,棉花如果弹不好,不蓬松柔。软,会影响御寒效果,可想而知弹棉花这道工序有多重要。】姜叶道。
  心想棉花怎么御寒的诸朝百姓终于解开疑惑,“原来棉花除了做棉布,还能把棉花塞进衣服夹层里。”
  “是了,我们怎么没想到呢。”百姓们懊恼。
  一切都源于他们对棉花的陌生。
  棉花普遍的朝代,棉花御寒已是常识。
  【新的棉花需要弹,旧的棉花用时间长了,会出现压实结块、蓬松和弹性下降等问题,这时候晒干重新弹一下,棉花就会有所恢复。】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