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历史同人)给诸朝直播华夏文明——星陨落【完结+番外】

时间:2025-02-05 14:41:40  作者:星陨落【完结+番外】
  是他们道德水平高吗?不是,是因为他们手里有粮食,还没到绝境。
  杜甫想,他可能明白天幕所说的“粮食分配”意思了。
  “不,快阻止天幕,快阻止天幕!”诸朝贵族们本能颤栗。
  直觉告诉他们,绝不能再让天幕说下去,要不然将会有他们不想看到的事发生。
  【是百姓,每次遭遇不幸的都是底层百姓,只有战乱席卷范围过大的时候,才能影响到那些贵族们。
  可惜大多数时候,贵族们都是不受影响的。】
  “对啊,没吃的只是咱们老百姓,贵族们有粮食,可不需要吃人。”说着已经有人双眼猩红。
  凭什么他们连人都做不了,那些贵族依旧高高在上?
  “是他们蠢的留不住粮食没有吃的,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诸朝权贵们怒吼道。
  他们面目狰狞,腿脚却隐隐发软。
  【这就是粮食分配问题,如果种出来的粮食大部分都能留在自己手中,那么相信古代也不会出现那么多“人相食”的惨剧。
  百姓们是很好安抚的,只要有一口吃的,他们大部分都不会违。法犯纪和起义造反,只有彻底活不下去的时候,他们才会爆发,然后等他们爆发的多了,王朝就会迎来终结。
  土地兼并、苛捐杂税等都是加快百姓们活不下去的手段。】
  诸朝帝王们不禁惊出一身冷汗,“原来这就是王朝无法久存的原因。”
  因为王朝越往后,对百姓们的压迫越重。
  以前他们虽然知道土地兼并和苛捐杂税不对,现在总算明白根本原因,
  “天幕可真是多管闲事,他们又没到吃人地步,干嘛要深究吃人的原因!”诸朝权贵们愤怒,对天幕别提多恨。
  废话,百姓们手里的粮食多了,能到他们手中的粮食就少了,双方利益是有直接冲突的。
  当然也不是没有身处贵族阶级,却忧国忧民的存在,可那样的存在,实在凤毛麟角。
  整个阶级就像黑不见光的大染缸,根本让人看不到他们这些光的存在。
  【关于古代百姓们“人相食”的行为,我们站在后世角度,自然知道他们做错了,因为古代闹饥。荒,有的并不是没粮食,而是粮食不在百姓们手中。
  而能上史书那样的大饥。荒,其范围之广,人数之多,完全可以去找贵族们要粮和让国库开仓放粮。】
  【古代朝廷向百姓们收税的理由之一,就是天灾时会放粮救灾,换句话说,国库里面的粮食本来就是百姓平稳时存的,天灾时吃到是天经地义的事。
  可偏偏古代当权者们,把百姓们的正常权益,当成是对他们的施舍,而且有时候连这点施舍,都不愿意给,只能说古代王朝们亡的不冤。】③
  诸朝百姓们愣住,他们刚开始听后世说他们做错,还以为后世说对他们吃人行径批判,没想到后世居然说他们找错方向了。
  可不,只是他们没粮食而已,贵族们和国库可是有粮食的。
  而他们从没考虑到这个角度,一时只觉如梦初醒,醍醐灌顶。
  “天幕!”诸朝帝王们和权贵们别提多震惊。
  这相当于天幕给走投无路的百姓们指明方向,对他们十分的不友好。
  “所以只要百姓们有口吃的,王朝就能延长国祚。”如嬴政和刘彻,虽然也震惊,但比起震惊,他们更想快速解决问题。
  既然百姓们没有吃的会造成王朝更替,那只要反过来,不就可以延长国祚了。
  尤其是嬴政,之前一直为秦朝二世而亡耿耿于怀,现在他已经对秦朝未来有新思路。
  嬴政并不是普世意义上的“仁君”,他也并不爱民如子,但他爱自己建立的大秦,想让自己大秦变得更好。
  而百姓们,则是大秦的一部分,和重要基石,这次嬴政会把他们看在眼里,而不是像之前一样忽视掉。
  唐朝,李世民微怔,“‘民可载舟,亦可覆舟’,朕先前说过这话,可现在却有了更深感悟。”④
  他把百姓们的重要性又提了提。
  明朝,朱元璋难得心平气和,“后世说的不错,但凡还有一口吃的,百姓们都不会爆发。”
  他想起自己当初走投无路选择起义时的心情,又想起未来会被百姓们推翻的明末。
  在这之前,他很难共情明末造反的百姓们,因为他们造的是朱家反,杀的是他朱元璋的血脉。
  就算知道明朝帝王和皇室宗亲做的不对,情理上他却是偏向自家人的。
  他本来就没标榜过自己是个公正无私的人,偏爱的也是光明正大。
  可是天幕的话,却让他回想起元末起义之初的心情,那是已经登基后,就消失不见的起义首领朱重八。
  他最初反抗元朝,也不是冲着压迫百姓去的,只是想活下去。
  这种情绪,明末百姓们是同样的。
  身为帝王,朱元璋很厌恶他们,可是身为起义首领朱重八,他却说不出指责他们的话来。
  因为他也是过来人,指责明末百姓,就相当于否定元末起义的朱重八。
  “天幕……”清朝,康雍乾几个已经不想说什么。
  从“扬州十日”开始,他们所在时空就没少过起义,现在姜叶和江雪给那些百姓指明方向,他们已经忙到指责的力气都没有。
  “往好处想想,这次乱的肯定不止咱们清朝。”康雍乾几个苦中作乐道。
  他们是异族王朝起义多,难道其他中原王朝,就一个起义都不会有吗?
  就史书记载的大饥。荒记录,他们最少都能找出十个动荡时期。⑤
  而按照姜叶和江雪指明的道路,走投无路的百姓们开始朝粮仓进发。
  人少的时候他们肯定没有这样的勇气,可现在他们不是人多吗。
  看到诸朝形式,节目组领导,也就是直播系统嘴角抽搐,“不知情他们都能改变历史,知情了那还得了。”
  这也是她没跟姜叶和江雪两个主持人摊牌历史直播的原因。
  虽然不知情,也会改变一些历史走向,可好歹没有知情改变的大。
  【作者有话要说】
  【注:文中①②③④⑤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
  
第三十五章
  “等等, 我们愿意捐粮食!”诸朝贵族们急切,生怕那些吃不上饭的百姓真过来找他们。
  别说,他们所作所为还真缓解了百姓们的激愤, 毕竟有吃的东西安抚,他们所求的, 也就那一口吃的。
  “吩咐各地开仓放粮, 这次谁敢伸手,朕就把谁送给百姓们当粮食。”有灾情的朝代帝王们冰冷的环视朝堂。
  每次赈灾都有人克扣这事他们不是不知道, 可是这次, 在天幕已经指明的情况下, 他们绝对不能再乱来。
  要不然让他们江山动荡,那些罪魁祸首他们绝不会留情。
  “陛下,臣等一定恪尽职守。”臣子们难得真心实意道。
  他们当然对赈灾的粮食感到心动, 可比起粮食来,更重要的是他们小命。
  有饥。荒的时空,贵族们和朝廷速度很快, 毕竟他们也能看到天幕,之后要是不行动, 后果会很严重。
  而且, 比起已经一无所有的百姓们,那些贵族和朝廷更不想国家动荡, 毕竟他们拥有的,比底层百姓多的多。
  所以尽管姜叶和江雪无意间为古代百姓们指明方向, 百姓和朝廷、权贵们却没有发生太大冲突。
  一个要的不多,一个愿意舍东西求合, 双方接触后, 氛围反而缓和下来。
  而没有大饥。荒的时空, 帝王们也敲打臣子们,让他们搜查下。面的苛捐杂税行为。
  有时候朝廷对于赋税并不是很多,可经过重重加码,落在百姓们身上,就是沉重直不起腰的大山。
  这些弯弯道道帝王们不是不知道,却对那些人的所作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是这次,涉及到他们的江山社稷,只要他们还想稳住自己的皇位,就必须得重视这件事。
  当然在大部分行动起来的时空,也不是没有奇葩的帝王和臣子们,他们有的选择放任不管,这样一来,百姓和朝廷冲突自然加剧。
  还有的帝王,听到百姓们想让朝廷开仓放粮,直接选择派兵镇压,如此,它们本就动荡的国祚,变得更加不稳。
  姜叶和江雪不知道自己的话让其他时空发生变数。
  不过就算知道,也只会说活该。
  如果不是被压迫到极致,真的活不下去,哪怕他们说再多,百姓们也不可能行动。
  而天下大势也并非他们一两句话就可以指挥,他们的话顶多算锦上添花。
  但不管怎么说,这一出过后,百姓们心里都对未来的路变得清晰。
  那就是以后真活不下去了,直接去找贵族和朝廷,对贵族和朝廷下手,比吃人压力轻多了。
  只有权贵们心情不算美妙,因为姜叶和江雪几句话,他们就大出血,且以后再也不能肆意压榨那些底层人。
  而没有底层人衬托,如何显出他们贵族的优越性?
  【除了饮食次数外,古人的饮食方式也有所不同。
  有分餐制和合餐制。】①
  【分餐制就是一人一人一个桌子,几盘菜,食物出锅就分好,分量比较平均。
  合餐制则是许多人围着一张桌子,上面的菜汇聚到一块,大家自己喜欢哪道菜就夹哪个。】
  【分餐制起源于周朝,算贵族专属,要不然我无法想象家徒四壁的百姓,家里有好几个专门用来吃饭的餐具。
  在家里桌椅不多的情况下,哪怕古代讲究分餐制,普通百姓家里也基本实行的是合餐制。】
  姜叶和江雪的话让诸朝百姓们点头,“可不,就算我们想分餐,家里也没那么多桌子啊。”
  “不合餐一块吃,总不可能吃饭还得一个一个来。”百姓们没那讲究时间。
  “我们一般也不用餐桌,我们饭没有那么多,只有一两样的话,都是直接蹲着或者坐地上吃,连餐桌都不需要。”地里干农活的百姓们道,总不可能他们下地干活,还把专门吃饭的桌子搬来。
  【分餐制和合餐制各有优缺点。
  分餐制优点是干净卫生,不和他人口水混淆;缺点是普通人做不到。
  合餐制的话,氛围和睦,没有分餐制严肃和冰冷,古代常见于家庭日常吃饭;缺点是增加口水传染病情风险。】
  “口水传染?!”诸朝医师们赶紧把这条重要信息记下来。
  诸朝普通百姓虽然不懂医学,但也明白,原来得病的家人,不适合合餐制。
  那该怎么吃?总不能又分餐又合餐吧?
  分餐制的贵族们则得意,“合餐制会吃别人口水,得多脏啊。”
  【随着朝代往后,贵族们也开始合餐制,然后为了规避其他人口水,他们增加了“公筷”,公筷就是专门夹菜的筷子,并不接触他人的口水,也比较干净卫生。】
  诸朝百姓们眉头舒展,“这个公筷我们也能做到。”
  只是一双筷子的事。
  尤其是家里有病人的人,迅速添了一双公筷。
  【分餐制和合餐制的不同还体现在桌椅上,大家可以看一下,这是秦汉时期的餐桌,并不高,因为他们吃饭吃,采取的跪坐。
  而合餐制,桌子则变大,还增加了凳子,这样可以让人吃饭时姿势更加舒适。】②
  说着姜叶放出分餐制和合餐制桌椅上的不同。
  秦朝及春秋战国的古人们仔细打量后世的桌椅,道:“这个做法不难,我们也能做出来。”
  就连讲究的贵族们,也吩咐工匠把餐桌高度加高,和增加凳子。
  虽然他们还用分餐制,吃饭时却比以前跪坐舒服多了。
  嬴政也没例外,不会放着更舒适的桌椅不用。
  至于坐凳子,会不会走。光,之前衣服篇嬴政可不是白看的。
  【古代的餐具演变不仅体现在桌椅方面,还体现在锅碗瓢盆的材质。
  比如新石器时代,人们的炊具,都是陶器,所以也被称为“陶器时代”。
  等到夏商周至秦汉,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器,这段时期,被称为“青铜器时代”。】③
  “原来新石器时代就是陶器时代。”嬴政等后世者终于对耳熟的新石器时代有了概念。
  他们对夏商周之前的时代了解不多,甚至不了解,可是他们熟悉陶器啊,知道他们使用青铜器之前,使用。的大都是陶器。
  就是秦汉时期,青铜器也只是贵族们的专属,底层的百姓们用。的依旧是陶器。
  【青铜器之后就是瓷器,瓷器和陶器同源,根据考古发现,商代就出现过瓷器雏形,但瓷器工艺真正成熟的时间为东汉时期。
  但直到唐朝及以后的朝代,百姓们才慢慢用上瓷器餐具。】④
  【而陶器、青铜器、瓷器所制作出来的餐具,也有所不同。
  陶器原材料是粘土,易得,制作方法也不难,烧制温度在700-1000度之间,成品很耐用。
  缺点是不小心掉在地上,容易碎掉,这点瓷器也是同理。】⑤
  【相比之下,青铜器就结实的多,比起陶器和瓷器,青铜器不怕摔。
  缺点是容易氧化、腐蚀,说起这个,咱们现在印象中的青铜器都是铜绿色,这是青铜器被氧化、腐蚀后的颜色。
  青铜器氧化前,还有刚做出来的时候,颜色是金色的,在古代被称为“金器”或者“吉金”。】⑥
  姜叶把青铜器们氧化后和氧化前的图片做对比,直让使用青铜器的诸朝贵族们不敢认。
  他们看着自己手中金灿灿的金器,再对比后世氧化成铜绿色的青铜器,想了想,释然,“算了,好歹过去那么多年了,金器不能再用也是常理。”
  总不可能指望千百年后金器还能金色依旧吧。
  那样还叫什么“吉金”,直接叫金子不就行了。
  这样想着,贵族们继续用未氧化的青铜器该吃吃,该喝喝。
  【青铜器除了氧化问题外,还有一定毒性。
  至于青铜器毒性大小,得看古人们对青铜器的使用频率,偶尔用用可能没什么大碍,要是经常使用,肯定会影响身体健康和寿命。】⑦
  “噗,咳咳,青铜器有。毒?!”姜叶说完,春秋战国至秦汉不知多少贵族把嘴里的饭菜和酒水喷出。
  青铜器氧化样子他们可以不在乎,可是青铜器居然还有。毒,这还让他们怎么淡定的了。
  嬴政眸中涌现一丝不可置信,再看手边的青铜香炉,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他额角凸的一跳,感觉有些眩晕。
  “把青铜器撤下去,换陶器。”
  “无且,给朕把脉。”嬴政扶额。
  “是,陛下。”夏无且连忙上前。
  “青铜器居然有。毒,得亏咱们不用青铜器了。”开始用瓷器的东汉及以后朝代心有余悸。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