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历史同人)给诸朝直播华夏文明——星陨落【完结+番外】

时间:2025-02-05 14:41:40  作者:星陨落【完结+番外】
  “可不,古代的盐好贵,不像咱们现在的盐价……”
  秦朝,李斯在嬴政示意下,以后世人的口吻试探后世盐价。
  这段时间下来,他们也算摸索出天幕评论的规则,那就是尽量不要言语过激和暴。露自己古人的身份。
  但就算伪装成后世人评论,因为不知道后世情况,李斯话说话只能模凌两可。
  果然,李斯对后世盐价的感慨,变成了天幕。
  “陛下,真变成评论了。”李斯激动。
  “看来天幕不想咱们跟后世暴。露古人身份。”嬴政若有所思。
  他觉得,天幕上那两位后世人也未必知道他们的身份。
  【是的,咱们现在的盐价很低,把咱们最低的盐价换成古代货币,应该在几文钱或者十几文钱左右。】
  “后世盐价多少?!”诸朝古人们震惊。
  “几文或者十几文钱,真的假的?”有人忍不住怀疑。
  “要是价钱没说错的话,出问题的可能是重量。”也有人从别的方面考虑。
  总之,还是不相信后世的盐价量大便宜。
  【作者有话要说】
  【注:文中①②③④⑤⑥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
  
第三十七章
  “我忘了咱们现在的盐一般多重……”诸朝有聪明人对李斯有样学样, 以后世人口吻发出疑问。
  果然,这比他们站古人角度,更容易上天幕。
  【咱们现在的日常用盐一般都是一斤一袋, 除此之外还有大袋装的工业用盐,工业用盐一般用于生产或者其他用途, 不宜食用, 价格比食用盐更便宜。】
  后方视频,出现一个摆放整齐的盐袋货架, 每袋大概巴掌大小, 随着包装剪开倾倒, 里面的盐粒白如雪花,等一袋盐倾倒完,在桌面直接形成一座小型盐山。
  看到这一幕, 诸朝百姓们下意识屏住呼吸,“这就是后世普通人吃的盐?”
  “分量虽然比不上咱们的斤数重,可按照价格, 也足够低廉。”他们都不敢相信花少数钱,就能拥有那么多没有杂质和杂味的细盐。①
  “居然是真的……”其他找借口的人不得不承认, 后世盐价就是那么低廉。
  不是什么贵族才能用。的起盐, 也不是盐分量很少。
  “不是,后世盐价那么低, 怎么税。收和挣钱!”刘彻等帝王绷不住。
  把盐价格定那么低,后世国库能有钱吗?
  当即就有人换口吻询问, “咱们盐价这么低,税。收怎么办?”
  拜托, 他们陛下真的很关心这个问题, 他们也很关心。
  不负他们所望, 他们的话变成评论。
  【关于税。收,咱们的盐定价之初,就把税。收包含进去,不止是盐,还有其他各种物品也是,只要是市面流通的产品和物品,都是交过税的。】
  刘彻等人觉得听不懂后世的话。
  “什么意思?意思是后世那么低的盐价,居然还包含税。收?”
  在他们理解中,税。收不应该越高越好吗,后世怎么反着来?
  百姓们也不敢相信,“那么低的盐价,卖盐的怎么挣钱?”
  之前卖盐人把路费之类的花销分摊到他们买盐人的身上,他们都能理解,可是后世盐价低廉,他们反而无法理解。
  【之前不是说古代盐价贵,是因为路途和朝廷定价吗,咱们现在盐价降下来,也跟路途便利和国家定价有关系。
  比起古代,咱们现在道路畅通,国家也不允许盐、粮、水这类民生产品超出咱们普通人的承受范围。】
  “不光盐价,就连粮价也不高吗,如此一来,后世肯定很安稳。”有人意识到。
  因为这种行为,可以安抚绝大多数百姓。
  “后世是怎么确保盐、粮不涨价的?”诸朝帝王们疑惑。
  他们不知道低盐价和低粮价有利民生吗,他们当然知道。
  问题是知道和做到,是两回事。
  就像税。收,朝廷规定的低,可到百姓头上,税。收就变多。
  盐价同样,朝廷前脚低盐价,后脚就会被下。面转手卖出高价。
  “所以后世政。权对国家的掌控力,也远强于咱们古代。”嬴政道。
  他想起自己能一统天下,却捉不到几个想刺杀自己的刺客,其对比何其讽刺。②
  “真好,后世不仅有杂交水稻,还有那么低的盐价,他们一定身处太平盛世。”对于百姓们而言,只要这些日常用品能在承受范围内,那就是当之无愧的盛世。
  但可惜,历史上很多有名的盛世,最底层的百姓们并不包括在内。
  关于姜叶和江雪所说的后世盐价,除了让古人们大开眼界和憧憬外,对于古人的帮助并没有很大。
  因为古代交通不便,人工成本降不下来,还有就是朝廷和私盐贩子们,他们也不会让盐价降下来。
  百姓们反抗不了所处时代,却不代表他们不会愤怒。
  “柴米油盐酱醋茶,咱们能做到几个?”诸朝百姓们扪心自问。
  “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把盐价降下来?”百姓中,有人呢喃,想着既然有困难,那就想办法解决困难。
  “后世可真会添乱。”诸朝不乏皱眉的权贵们。
  有后世的低盐价做对比,反而衬的他们的盐价更高,后世的低盐价让那些底层人知道,原来不是盐价降不下来,而是有人不想盐价降下来。
  这样想的人多了,岂能不生乱。
  百姓们对盐价的渴求不像饥。荒那么迫切,但有脑子的帝王和权贵们相信,百姓们心里一直都会对低盐价念念不忘。
  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后世的低盐价变成了百姓们心中的白月光,而他们的朝堂则变成蚊子血,朝堂众人心里会得劲才怪。
  “陛下,咱们是否要在海边建晒盐场?”有人问帝王们。
  “……建吧,不建百姓们会更不满。”虽然建了盐价也降不到后世程度,可不建更不行,这让帝王们心里憋屈。
  【最初的酱是指肉酱,是一种单独的美食,因为其制作原材料,食用。的都是贵族。
  后来菜酱出现,越来越多的百姓们才吃上酱,如咱们现在常见的黄豆做成的豆瓣酱,芝麻做成的芝麻酱,还有辣椒酱等。】
  【饭菜加酱,可以让食物提味增香,是和只加盐,是两种不同的口感。
  而做酱的过程,可以加盐,也可以不加盐,不加盐的话,保存时间会短于加盐。】
  【后来随着演变,宋朝时期,开始出现咱们现在的酱油。
  明清时期,酱油已经普及到百姓家中。】
  诸朝百姓们眼睛亮道:“我们好像可以做酱和酱油。”
  芝麻和辣椒他们没有,黄豆却是有的。
  更别说酱还能做酱油。
  等姜叶和江雪大致介绍完酱的历史和种类,身后屏幕内容变成各种酱的配方和酱油酿造方法。
  “黄豆酱由黄豆、面粉……还有盐制成,这些都不难弄到。”靠前的朝代大都记黄豆酱。
  “辣椒酱主要是辣椒,正好咱们有辣椒,试试看。”手边有辣椒的朝代百姓们道。
  倒是芝麻酱,很少有百姓做,基本都是衣食无忧的贵族们。
  除了零点的豆瓣酱、芝麻酱和辣椒酱外,还有更多酱,虽然有些人们用不到,可是不妨碍众人记下。
  【醋和酒可以说是一家,它们的原材料和最初步骤都是一样的,区分是从发酵过程开始。】
  身后屏幕随着姜叶和江雪声音,对半分成两个画面,只见刚开始,他们的步骤一样,等到后面,他们的步骤才有所区分。
  就像一条路上出现的两个岔路口,一条路:酒被拿去蒸馏,另一条路:醋加醋酸继续发酵。
  【两者不同之处还在于,酒需要无氧环境,也就是密封;醋的话是有氧环境,可以雨天盖盖子,晴天把盖子拿开。
  就这样不同的制作步骤,使得相同原材料,做出来不同味道的酒和醋。】
  【酒和醋除了能用粮食酿造,还可以用水果酿造,像之前介绍过的葡萄酒,水果也可以做果醋。
  除了食用外,醋还有一个文学典故。】
  【传闻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唐太宗听说宰相房玄龄“妻管严”,就赏赐给房玄龄几个宫女,房玄龄把人带回去后,直接被其妻赶出家门。
  唐太宗闻言大怒,召房玄龄之妻卢入宫,给卢氏两个选择,要么接纳自己夫君小妾,要么喝下毒酒去死,谁知卢氏二话不说选择喝下毒酒。
  杯里并不是酒,而是醋,无毒,可是卢氏的果决让唐太宗收回成命。
  至此,“吃醋”一词代指男女之间嫉妒、不安、占有等意思。】③
  【这个故事出自《隋唐嘉话》,并非正史,里面的内容就跟《汉武故事》的可信度差不多。】④
  “《汉武故事》,那不就是假的吗!”李世民无语,他还以为自己真管了爱臣家事,吓他一跳。
  “陛下,其实民间现在就有这类吃醋小趣闻,只是不知后世为什么安到陛下和臣头上。”房玄龄如释重负笑道。
  “哦,所以玄龄你真是‘妻管严’?”
  房玄龄:“……”
  “《汉武故事》,是写朕的吗?里面都写朕什么了?”不知道金屋藏娇等典故的刘彻有些好奇。⑤
  “咳咳咳咳!”西汉末年、东汉初年,对《汉武故事》添砖加瓦的无名作者们剧烈咳嗽,深怕后世曝出他们的。名字。
  【最后咱们来说茶,大家可能都听过“吃茶”的说法,因为在古代,茶的确是用来吃的,当时茶并不算饮品,而是算一道菜肴吧。
  大家可以看看陆羽《茶经》对茶的制作,除了茶叶,还会往里面加葱、姜、栆、橘子等配料,等它们全都熬煮好,已经是茶粥和茶羹。
  跟咱们今天的茶,可谓是相差甚远。】
  “茶不就是那样做的吗,后世又是怎么吃茶的?”吃茶粥和茶羹的前面朝代没觉得哪里不对。
  “难怪说‘吃茶’,原来以前茶真的是用来吃的。”已经饮茶的朝代恍然。
  “我的《茶经》流传到后世了。”陆羽很高兴。
  说着他备好纸笔,准备把后世的吃茶方法也写到《茶经》里。
  【直到唐朝时期,茶还是用来吃的,等到宋朝时,有了点茶。
  点茶就是把茶叶打成粉,然后少量多次注水,把茶叶粉打发成泡沫状的样子。】
  说着姜叶和江雪身后出现宋朝点茶的过程。
  【时至今日,咱们对点茶可谓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点茶并没有消失,陌生是因为点茶并不在我们国家流行,而是在隔壁的日。本。
  他们把点茶法当成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他们发明点茶法,而少有人知道点茶法是他们宋朝时从华夏学习过去的。】
  “把点茶当成他们的传统文化?他们没有自己文化吗?”流行点茶法的宋朝人震惊。
  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像把外来文化当成自家祖宗,他们就不别扭吗?
  “你们说,他们既然认为点茶法是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那他们会承认点茶法的历史来历吗?”嬴政、刘彻、李世民等人问臣下。
  “陛下,承认点茶法来历,会动摇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几位帝王的臣子们意见一致。
  就像他们说的,宣扬点茶法来历,人家还怎么理直气壮的把点茶法奉为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
  “点茶法在华夏早就不行了,听后世意思,日。本还把点茶法传到后世了?”朱元璋不理解。
  “比起点茶法,沏茶和泡茶,不是更方便?”
  【关于宋朝的点茶,还衍生出斗茶的文化,斗茶就是在茶水表面,用不同搅拌打出来的茶沫作画。
  简单来说,就是茶叶/沫版拉花,利用下。面茶叶颜色和上面茶叶颜色的不同,从而绘制不同图案,谁用茶末画的更好,谁就赢。】
  明清百姓看到宋朝点茶过程皱眉,“这得多费时间啊,没有沏茶/泡茶方便。”
  【宋朝之后,是明清的沏茶/泡茶法,其实关于陆羽《茶经》里,也有泡茶的方法,可当时并不流行,直到明清,迎来泡茶和沏茶法的高峰。
  直到我们现在,依旧是以泡茶法为主,因为它比煮茶和点茶法便捷。】
  “朕就说沏茶法比点茶法方便。”朱元璋轻哼。
  【当然煮茶、点茶、沏茶这几种方式,对于茶叶的处理过程也不同。
  具体我们已经给大家准备好资。料,大家可自行查看。
  我们重点来说一下茶对人身体的重要性。】
  【以草原人为例,他们常吃牛羊等肉食,会让身体燥。热、难受,而茶叶,刚好可以解肉食的油腻,可以让他们消除这种痛苦。
  就像盐对人。体是必需品,茶叶对于常吃肉的草原人来说,也是必需品。】
  诸朝帝王眼睛一亮,“茶叶吗,我们懂了。”
  元朝、辽国等少数民族政。权:“……”
  【作者有话要说】
  【注:文中①②③④⑤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
  
第三十八章
  【咱们现在除了传统的泡茶方式, 还对泡茶方式进行了改良,那就是茶、奶、糖三种食品混合一起,制成的奶茶, 奶茶在年轻人中间,十分受欢迎。】
  “奶和茶也能一起煮?”诸朝内陆的百姓们惊讶, 有些难以想象。
  因为他们的身份, 很少接触牛奶存在,更别说把两种食物混合一起品尝。
  “奶茶, 这个名字还真贴切。”辽国萧太后眸光微动。
  因为他们做出过奶茶, 毕竟他们不缺牛奶, 有时候也会研究茶叶的更多吃法。
  “牛奶加茶,味道不腥膻吗?”李世民等帝王喝到奶茶不是难事,问题是奶茶很难符合他们的口味。
  就像他们说的, 牛奶味腥膻,异族们不觉得,是因为他们从小喝到大, 早就习惯。
  而华夏,哪怕是贵族, 也很少有从小喝牛奶的习惯。
  “想必后世一定有去除牛奶腥膻的办法, 奶茶才如此受欢迎的。”长孙皇后道。
  “后世普通人也能吃到牛奶吗?”嬴政注意到这一点。
  能那么受欢迎,脱离不了价格和范围广这两点。
  可牛奶, 从古至今,也大都是贵族们专属。
  “奶茶, 我就说后世草原怎么养那么多牛和羊,却没有马。”
  “羊可以剪毛做毛线, 牛可以产牛奶。”忽必烈想起之前看到过的后世草原养殖情况, 心里突然恍然。
  之前剪羊毛的时候, 他们还疑惑为什么只有羊和牛,而没有马。
  现在他们终于知道牛的用途,不过虽然解了惑,他们却开心不起来。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