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历史同人)给诸朝直播华夏文明——星陨落【完结+番外】

时间:2025-02-05 14:41:40  作者:星陨落【完结+番外】
  但胜在草鞋原材料容易获得, 磨损了也比布鞋好替换。】
  【布鞋的话,底子比草鞋厚, 也更耐磨,但也更珍贵。
  按照古代的生活水平, 底层百姓们有布鞋但不会常穿,能常穿布鞋, 则是实力的象征。】
  “又来这一套。”听到姜叶和江雪连脚上最不起眼的鞋, 都要分出穷人和富人, 衣食无忧的权贵们皱眉,心里不是很舒服。
  尽管姜叶和江雪说的都是事实,可他们还是不想把自己和那些底层人相提并论。
  在他们心里,后世提起贵族时,应该是崇拜且推崇的语气,而不是像现在,又把那些泥腿子,和他们放在同一水平。
  “我们脚上的鞋,怎么可能跟穿的起布鞋的人比。”只是鞋的对比差距,就让诸朝底层百姓们黯淡无光。
  不是他们讨厌姜叶和江雪,而是他们为自身条件感到自卑。
  【这是草鞋和布鞋的制作方法,从过程大家就可以看出,一旦路不好,穿草鞋就会伤到脚,布鞋的防御力则好一点。
  但能不能转换思路,想办法增加草鞋的厚度,反正它也是编织出来的,问题应该不大。】
  “那是草鞋的编织办法!”诸朝有人对草鞋的编织办法感到惊喜。
  哪怕是古代,也不是人人都会编织草鞋的,换句话说,古代并不是人人有鞋穿,多的是赤脚走路的人。
  草鞋底子软薄,很多时候还会伤脚,可也比一直光着脚走路的情况好些。
  赤脚没有草鞋的人,开始割草晒干,准备编织草鞋,有草鞋和会编织草鞋的人,则恍然,“我们之前怎么没想到呢!”
  既然一层草鞋底子软薄,那多几层呢?或者草鞋之间垫上干草,增加厚度和硬度,起码不让草鞋再像之前那样硌脚。
  就像布鞋那样,布鞋是千层底,其厚度和硬度,就是一层层叠加出来的。
  【除了草鞋和布鞋外,古代还有几种特殊的鞋子。
  比如木屐,大家一边穿汉服,一边穿木屐,会给人一种不伦不类感。】
  姜叶放出木屐图片,木屐就是木头鞋,下。面有屐齿。
  再一搭配华夏传统服饰,给人的感觉怎么说呢。
  “木屐就是屐履啊,哪里怪了?”诸朝古人们看看图片上的衣服,再看看鞋,没觉得哪里不对。
  “不过木头鞋,穿时间长了,确实不怎么舒服,不过短暂穿一下,还是可以的。”也有人从木屐的舒适方面找原因。
  【首先大家要知道木屐的起源,那就是华夏,木屐是华夏自古以来的鞋子款式之一,并不是什么外来物。
  只是后来随着宋元明清等时代禁锢,木屐渐渐没落,然后木屐传入日。本,被日。本奉为传统服饰之一。】①
  【到现在,我们华夏已经没有了木屐身影,当人们再看到木屐这种款式的鞋子,会第。一印象就认为这是日。本的服饰,然后这种穿着方式会受到人们的批判,从而心里自卑,进而怀疑自我。
  而从鞋子上的观念,我们也能侧面看出外界对我们彼此的服饰印象,那就是自己人都不认为木屐是自己家的东西,又如何能让外人知道木屐真正的起源。】
  “又是日。本,先是宋朝点茶,再是屐履,不是,他们就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吗?”得益于银矿,诸朝古人们对日。本并不陌生。
  可木屐一事,还是让他们诧异,因为点茶也就算了,好歹还能和高雅沾边,可是鞋子,那可是日常用品。
  总不可能日。本,连自己的鞋子款式都没有?
  要不然干嘛把别人家的东西,当成自己家的。
  随着时代发展,华夏逐渐淘汰木屐,可这不代表华夏古人们就不再喜欢木屐。
  尤其是那些喜欢穿木屐的朝代,心里难以接受他们喜欢的鞋子,未来居然成了别人家的。
  “那照后世说法,咱们这些穿木屐的老祖宗,也不伦不类了!”
  他们生气,既气愤把别人家鞋子当成自己家的日。本,又气愤后世连木屐起源都忘了的后人们。
  “这就是文化印象吗?难怪后世要把咱们的衣食住行,也当成文化的一部分。”
  “因为后世如果不强调这些东西的起源,等未来东西被人占有,时间长了,就会真成别人的。”
  嬴政和刘彻等帝王若有所思。
  不过他们就是想一下,对日。本并没怎么放在心上,因为他们的船队已经出发。
  【由于咱们不在意,人家日。本那边大力宣传,所以很多人固有印象里,木屐就是日。本的服饰。
  以至于穿木屐搭配我国传统服饰,则会被人说是日。本人,说风格是日风等,只能说咱们传统服饰的复兴,还有很长一段路走。】姜叶和江雪叹气。
  诸朝古人们听的气血上涌,“都是自己家的东西,这明明是中式风格!”
  要真是日风,他们也不至于这样激动,而是明明是自己家的东西,外界却不认为是自己家的东西,这种感觉让他们十分憋屈,想要怒吼发泄。
  【木屐的款式,其实不止平面那款,有的还带鞋面,虽然不知道木头鞋穿进去的感觉怎么样,但应该不会很难受。
  说到这,跟大家介绍一款鞋:谢公屐/履,发明人是南北朝时期的谢灵运。
  以前知道古人喜欢谢公屐/履,却不知道为什么喜欢,接下来跟大家讲解一下。】②
  “灵运,是你的谢公履。”友人们为谢灵运高兴。
  谢灵运也高兴,但没太高兴,“你们觉得,南北朝是个怎样的时期?”
  “这个名字,一听就充满动荡,不如汉朝安稳,甚至连魏、晋都比不上……”
  “可是,咱们又能怎么办?”友人们迷茫道,只觉得眼前看不到未来。
  从天幕他们知道未来会安稳,可他们身处其中,那种安稳,距离他们是很远的。
  “是谢公,可谢公身处的南北朝时期,唉。”李白听到偶像名字,十分高兴。
  可是想到偶像所处的朝代,情绪低落下去。
  “太白兄,谢公那边会好的,因为咱们有了天幕。”
  “就像,咱们避开了安史之乱一样。”杜甫在李白耳边轻道。
  因为天幕出现,唐明皇李隆基处置了安禄山、史思明等人,虽然依旧无法阻止地方起义爆发,可是比起安史之乱直接死去的人数比,已经算少,他们也不能再奢望更多。
  所以杜甫觉得,天幕能改变唐朝的安史之乱,自然也能影响到南北朝那边。
  “你说的对,谢公他们不知道未来也就算了,要是知道,一定会努力改变,就像我们大唐一样。”李白心情好很多。
  【谢公履,就是一种带鞋面的木屐,不过跟其他木屐不同的是,谢公履它的两个屐齿是可以拆卸的,上下山时,通过去除前后屐齿,可以让登山变得更加轻松。
  诗仙李白就写过关于谢公履的诗: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对了,谢灵运还是李白的偶像。】③
  “偶像?”谢灵运不懂偶像意思,不过看语气,应该是夸赞。
  “而且对方还是诗仙!”诗仙称号,又何尝让人不好奇。
  “咳咳,天幕,谢谢你!”
  李白激动的满脸通红,不仅是被酒呛到,还因为情绪让气血上涌。
  “太白兄。”杜甫连忙给李白顺背,并轻笑,“我能理解太白兄的激动,因为我对太白兄也是这样,太白兄也是我的偶像。”
  知道李白对谢灵运的喜欢,杜甫很快理解偶像含义,然后对照到自己身上。
  “咳咳!”
  李白又咳嗽起来,这次是不好意思。
  【谢公履算是最早的登山鞋,后来随着发展,我们有了更多款式的登山鞋。
  还有其他款式的木屐,也并没有被我们淘汰,只是被我们换了材质,那就是:拖鞋、凉鞋。】④
  【至于拖鞋和凉鞋,为什么取掉了屐齿,那是因为我们现在的路好了,路好了,哪怕是软平的拖鞋和凉鞋也不会硌脚。
  古代木屐/屐履的屐齿,就是起隔开脚和地面的距离,从而保护脚的作用。】
  “啊,后世也没有舍弃木屐,就是换了材料而已,不过为什么都有更轻便的材质了,日。本还会穿木头做的木屐?总不可能是他们买不起材料和修不起路?”
  本来诸朝古人们还以为木屐在后世华夏已经绝迹了,没想到只是换了款式。
  这样一来,日。本的所作所为,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为什么要舍弃更加舒适的材质,一直坚持用木鞋?
  他们古代没那么多条件也就算了,后世既然有条件,为什么还不改变?
  就像宋朝点茶一样,未来为什么消失,就是因为有了更加便捷的泡茶方式。
  “我算是理解‘墨守成规’的意思了,也就是说那什么本,学会了宋朝点茶和木屐后,一直对其保持原样,不做改良。
  难怪明清都泡茶了,他们还在点茶,难怪后世都有拖鞋和凉鞋了,他们还在穿木屐。”
  这种感觉,实在让诸朝古人难以形容。
  就好像他们从华夏带回去的东西,一直在保持原样,这边华夏时间流逝,风云变幻,人家那边以不变应万变。
  【还有一种鞋,说它是常规意义上的鞋吧,它充满残忍,说它不是常规意义上的鞋吧,它又被人为赋予了很多含义,总的来说,那种鞋,流淌着血泪,充满压迫。
  那就是北宋开始、南宋盛行、明清时期达到巅峰的:三寸金莲。】⑤
  宋元明清时期,当听到“流淌血泪”几个字眼,就有人想到了三寸金莲。
  但当姜叶和江雪用批判的语气,说出三寸金莲时,宋元明清的男人们眉头紧皱,对姜叶和江雪充满不喜。
  他们咬牙切齿,“后世人懂个屁的三寸金莲之美,她们后世都不知羞耻的穿凉鞋、拖鞋,把脚露在外面,要是在我们这,早把她们浸猪笼了!”
  宋元明清男人们一直都对后世的女人们不满,就像他们说的,如果后世女人们身处他们的时代,他们早就动手。
  现在之所以不动手,是因为他们够不到后世人。
  不过就算他们够不到后世女人身上,却可以发泄到自己身边女人们的身上,对那些女人拳打脚踢。
  而在被如此对待之下,还真有许多女人,对后世的人心里充满憎恨。
  她们已经彻底被男权社会驯化,其思想并不以自身性别利益为主导,而是以男人们的利益为主。
  又或者说,身处古代男权社会,不愿意被驯化的女人早就绝种,同理,骨头硬的男人们也是。
  面对后世指责,宋元明清的女人们有的愤怒指责天幕,“后世懂什么,如果我们不缠脚,连嫁都嫁不出去,活都活不下去!”
  “后世女人都是大脚,都是嫁不出去的命!”
  也有女人们觉得悲哀,“缠足很痛,可为什么还要让我们觉得这是荣耀?”
  脚疼不疼她们自己能不知道,可是好像除了她们,谁都不会把她们的痛苦当回事。
  “后世女人不再缠足,真好……”
  她们既欣慰,又痛苦。
  【三寸金莲鞋并不是特定款式,而是特定尺寸,它让人生生把不和尺寸的脚,塞进窄小的鞋子里。
  至于怎么塞进去,自然是去除掉三寸鞋外多余的尺寸。】
  宋元明清前面朝代的人们大惊失色,“后世把女人们的脚全都砍断了?”
  “那得死多少女人啊!”过程虽然错了,结论却是对的。
  宋元明清缠足的女人们,听到这,脚已经不由自主的抽疼起来,她们没有回忆起曾经缠足的痛苦,因为只要缠足,就会一直痛苦。
  而这种痛苦,只要她们还活着,就永远摆脱不了。
  【这就是古代的缠足流程,它们会让女孩子们的脚从小折断,这样等到女孩子们长大,前脚掌已经骨折碎裂,自然就能穿进三寸鞋里。
  而这样的脚,能走路吗?这样的脚是不能走路的,而这就是喜欢缠足男人们的目的。】⑥
  “这就是他们的目的……”宋元明清的女人们听到这愣住。
  “不是因为喜欢吗?”因为他们说喜欢,所以哪怕她们很痛苦,心里偶尔也会感受到一点甜蜜。
  “该死!”被天幕道破真实目的,宋元明清的男人们瞳孔骤缩,心里别提多愤怒和慌乱。
  “不要再说下去了!”他们不想自己的阴暗心思大白于天下。
  【从缠足一事,我们可以看出自唐朝之后,男人们心理越来越弱,不复曾经汉唐时期男人们的意气风发和自信。
  并且这种自信,直到现在也没完全恢复。】
  “这,会不会太夸张了?”听姜叶和江雪把事往前推到唐朝,唐朝及之前朝代的人们诧异。
  而宋元明清时期的男人们,尽管不服气,却没办法反驳。
  “跟汉唐比起来,我们确实差了不少,不是武器问题,我们的武器比汉唐更精良。”
  “就像后世说的,是心里问题,什么时候起,男人们腰杆不再顶天立力,而是变得卑躬屈膝,也不再向外挥拳,而是对内挥拳。”
  “只是没想到,这种情况居然到后世,都还无法改变。”
  宋元明清,只有少数男人敢正视男人们心理不再强大的事实,他们对此只有叹息。
  但大多数男人,是不愿意正视这个事实的,因为正视就代表承认自己卑劣。
  而承认自己卑劣,不如给女人们身上泼脏水,这相比改过自新,这才是他们拿手好戏。
  “后世男人既然没种,女人们又是怎么生出来的!”
  “后世女人该不会没有男人要,才这么憎恨男人吧。”他们哈哈大笑,不停的造黄谣,以及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慌乱。
  只是不等他们说完,天幕就消失在他们眼前。
  并且这不是个例情况,而是像他们对待女人缠足一样,北宋小面积、南宋大面积,明清时期达到顶峰。
  “你说,民间很多人都看不见天幕了。”朱元璋收到消息,当场愣住。
  之前也有人失去天幕观看资格,可没有这么多,就像明朝女人缠足数量一样多。
  可就像朱元璋残忍迫害女人们一样,他其实对那些男人处境也不关心。
  朱元璋担心的是民间可能生乱,“老四,你去平乱,谁也不能动摇朕的大明江山!”
  相比起朱元璋的含蓄,清朝帝王们则对这个消息感到开怀。
  “太好了,之前就觉得那么多人看到天幕不好,现在他们自绝后路,我大清也能安稳许多。”
  他们嘴里的安稳,并不是起义,事实上从清朝建立之初,各地的起义就没有断过。
  相比起各地起义,他们更在乎天幕内容。
  之前如果能阻止民间看天幕,他们一定会阻止。
  可偏偏他们不能阻止,现在那些人自己先没撑住,这如何不让身为异族的他们,感到安心。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