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们才能发挥出比我们更大的力量。”
以小窥大,诸朝执政者们神色凝重。
对于后世的古典舞蹈和乐器,诸朝古人们都不陌生。
就是听说后世世面流行的并不是华夏传统乐器和舞蹈,他们才绷不住。
“咱们自己家的乐器和舞蹈不好听不好看吗?为什么要学习西方的乐器和舞蹈啊!”
他们可以接受后世学习乐器和舞蹈的人数量少,但不能接受后世学习自家乐器和舞蹈的人数量少。
可以说对于这个消息,上至帝王权贵,下至百姓们,都没有不皱眉的。
就像他们说的,传统乐器和舞蹈才是自己家的,可是后世人们,许多学习的并不是自家东西,这让人心里好受才怪。
之前戏曲他们还没觉得有什么,因为戏曲在古代也属于小众行业。
可是乐、舞不一样,上至贵族,下至百姓,都有受众。
“看来后世的文化自信还没完全恢复,要是完全恢复,他们在数量上绝不会被压倒。”有人意识到问题本质。
以小见大,何止是歌舞专业,只怕其他方面也是。
【因为非遗专业的学生们数量比较少,所以采访视频就放到一块,除了以上采访外,我们还有更多其他采访,大家感兴趣的话,直播结束后,可以点击查看。
我们这里,对于高考生们的采访已经说的差不多,面对学生们对未来的喜爱和憧憬,我们会感到温馨。】
【那不知那些已经步入行业的前辈们,心里又是对自己专业怎么想的呢,接下来咱们一起去看看。
首先是考公,那些成功上岸的公务员。】
【“主持人你们好,我们是扎根基层几年的干部,几年时间下来,也算是有点心得吧。
听说你们这是历史节目,那我们的身份放在古代,就是官员了。”几个年龄在二三十岁左右的青年男女干部们说道。】
他们神色既不像高考生们那样稚嫩,也不像老年人沟通困难。
且信息化时代,他们冲浪速度还不慢,接梗也没问题。
“那些人就是后世的官员,怎么说呢,感觉没想象中的光鲜亮丽。”
“后世衣服没有阶级之分,从衣服上很难看出身份的。”
“不是衣服,是眼神和气质,你们看他们的眼神,一点没有咱们官员们的高高在上和傲慢。”
“也是,他们可是官员啊,哪怕面对采访,也太过平易近人了。”
底层百姓们对后世官员气质和眼神陌生,权贵们就更不用说了。
他们比百姓们更了解官员,陌生感只会比百姓们更强烈。
“从他们身上,居然感受不到一点官威,一个也就算了,居然全部都是,这就奇怪了。”
“是装的,还是有官威的人没有出现?”
【“虽然都是官员,但我们现在的干部和古代的官员还是有区别的,首先是履历。
比如古代科举制考中之后,官员们大都会派到地方,我们现在也是派到地方,这点相同。”】
【“不同的是我们的起点,古代新官一上任可能就是县令、知府,相当于咱们现在的县长或者市长。
我们则不同,我们则是从村子开始,也就是真正的基层。”】③
“原来基层是这个原因,确实,再没有比村子更小的地方了。”
“这么看来,还是咱们古代官员的官职更有含金量。”诸朝古代官员们心里舒坦了。
【“履历,也就是功绩方面,古今也有所差别。
古代官员们的政绩和地方贫富挂钩。
如果是一个好的地方,他们努力政绩会更好,不努力政绩也不会差。
遇到古代条件差的地方,他们会走关系把自己调去别处,这样一来,被分配到差地方的官员们大都是没背景没实力的,加上地方条件限制,让人很难做出政绩。”】
“这话说的,谁不想往好的地方去呀,有能力调走肯定要调走啊。”诸朝有背景和实力的官员们不以为然。
“唉,差的地方,确实很难做出政绩,没有政绩就升不了官,升不了官就离不开差地方,没办法,只能苦熬。”诸朝没实力和背景的官员们叹息。
【“咱们现在不一样,大家都会去差的地方执政。
这样既是为了让执政履历更好看,也是为了补足咱们国家的短版。”】
“履历更好看我们能理解,可是补足国家短板怎么说?”诸朝有人疑惑。
可是他们身边的聪明人,听到这句话,已经神情凝重起来。
“怎么了?神情这么严肃?”
“你们觉得后世国家短板是什么?又或者,咱们国家现在的短板是什么?”
“如果觉得问题太笼统,那详细点,你们觉得男人、女人、老人、孩子,哪个是短板?”
“按照顺序,从小到大是孩子、老人、女人、男人。”
“是啊,既然孩子的老人是最短板,那该怎么补足?”
“难道是……杀了?”有人想歪,大惊失色。
“……杀你个头,人都死了那叫没有短板,而不是叫补足短板!”正仔细分析的人气的头晕。
“不是杀了,总不可能是照顾他们,你们相信吗?”
因为比起杀了,照顾老幼这种事,听上去更加不可能。
聪明人们愣住。
【“国家的实力可以从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阐述。
而阐述方式,来自具体数字。
比如我们可以用这些数值分析出各地的经济、人口状况,然后再给这些数值,分出贫、中、富等大致区域,打上贫的地方,就是我们所要解决的短板。
我们先把这些短板地区问题解决,国家整体实力数值自然也会提升。”】
诸朝古人们听是听懂了,但还是不明白,“如果想要提升数值,没必要从差的地方入手吧?”
“如果从好的地方入手,数值会提升的更快,为什么不那样做?”
“没听他们说,他们这是在补足国家短板吗,决定一桶水高度的,是最低的那块木板,而不是最高的那块木板。”
“如果只看高的那块板,而看不到低的那块板,时间长了,国家发展会越来越歪,比如那宋朝,重文轻武,军事就是其短板。”有人直接拿宋朝举例。
宋朝:“……”
“咱们大汉/大唐的短板是?”刘彻、李世民等汉唐帝王赶紧扒拉自家短板。
“大明的短板是……经济。”大明短板,朱元璋不用多思考就得出结论。
【“比如我们这些基层干部,需要帮助村里的孤寡老幼们解决生存、生活、上学、医疗等方面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还要想办法提升本村贫困户或者整体村民们的经济、生活状况,当然后面这个更难。
而且这两种方式,可以分开,也可以合并。
比如我们要是能成功引进一些手工活,把活派给村民,就能提高经济收入,还顺带解决村民们的收入问题,形成双赢局面。”】
“后世官员们还会管百姓们存亡和生活?这也就算了,居然还有上学和医疗,医疗是看病吧?”
“除了这些外,居然还操心村民们的收入和生活,确定这是官员,而不是老妈子/爹子们?”
“就是,当我们没见过官呢,我们的官,可完全不是这样的!”诸朝百姓们直接开口怒骂。
被他们背后骂的官员们也迷茫,“不是,官员需要做那么多东西吗?”
他们官场前辈/上司们可没这样教导过他们。
而他们的官场前辈/上司们,又何尝不疑惑:做官还需要那样?
【“那我们方便知道你们进行到哪一步了吗?”
“说实话,我们目前只解决了第。一步,第二步正在进行中,
而第。一步计划,主要依托国家政策,比如老人们的养老金、医保,孩子们的贫困户助学申请,我们主要负责审核和审批。
说起这个,我们现在的扶贫环境,比前辈们好太多了,以前的扶贫那才是什么都没有,可就算那样艰难,他们都能走过来,我们这些后辈条件更好,也要做的更好才对。”】④
伴随着干部们的声音,出现的是一张涂满红色的地图。
地图模糊不清,只有大片大片的红色,让人触目惊心。
随着时间过去,那些大片的红色褪去,直至最后,只留下少部分的红。
可就算红色,也有深红和浅红之分,比起刚开始的大片深红,最后的红色变成浅红。
【“几十年来,我们成功帮助八亿多人脱贫,减贫人口占据全球的百分之七十,可以说咱们当初开国时定下的脱贫计划,已经快要实现。
等到第。一步全民脱贫实现后,我们就开始第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⑤
听到后世官员们的话,诸朝古人们都惊呆了,“几十年让八亿多人脱贫,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他们哪来的那么多钱?还有那个脱贫计划居然持续了几十年,而最初计划的制定者,又怎么确保在他们走后,继任者们会继续做下去?”
“对啊,官场人走茶凉的事还少吗?可我们却没在后世官员们执行脱贫政策上看到这点。”
诸朝执政者们纠结不解。
他们不禁想到自身,要是他们计划的国策,也能在他们死后还能延续就好了。
“这好不符合人性,一个人可以品德高尚,两个人也可以品德高尚,却不可能一群都是品德高尚的人。”
“几十年时间,八亿多人脱贫,其行动起来的干部数量绝不会少,就是这样,才让人想不通,为什么他们能一批接一批的进行脱贫计划?而不是放弃。”
一个两个他可以理解,一群人他真的无法理解,提出“人性本恶”的荀子迷茫。⑥
“你不也认为后天教育可以压制天生的恶吗?后世学校那么多,教导人向善不难吧。”其他诸子对荀子道。
“若是这样,我想看看后世信奉的思想。”荀子道。⑦
思想,那是比学习教育,更高等的思想境界。
也只有思想,才能让人做到那一步。
“我们也很感兴趣。”诸子们道。
他们又何尝不是。
【作者有话要说】
【注:①②……⑦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感谢小可爱的捉虫,么么哒~】
作者同类型完结文:
《位面餐厅从大秦开始》【可能雷点:有嬴政和吕雉cp。】
《诸天聊天群从西游开始》【可能雷点:有武松和潘金莲cp。】
作者预收文求收藏:
《国运直播从秦皇汉武开始》【和本文算同类型,主神、无限、历史直播、国运流。】
《诸朝直播带货指南》【位面直播、给诸朝古人和星际未来互相带货。】
《穿书女配和女主联手爆红》【娱乐圈文,女主和女二友谊长存。】
第六十六章
【“那脱贫路上, 有没有遇到过什么难题?”
采访人展开问道。】
【“有,脱贫可以分为身体脱贫和精神脱贫。
身体脱贫好说,只要帮他们走出困境, 后面的事就不需要再多操心,咱们脱贫的大部分人中, 都是身体脱贫。
最难的是精神脱贫。”说到这个, 年轻干部们眸光晦涩。】
“身体脱贫和精神脱贫?”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身体脱贫,应该是身体有疾, 或者不。良于行的那类人, 但精神脱贫, 是指没有文化的人?”
“没文化不代表精神有问题,后世口。中的精神脱贫,应该比我们想象中的更严重。”以至于后世官员们都觉得棘手。
很快, 天幕给出后世帮助百姓们脱贫的过程。
首先是身体脱贫,如诸朝古人们所想的那样,身体脱贫常见于身体有疾、残, 老幼等人。
这类人他们不是不想挣钱,也不是懒惰, 而是想挣钱都没有门路。
对于这类人, 后世的做法是直接给钱,身体残疾和有重病的, 直接办理残疾证、医保、社保之类的东西。
刚开始诸朝古人们还不知道那些证、保都是什么东西。
直到看到残疾证可以每月都能领钱,医保去医院看病, 能省很多钱后,诸朝古人们睁大眼睛。
“按照后世说法, 那些钱对于后世收入并不多, 可就算不多, 那也是钱啊,最重要的是每个月都有,只要省点,足够人生活了。”
“而且那可是白给的,不需要人干活出力!”
这一刻,诸朝不知多少人羡慕起后世。
“后世会给无依无靠的百姓们发钱,可咱们要是无依无靠,不管是官府还是身边人,都会想对咱们敲骨吸髓。”
对比古今弱者处境,诸朝古人们心别提多凉。
“还有那什么医保,人家看病吃药钱都不多,越上年纪看病花钱越少,要是咱们也能这样就好了。”
诸朝很多家里人生病,却治不起病的人们眼眶通红。
诚然后世的医疗情况不是什么病都能治,但总比一开始就没有希望好。
而那些生病的人们,哪怕只是一个希望,也能心满意足。
可偏偏,他们连那一丝希望都没有。
“孤寡老人们也会每个月给钱,哪怕膝下没有儿女,也不会被欺负,不像咱们古代,孤寡老人们最先被欺负。”
诸朝上了年纪的人们叹息。
“还有孩子们,可以申请贫困户,生活和读书的费用,都能减免,会最大程度帮助那些没多少依靠的孩子们成长。”
诸朝小孩子们还不能理解这些政策意味着什么,他们的长辈却知道。
长辈们抱着懵懂的孩子们泪流满面。
“要是你们能生在后世就好了,这样就不用跟我们一块吃苦了!”
诸朝除了心里受到触动的人们,还有一些人感受不大,他们或理智或冷血。
“帮助小孩子长大我们能理解,毕竟他们大了也是劳力,可是残疾的、生病的、老迈的人也会照顾,我们却不理解,因为那些人没有未来。”
身体健全的小孩子们,他们长大后还能发挥出作用。
可是那些残疾、疾病、老迈的人却不会,对那些人的投入,相当于全打水漂。
他们不相信后世人会傻的算不清这笔账。
可偏偏,后世人还是做了这样的“傻事”。
要知道那可不是一两个残疾的、生病的、老迈的人,而是数以亿计的庞大群体。
他们都不敢想象后世在脱贫一事上付出的人力和财力。
“为什么他们要那样做?”有人呢喃自语,十分不解。
“其实我们也很疑惑,为什么咱们官府对咱们这么差,后世官府却对人很好,虽然不明白这个问题,但要是让我们选择,我们一定会选后者。”
64/125 首页 上一页 62 63 64 65 66 6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