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农业税的取消已经让他们足够惊喜,可不交税,已经不是惊喜能够形容的了。
【这也是咱们现在跟古代税。收不同的地方。
古代的税。收靠百姓们的数量,咱们现在的税。收靠有钱人们的质量。
不同的税。收方式,导致古代百姓们备受苛捐杂税压迫,咱们现在的百姓,身上担子比古代百姓轻许多。】
“何止轻许多,是轻太多好不好。”
“没有农业税和其他苛捐杂税,感觉人生都亮堂了。”
“如果咱们也有实行阶梯税率就好了。”
“别做梦了,咱们条件可没法和后世比。”
“可天幕不是说隋朝有过阶梯税率雏形吗?”想减税的百姓们心里不甘。
“所以隋朝二世而亡,后面朝代政策都不敢直接照抄,生怕步隋朝后尘。”
隋文帝:“……”
听天幕提起隋朝的阶梯税率雏形“输籍法”他还很高兴,但看到别人又提起隋朝二世而亡,他瞬间心梗。
“取消农业税和阶梯税率的确是好事,但咱们目前做不到。”
“但咱们可以努力做到,毕竟未来的路那么清晰,咱们努力就可以达到。”
“说的没错,先前不知道未来咱们都能努力,现在更不用说!”
诸朝百姓们振奋,眼睛前所未有的明亮。
“好了,不知道未来那些百姓都能起义闹腾,现在更不用说了。”诸朝帝王们十分头疼。
之前百姓们起义大都是因为走投无路,但从现在开始,他们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这对百姓们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
但对当朝统治者们来说就不那么美妙了
一些敏锐的帝王仿佛看到百姓们形成的滚滚洪流,他们则站在洪流前方。
他们可以顺着洪流方向支撑一段时间,也可以站在原地或者逆行,以更快的速度被洪流吞噬。
“最终都是一样结局。”他们看到。
区别只在于时间,结果不变。
【作者有话要说】
【注:①②……⑦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感谢小可爱的捉虫,么么哒~】
作者同类型完结文:
《位面餐厅从大秦开始》【可能雷点:有嬴政和吕雉cp。】
《诸天聊天群从西游开始》【可能雷点:有武松和潘金莲cp。】
作者预收文求收藏:
《国运直播从秦皇汉武开始》【和本文算同类型,主神、无限、历史直播、国运流。】
《诸朝直播带货指南》【位面直播、给诸朝古人和星际未来互相带货。】
《穿书女配和女主联手爆红》【娱乐圈文,女主和女二友谊长存。】
第七十六章
【跟金银铜等材质的货币比起来, 纸币缺点确实很多,但同时纸币也有金银铜等材质货币不具备的优点。
那就是轻便,还有安全。】
大致说完古代税。收情况和主要纳税群体,
姜叶又把话题绕回到货币材质上面。
“跟金银铜比起来,纸币确实很轻, 但太轻让人没一点安全感。”
纸币的缺点让诸朝古人们心有余悸, 以至于听到优点,他们也没多心动。
“纸纸币轻便可以理解, 可是安全在哪方面?要知道纸币造假比金银铜货币容易多了。”
“而且隐藏方面, 金银铜体积也比纸币小, 纸币还不能保存更长时间。”
“那是因为咱们没多少钱,才会觉得金银铜比纸币小,对于有钱的权贵们来说, 纸币可比金银铜方便。”
“不过纸币没有金银铜有价值,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权贵们肯定选金银铜, 而不是纸币吧。”
“这倒也是,除非是那种纸币非常平稳, 且能顺利兑换的时期, 纸币才有价值,像动荡时期和不能兑换的明朝, 纸币就算轻便、安全,也没多少人喜欢。”
【首先是轻便, 小数额来说,自然是金银铜体积更小, 而这三种货币, 同样数额下, 金的体积最小。
随着体积加大,它们的重量也会变重,就像拇指大小的金子,换成铜钱,将是很大一堆。
大数额的金银铜就更不用说了,同等数量的金银铜需要用箱子装,而纸币只需要一沓。】
姜叶放出对比视频,小数额还好,还看不出金银铜和纸币的差距。
可等到大数额,双方差距会十分明显。
一箱子的金银铜,人力根本没法抱动,可换成等价纸币,孩子们的力气都没问题。
“纸币确实轻便,也有优点,要是防伪手段和兑换安稳就好了。”
这是普通百姓们。
而贵族们,也同样关心纸币兑换平稳,“要是能兑换平稳,用纸币也不是不行。”
毕竟他们跟没钱的百姓们不一样,他们是真的有钱。
【然后就是安全,像金银铜这些货币,体积小的时候还好,数量多的时候,难免显眼。
以铜钱为例,古代铜钱数量多了,需要穿起来,就问这么大一串铜钱,怎么隐藏?
不隐藏的话,很容易引来旁人觊觎,以及危险。】
视频里出现一个古装小人,铜板数量少的时候,他可以揣袖子里,再多的话会用荷包,其实到这一步,已经会遭遇盗窃这类危险。
像那种铜钱数量多,遮都遮不住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
诸朝古人们看到这一幕,十分感同身受。
因为他们使用。的钱大都是铜钱,心里能够和视频里的古装小人共鸣。
【光是日常就会遇到偷盗等情况,如果是那种远途旅行,在没有轻便纸币的情况下,就需要带上金银铜。
而这种情况,说实话,遇到打劫的几率会很大。】
“是非常大!并且纸币出现前,但凡是远途的人,身上一定有钱,这会让那些打劫的人很好判断。”
“反倒是纸币出现后,能够一定程度的迷惑山贼们。”
诸朝古人们脸色煞白。
只劫财的山贼还算好的,一般会劫色和劫命,可以说一旦倒霉遇到,生还几率不大。
【然后是银行,古代银行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唐朝银行距离宋朝纸币有时间差距。
在纸币出现,银行们不管是内部还是运输,都是金银铜,也就是咱们现在的现金。
数量庞大的金额,绝对会增加危险。】①
“银行,原来是钱庄啊。”
“确实,咱们一般人不会有那么多钱,可是钱庄不一样,钱来钱往,那就是歹人们眼中的大肥羊。”
“在城里还好,一旦出现在城外,那么多钱一定会被人盯上。”
“虽然钱庄运钱的时候一定会有人保护,但每次都提心吊胆,也让人受不了。”
外行人们都知道情况不妙,开钱庄的人们就更不用说了。
“确实,金银铜太过显眼,相比之下,纸币会好很多。”
“毕竟纸币比金银铜更好隐藏,比如用纸张遮掩混合。”
不过讨论这些的人,大都是唐朝之后,有钱庄的时代。
唐朝之前,人们虽然不知道钱庄,但其时代也有相似的店铺或者行当。
【银行的发展,和纸币也有一定关系,纸币因为轻便、安全等原因,降低了金银铜等货币的风险。
且随着纸币发展,双方联系越来越密切,直至今日,两者已经密不可分。】
“银行和纸币吗……”
“两者怎么个密不可分法?”很多人疑惑。
“想听一下银行的起源。”
不同时空的人,齐心协力问道。
他们的话上天幕,变成评论,被姜叶和江雪看到。
【银行起源吗,其实在唐朝之前,就有钱庄的雏形,那就是典当行。
典当行顾名思义,就是典当东西,跟后世以钱为本的钱庄功能有些区别。】
“原来钱庄是典当行啊。”
典当行,哪怕春秋战国的人们也不陌生,因为这个时期,已经有了典当的观念和实际例子。②
【从最初的典当行,到钱庄,再到咱们现在的银行,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我们目前银行的主要功能有存款、取款、贷款几方面。】
“赶紧记下来!”随着姜叶介绍银行,诸朝官。方人员们奋笔疾书。
“存钱和取钱,后世钱庄和银行,很值得人信任吗?”
如果不是值得信任,谁会把钱交给别人。
“还有贷款,那是什么?”
也有人注意到陌生的贷款一词。
【存款的话,就是往银行里面存钱。
如果只是为了安全,人们大可以藏严实点,为什么还要选择银行?】
“对啊,为什么要把钱存银行,自己留在身上不好吗?”
“所以可以得知,人们把钱存银行,最大原因并不是什么安全。”
“如果我是开钱庄的,我有什么办法能让百姓们过来存钱?”有人忍不住换位思考。
有的人想到办法,也有人想不出办法。
【答案是:利息。
存的钱越多,时间越长,利息也就越多,这种办法相当于钱生钱,这才是人们愿意存款的原因。】
“果然是许之以利。”之前想到办法的人,不出所料道。
“居然是给利息,好直白、简单。”
“可不得不说,这种办法很有效。”
是的,别说那些聪明人,诸朝百姓们听到把钱存银行里会有利息,别提多心动。
“钱存银行真的会有利息吗?”
“要是这样,难怪有人愿意存钱了。”
换做他们,他们同样愿意。
【然后是取款,只能存不能取就是耍流氓,比如明朝纸币不回收,明朝要是开钱庄,百姓们能血本无归。
只有切实兑换承诺,才能为银行积攒信誉,打下口碑,可以说取款对银行这个体系来说,十分重要。
他们要是敢不兑现取款承诺,那么整个银行体系也就无法运转,更别说做大做强。】
明朝官。方:“……”
不同于沉默的明朝官。方,明朝百姓们则庆幸和抵触。
“得亏朝廷没强制让咱们把钱存皇家钱庄,要不然就朝廷那德性,完全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③
“所以从一开始,朕的大明宝钞就行不通。”朱元璋眸光黯淡。
他已经彻底明白大明宝钞问题所在,可是已经晚了。
明朝因为前期所作所为,已经让百姓们失去信任。
“确实,要是无法取款,绝不会有人再信任钱庄。”
关于这点,是诸朝古人们的共识。
“等等,既然存钱承诺给利息,取钱的时候也不使绊子,那银行该如何挣钱?”
“银行不可能一点不赚,还往里面倒贴钱。”有人觉得不对劲。
按照天幕说法,百姓们存钱和取钱完成以后,是能获利的。
那么相应的,钱庄就会有所损失。
问题来了,钱庄是那种损己利人的慈悲存在吗?
开玩笑呢,就是不懂经济的普通人,也不觉得钱庄等地方,会一点不求回报。
【最后是贷款,贷款就是银行借钱给别人,然后收取利息的行为。
贷款也是古代钱庄盈利的手段之一,不同于咱们现在银行贷款流程大都正规,古代银行贷款很容易出现高利贷情况。
高利贷是十分暴力和血。腥的手段,咱们现在沾上高利贷,都可能出事,在古代更不用说,很多时候都会伴随命案、人。口。买。卖等罪恶发生。
大家注意远离高利贷这种危险行为。】④
“高利贷,原来如此,钱庄就是靠这个挣钱的,他们给出去的钱,必然会从别的地方拿回去,并且连血带肉。”
知道钱庄挣钱手段的人们神色凝重。
“钱庄居然那么可怕吗?亏前面看存钱和取款还以为他们是好的呢。”
诸朝原本对钱庄心生好感的百姓们傻眼,受到猝不及防的冲击。
就好像一个对你温和微笑的人,在获得你的信任之后,猛然露。出狰狞獠牙。
之前百姓们对存钱和取钱有多心动,在知道高利贷后,就有多心惊。
“天幕,也不是每家钱庄都会放高利贷的!”唐朝之后,有钱庄主人欲哭无泪。
“但不可否认,确实有钱庄这么做。”
并且放高利贷的钱庄数量还不少。
以至于连“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这种话说出来都让人羞愧脸红。
【比起古代的典当行,钱庄业务范围更广,然后有私人和公家钱庄之分。
咱们现在的银行也有公私之分,不同的是咱们现在银行不管公私,彼此之间数据可以互通,但古代,钱庄之间的数据并不互通。】
“数据互通,这是什么意思?”
“总不可能是能在其他钱庄用吧?”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不同钱庄的存款凭证怎么通用,这怎么可能做的到!”
诸朝开钱庄的人们十分激动。
他们身为内行人,都想象不出存款数据互通的样子,外行人们就更不用说了。
“我们钱庄只认自家钱庄的存款凭证,绝不可能认别人家的!”
【不过咱们现在银行数据能够互通,是凭借科技发展,不管是取款、转钱,都可以在不同银行操作。
可古代受限于条件,没办法靠机器精准识别,只能靠人力,所以也限制了钱庄的发展。】
说着,视频开始呈现古今小人取钱的区别。
古装小人拿着存款凭证去钱庄取钱,经过店员和掌柜的确认以后,顺利取到钱。
可他的存款凭证要是和钱庄对不上,则不会取钱成功,因为不同钱庄,不会认可对方的存款凭证。
“等等,如果是这个原因,完全可以朝廷下令,这样民间钱庄也遵守不就行了?”
“这样一来,存取款会方便许多。”有人想道,觉得这个问题,也不是很难解决。
“可同时也会更乱,一家钱庄的账都算不过来,更何况加上别家的账了。”
“既然这样,后世人又是怎么做到的?”
不等人回答,他们就得到答案。
只见现代小人走进自助取款机,卡一插,存款、取款步骤一气呵成。
不同银行取钱会扣除一点手续费,同银行取钱则不扣手续费。
也就贷款流程,才需要到柜台确认。
直到现代小人消失不见,诸朝古人们都还回不过神来。
“不是,他们取钱和存钱的时候,怎么没看到人啊?”
78/125 首页 上一页 76 77 78 79 80 8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