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缨目光抬起,不知是诧异他这话,还是惊诧他好像生气了。
“我……”
她看着面前冷峻的脸,忽的顿了下。
华缨没有想嫁之人。
湘表姐说,哪日遇得喜欢的郎君,便是将能伤自己的匕首亲手递给了他。
可她,好像要将那匕首递出去了……
华缨非是笨蛋,她见过的郎君不计其数,其间也不乏容貌出众者,可几回入梦,梦中同一人,醒来时觉怅然,想要再会周公去。
“殿下问我做甚?待我嫁娶,殿下也要来赴宴吃杯喜酒?”华缨唇角弯弯,睁着双明亮的眸子问,好似有他这般尊贵之人来赴宴,是她之荣幸呢。
赵徵久未开口,半晌,哑声道:“你有喜欢的郎君了?”
华缨眼珠子轻飘了下,含糊的点点头,叽里咕噜道:“时辰不早,殿下……”
赶紧回家吧!
话没说完,华缨眼尖的瞥见一道熟悉的身影,立马抽回手,一蹦三尺高,热情洋溢的喊:“爹爹!”
救救!!!
徐九涣提灯行来,衣决飘飘,目光在这二人之间飘移打量,眉梢微挑,“哟,太子殿下。”
赵徵欲翻身下马回礼,刚一动,便听华缨开口说。
“快到宫门下钥的时辰了,殿下不必拘礼,快快回宫吧!”
华缨莹白的脸上满是真诚,还颇为殷勤的替他轻拍了下马臀。
骏马哒哒哒的迈着优雅的步子朝长街深处去。
赵徵自来得及与徐九涣在马背上颔首回礼。
父女二人目送着赵徵离开,而后才一道朝巷子里走。
“你怎的才回来?”华缨抢先道。
徐九涣啧声,“五十步就别笑百步了吧。”
华缨闭上了嘴。
将进门时,忽的听她爹幽幽的问:
“你那是怎么回事?”
华缨脸不红心不跳的说:“与湘表姐游湖回来时,正好遇见殿下办差回来,便说了两句话。”
徐九涣睨她:“当我瞎?”
华缨:……
夜深人静,华缨幽幽叹了声气,“爹爹……”
“嗯。”
“我不会再开心了。”
“嗯?”
“我好像……有意中人了呢。”
徐九涣猛然扭头:“嗯???”
八月中旬,中秋宫宴。
日将落时,府中几人穿戴整齐,要进宫赴宴了。
华缨和爹爹没再进宫蹭宴去,二人在府中看厨娘做月饼。
大抵是父女俩守家门委实太过凄凉,徐鉴实颇有些瞧不过眼,从自己私房拿了二十两给华缨,“若是不想吃家里的饭,便带着你爹去飞仙楼吃。”
徐九涣翻了记白眼,当真是不知谁是爹。
他扭头,“我也要二十两!”
徐鉴实给他一记白眼,带着次子一家子出门了。
华缨悄摸摸的要将银子塞进荷包里,旁边一道过分锐利的目光扫来,她动作顿住,叹声道:“知道呢,分爹爹一个。”
说着,将一锭银元宝递去。
徐九涣也当真理直气壮的将那银锭揣进了自己袖袋。
父女俩清清静静的过了个团圆节,吃了月饼,喝了桂花酒,还赏了两刻钟的月。
没等到徐鉴实他们宴散回来,父女俩便拍拍屁股舒舒服服的回屋睡觉了。
翌日,天朗气清。
华缨睡醒时,已天光大亮,屋里睡觉的米糕都跑出去玩儿了。
不多时,她正用早饭,华敏跑了过来。
“今日不读书?”华缨瞧见她,稀奇的问。
“祖父出门见朋友了,我晚些去,他不知道的,”华敏朝她眨眨眼,自盘子里捏了块糕饼吃,嘀嘀咕咕道:“阿姐昨日没去中秋宴,当真是惋惜,昨儿有好看的热闹瞧呢!”
华缨吃着米粥,微抬了下眉眼,示意她别卖关子赶紧说。
华敏嘿嘿笑了两声,将糕饼咽下,道:“平嘉皇后病了,昨儿我们去请安时,都没进去福宁宫宫门,这便罢了,可还没等坐宴呢,有个宫人来传,说是韩贵妃请夫人们去宫里小坐。”
华缨两弯细眉微蹙,“韩贵妃?”
华敏重重点脑袋,又贼兮兮道:“没人去!”
华缨:……
倒也预料中的,谁也不蠢,韩贵妃再是得昌隆帝宠爱,也只是嫔妃,非是后宫之主,手中也无凤印,诰命夫人们入宫觐见,给平嘉皇后请安乃是规矩,换作寻常人家,谁去人家府上做客时,见不到当家主母,会去见妾室?
再有,韩贵妃虽是有孕,可男女尚且不知,即便来日诞下的小皇子,昌隆帝当真能为了他废了赵徵的太子之位?
心中有计较,前来相请的宫人定是无功而返的。
“因着这事,韩贵妃赴宴时,脸色难看的紧,众夫人也只当没瞧见,不过,韩家人倒是与韩贵妃一派的做派,韩家二爷在殿中调戏一个伶人,被太子殿下当众给罚了,殿中争执了几句,官家瞧着不大高兴,但祖父和几位大人说,太子殿下做得对,官家也没说什么。”
华缨眸子微微睁大了些,细细品着米粥,没说话。
昌隆帝……
完蛋,她都要偏心了呢!
半上午,姚宝湘过来找她玩儿了。
相比华敏,她描述的便绘声绘色多啦,好似还置身那场宴席中。
“韩家父子多大的脸啊,竟是还想让太子殿下敬他们酒,真当自己是国丈、国舅了不成?”姚宝湘捏着拳,义愤填膺道:“别说平嘉皇后还在,便是殿下乃是太子,是储君,只有旁人给他敬酒的份儿!”
“还有那韩贵妃,当真是一门子父女兄妹,你知道她说什么吗?说什么皇后娘娘身子抱恙也无妨,她宫殿不比福宁宫小,可招待各位夫人去吃盏茶,叙叙话,小坐片刻。”姚宝湘气得胸口一鼓一鼓的,“她多大脸啊,几位正一品诰命夫人去给她请安?”
不愧是读过许多话本子的,华缨听得津津有味,不由得追问:“然后呢?”
“然后,众人便在殿中坐着等开席了,昨儿散的还早些呢,官家被韩贵妃不知说了什么,早早的便离席去了后宫,太傅与几位老臣见着时辰差不离时,才散宴回府,当真是……我跟你说,就是京中谁家做宴做成这模样,都要被人家在背后嘀咕笑话一整年的!”
华缨一副受教了神色直点脑袋。
姚宝湘端起茶水一咕咚喝了,又道:“太子殿下那日还让你遇着韩家人时躲着些,他却是将韩家老二收拾了。”
华缨亮晶晶眼。
说啊说啊。
“韩老二狗改不了吃屎,瞧上了那貌美的琵琶女,当场将人拉进了怀里,正恶心的要亲人家,太子殿下给拦住了,训斥韩老二殿前失仪,要责十板子,官家还护着,说是一时酒后无状罢了,何至于动宫规。”
姚宝湘越说越生气,“那王八蛋还想求官家将那琵琶女赐给他!殿下说,宫中的伶人非是奴籍,是自民间选来的擅乐之人,若是随意让人送了达官显贵,只怕是会让百姓寒心,太傅与谏官大人也劝,官家这才歇了心思。”
华缨:……
小华敏得多读些话本子了!
“不过,宫中有韩贵妃,只怕是那琵琶女的日子不会好过。”姚宝湘去倒茶,唏嘘一句。
没听到附和声,她端着茶碗回来榻上,轻撞了下华缨肩膀,“想什么呢,这般认真?”
华缨在想赵徵。
“你说……殿下可会变成刘据?”
“嗯?”姚宝湘大口喝茶,“谁啊?”
华缨:……
往前朝几代数,太子之祸不在少数。
昌隆帝尚在壮年,而赵徵如今日渐的羽翼渐丰,哪怕赵徵什么都不做,他也犹如是静待时机与昌隆帝一争的雄狮。
而韩贵妃是昌隆帝的宠妃,她腹中的孩子长大之时,昌隆帝也将老去,委实是……顺理成章。
华缨正想着,忽的,脑中浮现了个念头,霎时遍体生寒——
韩贵妃如今这般嚣张,是因昌隆帝宠爱太盛,还是他与韩贵妃透了什么口风?
第63章 城东,十两银子,来赎人……
清晨,福宁宫的宫人们井井有条的在院中洒扫,门外步入一道烟粉罗衣的身影。
“公主殿下。”
赵商絮脚步停在院中,道:“我来探望母后,还劳嬷嬷通秉。”
“殿下稍等。”嬷嬷说着,进殿去了。
赵商絮两只脚尖碰着,仰头望了望。
今日日头好,天色湛蓝,云朵舒展,澄净得一尘不染。福宁宫中也以水缸栽种着水莲,隐隐嗅得花香。
可便是景致极好,仰头时,也只能瞧见一寸天光。
少顷,嬷嬷出来道:“娘娘请殿下进来。”
自上回昌隆帝寿诞罢,平嘉皇后便病了,已近半旬月。
赵商絮进来殿中,平嘉皇后正在镜前梳妆,气色瞧着不大好,可也委实说不上缠绵病榻。
“给母后请安。”赵商絮福身道。
平嘉皇后自镜中看她一眼,“去坐着吧,陪母后用早膳。”
“是。”
早膳几道清淡菜色,赵商絮瞧着平嘉皇后的脸色,咽下一口米粥,将昨日宫宴上的事说了,话了,又小声说:“韩家父子还想让哥哥给他们敬酒,哥哥没理会。”
平嘉皇后垂眸吃饭,并未搭理这话茬。
赵商絮抿了抿唇,极低声道:“母后,哥哥是不是当不了多久的太子了?”
“啪!”筷著拍在了桌上。
平嘉皇后疾言厉色的训斥道:“胡说什么?”
赵商絮霎时白了脸色,满目惊慌又不知所措,一双眼睛瞬间漫起了水雾,好半晌,方才寻回了声儿,“父、父皇不喜欢哥哥,也不喜欢我……”
她说着,一串眼泪啪嗒的低滴落,便是连哭都是无声的,“韩家的人欺负哥哥,也欺负我,父皇帮着韩家说话……母后,我害怕……”
“你记住,你哥哥是太子,是日后的君王。”平嘉皇后神色严厉道。
赵商絮迟疑着颔首,抬手擦了眼泪,垂着脑袋吸吸鼻子,又吃一口米粥。
平嘉皇后看着她单薄的身形,道:“你是公主,不用怕什么。”
说着,又忍不住道:“半分威严也无,勿怪那些个拜高踩低的欺负你。”
赵商絮咽下米粥,又温吞的点点头。
一刻钟后,她从福宁宫离开。
平嘉皇后唤来了嬷嬷,吩咐道:“去传韩夫人,进宫侍疾。”
嬷嬷微楞,随即领命去了。
巳时初,韩夫人刚被宣诏进宫,韩贵妃便得了风声,带着宫人到了福宁宫。
“贵妃娘娘,我们娘娘正病着,谁也不见。”嬷嬷将人拦在了外面,目光扫过她发髻上的凤尾钗时,神色变得难看。
凤乃中宫之后,这般有违礼制的东西,她竟是敢穿戴着招摇过市,也不知是仗着官家宠爱而横行无忌,耀武扬威,还是得了官家授意。
“谁也不见?”韩贵妃冷哼一声,“既是病着,召来太医好生养着就是,唤我母亲入宫做甚!”
“韩夫人是诰命夫人,娘娘缠绵病榻,宣诏夫人进宫侍疾有何不可?”嬷嬷道,“贵妃娘娘怀有龙嗣,还是小心为上,福宁宫的事,便不劳娘娘操心了。”
话音未落,啪的一声清脆巴掌声。
韩贵妃扶着还未显怀的肚子,横眉竖目道:“混账东西!竟是敢咒本宫肚子里的皇子!看我不撕烂你的嘴!”
嬷嬷不慌不忙的跪下,道:“贵妃娘娘见谅,奴婢关切娘娘腹中身孕,犹如贵妃娘娘担忧我们皇后娘娘的身子。”
“你!”
韩贵妃脸色倏变。
“太医说,我们主子须得静养,贵妃娘娘见谅,今日奴婢们当真是不敢放您进去,还请回吧。”
说罢,嬷嬷起身,示意宫人将门阖上,她疾步进了殿中。
平嘉皇后靠在迎枕上,正翻着一卷书,面上脂粉未施,长发散着,身上穿着件月白色的中衣,听见动静,她抬眼瞧来,顿时细眉蹙起,冷声道:“韩贵妃打你了?”
“奴婢无碍,”嬷嬷走近,低声道:“韩贵妃被拦了,只怕不久,官家就会过来。”
她说着,顿了两顿,提醒道:“韩贵妃用了凤尾金钗。”
平嘉皇后默了片刻,冷笑了声,淡漠的翻了页书,垂眸冷道:“当真是越活越没德行,脸面规矩都不要了。”
这话骂谁,嬷嬷都不必想。
过了两刻,福宁宫的门再次被叩响。
院子里伺候的宫人,惶惶的进来禀。
“娘娘,官家与太子殿下过来了!”
殿中昏暗,甫一开门便嗅到了清苦的汤药味,安静得不闻人声,只一小宫女伺候在榻前。
“官家,太子殿下。”
宫女请安道。
50/66 首页 上一页 48 49 50 51 52 5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