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吧,皇后可醒着?”
“娘娘服过汤药便睡去了。”宫人轻声道。
昌隆帝目光落在那扇薄如蝉翼的芙蓉屏风,片刻,抬步朝内殿去。
那股子汤药的清苦气重了些,帘帐掩着,隐绰瞧见那抹削瘦的肩。
赵徵站在外殿,面上无甚神色。
从前,他觉得这便是夫妻,相敬如宾,可如今再瞧,却是觉得冷得慌。
二人之间只剩算计,便是连情分都消磨得不剩几分了。
赵徵不愿再看,抬脚刚要出去,忽的听内殿中一声呓语,顿时浑身一僵。
他有一乳名,只是经久未曾听过,他都要忘了,蓦然听得,竟觉几分恍惚之感。
“奕哥儿……”
声音很轻,犹如沉疴。
赵徵顿了两瞬,转身朝内殿走。
昌隆帝站在床榻前,轻纱帐子里伸出一只手来,好似要拉他上前。
赵徵脚步微滞,越过昌隆帝,屈膝跪在榻前,唤道:“母后。”
卧病之人沉重的眼皮缓缓睁开,目光隔着帐子落在他脸上,片刻,好似从那场不安的梦中醒神,怅然道:“太子来了。”
说着,视线越过他,看向他身后之人,声音冷清:“官家。”
“吵醒你了?”昌隆帝问着,上前一步,将那隐约朦胧的纱帐揭开。
小宫女连忙接过那帐子用金钩挂好,又来扶皇后娘娘。
“你身子不好,礼便免了吧。”昌隆帝抬手搭在她削瘦的肩上,止住她欲起身行礼的动作。
平嘉皇后眼眸微垂,淡淡道:“多谢官家。”
这句说过,殿中静了一瞬。
昌隆帝问:“方才梦见太子了?”
“做梦罢了,还以为是在王府,太子幼时。”平嘉皇后靠在迎枕上道,语气之寡淡,愈发显得方才的梦怅然若失,感今怀昔。
昌隆帝松垮的眼皮垂下,看着俯身跪在榻前的儿子,忽的生出几分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来。
赵徵是他头一个子嗣,那时,他与皇后还时新婚初成时,娇妻稚子,那种初为人父的悸动与喜悦,是之后哪个孩子出生都比不上的。
太子天资聪慧,先帝时常夸赞,昌隆帝又何曾不骄傲?
可是,太子愈是聪慧,便显得他天资平平。
他更是忘不了先帝驾崩那日,殿中跪着几位肱骨重臣,他被召去,跪在榻前,听着先帝立下了立赵徵为皇太子,若无反乱,永不可废的遗诏。
昌隆帝不知是该因终于得偿所愿,荣登大宝而狂喜,还是因那诏书而痛疾。
此后,他有许久不愿见着赵徵,殿中跪着的徐鉴实四人。
他的皇位得来名正言顺,却又好似从未名正言顺过。
平嘉皇后眼角余光扫过昌隆帝的神色,道:“官家案牍劳形,不必在妾身宫里耽搁了,韩贵妃替官家怀着龙嗣,官家多关切才是。”
话音刚落,嬷嬷进来禀道:“娘娘,韩夫人想要去探望韩贵妃娘娘。”
“准了,”平嘉皇后道,“韩夫人难得进宫,让她多陪贵妃叙叙话,若是留在贵妃宫里用午膳,稍迟些好生将人送回府。”
“是。”
嬷嬷福身后退下了。
昌隆帝道:“皇后怎的召徐夫人进宫了?”
平嘉皇后垂着眸子没答。
旁边的小宫女观着脸色,小声道:“娘娘昨夜梦魇,梦见了故去的老夫人,体贴贵妃娘娘怀有身孕,难免想要见见母亲,可贵妃娘娘名声喧嚣,娘娘也得顾着宫中其他娘娘们,这才以侍疾之名,请了韩夫人进宫,本也是要将人留个两刻钟吃盏茶,再请去贵妃娘娘处的。”
她没提福宁宫门前闹的那场,也没说嬷嬷脸上的那巴掌红印。
可是,昌隆帝知道了,也看见了。
片刻,昌隆帝道:“让人去做些清淡的饭菜,晌午我陪皇后用。”
“是。”小宫女福身退下了。
昌隆帝沉吟片刻,道:“近日户部在忙着重修鱼鳞图册,此事虽是繁琐,但也获益匪浅,太子去吧。”
“儿臣领命。”赵徵俯首。
赵徵从福宁宫出来,便见闻津等在外面,一脸的心虚模样。
“怎么?”赵徵问。
闻津面露难色,将一张信笺递来,而后悄摸摸的退后几步。
赵徵展开那像是自哪处随意撕来的半截纸,只见上面龙飞凤舞的书——
城东,十两银子,来赎人!
赵徵眉微蹙,抬眸看向闻津。
“怎么回事?”
“老七送回来的,说是……”闻津咽了咽喉咙,又退后一步,小声说:“这是徐大小姐给的,老八给她扣下了。”
赵徵:……
他脸上浮红,有些无言的恼道:“不是让他在东宫当值?”
闻津讪笑道:“老五今儿病了,便让老八替了他去,他也不知老八先前被徐大小姐捉住过……”
赵徵闭了闭眼,一副不忍再听的神色,耳根连着脖颈,染了一片绯红。
半晌,他抬脚出了宫道,冷漠无情的说:“让他扣着吧。”
跟在后面的闻津瞪圆了眼:“……啊?”
不救一下子吗?
前面赵徵咬牙切齿声传来。
“让他自生自灭。”
第64章 我徐华缨喜欢谁,谁便是……
晌午时分,城东。
酒楼飘香。
门前行人接踵,街边还有老翁卖葡萄的。
“赵郎君!”
忽的,一道清脆的欢喜声。
赵徵抬眼,便看见了趴在楼上窗前笑看着他的姑娘。
华缨今日难得规规矩矩的梳着发髻,额前画花钿,笑吟吟的模样更胜髻上那朵芙蓉。
赵徵微颔首,便听她又道——
“来赎人啦?”
赵徵脚步一滞,生出些想要扭头就走的窘迫来。
他面色泛起些潮红,还未开口,便见她招手。
“上来!”
闻津跟着赵徵上来楼上,待看清雅间儿里的情景时,心想,殿下让老八给扣着当真是好主意呢,又何必救他?
桌上满盘佳肴,华缨临窗而坐,一侧坐着姚宝湘,一侧是那大快朵颐的暗卫。
“殿下……”老八啃着鸡腿喊了声,惭愧得脸都发烫了。
今日老五不能当值,他便自告奋勇了,原是想一雪前耻,他堂堂太子贴身暗卫,怎能轻易被人察觉行踪呢!
老八颇觉委屈的朝旁边穿着花裙子的小姐瞧了眼,这人……
罢了,她还给他吃鸡腿儿呢。
赵徵一脸难尽之色,面上红潮还未褪,又扑起一层来。
他自袖袋里掏出两锭银子放在桌案上,干巴巴道:“可否让他走了?”
“噗!”姚宝湘当真是没忍住,口中的甜汤喷到了对面坐着的人质脸上,“咳咳咳……对不住啊……咳咳咳咳……”。
老八啃着鸡腿,傻眼了。
后面竖着耳朵站着的闻津都有些不忍直视呢。
华缨也有些忍俊不禁的噗嗤笑了声,一双桃花眼弯起漂亮的弧度,眸子里盛满了笑意,故意逗人玩儿似的,“可他还吃了我的鸡腿儿,”她说着,小下巴朝桌上佳肴轻抬了下,“喏,都是他吃的,酒菜钱殿下可带了?”
赵徵默了一瞬,又掏出两锭银子来,与桌案上那两锭排排坐。
华缨露出两排小白牙,笑眯眯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殿下也是呢。”
赵徵:……
闻津带着啃鸡腿儿的老八出去了,将厢房门阖上,隔绝外面食客醉酒的喧闹声,又将桌上菜色换了一桌新的来。
赵徵颇为坐立不安,越是久,越是深觉梁上悬刀未落之感,一顿饭味同嚼蜡。
结账出了酒楼,华缨与姚宝湘行在前面,赵徵走在后面,日光甫一照来,他被晒得微微眯眼,便见华缨回头瞧来。
赵徵霎时浑身一凛,犹如浇了满身的凉水。
她是要问了吧?
自方才见着,华缨也只是打趣的问他可是来赎人,纯粹的故意打趣,惹他羞臊。
可她偏不问他意欲何为,倒是显得他居心不良……
赵徵想着一顿,木然的眼睑微垂。
他也确实居心不良。
“殿下,可要去跑马?”华缨问。
赵徵神色怔了下,随即摇首,“今日不行,我领了与户部诸位大人编修鱼鳞图册的差事。”
这话,反倒是让华缨愣了下。
鱼鳞图册乃是户部紧要的差事,来日功绩簿上,少不得要留太子名讳,这样的好差事,昌隆帝当真让赵徵去?到底是她小人之心了,还是其中另有图谋?
“若你明日闲暇,傍晚时,可同去城东外跑马。”赵徵又道。
“好啊。”华缨笑眯眯的应下,那眸光闪了闪,道:“那我可问殿下,为何让人跟着我了吗?”
赵徵刚不知觉放下的心,霎时提起,好似有一只小手轻捏了下,使他呼吸都停了瞬,有些羞愧的别过脸,看着那午后静谧的街角,喉咙滚了几下,在那双灼灼目光下,他干巴巴道:“对不住……”
“道歉就别说了吧,殿下分明是有意为之,”华缨说着,双手揪着裙摆,上来一阶石阶,目光更靠近他些,“也是明知故犯。”
这样被教训的话,赵徵便是在学宫读书时,也未受过几次,这会儿子,被她明晃晃的戳破来,一张脸轰然红透,难为情得向后退了半步。
华缨好似很稀罕他这副羞臊难当的模样,那双眼睛紧瞧着,唇角弯着,仰头看着他的眸子里盛着浅淡的日光,她步步紧逼道:“殿下想知道什么,不妨直接问我。”
这样近在咫尺,已然越了规矩礼数。
可赵徵这回没退,看着她靠近,心口涨得厉害,他张了张唇,道:“我想瞧瞧,是哪家郎君让你倾慕。”
虽是羞于启齿,但他实话实说。
这半月夜半难眠,卑劣性在深夜藏不住,她总是忍不住想,那夜他若是与她表明心意,可会让她有些许为难?
话出口,却是见那双眼睛笑意更甚,像是只故意耍人玩儿的狡黠狐狸。
赵徵喉结轻滚了下,忍不住别过脸去。
华缨脑袋歪了歪,跟着他的目光动,“殿下为何要问我心上人是谁?”
赵徵看着她鬓间那朵芙蓉花瓣颤了颤,心也好似跟着轻晃了下。
若是心有属意,该禀告双亲,父母做主,与对方长者私下互通心意,再好生请媒人上门提亲,三书六礼,聘之为妇。
可若二人互通情意,那是私相授受,为礼不齿。
可他……
赵徵喉间微涩。
“是我冒犯了。”赵徵拱手赔礼道。
华缨未避让,脸上的笑意淡了些,“殿下既是不坦诚,便也不要想着窥探旁人的心意,无论我喜欢的是谁,都不会是胆小怯弱的蠢蛋。”
说罢,她朝赵徵潦草的福了福身,“还有事,先走一步。”
说着,华缨转身就走。
那朵芙蓉不见,眼前的日光白得刺眼,赵徵有一瞬的眼晕,回过神来时,话已然脱口而出——
“心悦你。”
芙蓉红的裙摆旋起,犹如湖水涟漪,裙摆下的绣鞋停住,面朝日光而行的人唇瓣翘起,有几分得逞与欢喜。
“因为心悦,是以,”赵徵脑中空白一片,耳边的声音都在瞬间倏然远去,他甚至能听见胸口的跳动声,“想知道为何是他,而不是我。”
华缨转身看他,那股子欢喜并未瞧得出,她道:“方才还有一句未说,我徐华缨喜欢谁,谁便是盖世英雄。殿下,你觉得你是英雄,还是蠢蛋?”
说罢,转身扬长而去。
赵徵怔愣片刻,忽而扬声问:“那明日跑马……”
“如期之行。”华缨高抬手臂挥了挥,踩着脚凳钻进了马车。
马车里,姚宝湘一出戏瞧得意犹未尽,连声啧啧。
华缨脸不红心不跳,拿了个冰果子啃。
姚宝湘轻撞下她的肩膀,揶揄道:“行啊,徐大胆儿,这眼角眉梢都透着春风得意。”
“表姐何时会看面相了?”华缨睁着弯弯的桃花眼,抬手点了点自己的眉心,模样认真问:“这儿有啥?”
姚宝湘捧着她的脑袋,煞有介事的瞧,片刻,肃然道:“有灾。”
华缨:。
姚宝湘:“情债。”
华缨:……
姚宝湘大抵是乌鸦嘴。
当夜,宫中传来了噩耗。
昌隆帝驾崩了。
享年三十九,驾崩于永宁九年,八月十六。
华缨是被那悠长的丧钟惊醒的。
每响一声钟,心便跟着一沉。
春居堂很安静,但她能想到祖父院中会有多忙乱。
徐九涣也披着衣裳出来了,脸上还有酣睡时压着的印子。
华缨懵懵的,心口却好似塞了千斤顶,看见他,她呐呐的喊:“爹爹……”
“嗯。”徐九涣应了声,“天塌不下来。”
父女二人出了院子,在堂院见到了身穿朝服,匆匆要出门的徐鉴实父子。
51/66 首页 上一页 49 50 51 52 53 5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