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爹也走上了祖父郁郁不得志的路,祖父受不了这打击,一病不起,黯然去世。
和我爹不同,我的祖父听说是个仁善之人,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过溺爱孩子,百依百顺,所以养成了我爹这自私自利的性格,老父亲才刚去世,他就用下作手段强娶我娘。
相同的是,金榜题名同样是我爹的执念。
他年少即成名,却没有如众人期盼预料的那样功成名就,数十年过去,再无人讨论当年的神童,也无人知晓他是谁,我爹心高气傲,自然不甘心一辈子就此泯然众人。
经历了数十年的吞并,现如今天下大势,还算稳定,召国继承了旧朝的上京,又是现今最大的国家之一,改年号承平,开始重新举办科考,广纳天下贤士。
我爹自信满满,得了三十文银钱充作盘缠,吃了二两白糖饱腹,就打算扬长而去,看都没再看我一眼。
货郎解开拴在桥柱上的绳子,拽着我往反方向离开。
从此山长水远,天高地阔,他奔向他的大好前程,我走向我的菜人市。
我可能就,再也见不到自己的亲爹了。
于是我扑腾一声跪了下去,朝我爹大喊了一声,「爹爹!」
我爹回头看过来。
我绑着的手撑地艰难地朝他磕头,飞速连磕十数个,力道大得额头都磕破了,流了满颊的血。
我的声音有些哽咽,强忍着哭意:
「爹,女儿不孝,没办法再还报生恩。荒桥无折柳,女儿只能磕头为您送行,祝愿您前程似锦,功成名就。
「祖母去世的时候,给您留了话,女儿一直没敢告诉您,怕爹爹伤心,但如今不说,怕是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了。」
我想上前,头磕得太猛晕了一下摔在地上,我爹对自己生母倒是重视,自己走过来俯看着我,「母亲临死说了什么?」
我的祖母,死得太过突然,连遗言都没交代一二,我爹没想到她死前其实是留了话的。
我踉跄地站起来,靠近我爹时声音不自觉低下来,有些怯弱。
「她说……」
接着冷冷看我爹一眼,毫不犹豫地伸手抠住他最脆弱的眼睛。
「她说我小小年纪,竟如此狠毒。」
我年纪小打不过成年男人,又被绑住了双手,只能攻其不备击其弱点,以命相搏。
我爹痛苦地大叫一声,两只手下意识来掰我手,我强忍着剧痛,一脚把他踹下了桥。
我爹掉进了洪水里。
滚滚洪流向东去。
他可能都忘记了,我小时候是最惹他讨厌的。
因为我一身逆骨,桀骜不驯。
我娘性子柔顺,温柔贤惠,我的阿姊和小妹,也都像了她,听话得很。
只有我是个异类,从小就有一股子狠劲,会在他打骂阿姊的时候冲上去咬他,宁愿把自己的乳牙咬掉了,也要咬下他一块肉来,自己不好受,也不叫他好受。
小妹刚出生的时候,祖母想把她溺死在尿盆里,我说听闻隔壁村有户人家闹鬼,霉运连连,一家子都生了怪病,好像就是因为在屋里溺死了个婴孩。于是她改变了主意,要把小妹扔去河里淹死。
我一直跟在后面,朝她苦苦哀求,想要看小妹最后一眼,想要抱一抱这个马上就要被溺死的妹妹,祖母被我闹得烦了,把襁褓给了我抱。
半人高的我,接住了襁褓,立马收起了可怜的神色,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地注视着祖母的背影,趁她不备把她推到了河里。
我的祖母,刁难了我娘和阿姊大半辈子,肯定想不到自己是这样的下场。
她惊恐又愤怒地看着我,说出了死前最后一句话:
「你小小年纪,竟如此狠毒!」
我冷眼看着她沉进水里,才急匆匆地跑回去报信求救。
那时候我四五岁,走路还经常摔跤的年纪,我杀了第一个人,我的亲祖母。
阿姊和小妹都随了我娘,我可能,更像我爹。
但我比他更早慧,更狠。
他七岁作诗,九岁成赋,十岁遍阅四书五经……我在更小的年纪的时候,就已经记事,诗赋经书,不在话下。
我爹说女娃不能读书,不让我们看他珍藏的典籍,他不知道,我过目不忘,晒书的时候,打扫的时候,一页页翻过去,那些晦涩难懂的典籍,便已牢记于心。我从不曾表现出来自己认得这些字。
我小时候是个刺头,我爹很讨厌我,后来长大一些,我懂事了,变乖了,变得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事事顺遂他心意,他自己都没有发觉,我又成了他最顺眼的女儿。所以他卖了我阿姊,卖了我小妹,留到最后,才把我和娘亲一起卖掉。
我对自己也狠绝,直接把头磕破,示好,示弱,让他失去了警惕心,就像当初我装着可怜的模样央求祖母一样。
我生性不驯,从不曾改变。
我不是变乖顺了,我只是学会了伪装。
第4章
我爹水性甚好,且祸害遗千年。
我其实不确定他能不能淹死。
不过没关系,我如今弱小,所以只能追求一击必杀,他现在死了就算了,如果他侥幸没死,如果日后还能再次相见,那我定让他生不如死。
此去山长水远,天高地阔,我们不一定还能轻易再遇到,机会难得,所以我冒着极大的风险,就算杀不死他,也要让他吃尽苦头。
我不好过,也要叫他不好过。
我娘死了,他也别想独活。
我娘太过柔顺,是世俗里寻常妇人该有的温柔贤惠模样,从来没有想过去反抗,有勇气去死,却没有勇气带着仇人同归于尽。
我要是我娘,就算跳河也要把他们一起带走。
聪明,狠辣,杀伐果断,睚眦必报。
危险性格暴露无遗。
货郎呆愣地看着我把亲爹踹下桥,立马心生警惕,反应迅速,拿出自己行走江湖防身的砍柴刀,二话不说要上来砍掉我一双手,防止我再次闹事。
所谓以命相搏,当然也包括这种后果。
我在他柴刀马上要落下的时候,平静地注视他的眼睛。
「你不想把我卖贵一些吗?」
一句话成功让他顿了下,我趁机说服他,「我爹要去的是召国,本不必经过这里,他却特意绕路过来,你知道为什么吗?
「前面,临城最大的青楼,我的阿姊是里面最赚钱的头牌之一,她的貌美远过他人。我是她妹妹,可以预见等我长开了相貌也必定不差,他本想把我也卖去青楼,有我阿姊做比照,能比其他普通姑娘多卖不少钱呢。
「他半路没了干粮,迫不得已才把我当菜人贱卖。你可以把我带去临城,老鸨必定愿意出大价钱。」
他肉眼可见地犹豫了一下,我不慌不忙,继续以利益徐徐诱之,「你要想清楚,你错过我可能很难再遇到这么好的一笔横财了。」
卖去青楼,自然要是完完整整的。
说到底,我也还是个十二岁的半大小姑娘,他膀大腰圆,轻易就能制住我,我对他的威胁有限,还没有让他警惕到要放着钱不赚的程度。
他心动了,看着我满脸是血狼狈干瘦的模样,柴刀往地上一甩,就插了半截在土里,吐了口唾沫恶狠狠地说,「你要是敢骗我,老子亲手宰了你。」
他改道把我带去了临城,老鸨知道我是阿姊的妹妹后,扒拉着我仔细打量一番,果然答应了他的喊价,非常惊喜的样子。
她为什么这样惊喜?
我隐隐感觉有些奇怪。
第5章
其实我大可以对货郎说,到了临城我的阿姊可以拿钱换我,而不是引导他将我卖去青楼。
但那样做的话,我就没有理由在青楼久待。
我想混进来,找机会带阿姊一起逃出去。
除去我那个爹,阿姊是我在这世上唯一的真正的亲人了。现在没有了娘亲和小妹的牵绊,她也不必再妥协继续在青楼卖身,作践她自己。
可是到了我才知道,阿姊也没了。
就在我赶到的前一天晚上,她用一根白绫,吊死在自己接客的房间里。
因为有她熟识的路人经过见到了我爹卖掉我和娘亲的场面,她意外得知了我和娘亲要被卖去做菜人的消息,追问之下也得知被隐瞒了小妹早就没了的事情。
那时候她刚伺候完一个大腹便便丑陋至极的客人,受尽了折辱,身心俱疲,而这样的痛苦她已经忍受了很久很久。
双重打击下,她没有犹豫,当晚就选择了三尺白绫。
我就晚了一点点。
只差一点点。
差一点点,我就可以再次见到几年不得见的阿姊,可以想办法带她逃走。逃出去,相依为命,即便是浪迹天涯。
现在我只见到了她的尸首,被草席裹着,即将被扔出去。
老鸨没了一棵摇钱树,正伤心着,看到送上门来的我,笑得见牙不见眼,相当惊喜。
正如我对货郎所说的,我是阿姊的妹妹,只要我不长歪,未来必定也是棵摇钱树,送上门来的钱哪有不赚的道理,货郎狮子大开口她都没怎么砍价,难得大方利索地给了钱,赶紧把他赶走,生怕他反悔。
我守着阿姊的尸首不肯走,她也没说什么,反而让龟公把尸首抬到了安静的地方,破例允许我守灵,还摸摸我的头,叹息不已:
「唉,你也是个可怜的孩子,好好和你姐姐道个别吧。节哀。」
我沉默地立在原地。
然后瘫在一旁,枯坐了一宿。
第二天他们再次把阿姊抬走时,我依然跟着,老鸨还挺通情达理,让我跟着去,还让他们协助我亲手挖了坑,把阿姊仔细埋葬好。
往常楼里死了人,都是草席一裹往乱葬岗里扔的,阿姊这个坟头,竟也算是好结局了。
回去以后,他们让我按了手印在卖身契上,抓着我的手在腕上点了一点鲜艳的红痣,说是守宫砂。
老鸨是个微胖的妇人,面容和善,态度慈蔼,温暖宽厚的大掌握着我瘦小的手,有些心疼,「长身体的年纪,瘦成这样,想必是吃了很多苦吧。你阿姊曾经提起过你,我记得你叫什么来着……」
我答,「听银。」
她恍然,「对,叫听银。这名字兆头不错,你以后花名就继续叫这个吧。
「我知道咱们这个行当,说出去不太体面,可这乱世,外面的人连吃饭都困难,在楼里至少衣食无忧。
「咱们不偷不抢,靠自己生活,也不必自轻自贱,都是人,青楼姑娘并不比谁更低贱。楼里这些姑娘,我都是当亲女儿疼爱的,从此以后你也是我的女儿,我会好好照顾你。
「以后啊,妈妈好好教你,你资质不错,日后说不定可以成为一代花魁,到时候万一能攀上个达官显贵,也算是逆天改命了。」
逆天改命吗?
我看着她穿金戴银一身富贵的模样。
轻点了点头。
第6章
这座青楼,位于临城,又建在江边,遂叫作临江楼。
仙气的名儿,却是个纸醉金迷的地方。
里头权贵裂帛嬉戏取乐,外头流民衣不蔽体褴褛鹑衣。
我终于吃上了一顿饱饭,住上了结实的屋子,穿上了没有补丁的衣裳。
我年纪尚小,老鸨安排我给姑娘们做丫鬟,干些杂活,再长大一些,后边慢慢开始让人教我琴棋书画。
我很珍惜这来之不易能吃饱穿暖的机会,干活勤奋积极,还主动帮忙收拾桌上残局,搬酒上菜,什么杂活都不推辞,毫无怨言。
久而久之,姑娘们都很喜欢我。
有姑娘把我叫进她房里坐着,推给我一碟子精致糕点,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你怎的这样实诚,看看那些丫头小厮,都不知道在哪个地方躲懒呢,就你忙个没停。」
她勒令我吃完这一碟子才能走。
我知道她叫莺娘,临江楼里的招牌之一,嗓音动听,歌喉婉转,所以得了这个名号。
阿姊还在世时,她们关系甚好,现在阿姊不在了,她也一直在主动照拂我。
是个嘴硬心软的人,要求我吃完这一碟子糕点,不过是见不得别人都把活儿丢给我,找个由头让我待在这歇息歇息罢了。
我没有推辞她的好意,坐在一旁慢慢填饱肚子。
莺娘闲着无聊,抱着自己的琵琶闲唱曲子给我听,客人豪掷千金才能听的曲儿,莺娘问我想听哪一支。
我不懂这些,只说由她选。她轻拨丝弦,信口就唱了起来,柔媚缠绵,悠扬缥缈,的确是有如莺啼般的歌喉,听之绕梁。
接触得多了,她也逐渐把我当亲妹妹看待,与我推心置腹诉苦。外人看来她锦衣玉食,风光无限,可她已经二十多岁,年纪渐长,有人的地方自然免不了明争暗斗,恐怕慢慢就争不过其他年轻姑娘们了,也不知道年老色衰时,她该何去何从。
莺娘相貌柔美,低眉顺眼时,自有一种楚楚动人的哀愁。
这天来了个我没听过的客人,她难得开心起来,起身收拾去迎接,让自己的丫鬟带我先离开。
出去时,路过隔壁,楼里的花魁语调听着有些酸气,「是沈家那个小少爷又来了吧?莺姐姐真是好福气,碰上这么个出手阔绰又专一的主儿。」
丫鬟没搭理她,走开以后告诉我,沈家小少爷是莺娘的常客,花魁想挖墙脚,勾搭好几次对方都没理,从那以后就是这副阴阳怪气的样子了。
沈家是临城有头有脸的大户人家,小少爷沈念璋是老来得子,比前头两个兄长小上一轮,从小备受阖府溺爱,宠惯成了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成日里不是跟着好兄弟游湖斗鸡,就是青楼听曲。
沈念璋大方,时常豪掷千金,自然受楼里姑娘们追捧,不过他天天不务正业,经常把家里老爷子气得拍桌子,打又舍不得打,骂又舍不得骂,只能关他几个月禁闭。
这回又是刚关完禁闭又直奔临江楼。
莺娘弹了一下午琵琶,沈家少爷走后,她招呼我过去,把少爷顺手带来没喝完的好茶泡了一壶给我尝尝,这是她也不常见到的好东西。
隔壁几个姑娘也来分了一杯,坐着闲聊,说莺娘应该好好把握沈家这个小少爷,说不定能抬进沈家当个侍妾呢,那也是泼天的富贵了。
莺娘正色,「别胡说,他年纪尚小,没开窍,只是爱听曲儿罢了。」
人散后她却对我说,她年纪摆在那,沈家不可能让一个大那么多岁又是勾栏出身的女子进门,哪怕是贱妾,况且她一直把他当小孩。
但我和小少爷年纪相仿,等我长大一些,却是极有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这个贵客。
还没走远的花魁听到了,扭头将我打量几眼,嘲讽地笑起来,「她?
「莺姐姐,你自己看看她那面黄肌瘦的小身板,这能勾得了谁?你我都不一定攀得上的沈家,她就更没可能了。」
2/1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