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后却站了起来:“万岁爷有事便去处理吧,左右我也不过是等得心焦过来看看,一会儿就回了。”
“只一点,”皇太后又喝了口水:“万岁爷您南巡是大事,不能因为一点小事耽搁了,但我没见到胤祺,绝不会离开这儿。”
皇太后的话,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康熙暗自叹了口气,果然,皇太后特意过来便是为了这事,而这也正是葛讷求见他,所想询问的事情。
按着计划,南巡队伍在苏州只停两日,按计划转天便要继续南下,然而现在出了这番大事,谁也不知道行程是否继续,就连太子都领着一队人在姑苏城里搜寻着。
“皇额娘,”康熙呼了口气,慢慢劝着:“胤祺的事,朕也深为痛心,但他到底是小辈,如何能烦动您等他呢,您放心,就算咱们离开了姑苏,这边的人也一定会尽心找人,毕竟,林海的闺女也被掳走了。”
“再往南边走几天,便能到杭州,那儿的西湖十景堪称一绝。”南巡一事兹事体大,康熙并不打算为了胤祺而停下南巡的脚步,又不是太子被掳走,一个皇阿哥,就算是他颇为宠爱女人生的,也不能耽搁朝廷大事。
“那劳什子的西湖,我不想看,我就在这儿等着你们回来。”对于康熙的提议,皇太后断然拒绝。
皇太后性子一直都很乐呵,从不拒绝康熙的请求,天家母子之间难得发生争执。
康熙抬手,摁住额头处跳动的血管,他诚挚地说道:“皇额娘,让您留在姑苏,儿子实在放心不下。”
皇太后扭过脸,正想说什么,却只听见门外传来一声爽利地声音:“我也不走。”
只见憔悴了许多的宜妃,步履匆匆的走了进来:“万岁爷,臣妾也放心不下胤祺,请您允许臣妾留在姑苏照顾皇太后。”
“你怎么来了。”康熙更加头疼,行宫中规矩虽然松散,但他这儿时不时的便要召见大臣,后妃未宣召不得过来,宜妃这明显是犯了忌讳的。
康熙不虞地皱着眉头,对着宜妃便要发怒,然而视线触到宜妃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时,到底是喜爱的人,康熙怒火渐渐减少:“胤祺的事情,朕放在心上,你不用留在这里等。”
示意宜妃将皇太后劝回去。
然而宜妃却不如以前一般的知情识趣,她依旧美丽的眸子眨了眨,眼泪簌簌而下:“万岁爷,还请您怜惜臣妾,允许臣妾留下。”
“你这是要抗旨不成。”碍于孝道,康熙必须对皇太后好声好气地劝着哄着,但对于宜妃,却不需要顾忌太多,康熙便趁机将宜妃当成筏子,怒声呵斥。
宜妃梗着脖子,艳丽的脸上全是决然之声,她深吸口气,正要说话。
“万岁爷,回来了!”门外的喊声打破了这份剑拔弩张。
顺着声音望去,只见梁九功一步三摔跤地从门外跑了进来。
作为御前公公,梁九功从未有过这么不沉稳的时候,但此时没有任何人在意他的仪态。
“谁回来了,是小五吗?”皇太后最为心急,还不等梁九功行礼,她便赶紧问到。
宜妃抖着嘴唇,没有说话,却满含期待地看过去。
“回太后娘娘,五阿哥回来了。”不等喘匀气,梁九功急忙回禀。
宜妃发出响亮的抽泣声,但她这份难得的失态无人关心。
“小五在哪里?”皇太后忙从椅子上站起,扶着苏曼的手,踉踉跄跄往门的方向走去。
“娘娘。”梁九功终于喘匀了气:“可巧了,五阿哥是被太子爷找到的,他们马上就到了。”
就是这么巧,胤祺牵着黛玉,跟着英莲顺着巷子直往外跑,好不容易奔跑出弯弯绕绕的巷子,到了街上时,正好撞见了太子带人搜查。
精神紧绷了许久的胤祺,在见到胤i的瞬间,便如同打了针强心针一般,他深吸一口气,大步跑上前去,在胤i呵退侍卫的声音中一把抱住他的腿。
“好,好,好!”皇太后连声叫好:“太子是个能干的,皇上,你可得好好嘉奖一番。”
康熙的神色,从得知儿子找回的欣喜,变成为太子的骄傲。
但此时康熙想什么,宜妃和皇太后已经顾不上了。
当胤祺被太子领着走进来的瞬间,宜妃的眼泪流得更凶,她顾不上上下尊卑,忙扑到胤祺身前,伸手便将失而复得的儿子抱住。
浓重的血腥味顺着衣服传来,将宜妃吓得白了脸,她连忙松开手:“胤祺,你哪儿受伤了?快告诉额娘。”
“太医,太医呢!”
宜妃尖锐的喊声到最后已经破了音,却无人责怪她,毕竟谁会责备一个爱子心切的母亲呢。
“额娘,我没事。”胤祺沉稳地安抚着宜妃:“这不是我的血。”
宜妃见着胤祺镇定的神情,半信半疑地冷静下来,上下摸索着,唯恐出现刀口,胤祺安静地站着,任由宜妃打量。
宜妃一番探查,见着确实没有外伤,这才反应过来之前的失态,忙低垂下头,恢复成端庄典雅的妃嫔模样,轻声请罪:“万岁爷,太后娘娘恕罪,臣妾失态了。”
“没事。”皇太后挥了挥手,毫不在意,她只关心一件事:“胤祺可是真没受伤?”
宜妃舒畅地笑了:“臣妾瞧着没有大碍。”
“那也让太医来开副药安神。”皇太后还是不放心,嘱咐道。
“皇玛嬷,孙儿没事,这不好好的回来了吗?”胤祺刚安抚了亲妈,又要安慰奶奶,忙得不亦乐乎。
“是啊,皇玛嬷。”和胤祺一同回来的太子,带着淡淡的骄傲说道:“五弟不仅没有受伤,还带着林家小姐以及其他人从歹人家跑了出来。”
“不愧是大清的巴图鲁。”在皇太后心中,胤祺就是千好万好的,太子的话一出,当即就笑弯了眼。
“太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康熙原以为是太子带着的人找到了胤祺,并将他解救出来,正在琢磨着要给太子什么赏赐呢,就听见了这番话,他咳嗽两声,连忙向太子询问道。
太子收回隐晦看向宜妃那羡慕的眼神,凝神想了想,恭敬回话:“禀皇阿玛,儿臣与甄大人和林大人兵分三路,各领三分之一江南大营兵力,在姑苏城里搜寻,甄大人及林大人找到歹人同党线索,循着线索一路追去。
儿子率人连夜在姑苏城里家家户户的搜寻,正搜到城南呢,便见着巷子里有好几个幼童跑出,姑苏城里的人谁不知道这两天有大事发生,家家户户紧闭家门,儿子觉着不对,往他们那儿走去,正好撞见五弟。”
儿子粗粗问了几句,听那意思,是五弟将人从歹人手中救出来的,儿子瞧着那几人都累得不成样子,也说不出更多的话,也一并带回了甄家,找了间院子住着,等家里人来接。”
太子这番话下来,皇太后和宜妃都为胤祺骄傲不已,只抱着不撒手,任胤祺如何挣扎都挣扎不出,直到太医过来,才将他放下诊脉。
而康熙的关注点显然不在这个事上,在他看来,作为他的儿子,这事应该做到的,他沉思着,看向正被太医诊脉的胤祺:“你们被掳到了什么地方,那儿的歹人如何与同伙联系?”
白莲教在江南势力猖狂,甚至连刺杀皇帝的事情都能做得出,掳那么多幼童养在家里,其心可诛。
想到宫中的暗卫,康熙眼皮一跳,杀意更盛。
胤祺一瞧,便知道康熙想岔了。胤祺在刚到那破厢房的时候,也是各种阴谋论想个不停,直到听到刘仁和大刀的话,才明白,他纯属倒霉,被路过的人贩子看中,他就是顺手牵羊的那头羊。
不过,好在刘仁他们和刺杀的人没有牵扯,不然他也不能那么顺利地逃出来。
听了胤祺的话,康熙脸颊抽搐,冷厉的神色散了大半,他清了清嗓子吩咐:“折腾了两天,也是累了,喝了药便去休息吧。”
太好了,终于能好好睡一觉了,胤祺到了熟悉的环境,终于在宜妃和皇太后的关怀中睡下。
然而,事与愿违,没睡多久,胤祺便发起了高热。
第25章 昏睡(一更)
胤祺恍惚中好像又回到了那个破旧、潮湿的石头巷,他气喘吁吁地跑着,长长的巷子好像没有尽头,天地辽阔,但在他的视野之间,除了眼前幽深而寂寥的巷子,其他地方全是混沌,被灰蒙蒙的雾色笼罩,再无其他。
沉重的脚步声在他身后追着而来,他竭尽全力地奔跑着,一刻也不敢停下,只知道向前,向前,心中隐隐一个声音告诉他,跑出这个巷子,就能得救。
然而好不容易跑到巷子的尽头,再一转弯,又是同样长的没有尽头的巷子。
布满汗毛的手掌从身后伸出,像猫戏老鼠一般,将胤祺从背后拎起,他应激地一挥手,有什么东西扑了他满脸,黏腻而猩红。
不!
胤祺呓语着醒来,脸上由于发热泛起的阵阵潮红尚未退却,浑身上下汗津津的,贴身的衣裳被紧紧贴在身上,黏腻不已。
“五阿哥,您醒了。”眼不错地盯着胤祺的乌若,瞬间变察觉到了他的动静,忙忙扑了上来,将一直煨着的温水从炉子上取下,便要喂胤祺喝。
胤祺嗓子正干地难受,他皱着眉,拒绝了乌若的喂水,咕咚咕咚喝到底,加了蜂蜜的水甜蜜而温暖,顺着嗓子滋润到四肢百骸,此时他才终于从梦中的情绪中回过神来。
“现在是什么时辰了?”鸟儿清脆地在青翠的梢头鸣叫,早已是天光大亮之时。
胤祺仍然感觉头晕乎乎的,他难耐地揉着额头,入手只觉潮热一片。
“阿哥,现在是辰时。”乌若看了眼不远处桌面上摆着的黄金嵌珐琅自鸣钟,迅速换算了一遭,回答了胤祺的问题。
“辰时了。”胤祺一惊:“怎么不叫醒我,今儿请安又晚了。”说着,胤祺将盖在身上的香云纱堆被子掀开,便要从床上起身,却突然觉着天旋地转,他又重重地倒在床上。
“您还在发热呢。”乌若急急地制止胤祺的动作:“太后娘娘特特下了旨意,让您好好歇着,免了您的请安。”
“发热?”胤祺肖似宜妃的桃花眼睁地大大的,一直混沌的思绪终于清晰起来,前一天里发生的种种事情浮现,胤祺揉着额头的手一顿,连忙问道:“林家妹妹怎么样了?”
“你自己身体还没养好,就有心思关系其他人了?”乌若还未说话,歇在外间的宜妃听见这话,扬声问道。
“额娘。”胤祺冲着宜妃露出乖巧的笑容。
“你啊,真是要急死我不成,昨儿明明喝了安神汤,大半夜的还是发热,你皇阿玛都守了你一晚上,实在要走了才离开,你可不能再这么吓额娘了。”
想到前一天晚上的事情,宜妃犹自后怕,胤祺是她的第一个儿子,虽然从小就送给皇太后抚养,但实打实的母子亲缘是骗不得人的,好好的出去看灯会被歹人掳走,就已经让她吓得魂飞魄散,好不容易找了回来,半夜里又突然病了,将宜妃刚放下的心又吓到得提到了嗓子眼。
她赶到时,春晖堂灯火通明,不仅皇太后,就连康熙也收了消息在这儿守着了,这实在是个稀罕事。对康熙而言,这么多的儿子,只有他亲自带大的太子才能得到他的关心,在出天花的时候同吃同住的照顾。而其余儿子,除了在考较学业上能看出康熙是个父亲,在生活中,别说生病了,就算人都没了,康熙都吝啬于去看一眼,康熙早年夭折了那么多的阿哥、格格,也不过就是一副棺材草草了事。
对于这等差别对待,宜妃自是不愉,但这份不愉也只能深深压在心里,谁让那是太子,是大清的储君,是万里江山的主人,太子享有特殊待遇,就是那么天经地义。
没想到这次,在姑苏甄家,康熙居然动了慈父之心,半夜里赶到发热的儿子床前照顾。
“万岁爷。”宜妃见了康熙,漂浮的心有了依靠,已经红肿不已的眼中,再次掉下泪来。
“你来了。”康熙微微点头,示意宜妃坐下:“皇额娘年纪大了,朕刚劝她去休息。”
宜妃侧坐到胤祺床前,摸着他被子里的手,哽咽着说道:“应该的,倘若劳累地太后娘娘病了,这就是胤祺的罪过了。”
康熙日间听了太子的回禀,又找人调查一番,知道胤祺在被掳后的种种行为,在听说石头巷刘家的那两个人,全是一击毙命后,康熙的眼中终于有了这个一直被疏忽的儿子。
康熙膝下的子女实在不少,不算夭折的,就已经有了七个儿子和四个女儿,对康熙而言,送给皇太后教养的五阿哥,在刚进宁寿宫的时候,就注定了对他没有任何期待,只要能解皇太后的深宫寂寥,之后给他荣华富贵,保一世平安也就罢了。
但江南之事,让康熙惊讶地发现,他这个学识一塌糊涂的儿子,居然沉着冷静,有勇有谋,才这么小的年纪,就能想出逃生计谋,并顺利实施,实在是难得的人才,好生教养着,等大了能成太子的好帮手。
因此,康熙在收到胤祺发热消息时,难得的到春晖堂守着,不等宜妃央求,便主动吩咐:“胤祺是朕的儿子,绝不会有事,南巡路上颠簸,胤祺身子还虚着,要好生养着,明儿个你便留在这里,好好照顾胤祺。”
“额娘,额娘。”胤祺见宜妃说了一句后,思绪不知陷到哪里,拖长了声音喊了两声,将宜妃从前一日夜间的回忆里唤回。
“额娘在呢。”宜妃亲昵地将胤祺额头上汗湿的头发拂开,感受着仍然偏高的温度,在胤祺见不到的地方皱了皱眉,说出的话却依然温柔:“胤祺要好好吃药,可别辜负了你皇阿玛的期望。”
此时的胤祺哪里还顾得上康熙的期望,他扯着宜妃的袖子撒娇:“额娘,您就告诉我,林家妹妹以及其他人怎么样了。”
“要我告诉你倒也不是不可以。”床头银红色的茜云纱帐子被撩起,宜妃靠着床柱,脸上的难掩的疲色,她从乌若手中接过刚放温药:“你乖乖的将这碗药喝了,额娘便告诉你,你想知道的事情。”
房间中燃烧着的百合香,清新雅致,却全然压不住药味,胤祺皱着脸,他用手背感受了一下药的温度,干脆地一饮而尽,蜜水的甜全被冲散,从舌头到嗓子全部酸涩发苦,胤祺忍不住地咳嗽几声,含了颗蜜饯,才将苦涩味道压下。
“额娘,我喝完了。”胤祺眼巴巴地望着宜妃。
宜妃拿他没有办法:“林家姑娘被林大人接回去了,贾夫人都急病了,至于其他人,还在甄家前院住着呢,只能找到了家里人,再送回去。”
胤祺虽然有点可惜,他和黛玉连告别都没有就不见,但黛玉能够回家,对她是最好的,胤祺放下心来,随后又想起一事,对着宜妃再三叮嘱:“额娘,里面有个眉心有胭脂痣的,她帮了儿子颇多,儿子答应了一定会为她找到家人,额娘您帮帮我。”
宜妃只知道胤祺从人贩子手中逃了出来,却不知具体细节,见着胤祺精神尚好,多问了两句,听到是英莲帮着药倒了一人,饶是宜妃,也赞叹道:“这人倒有点我们满人姑奶奶的风范,你放心,我这就吩咐他们,让那些人上点心,一定帮她找着家人。”
14/124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