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妃自己就是个爽朗的性子,对于英莲的行为颇为欣赏,又怜惜她小小年纪被掳走,对胤祺的嘱托也不敷衍,当即就让贴身宫女去前边传信,务必对英莲的事上心。
胤祺见着悬在心中的两件事都有了结果,一直强撑着的精神很快就散了,当皇太后收到消息,让宫人抬着过来时,见到的就只有胤祺昏睡的身影。
就这样,胤祺陷入了昏沉的睡梦之中,一日日的难得有个情形的时候,最开始太医还劝皇太后和宜妃安心,说五阿哥发热不厉害,许是受的惊吓太大,好好睡几天,养足精气神便好。
然而同样的话说了几天,说道最后不仅皇太后和宜妃不信,就连太医自己说出来都没什么信心。
五阿哥这病生得奇怪,摸着脉象一切如常,不过就是温度略微高点罢了,却不知为何,一日日的醒不过来,早几日清醒时候还算多点,能趁机进食,到了这两天,却是整日的昏睡,连用膳都没有办法,只能让宫女用竹馆喂些牛乳,脸上好容易养起的婴儿肥,这一番折腾下来,早就消了。
皇太后是个好性子的人,几乎不对宫人发怒,但这次见着胤祺一日比一日尖的下巴,她控制不住怒火:“皇上说你们是太医院里医术最好的大夫,将你们留在这儿照顾胤祺,你们就是这样照顾的吗?”
“每次我问你们胤祺怎么样,你们只劝我没事,说嗜睡是正常的,现在这样还叫没事?”
皇太后再怎么慈和,地位放在那儿,太医们连忙跪倒在地,不住磕头:“太后娘娘饶命。”
“你们赶紧拿出方子出来,倘若胤祺一直这样,别怪我罚你们。”皇太后冷哼着,上位者的威压从她身上散出,太医院的人吓出一身冷汗,对于胤祺更加上心,在春晖堂隔壁的小院子住了下来,甚至每日里还有一个太医轮流在胤祺身旁打地铺,随身照顾着。
然而,太医的照顾并未起到作用,胤祺依然一日日的昏睡着。
皇太后和宜妃的怒火愈发汹涌,正当她们快控制不住情绪时,皇太后突然接到贾夫人的折子,折子很长,花团锦簇的,核心意思就是请五阿哥胤祺救贾夫人的女儿黛玉一命。
第26章 变数(二更)
“这贾夫人,怎么这么糊涂!”此时的皇太后如同一个火药罐,正是一碰就炸的时候,贾夫人的这封折子,正好撞上了她的枪口,皇太后黑着脸,愤怒地斥责:“胤祺都已经这样了,我不信她就没有听过信,居然敢还敢让胤祺救她家女儿,她是不要命了不成。”
说着,皇太后便让苏曼对贾夫人下旨申斥。
宫中的申斥,对贵妇人而言,几乎可以说是要命的事,得了皇太后这番训斥,日后贾夫人在交际中永远也抬不起头。
同样为了胤祺病情焦心的宜妃侍立在一旁,她乍一见到贾敏送上来的折子,和皇太后是同样的愤怒,但宜妃到底比皇太后多想上几分,贾夫人在荣国府也是精心培养的,做不出那种不着四六的事,贾夫人既然敢上这折子,想必事出有因。
罢了,便当作是为胤祺积德,宜妃暗自想着。
“这可巧了。”宜妃一拍巴掌,吸引了皇太后的注意,看在宜妃是胤祺生母的份上,皇太后还是给她几分脸面,神色依旧不虞,却也等着听宜妃的下文:“胤祺之前醒着的时候,问过我好几次林家姑娘如何,对她可上心着呢,看贾夫人折子的意思,莫非林家姑娘也病了?”
“是吗?”皇太后淡淡地问道。
“娘娘,”苏曼一直不急不缓地语调难得的急切了几分,她之所以将这个胡闹的折子递寄来,也是有原因的:“奴婢也问了贾夫人,贾夫人说林家姑娘从回去后,便一直在昏睡中,姑苏城里有名的大夫不知找了多少个,都说姑娘身子没有大碍,但就是醒不过来。”
皇太后倒退一步,重重坐在椅子上,同样的昏睡不醒,同样的没有大碍,同样被掳回来,若说中间没有猫腻,谁都不信。
“叫贾敏给我滚进来。”皇太后余怒未消,当即便让贾敏觐见。
贾敏自从递了折子后,便坐在马车里,在甄家的大门口等着,眼见着日头从东边转到了正午,温度越来越高,坐在马车里都要喘不上气来,贾敏终于收到了太后接见的消息。
“臣妇拜见太后娘娘,拜见宜妃娘娘。”贾夫人脸色惨白,被宫女搀扶着走了进来,全无之前见面时的神采,跪拜之时摇摇欲坠,好似马上就要倒在地上。
但这番模样并未让皇太后软了心肠,清宫日常,皇太后日日念经听讲消磨时光,对佛教笃信起来,听着胤祺和黛玉遇见的事情,镇魇二字浮现出来,这让皇太后怒不可遏。
“贾敏,你折子上说让五阿哥救你家女儿,到底是怎么回事。”皇太后没有叫起,任贾敏在地上跪着,她褪去慈爱后的眼神如针一般,清凌凌地刺着贾敏。
“太后明鉴。”贾夫人重重磕了个头,随即说起黛玉遇见的怪事。
原来自黛玉被掳走后,贾夫人忧心不已,食不下咽夜不能寐,眼见着就要大病一场,好在次日收到在外寻找女儿的夫君林海传信,言说已经找到了女儿,很快便能回家。
贾敏喜得不成样子,如同在油锅里煎熬的心被捞了出来,盼了又盼,终于等回了女儿黛玉。
然而黛玉刚回来的时候好好的,不仅懂事地安慰了贾敏许久,还口齿清楚地和她说了在石头巷的遭遇,这让贾敏对五阿哥感激不已,暗自琢磨着要给宜妃娘娘送些什么东西才能表达她的谢意。
然而到了夜间,黛玉却突然泪流不止,任如何喊叫也醒不过来。
这让刚从从女儿找回来喜悦中的林海夫妇如临冰窖,只担心好不容易得来的,膝下唯一的女儿也要理他们而去。
贾敏守着黛玉日日啜泣,一应照顾不假人手,却只能见着黛玉一日比一日昏沉,至于林海,早就不去衙门,除了每日让人将重要文件送至家中,便是将全姑苏城的名医全找到林府,为黛玉看病。
然而无论是久负盛名的神医,还是崭露头角的新人,所有大夫都对黛玉的情况束手无策,如是几天后,再请来的名医便暗示他们为黛玉准备后世,当然说的没有那么直白。
但林海夫妇在听见大夫说,还请主人家准备好白布权当冲喜的时候,他们连站都站不住,跪坐在院子里,相对痛哭,恨老天爷为什么要将他们膝下唯一的女儿也收走。
院子里的下人都不忍心看,正在这时,却听见“阿弥陀佛”之声从门外传来。
说也奇怪,林家在姑苏也是有名有姓的人家,黛玉的院子挨着贾敏,在后院之处,按理来说街上的声音是半点也听不着的,然而这个佛偈之声却听地格外清楚,好似在空中炸开一般。
这必然是得道高僧!
想到这,贾敏和林海对视一眼,夫妻二人想到了一处,两人互相搀扶着走到门口,指挥小厮开了大门,却见一个腰间挂着酒葫芦的癞头和尚,正对着他们笑。
“阿弥陀佛!”又是一声佛偈,林海和贾敏听在耳中,只觉得浑身一阵,灵台清明,好似累年的迷障都被拨开。
“高僧!”林海对这和尚再不敢轻视,他忙忙双手合十,行了个佛理:“敢问高僧所为何事?”
“我为你家女儿而来。”林海和贾敏喜不自胜,忙将中门打开,将癞头和尚迎了进去。
“还请高僧救救小女。”刚进正厅,贾敏顾不上贵妇人的仪态,流着泪弯着身子哀求。
“痴儿。”癞头和尚拿出腰间的酒葫芦,仰头喝了一口:“你家女儿本非这世间人,何必苦留,不如让她干干净净的去了,也免得日后吃苦。”
癞头和尚这番话让林海心神俱震,浑浊的泪顺着他的眼角流入乱糟糟的胡须,昔日的美髯公,如今却是如此狼狈模样,但林海却已经顾不上了,他恳切地说着:“林海与夫人年过半百,膝下只此一女,还望高僧垂怜,为某指出一条生路。”
癞头和尚长叹口气:“我见你夫妻俩心诚,你家女儿命薄,受不了人间气,将你家女儿交给我,随我去青梗峰中,不见日月,不知春秋,但能保得一世平安。”
“你这是要剜我的心啊。”林海尚未言语,贾敏已经撕心裂肺地起来:“我家金尊玉贵养大的女儿,如何能吃那种苦。”
林海同样苦着脸:“高僧,我佛慈悲,还请您渡化我夫妻与苦海之中,林海必为佛祖塑立金身。”
癞头和尚哈哈大笑:“世人只道人间好,却不知贪嗔痴怨,欲海生波,人间再苦不过。”
“我与你家女儿有缘,既然你们想留她在这人间,那且记着,必须将她养在家中,从此之后再不能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1)。”
“不可不可。”贾敏再次哀泣:“高僧,我如何能眼睁睁见着女儿一世被关在家中呢,日后姑娘还要嫁人的。”
癞头和尚冷笑道:“贾夫人何其贪心,能平安了此一世,已经是多少人求也求不来的命数了,我念着这段缘分,为你们指出一条明路,心太贪也不怕落得万事皆空。”
贾敏如遭雷击,她就这么一个女儿,从那么小小的一个人,辛辛苦苦养成了如今模样,恨不得将她所有好东西都留给她,无论是让黛玉出家,还是一辈子将黛玉关在家中,对她而是都是钻心的疼。
她女儿还这么小,为何便要遇到如此残忍之事。
贾夫人伤心不已,这份悲恸甚至都不能用言语形容,林海皱着眉,冷笑道:“我当你是高僧,对你礼遇有加,谁成想说出的话却没个道理,满嘴的胡言乱语,你说我家女儿命薄,却不知宫中的阿哥也如我女儿一般昏睡多日,龙子凤孙命格何其贵重,难道他也承受不住人间气不成。”
林海连消带打地方一番话,让癞头和尚呆在原地,他脏兮兮的手指结出无数手印,一时间只见两手上下翻飞。
终于,癞头和尚停下动作,他狂笑出声,状若疯癫:“世外之人竟带来这番变数,警幻你可想到这遭。”
林海再忍不住,当即便要找人将这癞头和尚轰出去,却听见癞头和尚又说:“是我错了。”
不等林海和贾敏诧异,癞头和尚疯狂大笑:“你们女儿的命数已经变了,上天垂怜,给了第三条路,若想你家女儿醒,便去找宫中那位阿哥。”
说完这话,任林海和贾敏如何追问,癞头和尚再不说话,只说道若能让他见着宫中的阿哥,自有计较。
说完,癞头和尚将酒壶中的最后一滴酒倒入嘴中,也不见如何动作,身影瞬间到了远方,飘飘荡荡不见踪迹。
林海令人去找,却再找不到踪迹。
这让林海和贾敏认可了这疯癫和尚的本事,夫妻俩一商量,想着大不了便丢官不做,大着胆子向皇太后上了折子。
这也是贾敏为何没有守在黛玉床前,反而在这儿陈情的原因。
皇太后早就怀疑胤祺遇见的事情非人力所及,令伴驾僧人念了好几日的经,并无作用,乍一听见贾敏说的奇事,她见到贾敏折子时的怒气平息下去,再看着贾敏涕泗横流的样子,终是软了肚肠,对苏曼吩咐道:“春晖堂地方不小,你找人去林府,将林家姑娘接过来。”
“是。”苏曼领命而去,姑苏城不大,更何况是奉皇太后懿旨而行,没多久,黛玉便接进了甄家,躺在胤祺卧室的贵妃榻上。
说也奇怪,黛玉刚躺好没多久,甄家小厮便来传话,有个癞头和尚在外面。
第27章 注定(三更)
“是他,就是他!”泪水再次从贾敏脸上留下,从癞头和尚走了之后便一直忐忑着的贾敏,心中终于踏实了几分。
“快让他进来。”皇太后连忙吩咐。
宜妃和贾敏带着期盼地望着门口,甄家盘踞姑苏许多年,屋子虽比不上紫禁城,但也不小,从大门口到春晖堂,很是需要些时间,然而,在皇太后刚说出口这句话的瞬间,癞头和尚立时便出现在了春晖堂前。
一旁的护卫齐刷刷地将刀拔出,这妖僧行事诡谲,必不能让他伤了主子。
“阿弥陀佛,施主何必如此慌张。”癞头和尚却只念着佛偈:“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不过都是世人的妄想,我在此处,我在他间又有何妨。”
皇太后对这癞头和尚的本事更加相信:“五阿哥和林家姑娘都在里间躺着,你将他们救回来,我重重有赏。”
癞头和尚却一改疯癫模样:“我与那人有缘,免不得多说上几句。”
“里间之人,命格贵重,是这世道压不住的命数,亦是早夭之相。”
此言一出,皇太后当即变了脸色,立时变想找人将他打出去,但想到一直昏睡不醒的胤祺,皇太后眉心跳了几跳,忍住了这份冲动,冷声说道:“你既能瞧出命数,想必有破解之法,将这告诉我,重重有赏。”
癞头和尚又疯癫起来:“最好的办法,自是与我同归青梗峰去,斩断尘缘,从此世间种种于他而言再不存在,命数再也无法束住这方外之人。”
皇太后脸色骤变:“这都是什么骗人的话,别拿这些糊弄我。”
宜妃却笑了,她对着皇太后树轻声劝着:“娘娘,这却好办呢,找个与胤祺同一时辰出生的,去佛祖前替身出家便得了。”
皇太后脸色这才好转,她正要点头,却见癞头和尚指着宜妃哈哈大笑,全没有半点尊崇。
“可笑,可笑,世人多痴傻,难道你们真以为佛祖会被这种雕虫小技欺瞒不成。”
宜妃嗤笑:“让胤祺出家,那是万万不可的,还有其他什么法子?不拘天材地宝,只要你说出来,我便让人找到。”
癞头和尚冷笑不已:“真是享了几日的富贵,便狂妄自大,若我要龙髓凤胆,你又去何处找去。”
宜妃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的,换了态度:“是我年轻不懂事,高僧不要计较,胤祺到底如何才能好,还请您指条明路。”
癞头和尚这才止住脸上的讥讽:“这也好办,世间万物相生相克,五阿哥这命格,自有与他相配的。”
宜妃和贾敏互望一眼,半晌说不出话来,皇太后心急问道:“谁的命格与胤祺相配。”
顿了顿,想到特意送来的黛玉,皇太后追问:“是林家姑娘吗?”
“阿弥陀佛。”癞头和尚又念了句佛偈:“贵人心中有数,我便不再多言,五阿哥和林家姑娘的命格,却是天然互补之数,两人命数缠绕才是长久之相,再经不得更多。”
命数缠绕,如何才能命数缠绕,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成亲。宜妃心平气和的想着,她早已知道胤祺的婚事不能由她做主,林家也是康熙的心腹人家,胤祺和林家姑娘的婚事她没什么意见。
贾敏却倒吸口凉气,贾敏对黛玉这独生女,确实是捧在手心的,荣国府中不是没有姑娘选秀进宫博个前途,但贾敏却完全不忍心黛玉去宫中那不得见人的地方,早早的便筹划起来,不然林海又如何会借着给五阿哥启蒙的机会,向康熙请求黛玉免选之事。
贾敏只希望黛玉能够嫁给体贴的夫君,平安圆满的过完一生,而不是在宫中用命争夺那一份富贵。
皇太后的脸色就更加难看,她早就想好了,以后一定要为胤祺求娶草原上最美丽的姑娘,蒙古的姑娘活泼大方,明媚矫健,这才是皇太后喜欢的女子,然而按这和尚的话,却是要让胤祺娶林家女儿,那林家女儿瞧着就不是多么康健的模样,一望便知有不足之症。
15/124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