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东宫悔——岩谨【完结】

时间:2025-01-17 14:48:03  作者:岩谨【完结】
 她旁的东西都无所谓,唯有这个荷包她不能丢。
 她顺着原路一路找回去,直走到祖母的屋门前仍是没找到荷包。
 就是在那一日,她碰巧听到祖母和祖母身边的何嬷嬷私底下议论她的母亲。
 祖母跟何嬷嬷埋怨,说明熙的母亲就是个扫把星,拖累她二儿子仕途艰难不说,后来更是克死了他的性命。
 楚明熙年纪不大,但那些话是何意思,她不可能听不明白。
 父亲从前总教导她与人为善,母亲的性子也总是温温柔柔的,两人都不曾教会她,若是她在别人那里受了委屈,她该如何骂回去。
 其实凭她在楚府的地位,她就算骂了回去,恐怕也没什么好果子吃。
 自那日起,她开始避着祖母,打消了跟祖母亲近的念头。
 她跟大房那边不大走动,不过她看得出来,大伯母一家跟祖父母一样,也是打心眼里不待见她。
 幸而那年九月,外祖父来了京城接她,说是要将她带走。
 祖父母倒没作难,他们心里兴许是巴不得早点把她这个没人要的孩子给赶紧弄走,先前将她接来京城不过是为了避免被人戳脊梁骨,外祖父的提议正中他们的下怀。
 楚明熙很快地收拾好行李,跟着外祖父一道去了外祖父的老家湖州,直到这次跟着容^一道回京给太后祝寿,她再没见过她的祖父母。
 ***
 无论心中作何感想,该尽的礼数总归不能少,楚明熙命石竹帮她绾了个发髻,又换了件衣裳,便坐着马车去了楚府。
 今日不是休沐之日,祖父和大伯父都不在家,看门的仆从进去通传,不过两盏茶的工夫,祖母身边的何嬷嬷就亲自过来,与楚明熙一道去了楚老夫人丘氏的屋里。
 屋里除了老夫人,还坐着楚明熙的大伯母卫氏和堂姐楚明燕。
 祖孙二人多年未见,此次再见楚明熙,老夫人待楚明熙的态度明显热络了不少,连带着看她的眼神都不一样起来。
 楚明熙跟屋里的几位女眷互相寒暄了几句,老夫人便叫人奉茶,拉着明熙的手嘘寒问暖,问她此番回京路上可觉着辛苦,又预备在京城住多久。
 众人闲聊了一番,老夫人眸色微动,视线慢慢滑落下来,在楚明熙的腰腹部停留了一瞬,问道:“肚子里可有消息了么?”
 楚明熙愣了一下,当即又摇了摇头。
 老夫人拍了一记她的手背,埋怨道:“你这孩子,都成亲三年了,旁人成亲这么久,早该有两个孩子了,你怎得一点都不着急?也是时候该考虑子嗣的事了,难不成你要等到……”
 许是顾忌此事关系到二皇子,老夫人察觉到自己这话说得不甚得体,忙又悻悻住了嘴。
 楚明熙有些勉强地牵了牵唇角:“孩子这事也要看缘分的。”
 ^哥哥似乎于子嗣一事并不着急。
 无妨。
 孩子该来的时候,总归会来的。
 礼数已尽,楚明熙算着时辰差不多了,便起身告辞,老夫人出言挽留,见楚明熙仍是要走,便命她屋里伺候的一个一等丫鬟送她出门。
 屋里没了旁人,卫氏按捺不住心底的不快,忍不住先开口道:“明熙这孩子,来了京城这么久,怎地今日才登门拜访?”
 老夫人抿唇睨了她一眼。
 卫氏被她瞪得一时不敢再出声,手指紧攥住帕子。
 她一向不待见二房的人,连带着也不喜楚明熙,如今因着容^的缘故更是对楚明熙添了一层嫉恨和艳羡。
 卫氏是定南侯府的嫡女,她夫君是楚太傅的嫡长子,礼部尚书楚大人,而她女儿楚明燕出身好,知书达理,秀外慧中,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凭楚明燕这样的条件和见识,外加这般难得的姿容,便是嫁给世上最尊贵的男子也当得。
 二房的楚明熙算是个什么东西,不过是一时侥幸给她捡了个漏嫁给了二皇子,明眼人都该看得出来,楚明熙绝非二皇子的最佳婚配人选。
 也不知皇上那边是何意思……
 思绪回笼,她抬眸看向老夫人。
 老夫人总归比她多吃了近二十年的盐,她捉摸不透的事,老夫人大抵是看得明白的罢。
 她索性将话问了个明白:“母亲,皇上此次叫二皇子回京,前几日我又听闻那边忙着修缮东宫。您也是知道的,东宫已空置多年无人居住,这会儿突然这般劳师动众的,谅必应是得了皇上的命令,难不成是因为……”
第4章 第肆章 贺礼
 老夫人剜她一眼,冷然道:“还能是因为什么缘故,皇上定是有立二皇子为太子的意思,往后你也留意着跟熙姐儿多走动走动,熙姐儿心里感恩,必然就会在二皇子跟前替我们楚家说几句好话。如此一来,于我们整个楚家都有好处。”
 二房是没出息,然则今时不同往日,熙姐儿已不是当年那个无依无靠的丫头片子,卫氏竟还在熙姐儿面前端着架子,真真是个糊涂东西!
 卫氏心中不快,奈何老夫人的身份摆在那里,她不敢明着顶撞老夫人,只得试探地道:“母亲说的自然在理,我跟您想得一样,楚家好了,于我们大家都好。”
 “嗯,你明白是这道理便好。”
 “母亲,话虽如此,只是我今日冷眼瞧着,总觉着熙姐儿面上淡淡的,跟我们都不大热络的样子,也不知是不是这些年熙姐儿一直记恨着咱们?”
 老夫人面色顿时一沉,语气森冷:“记恨我们?!我看她敢!”
 卫氏又偏头看向立在老夫人身后的何嬷嬷:“何嬷嬷觉着熙姐儿如何?”
 “老奴多年未见二姑娘,如今倒是出落得越发动人了。容貌倒还在其次,毕竟是在二皇子身边待了几年,气质倒不像那起穷乡僻壤之地长大的姑娘。”
 老夫人冷哼一声,卫氏眼中尽透不悦。
 何嬷嬷这一席话,实属拍马屁拍到马脚上了。
 她察觉到她们不爱听她说这话,于是又当即改口道:“不过老奴瞧着,二姑娘再如何好,跟大姑娘终究没法比。二姑娘尚且有幸入了二皇子的眼,大姑娘样样比二姑娘出挑,日后还指不定哪位贵公子能有福娶到大姑娘呢?”
 卫氏被何嬷嬷哄得眼底浮起笑意,待想起正在修葺中的东宫,眼底的笑意凝了凝:“说起来也是熙姐儿运气好,她出身本就不高,她父亲从前又因为她母亲的缘故得罪了皇上,以至于后来一直仕途坎坷,如今熙姐儿竟还能嫁给二皇子,就是不知皇上是否还记着当年的那事。若是还记得,焉知皇上真能忍下气认熙姐儿这个儿媳妇?”
 楚明燕素来重规矩,原本是绝不会在旁人面前下母亲的颜面的,待听得卫氏这话越说越不堪入耳,忍不住开口道:“母亲这话不对。二妹妹毕竟帮二皇子治好了眼疾,且女儿听闻二皇子一向有谦谦君子之名,自是记着二妹妹这份恩情的,倘若皇上真要计较什么,二皇子定会帮着二妹妹的。”
 卫氏被她说得一噎,抬手用指尖点了点她的额头:“你这说的尽是傻话!男人素来薄情寡义,何况是皇室中人。你没瞧见三皇子和四皇子么?这两位皇子本就势力壮大,又有妻子母族的帮扶,哪像熙姐儿,除了比别人多懂些医术,哪有旁的好处?更何况二皇子的眼疾早就好了,哪个太医不能帮到他,谁还稀罕熙姐儿呢。”
 老夫人在一旁喝道:“行了,都给我少说两句!几位皇子也是我们能随便议论的么?”
 简直是昏了头了,也不想想隔墙有耳,万一传到好事者的耳中,他们楚家岂不是
要遭殃?
 她瞥了卫氏一眼,见她仍神色忿忿的,知她老毛病又犯了,一时半会儿也劝不好,想起今日楚明熙待她这位祖母也总是一副不冷不热的样子,再忆起楚明熙那张神似她母亲顾氏的小脸蛋,心情也跟着不快起来。
 当年她的二儿子,好好的一个郎君,前途无量,就是被顾氏那个女人迷得神魂颠倒,非她不娶,甚至不惜得罪了皇上,跟自己家族闹翻。
 若当年他好好地留在京城当他的官,又怎会客死异乡?
 “你们且等着看罢,只消看寿宴那日皇上是如何待熙姐儿的,便可知道圣意如何了。”
 ***
 日头平西,热气渐消。
 楚明熙和石竹沿着池子慢悠悠地行走着,没了白日里毒辣的日头晒在身上,间或还有一阵阵风吹过,着实凉爽多了。
 下人们三三两两去忙各自的事,两个素来交好的丫鬟凑在一棵树下,一壁掐着花,一壁躲懒叙家常。
 “哎,芸儿,你听说了么?宫里头马上就要办寿宴了。”
 叫芸儿的那丫鬟掐花的动作一顿,注意力尽数转移到宫宴上去了:“你听谁说的?”
 “还能是听谁说的,自然是听惠儿说的。她不是冯管家的女儿么,冯管家消息多灵通哪,惠儿那小蹄子性子张狂,要不是看在她是冯管家女儿的份上,我才不愿搭理她呢。”
 “好姐姐,你快跟我说说,惠儿跟你说什么了?”
 “听说太后六十大寿将近,宫里头的意思是要大办,寿宴上定是要热闹一番了,指不定寿宴上会有什么新鲜有趣的玩意儿呢。”
 “要是能亲眼去瞧瞧那该多好。”
 “我们只是些当下人的,想看也没机会去看,只能心里想想罢了。”
 “姐姐,二皇子不也会去赴宴么?李泰一定也会跟着一道过去,到时候咱问问李泰不就行了,权当咱也跟着见识过了。”
 两人说话的声音不小,引得石竹止住脚步朝那边凑近了些。
 楚明熙扯了扯石竹的袖子,带着她回了屋里。
 此次容^回京是为了给太后娘娘祝寿,这她是知道的,无奈容^鲜少跟她提宫里的事,只是临启程前跟她提了一嘴。若非今日碰巧听到那两个丫鬟议论此事,她竟不知太后过的是六十大寿。
 祝大寿的贺礼,必定是要花些心思才能送得出手。
 “石竹,你说我该送什么贺礼给太后娘娘才好?”
 回来的时候走得急,这会儿脸上又沁出了一点汗。
 石竹帮楚明熙绞了帕子,服侍她擦了擦脸:“要奴婢说呀,太后娘娘在宫中多年,什么好东西没见过,饶是挑了最贵的东西送她,太后娘娘多半也瞧不上眼啊。”
 太后娘娘可是皇上的母亲,能稀罕她们送的东西么?
 楚明熙托着腮,蹙了蹙眉。
 话是说的没错,可她总不能就这么两手空空地去赴宴吧。
 昂贵的东西,太后娘娘见过用过的可比她多得多了,何况她也不一定买得起。
 “夫人,要不您问问殿下的意思罢?太后是殿下的祖母,太后喜欢些什么,殿下兴许知道些呢,岂不是比咱们自己瞎琢磨的好?”
 楚明熙想了想,又摇摇头。
 “^哥哥平日里要操心的事已经够多了,我何苦再给他添麻烦?况且他身子弱,不宜多虑,我还是自己想法子罢。”
 石竹笑着戏谑道:“奴婢早就看出来了,夫人眼里只看得见殿下,事事都为殿下考虑,从不知道心疼心疼您自己!”
 楚明熙被她说得有点羞赧,娇嗔地白她一眼:“你这丫头,得了机会就打趣我!”
 她思忖了半晌,忽而道,“不若我做个药枕罢。”
 她旁的都不大会,只懂些医理。夜里枕着药枕入睡,于医治太后的失眠之症有利,还可帮太后调理养生。
 这药枕不是什么值钱东西,却是她用了心做来送给太后的,太后应当会喜欢的罢。
 “药枕?!”
 “先前我曾听^哥哥提起过,说太后娘娘早些年落下了失眠之症,因着这缘故,太后时常还会犯头疾。”
 石竹拍着手笑道:“夫人这主意好。一来这贺礼于太后娘娘当真有用,二来您医术精湛,送药枕给太后娘娘,既能给太后娘娘留个好印象,旁人也不至于在背后议论您这贺礼送的寒酸。”
 次日一早,楚明熙匆匆用过早膳,便带着石竹一道出门购置所需药材。
 楚明熙寻思着,既是要送药枕给太后,药材方面就不能不仔细些,差下人去买,万一做事不尽心捅出什么篓子来便糟了,还是她亲自跑一趟来得放心些。
 这一出门过了晌午,主仆二人才满载而归。
 买的东西实在多,石竹两手满满当当地提着刚买回来的药材,楚明熙怕她一个人拿不过来,也帮着提了一些。
 “夫人,您都逛了大半天了准是累了,不若让奴婢来拿罢。”石竹看着楚明熙手中的东西,眸中露出几分愧疚。
 提东西是她这个丫鬟的分内事,哪有让夫人帮着拿东西的道理。
 楚明熙不以为意地笑了笑:“也不是多重的东西,咱走快些便是,横竖马上就到了。”
 主仆二人匆匆而行,远远瞥见院门前站着个人,身形瞧着很有些眼生。
 两人一时愣住,脚步也跟着停滞了一下,那人听见她们这边传来的动静,循声朝她们望过来。
 走得近了,能看出对方是个年过四旬的妇人,人站得笔直,容貌普通却气度不凡,通身透着股令人起敬的沉稳。
 忍冬陪戴嬷嬷站在院子里快要两个时辰了,翘首以盼地等着自家主子归家,心里别提有多着急了。
 戴嬷嬷脾气也是执拗得很,等便等罢,不在屋里坐着等,非要站在院子里等,教她一个当丫鬟的怎好一个人躲在屋里凉快?
 这会儿见楚明熙和石竹总算是回来了,她心里暗暗松了口气,忙上前两步主动伸手接过楚明熙手中提着的东西。
 楚明熙看着戴嬷嬷:“这位是……”
第5章 第伍章 规矩
 忍冬在一旁介绍道:“夫人,这位是宫里来的教习嬷嬷戴嬷嬷。”
 “老奴见过夫人。”戴嬷嬷向楚明熙行过礼,“老奴会暂时在府里住上一段时日,教夫人一些宫里的规矩,还望夫人能体谅老奴则个。”
 楚明熙有些拘谨地道:“有劳嬷嬷了。”
 “夫人客气了,这原是老奴职责所在。”戴嬷嬷回得不卑不亢,视线从楚明熙和忍冬手上划过,眉头似有若无地抬起,又缓缓落下。
 她等了楚明熙一上午都不见她人影,心里委实是有些不耐的,只是她素来讲究礼数,心中纵然再不满,脸上也不会显露半分。
 石竹咽了口口水,后知后觉地将手中的大包小包隐藏在身后。
 她自以为掩饰得好,实则这番小动作尽数落入戴嬷嬷的眼中。
 戴嬷嬷心中的不满更甚。
 楚姑娘是殿下身边的女人,这般尊贵的身份,就该深居简出安安分分地待在内宅,怎可如平头百姓那样随意出门抛头露面。
 出宅门便也罢了,主仆二人还在外头逛了好几个时辰,楚姑娘竟还像个丫鬟一般,自己提着东西回来。
 还有楚姑娘身边的这个丫鬟,见了她就把手中的东西朝身后一藏,鬼鬼祟祟,上不得台面。
 丫鬟是这副做派,显见得是她主子纵容她,不觉着她有错,平日里总由着她去。
 看来这楚姑娘,要学习的规矩还很多。
 忍冬察觉出氛围尴尬,勉强扯出一抹笑,殷勤地道:“外头天热,戴嬷嬷和夫人不若先进屋里凉快凉快罢。”
 石竹点头欲要附和,戴嬷嬷抢先开口道:“老奴既是已来了府里,还是早些开始教规矩的好。”她将目光投向楚明熙,“夫人,老奴还有几句话想要跟您说说,可否叫您的两个丫鬟先行退下?”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