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南华曲——金牙太太【完结】

时间:2025-02-03 23:11:10  作者:金牙太太【完结】
  “你说的轻巧,”解忧诘吁道,“唱来唱去的,你不也成了戏中人嘛。”
  秦妃依旧是笑得那番天真无邪的模样,“你我皆在戏中,当初一脚踏了进来,你还以为自己逃得了了吗?”
  解忧愣愣,心中暗道:“我只是个四品如夫人,随时尚可抽身,你是二品皇妃,怎么能相比呢?”但她终还是没把这话说出来,不知为何,她总觉得皇妃这摆脱不开的尊贵身份,对秦妃而已,总是显得那般残忍。
  解忧慢吞吞地在昆玉殿用过了午膳,毫不客气地挑剔了每道菜,气得卓儿几乎想将她一把扔出高高的宫墙之外,倒是京羽说她腿上旧疾只要精心治疗,便可以行走如常。但药材难寻,若她这般不乖巧的话,昆玉殿便懒得搭理她这破瘸子的事了。解忧才收敛了些,端端正正低头吃饭,甚至还亲手替秦妃盛了一碗饭。
  这样轻松惬意的气氛,即便在赵宅也难得。秦妃与她,不仅是救命之恩,不仅是同样出身的惺惺相惜。在这里,她觉得自己回到了年少学艺时的心境,肆无忌惮地表现出自己或幼稚或无耻的一面,即便遭来斥责,也终不会酿成大错。
  她抬头偷偷看了一眼秦妃,长长的睫毛像轻盈的羽扇般低垂着,依旧是那般惊世绝伦的美艳,她默默地低着头吃饭,如深渊静水似的眼波,只是偶然一转,落在解忧面上,便像暖风拂面,舒然一暖,她柔声道:“听说夏州都督张令铎月末便要大婚了,彩礼你可曾备好?我这里倒是有些寻常不用的金银细软,你若是缺钱,尽管拿去,这紧要关头,可不能输了阵仗。”
  解忧胸中登时涌上一股怒气,又狠狠地憋了回去,闷声道:“我不缺钱。”过了半晌,又补充了一句,“谁说我要去参加他的婚仪?”
  秦妃依旧吃吃地笑了两声,卓儿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酒酿桂花圆子汤,那雪白色的热气悠悠地在餐桌上萦索飞舞,散出令人心安的家常味道。
  告辞秦妃,解忧回到赵宅时,已近日暮,西斜的太阳金腾腾地挂在天上,暮春的暖意,催开了门前火光霞焰般的石榴花,那鲜研的色彩让她愉悦的心情又添了一笔欣喜。
  解忧刚进花厅,卸下沉重华丽的猩红色翠玉披风,顺手交给迎出门来的芳儿,忽然见厅外帘下站了一个月白色儒服的男子,不由得吓了一跳:“翟公子怎么来了?”
  翟清渠笑盈盈地转过身,施了一礼,道:“前日拜托令铎邀约赵将军,有事相谈,今日也是翟某冒味,午后才送拜帖过来,将军已经去军营了,索性就在此等候着。”他说话的时候,带着浅浅的笑意,如月下清竹般使人心神怡爽。
  解忧点点头,命芳儿在花厅重新布了茶点。想着赵匡胤为筹备出征,日日在军营操练,不知几日归来。贺氏卧床,家中竟连个主事的也难得。便差了赵志去营中请,嘱咐厨房备着晚膳,一番忙碌之后,方才在对面坐下。
  花厅里布置的雅淡,屋角高几上放了一个青花缠扰的瓷瓠,斜斜地插着几枝淡红色的晚春梅,透着淡若无闻的香味。翟清渠侧头看解忧身着金丝细密缝制的红底海青纹礼袍,一头珠玉环翠,饶是华丽。不由赞道,“前几日见娘子,轻装出行,宛若小家碧玉,今日又如此盛装,可简可繁,真是浓淡相宜。”
  解忧眼波欲横未横,淡淡道:“解忧素来以为帐房先生乃是暗室中闷头算计的实诚人,那日见先生儒雅知礼,怎么今日偏要做出一副轻薄的模样,惹人生厌。”
  翟清渠很是不解的表情,“称赞娘子美貌,便成了轻薄惹人厌,难道非要翟某说娘子貌似无盐丑女?咦……”他装作仔细打量解忧面容的样子,“细细看来,你这两道眉毛还真是长短不一。”
  解忧几乎气结,这江南人究竟怎么回事,各个看着持沉稳重的样子,背地里却是这般的戏虐不羁,秦妃如此,这个翟清渠也是如此。她定了定心神,将话风岔开,“北营离此来去也要大半个时辰,待将军回府之前,先生可是准备一一研评解忧的长相?”
  翟清渠爽朗一笑,又恢复了那翩翩君子的模样,道:“那么诗词曲赋、风土人情,你可择一而论。”
  “钱。”翟清渠话音未落,解忧便即刻答道。
  “钱?”翟清渠有些怀疑自己听错了。虽说世人皆爱财,可在情面上皆以爱财为耻,还未曾有人敢当面谈论此物。
  解忧看着他,略带讨教的样子说道:“先生应当对金钱最是熟悉吧?何必绕路风雅,去论些虚无不实之物呢。”
  翟清渠含笑道:“我倒不知,朝廷钦封的四品夫人竟对着金钱之论也有兴趣。”
  “田赋征战、柴米油盐,哪一项不是白花花的银子使出去。圣人之论利心,黄白之物利行,君子羞谈金钱,但解忧并非君子,如今虽未持家掌柜,却也知道金钱的重要。难得先生在此,自然不愿放过机会讨教,以期能一窥金钱之道。”她话说的诚恳,连翟清渠也微微动容,回了一揖。
  “那你问吧。”翟清渠的目光悠长且带着鼓励的善意。
  “金钱之道在何处?”解忧鼓起来勇气问了一个问题。
  “在商。商者流通万物,汇聚万利。”
  “为商之道在何?”
  “贵在变通。无变通必成死局,锱铢必究与顺势妥协之间,拿捏得当便是商贾成功之道。”
  “为商者汇百利,是为何求?”
  翟清渠静静地看着她,嘴角蓄起了一点笑意,慢慢绽开,攀上他温和的笑容,沁在那纯净如泉水的眼里,“为自身得自由。金钱在袋中,看似进出容易,实则最为安妥。它能让你在家世倾覆、权力抛弃或是感情裂变之时,有裘衣暖身、佳肴饱腹、屋檐避雨;使你不用依附于他人便可言所欲言,行所欲为;让你的一笑一颦,一喜一怒,不为他人哀喜左右,才能让你成为你。”
  解忧眼中的光彩渐次亮了起来,眸光悠悠,却如天边远远飘着的悠悠白云,漫不着力,可他说的每一个字像是一粒一粒的石子,砸在她耳朵里,又踏踏实实地落进了心里,漾起一阵又一阵愈发亮堂的光芒。
  她突然觉得,自己蝇营狗苟追寻了数年的疑问,如今在眼前突然打开了一扇门。
  三年前,她青楼卖唱,用红颜陪笑换取一席安生,以为幸遇良人,终生可依。但一场大火,将一切烧尽;她以此生为质,宁为赵匡胤筹谋的“弃子”,以为经历风险后,两人感情新生,却又被冷言惊醒。心已凝固成石,只求饱暖一世,却连自己也不知所求,如今好了,答案竟然如此简单,何必求权,何必求情,何必求人,若有万贯缠身,她自可以自在逍遥去了。
  解忧盈盈一拜,“先生此话,如禅机点化,受教匪浅。”
  翟清渠看着她,原本清淡至极的笑容渐渐多了几分暖色,黝黑的眸中瞧瞧露出几分欣喜之色:“我在开封应该会留一段时间,若你真的对生财之道有兴趣,随时可以来找我。不过,我现在寄居在张府,你若觉得不方便,在南熏街上有一家翟氏钱庄,也可以让那王掌柜来找我。”
  解忧暗自思忖,这话说的倒像是两人私通约会的样子,正踌躇着如何回答。
  翟清渠笑道:“若还是觉得不方便,你可以拜我为师,我先前在钱塘、在寿州也收过几个门下弟子……”
  话音刚落,便见解忧已经拜倒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行了见师之礼。翟清渠嘴角抿成一道满意的微笑,这不失时机的悟性,看来只需稍加点拨,日后必成敛财的好手。
第32章 买卖
  赵匡胤回到府中时,天色已经半黑。解忧换了常服,正忙着指挥着几个丫头温酒布菜,见他进来,淡淡地引见了翟清渠,又淡淡地说了拜师之事。赵匡胤自然依礼谢过,又说今日恰巧候王巡视北营,演练军阵,是故让客人久等,实在抱歉。
  翟清渠丝毫不以为怪,两人寒暄客气了一番,便在桌前落座。解忧却不相陪,拜了一福,便转向后院去了。
  见解忧施施然离去的背影,赵匡胤心中竟然有些许抑抑,便顾不得闲话,先举杯敬了翟清渠,将话题直接引到当下正沸沸扬扬议论的军事上,称道,“那日与先生琼林苑中偶遇,谈未尽兴,后来令铎又数次与我力荐先生,称先生韬略无双。如今我大周欲与南唐寿州一战,不知先生看好哪方?”
  翟清渠微笑道:“翟家素不干政,玄帅此问,是想探究翟家立场,还是对刚刚收编的陇西军,信心不足呢?”
  赵匡胤面上一滞,对方轻描淡写的口吻激怒了他武将之志,也幸亏他并非仅有武人之气,大战在即,无谓平白做意气之争。话至舌尖,非是自灭威风,却是无奈嗟叹,“此战不易。”
  “是不易。若非不易,长孙思恭也不至强硬反对出兵,最后落得身死名裂。”翟清渠呷了一口清酒,缓缓说道,“寿州三面环水,一面环山。自古就是易守难攻之地,蔡国国主当年以区区三千兵马立国,便能北抗周与汉,南抵李唐,此一难也;如今蔡国虽向贵国承臣进贡,但他每年也向南唐纳贡,如果不是南唐突然出兵,只怕蔡国也算不上是大周的管辖之地,为准藩属之地兴兵,其名不正,此乃二难也。凭此二难便足以使长孙思恭这般骁将惜兵畏战,但在玄帅看来,此战最难之处,只怕不在于此。”
  赵匡胤眉心动了动,问道:“那依先生之见,此战关键之锁在何处?”
  “在供给线。”翟清渠笑意漾漾,仿佛再说一件寻常琐事,“寿州距离金陵,快马一日半可达,粮草走水路,淮河支流到紫金山寨,不过七八日的功夫,且折损微小。而从开封运粮,只能走黄河,水利瘀塞,陆路难行,人马耗时便是对方三倍有余,无论快攻还是慢打,优势都不在这边。”
  供给交通线真是这些日子困扰赵匡胤的难题,与六部合议数次,均未有良方。如今被翟清渠说破,赵匡胤不由暗暗心惊,连忙拱手道:“先生果然非凡,所言与我今日在营中所议之事相差无几。”
  翟清渠笑道:“南唐李景达,许文稹皆是当世名将,若连翟某这局外之人都能看出的劣势,想必在对方眼里早已一清二楚了。”
  “黄河泥沙之患,使我大周身处劣势,唉……”赵匡胤如今求贤若渴的心情,让他顾不上合不合适,连忙问道,“先生可有破解之法?”
  “没有……这疏浚河道的功夫,即便是漫天的钱财撒下去,没个十数载的功夫也难见成效,”翟清渠夹起了一粒酒糟花生,剔透的红衣是解忧封在罐中酿了数月才形成的,入口则是盈香扑鼻,“不过,这一战我仍赌你会赢,因为我打算与你谈一场买卖?”
  “买卖?”赵匡胤方才刚刚涌起的希望随之落下,只好笑笑,问道,“那么,先生是打算卖兵甲还是士兵?”
  “都不是,我打算卖情报。”翟清渠亦笑着说。
  “情报?”赵匡胤皱了皱眉,论侦察与刺探,他自以为这些年苦心经营,又有黑衣军做掩护,已是世上翘楚,居然有人大言不惭要出售情报。“先生可是在南唐军中有要紧的线人?”
  “没有。”
  “先生的信鸽一日可飞多少里?”
  翟清渠笑笑,“大约五六百里吧。”
  这并不算是一个太差的距离,但与黑衣军中日行千里的军鸽相比,显然是远远不及的。“先生一无线人,信鸽速度亦是平庸,怎样的信心来谈这笔买卖?”
  “因为我的情报肯定准确。”翟清渠细细解释道,“行军之中,各路的信报每日纷涌而至,有些是真的,有些则是假的,大部分则是对方希望你认为是真的。但真正的攻击目标,行军线路,往往只在主帅一人脑中,非到最后关头,谁也不知道。”
  “不错,大部分命令都是佯攻的假动作,是为了掩饰真实意图,混淆视听的故意所为。彼此之间只得凭借经验和运气猜测。”
  “其实,真实意图是想掩盖也掩盖不了的。”翟清渠这时流露出一缕得意的笑容,像是将李景达已经捏在手中一般,“主帅可以下令命大军往北走,到一半的时候又突然折返朝西;他可以命士兵缝纫过冬的棉袄,让你以为对方打算做长久战,却在半夜突袭,速战速决。不过,当情报足够多的时候,一切心思与花招便真伪立辨。比如,在一个村镇里,倾脚头(掏粪工)的工作突然变得繁重,其中混杂着许多马粪,可以猜测骑兵营驻扎在此;猎人这几日所获稀少,可以猜测出大军刚刚路过或停留在此,因而捕光了林中的猎物;妇人这几日上街发现金首饰涨价了,那可能是为了招纳降士,而在大肆收集金银。世间每一处细节皆是情报,是任谁想隐瞒也瞒的滴水不漏,只要有心收集,对敌军的动向岂不了然于心了。”
  赵匡胤惊叹不已,“这功夫可不小。”
  “所以,我也打算卖个好价钱。”翟清渠又给自己盛了一碗汤,悠悠地吹散了氤氲的热雾,“翟家商铺遍及九洲,寿州五县,车行、粮铺、钱庄、食肆也有数百间,每月账目皆交由我勘察核验,若是将交账的频率改成一日一次,即便信鸽飞得慢点,也能在唐军行动之前,偷窥端倪。玄帅以为如何?”
  “甚好!”赵匡胤几乎要拍案叫绝,“敢问先生要价几何?”
  “你攻打寿州期间,每月纹银五千两,点量得数后,交付到翟家钱庄。”
  “这个价格一点也不高。”赵匡胤颔首。
  “当然。这只是饲养信鸽和马匹的成本。等拿下寿州之后,我要从寿春到陇西的茶盐专营之权。淮河以北,除了翟家商队,别人不许经营茶盐生意。”翟清渠静静地说道。
  “这……”赵匡胤有些踌躇了,这么一来,翟家日进斗金也不算多,但他倒不是舍不得,只是这发派专营之权向来在工部,不归自己所属,便解释道,“先生若想要这专营之权,为何不走工部办理?我管着北营,与此事实在风马牛不及。”
  “玄帅若有心给我,专营之权并非难事。而这世上能了解我所出售之物价值的,也只有身为统帅的你了。”翟清渠放下汤碗,平静地看着赵匡胤,“何况,这寿州如今不也不在你手中么?我尚且肯为你筹划。这生意算来,玄帅可并不吃亏。”
  赵匡胤思索了片刻,爽快道:“那么就一言为定。”
  “好。”翟清渠见买卖谈妥,心情也是大好,含笑道,“既然彼此合作,我也送玄帅一份见面礼。我初到开封,准备买个宅子长住,便让人去寻地方。钱庄掌柜告诉我,南熏街算是开封城内最繁华的街道,那地方却有一大片地常年空着,不见起新宅,也不见重修筑。便托人去那地主,想买过来,自住也罢,转手也罢,偏偏对方说原主身亡,他作为远房侄子继承,遵守遗嘱,不敢擅卖。我以为是他有意抬价,便给了个天价,让他割爱。结果,他现在连见面也不肯了,玄帅猜这是何处?”
  听到南熏街那刻起,赵匡胤的精神便被调起了,他面色深沉地说道,“南熏街那,只有一出空地久未人居,三年前,那里是有名的歌坊永乐楼,当家坊主人称余爷。永乐楼被烧毁后,他一直谋策重建,但资金或修建方案不合心意,以至于此地常年空置。”赵匡胤派人调查过余爷所为,对此事也知晓一些。但这话从自己口中说出来,也略察觉到了一些不对劲。
  翟清渠笑道:“重修一庄歌舞楼,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但在开封城中最繁盛的地方空置这么大的土地,其中折损的成本,可是天文之数。难道玄帅就不好奇,就不曾派人去勘察这永乐楼的废墟之下,究竟藏着些什么?”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