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历史同人)给诸朝直播华夏文明——星陨落【完结+番外】

时间:2025-02-05 14:41:40  作者:星陨落【完结+番外】
  明朝百官心情就不那么美妙了,“明朝胡椒产量高于前面朝代,价格一直在掉。”
  换句话说,就是他们俸禄在变相减少,明朝百官愿意才怪。
  “仔细想想,胡椒就算降价,也总比大明宝钞好吧。”明宣宗朱瞻基道。
  他知道底下臣子们对胡椒降价不满,可是明初还把大明宝钞当俸禄呢,一对比,他们心里是不是好受多了?
  【不止是我们华夏,国外甚至为了胡椒掀起多次战争。
  在我们华夏,胡椒位比黄金,也能暂时当钱,而在国外,胡椒直接就是货币。】
  【在我们今天。看来,以前国外为了胡椒掀起战争,是很傻的行为。
  可要把胡椒换成黄金,为了黄金而开战,是不是就好理解点?】
  【还有我们今天的石。油,大家也在互相争夺,等以后咱们拥有更好的能源,再回头看今天,就像我们今天。看曾经的鸟粪战争和胡椒战争。
  这就是当时胡椒战争的本质。】
  诸朝百姓对胡椒并不了解,因为九成九的百姓都没有胡椒,还有很多人,连胡椒名字都是第。一次听说。
  可是一把胡椒换成黄金,他们瞬间秒懂。
  “能掀起战争的,都是有价值的,哪怕那个价值未来是过时的。”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们轻叹。
  兜兜转转,千百年后,人的本质依旧未变。
  “很好,看来未来黄金没有降价。”有人注意到后世对黄金的推崇,登时安心。
  看来胡椒价比黄金是一时的,黄金才是永恒的!
  “胡椒、黄金朕都知道,石油为何物?”刘彻对石油感兴趣道。
  “能让后世之人如此举例,后世石油地位一定举重若轻。”
  “不过石油到底是何物?”嬴政皱眉,可惜他们对石油了解太少,没办法解惑。
  “石油,是我写下的石油吗?!”
  北宋,在《梦溪笔谈》初次记下“石油”两字的沈括拓惊讶。
  如果是其他东西,宋朝以后,东西会流传开来,可偏偏从宋朝开始,越往后人的思想越被禁锢。
  以至于北宋沈括拓写出来的《梦溪笔谈》并没多少人看过,就是看过,也无法光明正大讨论。③
  【说完有些严肃的话题,咱们接下来说说存疑的几个物种,分别是芝麻、葡萄、核桃等。
  之所以说存疑,是因为有人说它们是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也有人说不是。】
  【咱们先来看芝麻,先前秦朝食物篇提过,春秋战国就有对芝麻的记载。
  但是,芝麻并不止一个品种,也许张骞带回来了别的品种的芝麻也不一定。】
  【如果说芝麻不确定的话,那葡萄却是确定的,我们华夏本土就有葡萄,但张骞也从西域带回来了葡萄。
  这就涉及到西域的地理环境,古代的西域是咱们现在的新疆,当地日照时间长,强度大,以至于种植出来的瓜果,都特别甜,是咱们有名的“瓜果之乡”。】
  【葡萄除了直接食用,还能用来酿酒,葡萄为原材料酿出来的酒,被称为葡萄酒或者红酒。
  在葡萄酒传入之前,咱们华夏的酒是粮食酿出来的粮食酒。】
  【原材料不同,两种酒的味道也有差别。
  红酒味道带有果香,粮食酒则是粮香。】
  【相同的是,它们最初的度数都不高。
  以秦汉为例,他们酒的度数大致在十来度,放在我们今天,也就醪糟、米酒程度。】
  【宋元及之后,随着蒸馏技术的发展,酒的度数越来越高。
  有意思的是,西汉海昏侯墓里,也出土了一套蒸馏器,有人说是蒸馏花露水的,也有人说是蒸馏酒的,总之不管蒸馏什么,都证明秦汉时期,也是能做到蒸馏的。】④
  说着姜叶把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蒸馏器,和后世的蒸馏器做对比。
  【蒸馏技术建立在原酿酒的基础上,只是多了蒸馏的步骤,可就是这一步,就能做出比原先度数更高的酒。】
  “加了这一步,就能得到高度酒!”原先就苦恼高度酒的诸朝医师们眼睛一亮。
  有了高度酒,他们离大蒜素将更进一步。
  “高度酒一定比低度酒还要浓烈。”诸朝酒鬼们看到蒸馏技术,哈喇子直接从嘴角流下。
  他们相信卖酒的商家们,很快就会把高度酒做出来。
  “西汉海昏侯墓,也不知是刘家哪个子孙这么倒霉。”刘彻注意到西汉海昏侯墓,没太在意,并不知道那是他亲孙子的墓。
  只有海昏侯刘贺本人,彻底崩溃,“那是我的墓,我的墓啊!”
  姜叶和江雪没说他的。名字,但他身为主人,还能认不出自己的东西。
  “是谁挖了我/海昏侯的墓?”崩溃的刘贺和皱眉的汉宣帝刘询问道。
  更巧的是,两人的话同时变成评论。
  【关于海昏侯墓的话题,等到汉武帝话题时一块说。
  现在回到蒸馏技术上。】
  【技术是无罪的,但使用它的人却不一定。
  随着蒸馏技术让酒度数变高,后续的影响有利有弊。】
  【有利的是酒度数上去,可以为伤口清理消毒,就像古代战争,许多人不是死在战场上,很多都死在伤口感染发炎上面,高度酒可以杀菌,避免他们伤势更加恶化。】
  “高度酒可以减缓战场死亡!”嬴政眼睛一亮,他原先对高度酒并不太感兴趣,可高度酒要是能减少战场死亡,那可是一大利器。
  最重要的是,蒸馏器,他们秦朝能做出来。
  “陛下!”卫青和霍去病激动的看刘彻。
  刘彻点头,“爱卿们放心,朕这就让人做高度酒。”
  只有更多士兵,才能为他征战更多疆域。
  李世民、赵匡胤和朱元璋、朱棣父子都是马上皇帝,更不会迟疑。
  【有弊的是伴随酒业发展,随之兴起的酒文化,在高度酒出现之前,大家劝酒基本不会有事,但高度酒出现以后,再劝酒,不停喝是可以喝出人命的。
  所谓酒文化,就是拒绝不了别人递来的酒,哪怕喝酒对自身有损。
  时至今日,这种风气依旧没有杜绝。】
  “怎么可能杜绝啊,只要还有权势在一天,这种‘文化’就不可能消失,就算没有酒,也会有其他东西代替。”
  “拒绝不了的不是酒,而是权。”
  对于姜叶和江雪的“天真”,诸朝当政者们忍不住摇头。
  就像他/她们说的,酒只是表面。
  “哼,他们连酒都不愿意喝,还可能会听令行事吗。”喜欢酒文化,准确来说是酒桌文化的当权者们冷哼。
  他们要的是下属们喝酒吗?不,是他们的服从。
  “还好咱们不来那一套。”李白端着酒杯摇头,他喜欢酒,对酒桌文化敬谢不敏。
  “太白兄,看来咱们未必能适应朝堂。”同桌的杜甫叹道。
  “不能适应就不能适应呗,还可以更潇洒。”李白洒脱道。
  其实之前李白并不是这样想的,他还是想一展抱负的,但后来听到唐玄宗李隆基的荒唐,他出仕的念头就淡了许多。
  【说完葡萄酒和古代蒸馏技术,咱们接下来说说葡萄干。
  葡萄干比葡萄优势在于能保存更长时间。】
  【尤其是古代交通不便,加上葡萄皮薄多汁,受不得颠簸,葡萄干就是一个很好的处理方法。
  葡萄干是葡萄晒干后的状态,虽然没了大部分水分,其营养物质却没流失多少,且更加方便运输。】
  葡萄干并不难制作,葡萄已经普及的朝代百姓,看到葡萄干眼睛不由一亮,“看来咱们过年又能多上一份干果了。”
  “西域那个地方适合种葡萄,是不是也适合晒葡萄干。”刘彻说着,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在天幕出现之前,他想的是能和西域合作,一同抗击匈奴来犯,可是现在,刘彻想要更多。
  刚巧,嬴政也想把自己大一统的地盘扩大。
  也许这次派人前往西域,不仅是去带回各种作物种。子。
  【最后是核桃,核桃古名胡桃,其实它和葡萄一样,华夏也有本土核桃。
  核桃营养极其丰富,常吃可补脑、提升记忆力,在古代还被称为“长寿果”,虽然我们后来查到,不止核桃一个被叫做“长寿果”。】⑤
  嬴政、刘彻:“……”白激动一下。
  【作者有话要说】
  【注:①②③④⑤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感谢小可爱的捉虫,么么哒~】
  作者同类型完结文:
  《位面餐厅从大秦开始》【可能雷点:有嬴政和吕雉cp。】
  《诸天聊天群从西游开始》【可能雷点:有武松和潘金莲cp。】
  作者预收文求收藏:
  《国运直播从秦皇汉武开始》【和本文算同类型,主神、无限、历史直播、国运流。】
  《诸朝直播带货指南》【位面直播、给诸朝古人和星际未来互相带货。】
  《穿书女配和女主联手爆红》【娱乐圈文,女主和女二友谊长存。】
  
第三十一章
  【好了, 至此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农作物们已经说的差不多。
  接下来咱们一起看看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前后的变化。】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大汉还没打败匈奴, 等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汉朝已经大败匈奴, 这也是汉朝丝绸之路如此兴盛的原因。
  因为若是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家在背后做支撑, 你有好东西,却没保护的实力, 别人只会强行掠夺, 而不是老老实实和你做交易。
  所以丝绸之路, 不仅是汉朝经济的兴盛,背后也折射出汉朝强大的军事力量。】
  “为朕大败匈奴的,一定是仲卿和去病!”刘彻十分肯定。
  汉武朝其他臣子听了别提多酸, 未来的事,陛下怎么那么肯定。
  【除了张骞这位实践者,汉武帝刘彻这位决策者也非常高瞻远瞩。
  之前不是说汉武帝刘彻是汉朝的重要转折点吗, 因为当时汉朝对匈奴示弱太久,以至于汉武帝想对匈奴反击时, 朝中有不少阻拦的臣子。
  那些臣子未必存心唱衰自家朝堂, 而是长久以来的实力压制,让他们心里面对匈奴自信不起来。】
  【大家试想一下, 如果当时的汉武帝刘彻被这样的态度所影响,明明有反击匈奴的实力, 而不去反击,那么未来, 还会有辉煌大汉, 和咱们后世以“汉”为民族的汉族吗?
  可能会有人觉得我们言过其词, 关于这点,咱们可以来一个反面教材,宋朝做一下对比。】
  宋朝诸人:“……”
  “为什么要拿宋朝和汉朝比,而且还是反面?”宋朝开国帝王赵匡胤不明白。
  赵光义时期,宋朝还没积弱到一定程度,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倒是刘娥,心头一动,“后世该不会是想说先帝吧?”
  想起先帝的做派,刘娥沉默。
  大部分北宋王朝,和所有的南宋王朝,此时全都深深低下头去。
  他们觉得丢脸,乃至羞愤,“为什么要拿宋朝和汉朝比啊,这不是存心让我们宋朝丢人吗!”
  【很多人会把两个相邻的朝代一起提及,比如秦汉、汉唐、唐宋、宋元、元明、明清这样,但很少会有人拿汉朝和宋朝做对比。
  虽然双方的比试结果没有悬念。】
  “后世人说话怎么那么毒。”宋朝后世的人们破防。
  宋朝前期的人迟疑,“我们宋朝没那么弱吧,还是说跟宋朝比,败的是汉朝?”
  听朝臣们这么离谱的猜测,赵匡胤沉默,就算他觉得自己厉害,也不觉得自己能跟汉武帝比。
  汉武帝和秦始皇两人历史名声都不好,但功绩确实大。
  【汉朝给后世的印象是强大,宋朝给后世的印象是弱、怂、送,但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就像先前说的,汉朝初期,不管执政者们是何性格,他们都对匈奴妥协,汉朝是弱过的。
  而宋朝呢,开国太。祖是武将,结束自唐末的一系列纷争,你能说宋太。祖赵匡胤弱吗?】
  汉朝初期执政者们沉默,好在后世子孙争气,要不然他们可以想象自己在历史上的。名声。
  “弱、怂、送?这真是朕的大宋?”赵匡胤不敢相信,确定不是跟他宋朝同名的“宋”?
  可再不想相信,赵匡胤也不得不承认,后世的宋朝,就是他建立的大宋。
  【至于汉朝和宋朝为什么给后世不同的刻板印象,就源于他们继任者不同的选择。
  就像汉武帝刘彻面对强势匈奴,面临妥协和反击两个选择。
  宋朝也有君王面临不同抉择,然后对方走出了一条新的路。】
  “新的路?”赵匡胤不理解。
  宋朝前面的朝代也不理解后世话的意思。
  只有宋朝中、后期,及后面朝代的当权者们,一下反应过来姜叶和江雪说的是什么。
  “是宋真宗的澶渊之盟吧,他在‘打输送钱’、‘打赢要钱’之间,选择了‘打赢送钱’,这谁知道,不得说声‘人才’啊。”朱元璋感叹道。
  【面对匈奴,已经积蓄实力的汉朝在汉武帝刘彻的领导,卫青和霍去病的勇猛冲锋下,选择了和匈奴力战,最后打出“强汉”风采。
  而宋朝宋真宗赵恒,在宋朝国力尚可,打赢辽国的情况下,选择给辽国送钱和谈,史称“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虽然缓和了辽宋之间的战争,带来一时的和平,却也带走宋朝的脊梁骨,从此再遇事,宋朝都会拿钱和人妥协,就这样,宋朝一步步积弱,以至于多次滑落深不见底的深渊。】①
  诸朝古人不禁掏耳朵,“是咱们听错了吗?那个宋真宗在打赢的情况下,给手下败将送钱?”
  原谅他们无法理解,他们就算不会打仗,也知道这样会亏。
  “可恶,当初和朕签订‘渭水之盟’的人是宋真宗多好,这样就算朕输了,还能得钱。”李世民嘴上说笑,实则眸光冰冷。
  当初渭水之盟他被迫送出多少金银珠宝,还有多少大唐子民被异族杀害和掳走。
  就像他说的,要是他输了,敌人还给他送钱,渭水之盟绝不会成为他一生的耻辱。②
  “一时的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再也站不起来。”李世民以过来人身份叹道。
  他也有过失利和妥协的时候,可那是在他落下风的时候。
  而宋朝,当时占的可是上风。
  看后世意思,宋朝是一时妥协,就一直妥协了?
  “宋真宗赵恒,打赢辽国的情况下给辽国送钱,澶渊之盟?”赵匡胤满头问号。
  这些字他都认识,可是连起来怎么就理解不了呢?
  “首先,朕没有一个叫赵恒的儿子,总不可能是儿子们未来改名了。”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