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颂年嘴角轻笑,“我在吏部忙的不分昼夜,耳朵里都能钻进这些言论,你还当这还是什么秘闻不成?”
林知瑶仍未回应。
梁颂年又道:“你长兄在误回程前,就已呈交过几次奏疏,陛下却一直未予回复,自那时,朝臣就猜测纷纭了。”
林知瑶忽然道:“你早就知道吧?”
梁颂年顿住。
“流言……我也听得了些,不过是些烂账要被翻出来,一些朝廷蛀虫互相泼脏水撇清自己。还有些参与之前赈灾时贪污在拱火洗白,至于假-币……”
林知瑶一哂道:“反倒是被掩盖的无人注意,更无谈及。”
梁颂年沙哑地笑了声,“……果然。”
林知瑶察觉不对,“你试探我?”
梁颂年抬头,语气耐人寻味道:“还是夫人反应快些,我竟是近期才后知后觉过来何为试探。”
林知瑶瞬间反应了过来他的话中意,不由得哽住了。
梁颂年也没想要她解释什么,只又自顾自的说:“那夜,我私以为是你我之间交心之谈,全然不觉那点水般的试探,再后来越来越看不透你,可……”
他说着,忽然沉默了。
林知瑶并未打扰,也同他安静。
须臾,断了的话方才续上,“可我发蠢的去查了你,自以为是的去质问你,伤了你,也搞得自己不舒心。”
“阿渊……”
“我们之间,不足以坦诚相待吗?”
四目相对,梁颂年终究还是问出了压在心底的话。
“你之前对我说过再给你点时间,如今种种,我想,也该要对我说了吧?”
林知瑶张了张嘴,但又闭上了,没有出声。
梁颂年望着她许久,终是叹了口气,“待我从承阳县回来好不好?那个时候你若再不说,那我……再也不会问你了。”
说完,他低头起身。
林知瑶忽然拽住了他的手,仰着头问了句:“那你呢?”
梁颂年停住动作。
林知瑶又道:“你有没有什么瞒着我?”
梁颂年道:“有。”
林知瑶没想到他回答的如此诚实干脆,一时间不知道该接什么话了。
梁颂年却不以为然,反握住她的手,“如你所想,假-币的事情,我早就知晓了。若没有春闱舞弊的发生,想必我已寻得理由参与到户部巡查事宜,不过……”
他不知想到了什么,语气里满是讽刺,“命运偏爱折腾人,竟让你亲手将林家置于两难之间。”
“我大哥他……”
“我方才与岳丈说的不是敷衍的话,”梁颂年截住了她接下来的话,“若他与假-币事无关,那我便不会冤屈他。”
“可…圣意如何逆?”
梁颂年莞尔,“圣意向来难测。”
林知瑶不解,“你何以为?”
梁颂年撇撇嘴,“我也不知道,先去承阳县看看吧。”
他说完舒了口气,挽起林知瑶胳膊,“你现在不问我也无妨,待到承阳县归来,我们总要推心置腹一番吧。”
林知瑶不置可否,只随着他的步伐回院去了。
浴兰节次日,委任的圣旨便下到了相府。
令众人意外的是,如此紧急的要务,竟堂而皇之的让梁颂年交接完吏部琐碎事宜后,方才启程。
朝臣们虽明面上不去议论圣意,可私下难免闲言碎语些,大多数认为这是皇权对抗相权的开始。
“别给我没事找事做了,这都按部就班的运作起来了,各处事去寻各处人去,真把我这苦力用惯了,逮着不放。”
梁颂年气哄哄的将一本待整理的调职册子,扔到了江淮景的桌案上,转身坐下,丝毫不客气的给自己倒上茶。
江淮景正提笔写字,被这个不速之客一搅合,墨汁都划出折子边了,索性作废揉成了一团。
“谁乐意留你吃白饭啊,你有脾气进宫求旨,我巴不得你赶紧离京!”
梁颂年阴阳怪气道:“不好意思,我是你们吏部的临职,没有朝见资格。”
江淮景沉了口气,忍住了翻白眼的冲动,“你若知晓自己是何身份,此刻就不该没皮没脸的在我这蹭茶喝。”
梁颂年不为所动,仍举杯抿茶,“我身份不够,提了几次辞呈都无人批,除了来找把我拉进来的始作俑者,还能去何处申诉?”
“我还想寻地儿申诉呢!”
江淮景烦躁的将手中废纸砸向梁颂年,后者皱眉接下,随即展开一看,皱皱巴巴的纸面上,竟是上奏的草拟。
梁颂年顿了顿,抬头问:“你奏请几次了?”
江淮景泄气,“三四回了吧。”
梁颂年哭笑不得,“既让我去承阳县,又不肯放我走,这陛下葫芦里到底装的什么药。”
江淮景撇了撇嘴,没接话。
“行吧。”
梁颂年起身,捡起江淮景方才丢于一旁的笔,蘸了蘸墨又塞回他手里,语重心长道:“还请协办大人如实禀奏,尽快放卑职离部。”
他说罢转身欲走,江淮景赶忙抄起手边那本待整理的册子,“G!把分你的活儿干了去!真当自己能吃白饭呐!”
梁颂年头也不回地摆摆手,“月底才交的,不至于耽误卑职午休吧。”
承阳县并非穷苦之地,可仍难承载数以千计的灾民。
林知瑾递到中央的文书,快马加鞭来个回也用去了半月时光。
后虽得了消息迎接特使,却左右等到了月末也没见个影。
林知瑾不好直书催促,只叫承阳县令以接人为由,去京都询问进程。
直到六月初,吏部才终于批下来梁颂年的辞呈,期间百般琐碎事宜,又涉诸事拖延,启程时已至月中。
出发当日,林知瑶送他至城门。
梁颂年琢言良久,最终只道:“我此一行说不准归期,还望夫人平安顺遂,事事如意。”
林知瑶嗤了一声,“真是走马上任了,竟说出这么客气的场面话。”
梁颂年晒然,“分别之际,真心话不中听的。”
林知瑶道:“怎么不中听了?你且说说看。”
风过鬓边,吹起了林知瑶脸侧碎发,梁颂年瞧见了,下意识的伸手过去,指尖划过而挽起至耳后。
忽然凑得近了,再一对视,便带上了些莫名的暧昧。
“我与你分开太久了,以至于回到你身边后,总是想赖着你。因此,今日要离去,我心中伤感,说不出什么好听的来。”
林知瑶呼吸一滞,随即耳尖儿便被烫红。
梁颂年总是这么直白,对待感情也是,坚毅而热烈,却又倔强的偏执。
就像当年她改嫁的消息传遍京都,他不顾家族影响,追到相府叩门相问。
最后闹的他远赴北疆,两人生离,才算平息京都满天议言。
凉意点在了耳朵上,惊得林知瑶周身一簌,方后知后觉是梁颂年的手指。
她皱眉抬眸,正对上梁颂年含笑的模样,未等开口,便听他先道:“你这样,我很是欢喜。”
“孟浪!”林知瑶佯嗔一句,偏过头,将仍发烫的耳朵与他的指尖儿分开距离。
梁颂年见她如此,忍不住逗逗,便低头在她耳边小声道:“为夫不明白,与发妻厮磨竟也算孟浪轻浮之举么?”
林知瑶应对不来他这反常的样子,猛的退出去两步,侧头咳了咳作为缓解,紧接着朝身后唤道:“银花!我让你拿着的东西呢!”
夫妻两人道分离,银花作为懂事的丫鬟,当然是能站多远站多远,反正伸手能招呼过去就行。
所以,正百无聊赖发呆,站的又远的银花听到突然的大喊,吓得迈步时左脚把右脚绊住,险些头杵地上。
“来了来了!”
银花嘴上回应,心里吐槽,腿上踉跄着把揣在怀里的包裹递给了林知瑶。
梁颂年不明所以,只盯着林知瑶将两层丝绢打开,拿出收在里面的东西。
“香囊?”
梁颂年面露喜色,“你亲手绣给我的吗?”
林知瑶还在刚在的情绪里没开解出来,只撇嘴悻悻道:“被禁足在景秀宫的时候随手做着玩儿的。”
梁颂年举起香囊,借着日光细细观摩。
天晴色荷包样式上,绣有黛蓝卷纹作衬,主图为鹅黄与褐色交织而出,点缀金丝勾线,另配玉环与流苏穗子。
“这鸭子绣的如此精致,才不是随手玩出来的!”
梁颂年夸奖才出口,东西便被林知瑶一把夺了回去。
“你瞪着眼睛瞧半天就瞧出个鸭子?!”
梁颂年怔住,继而试探道:“这…不是鸭子吗?”
林知瑶闭了闭眼睛,欲将东西收起来。
梁颂年连忙去拦:“好好好,我眼拙了,你别拿走啊。”
此刻银花见气氛不对,恐误伤了自己,正不动声色地往后踱步。
林知瑶气头正盛,喊了句:“银花!”
被点名的人条件反射站定在原地,心里叫苦不迭。
林知瑶头也没回,自然不知身后情况,只自顾自的吩咐道:“告诉他,这是什么!”
银花立刻清了清嗓子,回道:“一只非常传神并好看的孤鸟,灵感来自惠贵妃宫中养的那只金丝雀,后又与空中飞过的雁群结合,最终绣制而成。”
梁颂年凝眉,“孤鸟?”
林知瑶道:“对!”
梁颂年小声抱怨道:“别人多送鸳鸯、鹤或驱邪猛兽,怎得到我偏偏是孤单的鸟……”
林知瑶见他这副不满又不敢言的样子,心情好多了,这才展开笑颜上前去。
“倦鸟知返,你日后佩戴这香囊,也要时刻记得送你此物的人,一直在家里等你回来。”
闻言,梁颂年瞬间散去阴霾,又开心得不知道该如何表示,竟抬手将林知瑶抱了起来原地打转。
林知瑶措不及防双脚悬空,边拍他边呵斥:“这成什么样子!快放我下来!”
梁颂年是听话的把人放了下来,却又忍不住附上额头一吻,无赖道:“怎么办啊,我舍不得走了。”
林知瑶连忙推开他,“本是想在你过阵子生辰时送你的,要不是你此行不知归期,我才不与你矫情这些。快去吧,叫旁人见了要笑掉大牙了。”
“听夫人的。”
梁颂年莞尔,“为夫此去,定尽全力,早日而归。”
第21章 暂别
◎“小公主殿下,您可别折煞我了。”◎
两人话毕时,押运赈灾粮的马车队伍也至城门前整装待发。
林知瑶目光一一扫过,分别是:负责清点县衙损耗及分发帐录的户部主事两名、负责押解赈灾粮及队伍安全的提刑司提刑使十名,最后还有六辆押粮马车及车夫。
打过了照面,林知瑶大方的与众人点头行礼,也就上了回程的马车,后又撩起侧帘目送车队渐行渐远。
“梁特使与夫人感情甚好,之前传言果然不足信。”
“传言?”
梁颂年勒着缰绳,侧头看向说话之人,淡然一笑,“说了些什么呢?我前阵子深扎吏部行事,确有些耳目闭塞。看来户部最近得闲,张主事紧跟了时事,如今路途漫漫,我到乐意洗耳恭听。”
一言一语间,方才说话的的户部主事张平山已是背脊寒凉,额头冷汗。
梁颂年见他不语,又洋装关怀道:“虽是日头正当,却还未到热的时候,张主事怎得发汗了?”
“是…是下官衣服穿得多了,稍后换了便好。”
“既已启程,无要事不得停的道理,张主事懂得吧?”
张平山干咽了下嗓子,随即点头应道:“自然是懂的。”
“看来要委屈主事将就到夜里休整时,再更衣调整了。”
张平山道:“自己之过,何谈委屈,应该的。”
梁颂年冷哼一声,不再搭话,手上发力,双腿蹬马侧,往前去了。
“你这嘴是真会给自己惹事儿。”
张平山缓了半响,才吐了口气出来,浑然不知身旁又赶上一人,直至对方开口,吓的一惊。
“诶呦我说你又什么时候鬼游过来的!”
蔡桂笑道:“你啊你啊,马屁拍马蹄子上,竟还怪我吓人。”
张平山叹气,“新官上任三把火,谁让我倒霉,头一个被烧到了。”
“被烧了也是你上赶着凑上去的。”
蔡桂往梁颂年的方向努了努下巴,“这位可是陛下钦点的特使,之前只知他被林氏招婿,可历经春闱舞弊案,你也该知道他的作为还大着呢。咱们听命行事便罢了,可攀不上这位的关系。”
张平山眉头微皱,“怎么说也成了一家人,此番还能大过林中丞去?”
蔡桂道:“越是稳打稳的事儿,越是容易生变动。”
张平山略一思索,惊道:“林中丞求援的折子早就到陛下手中了,可咱们却此刻才出发,其中深意……”
蔡桂故作玄虚道:“圣意嘛,还真不好说。”
“啼哒蹄哒啼哒――”
张平山还欲追问,却被身侧几匹快马经过而打断,急忙住了口。
等拉开些距离,才又凑近蔡桂问道:“此次赈灾在承阳地界,有官府协理共办,怎么好像比年初遭水灾还重视,竟将提刑司正副使都派来了?”
蔡桂压低了些声音回道:“我听刑部那边说,是提刑司自觉年初办事不力,这次更重视了才正副使都跟着的。”
他说罢又补了句:“林中丞求援的折子里虽早就递到了陛下手中,却一直未在早朝宣读处理。可在浴兰节那日宴上,陛下却提了几句。”
宴席上公开的言论,自不是什么秘密,蔡桂能听说,张平山当然也有所耳闻。
只是他未曾往深处去想,此时被言语点拨,也后知后觉反应了过来。
“这林中丞是真查到了什么?”
蔡桂想了想道:“林中丞总不能对陛下报假。”
张平山面露愁容,“这税款若是有问题,咱们户部定要首当其冲……”
蔡桂倒是不往心里去,开解张平山道:“横竖你我做事坦荡,就算查出什么问题错漏,也不能将户部一棒子全打死,冤不着咱们。”
听完这话,张平山到也算是放下些心来,脚下发力,提速向前赶去,蔡桂则紧随其后。
其时,林知瑶返城相府。
她一路阖眼休憩,却因思绪纷飞,未能安稳一刻。本想着回府喝点安神茶去睡个昏天黑地,不成想进门就有客在等。
“林姐姐你可回来了!”
话音才出,立刻有人纠正,“不是改口了,怎得又这样唤她。”
敏华啧了一声,跑上前去抱住林知瑶的胳膊,愁容苦脸埋怨道:
15/63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