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卧闻青梅落——燕攸【完结】

时间:2025-02-18 14:49:53  作者:燕攸【完结】
  “这才几时,怎么就天色不早了?”郭迅赖着不走。
  午后未时,正是忙时,他顾不上谎话蹩脚,匆匆送走正稀里糊涂的郭迅。
  李致施施然起身,掸掸衣上并不存在的灰尘,问:“听闻柳泉欲买马瀚在北郊那别庄?”
  “是,柳大人出的价越来越高,但马大人好几年了都没松口。”穗丰回道。
  “帮他一把。”
  穗丰道:“殿下,属下不明白。正如郭大人所言,柳泉就一株墙头草,朝堂上吆喝忠君爱国,私下嚷嚷为殿下鞠躬尽瘁,背地跟贪官贵爵蛇鼠一窝。这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人,帮他作甚?”
  李致瞥他一眼,穗丰跪道:“属下多嘴,这就去安排。”
  “等等,此事不急。”李致留他吩咐,“交代潘显泡碧螺春,让厨房备些山楂糕,还有郭大人刚带来的杨桃,切好送去。”
  “天凉了,毛毯……”
  “殿下!”穗丰呼一口气催促,“郑姑娘还一刻便到,您快去更衣。”
  一刻后,郑妤领曹娴步入王府,还未来得及进到前厅,便被何络的侍女汀琳请了去。
  李致盛装而来,只依稀见一抹倩影,消失于枫林中。他垂眸,盯着虎口那疤,意兴阑珊落座。
  碧螺春不冷不热,入口温度正宜。他呡一口,不知其味。
  穗丰送上杨桃,挤眉弄眼问:“属下去把郑姑娘请回来?”
  李致思忖片刻,摆手作罢。何络近来郁郁寡欢,让郑妤去陪她说话也好。
  只是,可惜了新摘的杨桃。
  少年捧来山楂糕,见一女子伏跪在地,问:“是郑姑娘吗?”
  “不是不是不是……”那女子连声否认,李致这才注意到,跪在前庭之人不是解霜,而是假传郑妤意思,在他面前卖弄风情的村妇。
  “把这些送昭宁院里去。”李致端起杨桃递给潘显。
  懿云轩,何络愁眉苦脸趴在郑妤膝上,唉声叹气。
  “郑姐姐,我不想嫁人。”
  郑妤闻言一愣,丹阳分别不过一月,何络竟定下亲事了?
  而今福烁公主已逝,丹阳何氏受到牵连,在何络婚事上有话语权的,只有太皇太后和太后。
  卢清漪终日吃斋念佛,鲜少搭理婚丧嫁娶之事。崔芷沅待她们几位亲厚,定下的人家断不会差。她轻抚何络紧皱的眉头,问:“不满意太皇太后给你挑的夫婿?”
  何络翻身侧卧,目光呆滞望着屋顶:“倒也不是,齐明明很好……”
  “您要嫁的是齐公子?”郑妤有点意外,但想想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宣朝缔结姻亲讲究门当户对,多数人家喜欢亲上加亲,崔芷沅尤甚。卢清漪是崔芷沅外甥女,嫁先帝李瑞,她是崔芷沅金兰姐妹的女儿,一定程度上算作义女,早早便许给李李殊延。
  李蕙虽不是崔芷沅亲生女儿,但何络讨人喜欢,崔芷沅一直拿她当亲外孙女疼爱。
  算来算去,在何络那一辈,仅荣宁长公主的孙子齐晟和靖王儿子李检,与她年纪相仿。
  排除李检,便只剩齐晟了。
  这并不稀奇,令她感到诧异的是,荣宁长公主居然答应这门亲事。
  而这正是何络所担心的。何络仰天长叹:“是啊,齐明明没什么不好,我和他都商量好了,我们各过各的,互不干涉。可他祖母不是善茬。唉,我娘在时,她就不待见我,如今我没有娘家撑腰,她定会对我吹毛求疵。”
  何络抱着她倒苦水:“姐姐,我怕……我以后会像你一样。”
  “我?”
  “变得事事委屈求全,变得失去顺应本心的勇气。”何络话里有话。
  “郡主多虑,我过得很好,没有委屈求全,也没有违背本心。”她轻哂叹喟,“我清楚自己要什么。”
  李殊延连喜欢都未曾宣之于口,她岂能放手一搏?
  正说着话,一蓬头少年随汀琳进屋来。他放下茶水点心,跪地一连三拜:“拜见郑姑娘。”
  她握紧何络的手。这人瞧着面生,也不是玄衣卫打扮,莫名其妙对她行此大礼,实在奇怪。
  何络拍拍她手背,瞧着那少年戏谑嗔道:“本郡主好歹照拂你这么些年,你都不曾这样拜过我。”
  “潘显这些年没少拜郡主,但见一回郑姑娘万分难得,仪式当然要隆重。”潘显笑嘻嘻解释,将一旁的茶点端到二人跟前,“殿下让送来的,杨桃是郭大人院里摘来的,说给姑娘尝个鲜儿。”
  “你是?”
  潘显故意卖关子:“姑娘喝茶便知。”
第42章 梨园
  郑妤狐疑接过茶盏, 揭开茶盖,悠悠茶香扑面而来。
  “是哥哥还是弟弟?”她笑问。
  “是弟弟。”潘显眯眼笑,露出两颗小虎牙, “哥哥十五了,在太学给苏博士打下手,这会还未回来。姑娘不若留下来用饭,正好见见哥哥?”
  她挑起杨桃细细咀嚼,裹的糖不多不少, 甜度正好。看得出来, 潘显干这些活儿得心应手。
  想起当年,这孩子手笨, 教他泡茶可费了不少功夫。看他跟何络有说有笑, 可见他在王府过得不错。
  当真应了太皇太后那句话, 至少待在李殊延身边,日子过得不会差。偶尔若能得到一两句提点,抓住一星半点机会, 出人头地指日可待。
  “有缘自会相见, 我该走了。”她站起来理理衣服, 暗暗提醒,“燕王殿下不喜别人自作主张。”
  潘显机灵,一听便知她说的是擅自留她用饭不妥。他道:“姑娘若能留下用饭, 殿下高兴还来不及, 怎会怪罪我呢。”
  “油嘴滑舌。”她哂笑, “照顾好郡主, 我先回去了。”
  宣京以穿城而过的洛河为界, 区域划分严谨。河阳地区为朝廷、皇室、重臣、豪族用地,不对外租售。其中, 皇城、宫城位于正北方,燕王府邻城而建,位皇城东南向六里。
  河阴地区土地价格悬殊巨大。东北、西北邻近北岸,一亩地的价格在一千五百两到三千两不等,能买得起这两处土地之人,非富即贵。吏部尚书柳泉,恰住在西北部。
  正东正西次之,为朝廷官员宅邸聚集之地。东南再次之,西南最末。而温昀置办的小宅子,正在南岸西南部。故她回去,马车需跨越宣京城对角。
  芥园,即旧太师府,位于北岸,她本欲领温昀回那住,一来离大理寺近,二来交通便捷。但温昀不答应,非要耗光手里那点钱买一处又旧又小的房子作为新住处。
  长途跋涉回到家,曹氏见她独自回来,问起曹娴。郑妤眼睛上瞟,茫然道:“岁稔同我说阿娴先行回来了啊……”
  “我一直在家等着,没见她回……”曹氏眼神忽然一亮,“齐公子留下单独娴儿,那不就有戏了!”
  她来回踱步,念叨着要给曹娴多创造机会,搁那自娱自乐瞎出主意。郑妤杵在一边不说话,曹氏看她好半晌,莫名对她献殷勤。
  曹氏搀她坐下,破天荒给她倒茶:“咱这一路从丹阳来,没让你歇会儿就去送礼,都怪娘粗枝大叶。”
  “娴儿是昀儿的表妹,你又与齐公子情同兄妹,他们若能成,往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何愁昀儿不能升官发财。”曹氏越说越来劲儿,“如今来到宣京,不可再向以前一样抛头露面瞎折腾,没事带上娴儿,多和那些夫人小姐们多走动走动。那齐公子家中有没有姊妹?”
  茶水上浮着几片茶叶,乌漆嘛黑的,好像掉进去几只苍蝇一样。
  郑妤放下茶杯,答道:“齐公子乃卫武侯独子,并无姊妹,叔伯家倒是有不少女眷。”
  问题是她与那些姑娘们算不上熟识,点头之交罢了。
  所幸曹氏只不过口头说说,并未真强迫她带曹娴登门拜访。抑或是被别的事扰乱,无暇顾及曹娴。
  在曹氏心中排第一的,永远是她那宝贝儿子,当她接连七日看见温昀赋闲在家,终于坐不住了。
  进大理寺第一日,温昀只待了一个时辰,便被周少卿打发去给吏部送文书。他将文书送去吏部,吏部官员对此浑然不知,没人敢接。
  回去一问,周少卿咬死自己说的是让他送去礼部。温昀只好再跑一趟礼部,来回折腾两趟,半日便过去了。
  接连几日,他都被排挤在实权之外,干的尽是杂活。温昀任劳任怨,周少卿或许良心难安,便直接给他放假。
  “周大人为何对你百般刁难?”
  温昀惨淡一笑,不做回答。
  思来想去,左右和那位殿下脱不了干系。但他不能跟郑妤直说,否则她定要去为他打抱不平。他并不乐意让他们见面。
  “你别多想。”温昀安慰郑妤道,“周少卿或许想历练我,试探我能否沉住气。再过几日就好了。”
  兜里的钱越来越少,温昀沉得住气,曹氏沉不住气。
  十月初九,寒露。
  郑妤醒来时,温昀已不见人影。曹氏风风火火闯进来,一把将她从床上拎起来。
  “昀儿在家待了快一个月了,你还有心思睡觉。快起来,我打听到周少卿要去梨园听戏,咱给他送礼去。”曹氏穿得花里胡哨,说话嗓门大,说的又是丹阳方言,活像一只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公鸡。
  在曹氏催促中,她匆匆洗漱,麻木换好衣裙,胡乱盘起头发,拎着大包小包跟曹氏出门。
  梨园,花旦名伶,水袖翩飞,唱音袅糯。
  这青衣乃江南名旦,初到宣京时,慕名来听戏的人不计其数,每每她上台,必定座无虚席。
  前几日有两位公子哥,为争一个座位,大打出手,还闹到衙门去了。
  可今日……楼中为何如此萧索?
  郑妤尾随曹氏上楼,曹氏给守卫塞碎银子,腆着笑脸求人通融。
  “这点碎银还好意思求人办事?”吧嗒吧嗒,碎银子全落在地上,守卫不再跟曹氏多费口舌。
  曹氏骂骂咧咧,惊动雅间里听戏的人。周少卿不耐烦出来赶人:“哪里混进来的乡野妇人,快赶走。不知道里边贵客……”
  “呀,郑姑娘!”周少卿一见她,客客气气拜礼。
  郑妤一头雾水,周少卿缘何认得她?莫非温昀的事,真是他……动了手脚?
  她悻悻回礼:“见过周大人。里边贵客是……”
  “郑姑娘见过便知。”
  指甲不自觉刮蹭指肚,她委婉回绝:“不必,我们找您。”
  曹氏边推她上前边嘀咕:“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都能让周少卿称为贵客的,人家有意要见你,你怎能不去?”
  “贵客当然要见,她不懂事,周大人别跟她一般见识。”曹氏擅自替她决定。
  儿子仕途大过天,若有一天,对方提出要她,想必曹氏也会毅然把她送到对方床上去。她这般想着,被曹氏推进雅间。
  香炉紫烟袅袅,纱帘影影绰绰,屏风上映出人的剪影。他端坐榻上,遥望戏台,闷闷沽酒。
  “李尚书,郑姑娘来了。”周少卿弯腰立在屏风旁,“还有温老夫人。”
  “看座。”
  不是他。郑妤如释重负。此人声音清脆,恰如飞流而下的水浪,刚毅果决。
  然他再开口时,与之前截然不同,声音清越,尾音上扬,像是半大少年郎撒娇一般。
  仿佛她之前幻听了。
  “他谁啊?”曹氏一坐下就拉着她问。
  郑妤懵懵摇头,倒不曾听闻哪位尚书大人姓李,应是她离京后新上任的官员……但这解释不通,新上任的官员不可能认识她。
  “咳……我与郑姑娘是旧识。”
  曹氏一记眼刀剜过来,郑妤转头无视。曹氏心里必定在想,她明明认识那么多大官,随随便便找个人就能解决温寒花碰到的麻烦,可她身为妻子,却丝毫不为丈夫分忧解难。
  “看来郑姑娘忘了。”那人叹惋,自嘲一般,“也是……郑姑娘沉鱼落雁,温婉贤良,倾心者何其之多。若非与摄政王有婚约,怕是家里门槛……。”
  “李大人——切莫信口开河。”郑妤沉着脸打断他说话。一个齐公子就够曹氏折腾的,若让曹氏知道她认识地位更高的李殊延,往后势必拾掇她去走动。
  里边那人轻笑出声,喊一声周少卿。周少卿应声,令曹氏跟上到别处喝茶。
  郑妤正想起身,那人却不知何时从屏风后出来,隔着纱帘伸出一只手,把她按回座椅。
  待门关上,但闻一声爽朗笑声,那人弯腰侧身,自下而上跟她对视,眼神轻佻。
  他左手扳着她肩膀,拇指在她衣上摩挲。
  此人着赤朱宝相花纹锦袍,槐黄色腰带束腰,腰佩青金芙蓉玦。那玉珏破碎陈旧,衬不起他雍贵的装束。
  再看他容貌,剑眉星目,面部轮廓棱角分明,予人凌厉威仪之感。偏两颊绯红,嘴角上扬,不至于令人望而生畏。
  “郑姐姐,别来无恙。”他挑眉。
  郑妤呼吸一滞,仓皇逃脱桎梏,跪下叩首:“陛下……”
  “朕还以为姐姐认不得了呢……”李栩坐在她原先坐的椅子上,垂手摸她发髻,“起来吧,朕不喜欢你跪着。”
  郑妤不动声色避开他的触摸,站起退远,跟李栩拉开距离。他已不是七年前的稚童,而是正值年少的帝王,他们之间应该要避嫌的。
  “梨园人多眼杂,危机四伏,陛下当尽早回宫。”郑妤一板一眼劝谏。
  “姐姐!”李栩挥袖,“朕被皇叔一人管东管西已不堪重负,你能不能别像他一样。”
  “陛下此言差矣,燕王殿下……”
  “住口。”李栩不顾身份捂她的嘴。
  郑妤下跪认错:“臣妇失言,请陛下责罚。”
  “你……你!朕这次不是偷偷跑出来的,侍卫皆在暗中保护,你不必担心。”李栩无奈坐回去,“今日是你生辰,皇祖母在寿宁宫设宴,她想见你。”
第43章 闹剧
  每逢今日, 寿宁宫总要挂上红灯笼,七年里从未间断。
  “太皇太后说,这样就好像姑娘你从未离开过一样。”韦姑姑抹泪哽咽:“太皇太后一直在等你回来。”
  郑妤抬头望着红灯笼, 蜡烛扑闪扑闪,闪得眼睛酸涩。她阖眼,悄悄背过身去擦拭眼泪。
  寿宁殿如故,布局陈设数十年如一日,不曾变过。
  就好像, 宫殿的主人害怕一睁眼就觉得缺了什么似的。
  崔芷沅倚在榻上整理旧物, 她白发多了不少,远远看着发髻已成银灰色。
  “燕燕回来啦?”崔芷沅收起玉镯搁在案上, 朝她招手, “来, 过来,让姨母好好看看。”
  她双腿似灌了铅,迈不过高高门槛, 只呆呆站在门外。嘴唇也像沾染浆糊般, 紧紧黏在一起, 嘴巴张不开,发不出一点声音。
  “姑娘,进殿吧。”韦姑姑戳她手肘。郑妤点头, 提起裙摆, 艰难跨过门槛, 踩着小步走向崔芷沅。
  于一尺开外止步, 郑妤蓄着泪, 屈膝,跪拜, 问安。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