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渡摇了摇头:“当然并非如此。”
他望向沈樱:“那天之后,我让人去查了查,探子回来后告诉我,你是辅国将军的嫡长女。”
“辅国将军府的事情,我略有耳闻。”他轻笑一声,“没想到沈既宣这个脑子不清楚的,能生出你这样的女儿,我有些好奇。”
“所以在不久后的一次赏花宴上,我又见到了你。”
说着,他忍不住弯唇笑起来,“却没想到,又见识了阿樱的本领。”
不必他提醒,沈樱已记起当时的事情。
那天二月二十一,工部侍郎柳府宴客,萧宜珠为了给她找亲事,带着她去了柳府,可她这样的身份地位,在权贵云集、钟鸣鼎食的柳府,怎么都是不够看的。
以柳家女柳茹茹为首的诸位世家贵女联合孤立她、嘲笑她,几位颇具美名、和善大方的贵女视而不见,只作不知。
沈樱心底憎恶,便趁着众人吟诗作对的时机,偷偷模仿柳茹茹的字迹,抄下了当时京都第一才女王书绾的旧诗,写上柳茹茹的字迹,放在了评选稿中。
王书绾当日不在场,这篇稿子便被评为当日联句第一。
柳茹茹被人恭维,虽然心里奇怪,但只以为是有人想要巴结她,便欣然接受。
却不料,当场另外一位王家女突然想起这是王书绾的诗句,质问起柳茹茹。
柳茹茹不承认自己抄袭,说是有人陷害她。
王家女就问她为何一早不说。
柳茹茹无话可说。
场上很是喧闹了一阵。
最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事情到底没有个定论。
但不论如何,柳茹茹都吃了个大亏,丢了天大的脸面。
沈樱自以为做的隐蔽,天衣无缝,没想到居然竟还有人看到。
她看向谢渡:“你怎么知道的?”
谢渡笑了笑:“你仿柳茹茹的字很像,委屈在交诗文的时候漏了馅儿,旁人都只一张纸,独你拿了两张,这不奇怪吗?”
“而且,你交了两张,最终却只有一首诗写着你的名字。反而柳茹茹交了一张,却有两张写着她的名字,有心之人,一观便知。”
吟诗作词时,笔墨纸砚是不限量的。
但大多数人都只会写一首。
沈樱那天的举动,其实很冒险。
但一群姑娘的眼光都没放在这上头,才叫她毫无破绽。
“不过。”谢渡莞尔,“那时候你甚至还不满十五岁,及笄还有一个月,能使出这种膈应人的手段,已经很是不俗了。”
沈樱坐在那里,抬头看他:“你记忆里,我便只有这些阴谋算计的事情吗?你娶我,难道便是因此吗?”
谢渡反问:“不行吗?”
沈樱一脸纳闷:“有些奇怪。”
谢渡失笑:“阿樱,你不太了解我。”
沈樱看着他,眉眼带着探究。
她的确不了解他,却也很清楚,谢渡名声斐然,是皎皎如月的美玉,不染污垢。
谢渡在她身侧坐下,抬手握住她乌黑的发丝,声音清润,轻柔温和:“阿樱,我此身,亦是如此。”
“我谢渡,从来都非善类。”
沈樱听见他格外认真的声音,听着他剖析自己的心。
“一直以来,我所盼望的,都是有人能让我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放下这卓然的名誉,放下君子的操守。”
“做一个,我想做的人。”
“而你所作所为,便是我所期盼的。”
“所以阿樱,我为何不能因此爱你?”
沈樱的心,如同被钟鼓重重锤了一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
她蓦然抬头,望向谢渡眉眼。
第70章 入秋今岁大寒,天灾恐至
眼前的男人俊美如旧,素白寝衣映着漆黑眉眼,那张一贯冷静淡薄的脸上,此时此刻,带了几分少年意气的桀骜不驯。
他勾唇笑,重复:“阿樱,我为何不会爱你?”
她问他,为何要娶她。
他却答,我为何不会爱你。
一个,她从不敢设想的答案。
他娶她,竟是因一个“爱”字吗?
谢渡这样皎若明月的人,会爱上她吗?
以前,谢渡亦说过类似的话,似真似假,不止一次。
可她从未相信过。
直到今天,或许是特殊的日子,他认真的种种模样,镌刻在她的脑海里。
她忽然就意识到,从始至终,他都没说过假话。
沈樱久久不语。
谢渡不急,坐姿挺拔,安安静静坐着,目光始终落在她脸上。
许久,沈樱开口,嗓音艰涩:“谢渡……”
到了认真的时候,瞧见了旁人的真心,她的心蓦然有些乱,张开口,又不知道要说什么,一向气定神闲的人,突然有些茫然无措。
半晌,她低下头,避开了谢渡的眼睛。
她不知道,该如何去回应对方。
做不到以往那般游刃有余。
谢渡便又笑了,看了会儿她忙乱无措的样子,终于握住她的手,手指从她指缝中穿过,交握在一起。
他慢慢道:“阿樱,看着我的眼睛。”
沈樱慢慢抬起头,看他眼神深邃又温柔,如同一汪沉静的湖水。
沈樱的心跳,慢慢缓下来。
谢渡才慢慢道:“阿樱,你不必慌张,更不必急着回应我。我与你说这些,只是为了叫你知道。”
“你若不爱我,那也没有关系。”他又笑了一下,“慢慢来,我们还有很长的时间,我有信心,终有一天,你一定会爱我。”
谢渡只说这些,并没像以往那样强势,也没去观察她的反应。
松开她的手,起身熄灭了榻边的烛火,道:“休息吧。”像是要给她一个思考的空间。
沈樱心乱如麻。
谢渡在身侧熟睡,她却清醒至极,借着一点月光的痕迹,描摹着他俊美的五官。
似悲似叹。
其实,类似的对话,以前也有过一次。
他们新婚后,从宫中谢恩回家,谢渡便说过几乎一模一样的话。
言犹在耳,“时间长了,或许你爱我,比爱你自己更深。”
那时,她斩钉截铁觉得,这不可能。
她绝不会沉沦于情爱。
可时至今日,她却不敢确定了。
谢渡,当真是个很好很好的男人,强大,坚定,温柔,包容。
世上没有女人会不爱他。
她不敢坚信,自己是否能永远做那个例外。
人心,毕竟不是铁石铸就。
纵然不识风月,却不能无视真心。
沈樱垂眸,攥紧了手心。
翌日,谢渡一早便召见了河南郡守和洛阳府尹议事。
谢渡向庾巍和江客远提起了前朝那座行宫,征询二人的意见。
庾巍略一思索,提了和沈樱同样的问题:“如此一来,自然是甚好,只是是否会有不敬之嫌。”
谢渡一力担下此事:“尔等尽可放心,若有争辩,本官全权负责。”
二人便不再有意见。
谢渡便道:“江府尹修整行宫之事,便交由你负责,本官只提醒一点,圣驾所居之处必得符合规制。”
江客远肃然:“是。”
谢渡又道:“途中接驾诸事,便交于庾大人负责,圣驾入我豫州之后,所经所见,必得富贵安康,不可惊扰天子分毫,庾大人能做到吗?”
庾巍的心思只在一瞬之间,顿时明了他言外之意,这是不欲令圣驾得知豫州的真实情况。
他抬眸看向谢渡,心中转过无数念头,最终却只是恭恭敬敬道:“是,下官定不辱命。”
谢渡既然敢当众说这样的话,自然是有万全之策的。联想起前日的消息中说的,那位不打算追随天子出行,而是固守京都的尚书左仆射谢继宗,庾巍心底已是了然。
谢家父子,一人手握京都,一人手握天子驻跸之所,只怕天子和太后二人,也得忌惮他们许多。
他们庾家已非一等世家,他庾巍实在不必去做以卵击石的事情。
反正纵然出了事,也有这位谢刺史一马当先。
谢渡又嘱托了几句,便令二人退去。
当日,庾巍等人去了行宫勘察。
而后一月,便由洛阳府尹召集工匠,修缮行宫。
其他接驾礼制诸事,皆有庾巍负责安排妥善,只由谢渡最后审验。
谢渡重又悠闲了下来。
无事时,便带着沈樱前往豫州军营,亲自督看豫州军改制的结果。
豫州军改制之后,增设骑兵两千,步兵三千,更换一批精锐武器,如今看来,较之以往,更显雄风。
豫州军对这位新刺史,无不心悦诚服。
一个月的时间转眼即逝,很快便至中秋,豫州秋收时节。
今年较之往年,天气明显寒凉些许,不过八月中,晨起时竟已结了霜。
看来,司天台测算的今岁大寒,并非危言耸听,更非谢太后蓄意为之。
沈樱坐在书房的黄花梨椅子上,看向谢渡拧紧的眉头,托腮:“今年的秋收未曾耽搁,但这么冷下去,下一茬冬麦必然不保,明年的收成会是大问题。”
谢渡道:“豫州尚且如此,再往北的幽州等地,更不知是何等光景。”他顿了一下,又道:“还有羌国,每遇寒冬,必会侵扰边境。”
“我爹以前说过,我们这里下霜的时候,北境便到了下雪的季节。”沈樱慢慢道,“若是八月开始飞雪,北境无粮草过冬……”
未尽之言,谢渡明白,天下人都明白。
天灾在即,一切危乱皆有可能发生。
可这危急关头,本该驻守京都,调度天下,安抚黎庶的天子,却东临洛阳避寒。
一个“避”字,足以令天下百姓寒心。
锦衣玉食、高床暖枕的天子要去避寒,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百姓,却无处可避。
谢渡齿缝里挤出几个字:“亡国之兆。”
屋内只他们二人,沈樱抬眸对视片刻,倏然:“宋妄不知如何做一个圣明天子,总有旁人知晓。”
“这是自然。”谢渡叩了下桌面,轻声道:“阿樱,后日的中秋节宴准备如何了?”
前几日,宫中照例赐下了今年的中秋节赏,仍是丰厚非常,比之其他各州刺史,谢渡的更要丰厚三分。
随着节赏一同传来的,还有一道圣旨,汝南王宋庆被圈禁,汝南郡守吴岩青判了斩立决,已命丧黄泉。
宫中命谢渡于豫州择贤用能,任命一名新的汝南郡守。
谢渡便与沈樱商议,借着中秋节的由头办个宴,宴请辖下诸位郡守、府尹及其家眷。
宴期,便在后日。
第71章 中秋汝南郡守,林汝靖
刺史官邸狭小简陋,沈樱便将此次中秋节宴会安排在谢家别苑。
宴会当日,豫州叫得上名字的官员纷纷携带家眷儿女前来赴宴。
谢家别苑占地数十亩,建有八园,除却留给主客居住的几个园子外,另有三个专门用以赏景的园子。
如今恰逢秋日,风景佳处当属乐陶园,枫叶似火,金菊满园。
辰时,谢府中门打开,无数仆婢鱼贯而出,邀客人入府。
客人们被引入乐陶园,一路行来,都只觉眼花缭乱,算是对着所谓的“第一世家”的风光迷了眼。
这府中并无奢丽金玉,更无华彩丝绢,只处处清雅低调,唯从细处显出非同一般的讲究来。每一棵花木都是难得的珍品,每一块石头都彰显着不凡的品味,每一处雕刻都是绝伦的工艺。
在座的大都是世家子弟,生于富贵锦绣,此刻却都不约而同地闭上嘴。
庾巍近日督办行宫修缮事宜,自认对建工装饰上有些见识,此刻却默默叹了口气。
那座行宫,过于简陋了。
如今皇室与谢氏,孰强孰弱,似乎……已经很明白了。
而且,今日宴会井然有序,条理分明,全乃大家风范,可见主事之人的才能。谢刺史这位出身庶族的夫人,有些本事在身上,不像他们原先预想的那般手足无措。
心下念头转了几圈,庾巍笑了笑,扶着妻子的手,轻声道:“谢夫人祖籍会稽,你也是会稽人,待会儿见了夫人,可与她聊一聊会稽的的旧事。”
庾夫人点了点头:“你放心。”
庾夫人亦出身大族,眼睛利的很,一眼扫过去便能看出门道来,早已收了轻视之心,只等着早日交好这位谢夫人,也谋得一二好感。
过了片刻,客人们已来齐,谢渡与沈樱携手而来。
众人笑着与二人行了礼,各自入席。
酒过三巡,谢渡笑了笑,方道:“今日请各位同僚辛勤前来,其一是贺中秋佳节,今岁本官刚至豫州上任,这数月来多劳烦诸位配合,方才使得豫州形势大好,一片欣欣向荣之景,本官替豫州的百姓敬诸位大人一杯,还望诸位日后兢兢业业,为民造福。”
48/67 首页 上一页 46 47 48 49 50 5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