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城里富贵人家会取来腊肉、烧鸡、酱鸭,肉松又或是羊肉兔肉之类,最后再配上其余各种蔬菜和特制酱料,最后配上米饭包着吃。”
“另外还有用烤制的鸽肉配着猪油炒饭,再配上生菜一起吃。”
陈娘子似懂非懂,但听着价格也是肉痛。她下意识看向陈苒:“我的儿,那生菜叶子这个价……”
陈苒其实也有些吃惊生菜的价格,不过她想了想还是道:“先来上两……不,三颗。”
黄娘子夫妇也没有再劝,直接应了下来。还没等两人都还没去地里摘,黄二狗掀帘进来,怀里还揣着三颗大生菜:“苒姐姐!苒姐姐!”
黄娘子夫妇瞪大眼。
只见黄二狗屁颠屁颠地跑到陈苒跟前,举着生菜邀功:“苒姐姐,苒姐姐,我给您摘了三颗最大的!”
“我才不像我爹那么小气。”
“这是我送给苒姐姐的!”
???
黄郎瞪着自家儿子,很不理解他的小脑瓜到底是如何思考的。
他气极反笑,又无可奈何。
黄郎虎着脸:“二狗都这么说了,这三颗生菜就送给苒姐儿。”
“那怎么行?”
“就当是我们送给你的开业礼物,祝你能顺顺利利!”
陈苒眨了眨眼,心里暖洋洋的。她高高兴兴地从黄二狗手里接过生菜:“那我也不客气了,谢谢黄叔,谢谢黄娘子……”
“还有我,还有我!”
“是――当然也要谢谢我们二狗!”
黄二狗嘿嘿一笑:“还有,还有,苒姐姐做的饼子好好吃,非常非常好吃!”
“所以,所以――”
“下回有新的吃的,能不能让我再尝尝啊?”
“好好好,这才是你小子拍马屁的原因吧?”黄郎还是没忍住,冲着儿子吹胡子瞪眼。
黄二狗缩了缩脖子。
他小脚往屋里挪,嘴上还嘀咕着:“阿爹,陈娘子还在呢?要是您打人的话就,就,就说明您是小气鬼!”
黄郎气了个仰倒。
等陈苒和陈娘子走出黄家大门,还能听到屋里闹腾的声响。
“黄娘子家的气氛可真好。”
“黄郎不爱读书,却是个温和宽和的。往年你阿爹读书好,村里其余年纪相仿的人都不愿意和你阿爹一起玩耍,唯有黄郎愿意。”
陈娘子轻声说着话。
她回首望着黄家窗户里暖暖的光晕,恍惚间回到几年前:“那时候你爹还在,咱们家也是那样子。”
陈苒紧紧握住陈娘子的手,她抬步向前,朝着自家的方向走去。与此同时,她沉声道:“阿娘,咱们得往前看。”
“说不定爹是失忆了。”
“咱们把日子过得好好的,往后爹回来的时候也能瞧着咱们。”
“对……你说得对。”陈娘子喃喃着,用力抹着眼角的泪珠。她跟着陈苒的脚步往前,甚至比陈苒还急促些:“得赶紧回去休息,明儿个你还得早起呢。”
陈苒应了声,也加快了步子。
两人晚间睡在坑上都有些辗转反侧的――尤其是陈娘子,一会儿想着陈二娘的事,一会儿又担心明日苒姐儿摆摊,到底能不能赚到钱。
次日,外头天还乌漆嘛黑,陈苒就起身早早开始准备了。
陈娘子听到动静,也坐起身来。
她悄声问着:“我干点什么?”
“不用,阿娘您多睡会。”
“悖我睡不着。”陈娘子披着外衫,挪下坑来。她看了一眼正将切猪肉的陈苒,先去灶台前烧了一锅子热水。
陈苒将猪肉切成薄片,然后放了葱姜蒜和香料腌制。趁着空隙她洗了洗手,又将今日要用的面糊也准备好。
正当她准备洗鸡蛋的时候,陈娘子将她推到灶台前:“你去忙别的吧,这里我来洗。”
陈娘子动作麻利,拿着小毛刷将鸡蛋上沾着的稻草鸡屎洗得干干净净,放在竹篓里瞧着都清爽。
陈娘子扭头问道:“陈苒,还有什么东西要洗不?”
“阿娘帮我把生菜洗了吧?”
“好嘞……”陈娘子刚刚点头,就被忽然涌现的香气弄得迷糊:“哎呦!这猪肉怎么这么香?”
她一双眼睛都直了。
只见陈苒热了油,然后将腌制并串好的猪肉往里一放。
随着热油滋啦滋啦声响,特制调料的香气渐渐汹涌,并在瞬间席卷整个陈家!
陈苒做的是里脊肉。
后世煎饼摊子上用的里脊肉大多数是价格低廉的鸡胸肉来充当,而如今却是截然相反。
鸡能产蛋,价格不低。最重要的是如今只有零散饲养的,却没有大型的饲养场。
虽说鸡不像牛羊那般对寻常百姓来说属于可望而不可及之物,但除非逢年过节,又或是招待亲朋好友,寻常百姓也不会宰杀。
相比较下来猪肉一斤十五到二十文,价格可比一只鸡划算多了!
陈苒捞出炸好的猪里脊。
薄薄的里脊肉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原本埋在被褥里的陈岚和陈云起受不了香味的折磨,纷纷睁开了眼睛。
陈岚踢踏着鞋子,探出身来。
她嗅着诱人的香气,哇呜一声。陈岚瞬间清醒过来,蹦蹦跳跳地凑上前:“我来帮忙――”
“等你帮忙,天都亮了。”陈娘子怼了句,又推着陈云起和陈岚去洗漱。
陈苒将里脊肉捞出,控干油分后也摆进竹篮里。
等陈岚和陈云起洗漱好,桌子上已摆上刚刚烤好的胡饼、生菜和里脊肉。
“这是早饭?”
“嗯。”陈苒将胡饼分割成两半,刷了层酱汁,又将生菜和里脊塞在里头――减配版的里脊肉夹馍完成。
陈娘子三人看得直咽口水。
他们纷纷学着陈苒的模样,笨拙地做出自己的那份,然后张大嘴啊呜一口咬下去。
一口下去,几个人瞬间清醒了。
外脆里软的胡饼,配上爽脆多汁的生菜,再来焦脆芬芳的里脊肉,丰富的滋味让他们迅速咬下第二口、第三口!
且不说陈云起和陈岚,就是陈娘子也像是恶鬼投胎,一口不带停的。就这她还不忘努力挤出字,含糊不清地夸赞着:“好吃――好吃!”
陈苒顺带还打包了三个。
等她带着陈岚出门,她将其中一个放黄叔手里,又将另外两个分别交到黄娘子和黄二狗手里:“来,这是我做的早饭,黄叔、黄娘子还有二狗尝尝。”
“这怎么好意思?”黄叔说是这么说,目光却是止不住落在纸包上。打从来到陈家门口,他便感觉有一股从未闻过的香气往自己鼻尖里钻。
等纸包放到跟前,香味更浓了。
陈苒笑道:“黄叔不用客气,反正也是顺手的事。”
“对对对,爹爹别客气。”黄二狗双眼闪闪发光,拆开外边包着的麻纸后就是哇的一声。
黄叔和黄娘子忍不住看了过去,齐齐咽了下口水。
黄二狗嗷呜一大口。
他眼前一亮,顷刻间泪眼汪汪的:“好好吃!!!”
“太好吃了!”
“苒姐姐您是我亲姐!”黄二狗一口接着一口,兴奋地一蹦一蹦。
陈苒觉得二狗的反应很好玩,可陈岚不觉得。她挽住陈苒的胳膊,警惕地瞅着昔日的小伙伴,满脸写着姐姐是我的!
黄叔和黄娘子看着儿子的反应,又齐齐咽了下口水。他们也不再犹豫,急急打开纸包,也纷纷咬上一口。
就算两人昨日已吃过鸡蛋煎饼,知道陈苒的厨艺非同寻常,可咬下去的瞬间两人还都有些恍惚了。
胡饼被包在纸包里,本应酥脆的外皮变得软绵了一些,却完全没有影响到本身的味道,甚至还让油香味变得越发浓郁。
炸得外皮焦脆,内里柔软的里脊带着浓浓的肉汁,配合酱汁的咸香味让人欲罢不能――最让人诧异的当属那寡淡的生菜。
生菜自带的清甜香气和满满汁水成为最后一道后味,让肉汁在舌尖口腔内肆无忌惮地流窜,美味涌上鼻腔,又冲上天灵盖。
好吃,好吃,太好吃了!
几位评委交换了一下眼神,示意礼仪把陈苒的菜品端上来。
掀开蒸盅,一股清丽的味道慢慢散发出来。但甚至比不上刚刚盛过佛跳墙的空碗,这味道如此脆弱,非要仔细辨认才能辨认出来。
郑许叹口气,用节目组提供的清水漱了口,又额外多喝了几口,可是仍然觉得口中还残余有佛跳墙的底味。
是的,这就是陈云从的另一个盘算!
守擂的擂主可以第一个上菜,而不管陈苒做什么菜式,在佛跳墙这种几乎汇聚了天下所有食材的味道面前,都会显得那么脆弱……
评委的味蕾再敏锐,人力毕竟有时而穷!
在这样的厚重的味道下,甚至能把嘴唇粘在一起的汤汁下,不管评委第二个品尝的是什么菜肴,都会被抢夺走所有的注意力!
他一定会拿到食为天的牌匾!那只没人用的铲子,也必须留在陈家!
凑个三千字吧。应该是可以了。
第126章
在场的评委,除了本职是作家的赵昱女士之外,没有一个不是各大美食赛事出来的人精子。
这样的手法,也并不是没人见到过。
不过,这种手法一般来说很难实施。汤味能厚重成这样的菜肴,用赛场上的一两个小时是很难得到的。
像陈云从这样,厚着老脸跟节目组争取了“两天”准备时间的人,也实在是太少了。
评委席上,难得地沉默了一会儿。
几位评委似乎都开始无比口渴,小口小口地啜饮着矿泉水。
被这种类似于“胁迫”的手法绑架味觉,对几位评委来说,也并不舒服。可是这道耗时三天的功夫菜,确实也做到了味道能在口中“绕梁三日”。
郑许在心中暗叹一口气。
回程一路上,黄叔还不忘提醒陈苒和陈岚:“回村里以后,你们别和人说自己赚了多少钱,有些人会眼红的!”
陈苒听出黄叔的担忧,认认真真地点了点头:“我知道的,黄叔您放心。”
“黄叔知道你有想法,这不是……”
还有个陈岚在嘛。
年纪小的陈岚就不一定能藏着话,万一抖机灵说出去就不好了。
陈苒想着也是,随即侧首看向陈岚:“小岚,听到没,你也不准说。”
陈岚先是一怔,而后小嘴翘得老高。她气鼓鼓道:“黄叔,阿姐!小岚我嘴巴最严了!”
黄叔和陈苒齐齐没说话。
陈岚瞧着两人沉默的样子,越发气愤了:“我的嘴巴真的很严的啊!”
黄叔想的是,就刚刚陈岚还美滋滋地告诉自己全卖完了。
这孩子……真的靠得住吗?
陈苒想了想:“除去阿娘、你哥和黄娘子外,都不能说哦。”
“也不能告诉二狗吗?”
“不能!”这回开口的是黄叔,他迟疑一瞬而后缓缓道:“岚姐儿,黄叔说的话不太好听,但都是实话。”
“咱们村里有好人,也有不好的。有些人看赚钱了,心里顶多是酸两句话,有些人那是会真红眼的。”
陈岚似懂非懂,满眼迷茫。
陈苒揉了揉陈岚的脑袋,温声叮嘱着:“想不明白就甭想了,反正别人问赚了多少,你就说勉强能保个本,能稍稍补贴点家用。”
“大部分人也就问到这里。”
“要是还有人刨根问底的,你就问她一个月能赚多少钱,问她良人儿女儿媳女婿能赚多少钱,要是她说了,你就夸他们赚得真多,能不能让咱们家去蹭几顿饭!”
陈岚似懂不懂,但乖乖点头。
坐在前头的黄叔险些笑岔气,他哭笑不得地看着陈苒:“苒姐儿,哪能这么说?到时候怕是又有人要说你们厚脸皮了。”
陈苒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笑吟吟道:“要我说,盘根问底的人才厚脸皮呢。”
三人有说有笑,乘着驴车往城门而去。等他们走远,一名军士终于忍不住笑出声:“看不出来啊,那小娘子蔫坏蔫坏的。”
周遭几名军士也是这般。
领头那人收回目光,攥紧缰绳:“走吧。”
几人笑声一止,齐齐肃容。
……
陈苒和陈岚回来的时间比预计要早,在村子路上遇见了不少村民。
卢婆子看到姐妹俩便精神一振,一双眼睛如鹰隼般将两人上下打量一遍。
不过因着陈苒补了些东西在身边,箩筐上又盖着盖子,乍一看和早上出门时差别不大。
卢婆子随口问道:“苒姐儿的生意如何?”
“还行吧。”
“这么早回来,赚得不少吧?能有两百一百文钱不?”另外一位婆子接话道。
“还不知道呢。”陈苒摇了摇头,“都是点辛苦钱,能补贴点家用就好了。”
“悖那是。”
“做生意哪里这么容易的?”
唏嘘声此起彼伏,大半村民都是认可的。不过也有像卢婆子这般想要追根问底,接着又问了一遍:“那你卖了多少钱啊?”
陈苒假装没听见,脸上带笑看着其余几名婆子:“对了阿婆们,你们家里还有多余的鸡蛋吗?”
这么一说,几人精神一振。
另外名姓曾的婆子连忙接了话:“有有有,怎么?苒姐儿想要?”
陈苒笑着道:“是,我想与其去摊上买,倒不如按着价格问村里人收,也省得大家跑那趟。”
鸡蛋在村里也是好物件。
家里养鸡的人家能留下一两个自家用,其余都是攒着到集市上去卖,又或是等人上门收。
婆子们听到陈苒愿意按市价收自家的鸡蛋,一个个乐得连连点头,瞧着陈苒像是看见了自家亲闺女般亲热:“是这个理,就是这个理。”
收鸡蛋的也是倒二手的,能压低价就压低价,要不就是得攒多点跑去集市上卖。
且不说鸡蛋放久了容易坏,他们上集市卖不出价还得浪费个车钱。
在家里居然还有钱送上门。
婆子们越想越欢喜,乐得合不拢嘴。几人哪里还顾得上和卢婆子聊天,纷纷转身回家:“苒姐儿等着,我一会儿把鸡蛋给你送来。”
“我也去!”
“哎呀,我也去!”
卢婆子心里狐疑,还想再问。
陈苒比她更快一步:“卢阿婆,我记得您家先前种过地豆?”
“是啊……”卢阿婆听到地豆就想抱怨,话语临到嘴边忽然一收。她眼神闪烁,试探着问道:“苒姐儿想要?”
“是,另外您家还有豆芽吧?”
“有有有,你要多少有多少!”卢婆子喜上眉梢,乐得险些笑出声。
132/136 首页 上一页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