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孟良媛又怎么了——多撒盐【完结+番外】

时间:2025-02-22 14:40:39  作者:多撒盐【完结+番外】
  只是孟初日日不断的练,赵祈哪里料到,怎么有人能把字越练越差的。
  “你手腕细,没什么力气,就换一支笔吧,这笔有些粗了,明日再让人给你送份字帖,照着练才能练出来。”重点要说的就是在后半句了。
  孟初恍然,“原来是笔不对!”
  “……也的确是有那么一小部分的缘由。”
  唉。
第15章 封善郡王 还能再去喊一次金銮殿
  圣宸宫来人传话的时候,赵祈已经把淮芜一带的州府收成情况都抄录了一遍。
  “六殿下,陛下召您觐见。”
  来传话的皇上身边大太监曹进的干儿子曹顺,曹进轻易不会离开皇上身边,近些年的传旨、司礼监等事宜,出面的基本都是曹顺了。
  赵祈到圣宸宫之时,殿门紧闭,显然皇上还在与朝中大臣奏对,曹顺就先领他到了侧殿歇脚。
  没想到侧殿中,还有一个熟悉的人早都侯在那了。
  赵祈看到他心里都憋气,偏偏还得先低头问安,“见过五哥。”
  赵禧心都提嗓子眼了,怎么就跟小六碰上了,心里慌乱一片,嘴上还答应着:“六弟好六弟好。”
  他与赵祈年纪相近,又因为在上书房里学问不行,被皇上要求多留两年读书,正巧就与赵祈一起到了出府的时候,这本是件好事,当时兄弟两还因此约定好了府邸要选近些。
  直到赵禧的舅舅王陆远领兵去迎战倭寇的时候中了埋伏,人数是倭寇的三倍还打了个惨胜,损失极大,引发异议,朝堂的言官可不管是不是敌人太过阴险狡诈,将王陆远从头到脚参了一遍,就在这关口,不知赵禧是受了什么刺激,竟然直接在金銮殿外大声为王陆远喊冤。
  于是这一喊,不仅他的郡王位没了,更连累了赵祈,哪能弟弟先封郡王?这见面了谁向谁行礼?
  赵禧被罚三年不得出宫,更别谈建府了,但要是能选,赵祈宁愿像他那样能躲进宫里。
  现在别人谈起他的府邸,都只能模模糊糊用“六殿下那”意会,祸是赵禧闯的,脸是赵祈丢的。
  赵禧自己也心虚,这两年来就不敢和赵祈单独相处过。
  殿内气氛尴尬,赵禧借着喝茶的姿势偷偷抬眼看了做他对面的赵祈好几眼,清了清嗓子。
  “六、六弟最近如何?”
  赵祈不咸不淡的看他一眼,“弟弟在皇子府里,过得十分愉快。”
  这下赵禧是真闭嘴不敢说一句话了。
  等他心里的阿弥陀佛念了几百遍,曹顺才来侧殿里示意,陛下已经等着了。
  圣宸殿后引有活水渠,秋冬时堵上,春夏时疏通,微风一吹,隐隐有凉意入殿。
  他两刚一进殿,殿门就关上了,两人上前几步行礼。
  “儿臣参见父皇,父皇万岁。”
  殿内昏暗,唯有前方燃着无烟无味的烛台,明亮一片。
  大太监曹进臂中抱一把拂尘,正站在书案下方。
  皇上原本在闭目养神,听到他们行礼后过了一刻钟,才睁开眼。
  “起来吧。”
  两人站起身后,头微低,上半身略有倾斜,以示自己在“洗耳恭听”。
  皇上虽然已过知命之年,发根仍然乌黑,面白,目光如炬,威严可畏,着明黄色常袍。
  “小六,你跟着大司农都学了些什么?”
  “儿臣近日正在看淮芜至大明河一带的粮食收成及各州府粮税税赋。”
  “去年沧州如何?”
  “海晏河清,风调雨顺,收成更胜往年。”
  “余州又如何?”
  “虽粮食歉收,但商路畅通,百姓安居乐业,以银钱抵粮税者,十占其二。”
  皇上表情缓和了一点,“你做事自小就是这样认真,如今出宫两年,倒也没忘用功。”
  “儿臣愚钝,不敢懈怠。”
  旁边站着的赵禧出一身冷汗,头是越来越低,这喊他来是干什么的,这是要考他些东西?他什么也不会啊。
  皇上又将目光放在赵禧身上,一看他头都低得下巴戳胸口了。
  “老五,你比其他兄弟晚建府四年了,都在上书房学了什么?”
  学了什么?他不就天天带几个小的,抽抽陀螺,看些杂书,玩玩投壶吗?难道他受的罚不是被关宫里,竟然真的要读书?
  “儿臣……儿臣……”
  “你年纪都活狗身上去了!朕看你一辈子都在宫里待着最好!”
  赵禧虽文武皆不行,但关键时刻总有几分急智,他立刻顺杆子爬墙,“儿臣愿一辈子在宫里伴父皇左右。”
  皇上冷笑一声,“怎么,你是想接曹进的班吗?朕可以下旨成全你。”
  曹进立刻配合的对赵禧微微一笑。
  赵禧脸皮厚,“只要父皇高兴,儿臣做什么都行。”
  赵祈是忍了又忍,还是拿余光看了一眼赵禧,他是怎么脸皮越来越厚的?
  皇上事还多着,懒得费时间听他贫嘴,“小六,你下个月去一趟乌州,具体事宜去问你永亲王叔,这一次,朕一定得要个结果。”
  赵祈并不意外,之前皇上问他的沧州、余州,都是毗邻乌州,“儿臣遵旨。”
  “老五。”
  赵禧激动的抬头看,“儿臣在!”
  “……你闭嘴,今日之事,不可外传。”
  “……儿臣遵旨。”
  皇上一会还要召见其他大臣,就让他们直接回去了。
  赵禧就是脸皮再厚,在弟弟面前连连丢脸,头也抬不起来了。
  只他们还没走几步,曹顺就追了上来。
  “二位殿下留步,奴才这有陛下的旨意要宣。”
  两人一头雾水,但还是面向圣宸宫跪下叩头。
  曹顺退后一步,嗓音清亮:“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仰荷天休,不承帝统。景命有仆,祚胤克昌。咨尔第五子禧禀资奇伟,第六子祈赋质端凝。挺峻绰于金枝,挹英风于琼握。兹特封禧为勉郡王,祈为善郡王,予册予宝,宜敬宜承。尚其夙夜畏天,慎厥身修思。”
  “儿臣领旨,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圣旨只一份,曹顺把它交给赵祈,“陛下说有郡王封位,善郡王可便宜行事。”然后又对赵禧说:“陛下还有口谕,勉郡王出宫后也需不忘学业。”
  天降大饼,赵禧头已经晕了,“好、好,我一定好好学。”
  “奴才告退,勉郡王、善郡王慢走,”
  等曹顺走后,赵祈拿着圣旨,皮笑肉不笑的对赵禧说:“弟弟之前不信运道,这回是心服口服了。”
  他心里都快气死了,他被赵禧牵连,当了两年笑话,结果赵禧却因为他要出去办差事,需要个名头,就一起得了郡王位,乌州的差事尚且还不知道是不是个烫手山芋,赵禧可什么都没干,先出生了不起?
  赵禧是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之前因为心虚从不敢面对赵祈,此刻也放下自己身为兄长的面子,老老实实道歉:“小六,之前是五哥对不起你,你放心,以后只要你有事,五哥绝不会有二话。”
  他偷偷摸摸又看了眼左右,“五哥还能再去喊一次金銮殿。”
  “……那我真是谢谢五哥了。”
  .
  等赵祈下值回府,便看到内务府的人动作够快,善郡王府的牌匾都挂上了。
  曲梧院来人说郡王妃想今晚喊台戏来,再摆个宴热闹热闹,明白赵祈意思的元德就出面直接拒绝了。
  “怕是不巧,殿下今日在宫里很是劳累,日后再说吧。”
  元德知道,郡王妃哪里是想摆宴庆贺,不过是试探一下殿下,有没有放她出院子的意思,禁足郡王妃一事是私下给的话,后院一点消息都没有。
  可别看郡王妃平常也是不出曲梧院一步,这自己不出去,和出不去,那差别可就大了去了。
  .
  孟初得了消息也高兴,赵祈成了郡王,她份例可都涨了一倍。
  她让怡兰拿了银子去打赏,院子里一人三两银子。
  怡兰发完给她回话:“玉兰他们都可高兴了,跟过年似的。”
  当时那箱银子,她趁孟武氏不注意,偷偷塞了几张银票到她娘袖袋里,自己留了碎银子。
  但平常银子也没什么地方要用,除了打赏怡兰他们,最多拿点银子在不是饭点的时候让膳房做些糕点。
  自赵祈来得多后,膳房连银子也不收了,孟初点什么就上什么。
  其实细细一算,每月又拿份例,银子只会越来越多。
  孟初不问,怡兰从不会主动在这种事情上解释,之所以能攒到银子,还是因为孟初有宠,若是一年到头见不到人的,想让针线房用些精巧花样,都得塞银子过去。
  她说那些有什么意义呢?何必让主子现在多些忧虑。
  .
  赵祈一进孟初院子,就看这院里的人都把喜色摆在脸上。
  看到他来了,便赶紧行礼。
  “奴才参见郡王。”“奴婢参见郡王。”
  等一进屋,孟初也少见的迎上来,还给他规规矩矩的行了礼,“嫔妾给郡王请安。”
  他也配合,“哦,孟良媛免礼吧。”
  两人坐到榻上,孟初跟他说下午内务府来信的时候,府里是多激动,只是她没看到挂牌匾的时候。
  但没说两句,就发现旁边的赵祈靠在软枕上,目光已经放空了。
  她凑上前,轻轻的问:“殿下好像并不开心。”
  赵祈回过神,笑着回她:“哪有人得封还心情不好的,爷这是高兴傻了。”
  孟初才不信,他如果真的高兴,“高兴傻了”这种话,是绝不会说出口的。
  她静静的看着他,目光澄澈,赵祈叹口气,伸出手搂住她,有些事即不好说给她听,也不想编些假话敷衍她,只好就这样过去。
  孟初似乎想到什么,“是因为封号吗?”善郡王?皇上是在提点赵祈不够善良?不够傻白甜?
  这下赵祈是真笑了,“想什么呢,是上善若水的意思,也有擅长、吉祥的意义在。”
  父皇是在暗示他,不可如涣西赈灾粮那事一样,行事鲁莽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个郡王封的他心里有些没意思,明明是之前心心念念的,可他宁愿是自己辛辛苦苦跑了一趟乌州回来再封。
第16章 殿下没说要带谁 他是不是有什么癖好?……
  院子外的青石小路上,洒的都是泥土,虽然之前有小太监拿扫帚过来打扫了,但还得等提了水冲洗才能干净,丰米就特意找了双半旧不旧的鞋,这样踩脏了洗不出来也不可惜。
  院后正在移栽老树遮阴,院门左右还新种了些竹子,虽然天比昨个还热,但府里已经开始给各院分冰例了,丰米正是才取了冰回来。
  冰鉴被放在屋内背阴的角落里,这样化得慢些。
  以前在家时孟初曾想过用硝石制冰,但这时硝石主要用途是做火药,朝廷严令不得民间买卖,就算是药铺有售以硝石为药材的药包,也是有严格剂量规定的,通常都被炮制过了。
  而且她爹毕竟是朝廷官员,稍不注意就得被御史参一本,孟知少虽然官小,但几年前因当街给孟武氏道不是,还被御史参了个治家不严。
  但郡王府有府医,还有药库,没准能有呢?
  “怡兰,你让丰谷去问问前院,药库里有没有硝石。”
  “是。”
  怡兰是从不会多问什么的,孟初有事就喜欢只交代给她,其他人倒也好,但有时面上总露出些忧虑,让她也怀疑自己是不是做了什么出格的事情。
  孟初进府也有些时日了,早已和身边的人磨合差不多了,怡兰自然是跟在她左右,同时负责她的梳妆,香兰心细,首饰衣物就交给她来看顾,平日里茶具布料等东西,则交给沉稳的赏兰,望兰负责整理小库和每月份例里一些暂时用不到的东西,玉兰就打扫屋内和看管摆件。
  丰米丰谷好安排多了,他们每天事可不算少,又是跑腿领东西拿膳又是扫院子养花修草,有时院子里哪块砖翘了,他们也不找其他人,自己就给敲好了。
  不一会儿丰米就回来了,只要到了黄纸包的几小块,加一起也就手指大小。
  如今赵祈不必再去户部跟着大司农了,便继续在府里读一读农事的书,他还在孟初的书桌旁摆了一个巴掌大的青瓷花盆,亲自去挖了土,埋了种子。
  孟初好奇过种的是什么,但问了几次赵祈都不告诉她,只是道:“等它长成你就知道了。”
  他在书桌那看完半本书一出来,就见孟初正捏着硝石发呆。
  “刚刚就听到了,你要硝石做什么?”
  孟初神色神秘的靠近他,故意压着声音说:“殿下相不相信,硝石能制冰呢?”
  赵祈迅速看了眼周围,见屋内无人,直接自己大步去把门关上了。
  然后拉着孟初就进了里间,直到两人脱了鞋袜,面对面盘腿坐在床上,孟初都还没反应过来。
  赵祈严肃的看向她:“你是从何处得知的?”
  她也紧张起来,打了个磕巴,“书,书里啊。”
  “胡说。”他轻轻敲了下她额头,“硝石制冰之法早已有了,一直是未泄露的不传之密,哪里有书会写?”
  一旦制冰之法传扬出去,多得是商人铤而走险贩卖硝石,只要硝石无法被朝廷控制,火药自然会被有心人大量制作,前几年还有前朝余孽成立邪教,大肆散播谣言,后来为了将手插入朝廷官员后院,甚至有了所谓以小脚为美的“莲花仙”。
  加上近些年神器营对火药的研制更深入,硝石在民间管制的就更严格了,虽然称不上什么违禁物,但也是绝不允许私自买卖的
  哪怕如今宫里早就用硝石制冰,但宫外仍然是由冰窖取冰。
  赵祈也是跟随太子读书之时,偶然知道,从没与他人谈论过,更没有自己想过去试试,隔墙有耳,焉知何处会泄露?
  孟初哪里能料到,有些东西在这个封建时代里,下面的人不知道,不一定就是没有,而是一直是由最上层的人所掌握,而掌握这些的人,并不想告之天下。
  她搜肠刮肚想不出一个理由,干脆直接闭起眼睛,坚决不说一个字。
  赵祈被孟初这副随打随骂坚决不配合不坦白的样子气笑了,直接把她搂在臂弯中,看她还是不说话,心里不知道为什么就恶劣起来,一巴掌拍在她屁股上。
  听到清脆的一声孟初整个人先是一愣,然后拼命挣扎起来。
  “你!停手!殿下!”
  现在轮到赵祈不配合了,自顾自的又拍了两下。
  孟初又羞又气,情急之下再顾不得什么,“赵祈!你个混蛋!”
  这句话像戳到了什么奇怪的地方,赵祈眼眸一暗,翻身将她压在身下,一把将床帐散下,接着一手抓着她的两只手腕,一手去解她的衣带。
  他是不是有什么癖好?骂他反而……?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