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孟良媛又怎么了——多撒盐【完结+番外】

时间:2025-02-22 14:40:39  作者:多撒盐【完结+番外】
  孟初吃了个酿鱼段还挑剔呢,“这厨子手艺,可不如府里的掌膳师傅。”
  废话,皇子府的厨子都是内务府从宫里调的,京都有几家酒楼的厨子手艺比得过?孟武氏硬是把话憋回去了。
  这一顿饭吃完,她也算是放下一半的心了。
  “不知下次再见是何时,娘多说几句,不许左耳进右耳出,凡事不可都由着性子来,知道吗?”
  “我之后还可以出府来见你们……”
  孟武氏对她轻轻摇了摇头,她很少用这种沉默又充满慈爱的眼神看孟初,总是唠叨的多。
  “不要任性,娘平日忙,下次可没时间再来了。”殿下亲自许的出府,六皇子妃便是心再宽和也该记孟初一笔了,后院女眷衣食住行,本都该由掌家夫人说了算,皇家只会更规矩严明。
  殿下年纪尚轻,又似乎的确对孟初多些宽容,这才让她以为出来是件简单的事。
  但孟武氏不能让她习惯如此,若长此以往,其他良媛侍妾,岂不生恨?皆是皇家妾,侍妾甚至连正旦都难与家人见面,嫉妒所引起的恶意,往往能让人丧心病狂,孟初哪里能日日防小人到滴水不漏?
  若色衰爱驰,今日的恩典,便是他日的祸端。
  孟初眨眨眼,泪水从眸中落下,她也不说话,只是红着眼去看她娘。
  就像她小时候看孟武氏迫于孝道,只能把弟弟送到祖母身边一样,当时她知道孟武氏果断决定中的肝肠寸断,此时她也知道,孟武氏平静表面下的心如刀割。
  她的眼泪从来不是为了弟弟,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孟武氏而流。
  母女同心,她在帮无法失态的母亲哭一场。
  .
  虽然时辰还早,但总不能真拖到快要晚膳的时候才回去,孟武氏带着陶姑姑站在东熙坊的路口,目送孟初上了马车,直到马车拐弯看不到了,还不肯离开。
  陶姑姑怕她郁结于心,就打趣道:“哎呦夫人,我这顿饭可是吃得惭愧,咱小姐身边的这位婢女可真不一般,行事都规矩极了,碧枝、碧叶是拍马都赶不上。”碧枝碧叶是孟初在家中时的婢女,如今已放她们回家成婚了。“和她一比,我就跟乡下婆子一样。”
  孟武氏和陶姑姑自小长大,说是主仆,不如说是姐妹,她承她的好意,就笑着回她:“还算你眼利,那可是从宫里出来的。”
  陶姑姑这下真惊讶了,瞧瞧,她家小姐现在身边伺候的婢女都有来头。
  等孟武氏她们回到家,孟大人就迎上来。
  “夫人怎么去了那么久?”
  孟武氏还来不及转头给陶姑姑使眼色,就听她哎呀一声。
  “是小姐呢,她出府了!”
  孟大人先是愣住,然后快步往门口走,“初儿是在外面?怎么不进来?”
  孟武氏一把拉住他,也不想瞒他什么,“初儿回皇子府了,中午跟她吃的饭,没回来叫你是怕落了有心人的眼,你且回来的吧。”
  孟大人回头望着她,嘴唇颤抖,流下两行清泪,“夫人哪知初儿与我的父女情深,你说这样轻易,叫我伤心欲绝。”
  她可幸亏没让这老货去见孟初!
  .
  孟初回府的时候,路过一处戏园子的后院,有伶人练声的戏腔透过高墙,传到她的耳边。
  她心情倒是还好,虽然表面上答应她娘答应的十分干脆,其实心里早想好下次该如何了,只要理由正当,她娘还能真不见她?
  伶人唱腔婉转清扬,可惜孟初没怎么听过戏,只在马车彻底走远前,才听懂一句“前世万千错过为此一面,看他多薄情都只剩痴心”。
  等晚上赵祈来了,趁着屋内无人,她就偷偷念给她听。
  赵祈早起便接到宫里的旨意,皇上让他到户部跟着大司农行走,这实在是个好事情,就算在户部累了一天他都心情不错。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午歇时总是听到有呢喃细语,喊他名字。
  这可奇了怪了,赵祈从小到大,听到“赵祈”的次数,两只手都数得过来,这还得加上圣旨中的皇六子祈。
  思绪刚一走神,就听到孟初竟然在那念艳词,心中一跳,下意识就捂住她的嘴:“哪听到的春风顾?你今天去戏园子看戏了?”
  孟初掰开他的手,想着他只听一句就知道是哪折戏,肯定不是什么不能说的。
  “这春风顾说得什么?”
  赵祈一看孟初还敢凑近他问,就知道是凑巧就听了几句,他抬眼一看只有元德守在门口,不见其他下人,才斟酌个大概说了,“就是讲一位才子行事风流,有很多红颜知己却辜负人家,直到一位女子出现,他只见了一眼就茶饭不思了。”
  至于中间的一些香艳之事,他是提都不提。
  讲完又怕孟初平日说话漏了嘴,又补充几句:“这种戏是从来不登大雅之堂的,不许说出去,就当没听到过,知道吗?”
  孟初又不是真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娇阁小姐,看赵祈那犹豫的样子就猜差不多了。
  面上还是乖乖点头,然后故意又问他。
  “那殿下身份尊贵,又是从哪听的这登不上大雅之堂的春风顾呢?”
  孟初实在是低估了皇子在宫里的娱乐设施,宫里有一处风雅轩,是专为已经通晓人事的皇子唱戏的,春风顾在其中都算含蓄了,有时候上面唱戏的披层纱就上去了。
  而在风雅轩的西南侧,则是畅音阁,里面唱的是家国大义,古今名曲。
  皇上一直认为,只有雅俗共赏,才能知其天差地别,眼界扩展,才不会玩物丧志。
  所以听到孟初似乎别有用意的一问,赵祈就点了点她额头,“我从哪听的不重要,春风顾这三个字,你以后不许挂在嘴边。”
  其实孟初真正想问的,是初见时她妆扮滑稽不讨喜,为什么赵祈却依然常常来她院子,给她那么多东西呢?
  前世万千错过为此一面,看他多薄情都只剩痴心。
  赵祈,他是对她一见钟情吗?
第14章 笔不对 让人不高兴还要哄
  早上孟初去给皇子妃请安,正好遇到了陈良媛,她面色倒还好,主动与孟初互相见了礼。
  皇子妃没出来见,再等了一炷香的时辰,卢嬷嬷就来让她们回去了。
  孟初与陈良媛对视一眼,自周良媛事后,几次请安,就见过皇子妃一次。
  两人心下都有些猜测,临分别前,陈良媛笑着邀她,“妹妹平日里若是无聊,可以来我院里说说话。”
  “若有时间。”这便是不太委婉的拒绝了。
  陈良媛脸色不变,但等孟初走后,身边的婢女愤愤不平道:“主子明明比她资历深,还主动邀约,孟良媛却态度冷淡,仗着刚进府殿下新鲜,就处事如此高傲。”
  她眼帘一动,声音淡淡,“芳怡,日后你就留在院子里,还是由芳芹出来。”
  芳怡脸色一白。
  周良媛的院子已经上锁了,只偶尔才会有下人进去敲地砖,不让蛇鼠蚁在那做窝。
  故人已经逝去,在世的人却还得好好活着,所以陈良媛绝不会说,周良媛那个送出去便病逝的婢女秋燕,不是她下得手。
  而秋燕,略懂妇人医术。
  .
  元德坐在户部小茶房角落的一把椅子上,他体胖,茶房里又热,汗透了后背。
  像他这种在主子跟前伺候的太监,没几个有他这样的体型,主子醒了他们就得醒,主子睡了他们可未必能睡。
  见过元德的宫人们私底下都觉得六殿下待下人仁慈,不然身边的太监怎么体态如此富贵?
  元德对身上的肉都愁死了,他也是要时常跑腿的,平日里怕闹肚子,什么大鱼大肉都不敢多吃,尝了一两口都舍不得咽,可就是不见瘦。
  茶房的小太监机灵,语气谄媚的对元德说:“不如公公脱了外衣凉快凉快,奴才那还有一个香囊,挂在身上一点汗味都闻不到。”
  元德眼皮子一掀,打量他倒是真想着讨他好,才哼了一声,“你以为本公公腰上挂着的香囊干什么使的?滚一边去。”让他脱了外衣?被人瞧见衣衫不整,就等着吃板子吧,愣头青也有胆子学人家往上走,再老老实实练个几年磨磨性子去。
  小太监点头哈腰的应了,等出了茶房才在心里呸一声,腰上挂着的香囊?他有腰吗?
  .
  赵祈在殿内也不好过,宫里四时都有规矩,什么时候有冰鉴炭火,都得看时令,除非皇上下旨,不然这初夏在宫里,无论是大臣还是皇子,就都得热着。
  大司农年纪大了,反而耐热些。
  “殿下坐这里看吧,通风些。”
  赵祈犹豫了一下,见大司农自己还穿着春衣,这才领受了他的好意。
  他刚一坐下,便觉前后都有微风吹来,衣服里灌些风就好受多了,不会觉得里衣贴在身上了。
  桌上摆的是淮芜道至大明河一带的水利情况,赵祁手里还拿着乌州往年的粮食收成记录,淮芜道至大明湖以南,皆土地肥沃,粮食丰收,唯有处于交界的乌州自去年便报粮食歉收,甚至向朝廷申了免粮税三成。
  今年年初皇上曾任永亲王为巡抚,于整个大明河以南巡察,但于乌州之事上,却一无所获。
  赵祈隐隐猜出,太子暗示他的差事,很可能便是关于乌州粮食歉收,可永亲王叔都草草敷衍过去的事情,他该如何做?
  还在思索之时,元德拿着膳盒进来了,他这才发现已经到了用午膳的时候了。
  他没什么胃口,只吃了几口清炒笋片,就让元德拿下去了。
  在户部行走本就辛苦,赵祈做事又认真,这些日子寅时就起了,忙到夜半子时才就寝,白天热得没胃口,饭也不吃几口,再这样下去早晚出事。
  若是在府里,就算被主子踢一脚,他也是要劝的,可这是在宫里,话只能在肚子里溜了一圈。
  .
  赵祈今日下值的时候天色还算早,他回前院换了身常服,让元德去叫膳。
  纵然白天不在府里,元德也是耳目灵通,他试探几句,“王禄来说今日孟良媛苦夏,特意去让膳房做了些新鲜吃食。”
  这话说出来,要是赵祈多心些,都得怀疑他收了孟初银子了。
  但元徳就是有再多不好,却是对赵祈一百个忠心的,只是变着法的想让赵祈多用些膳。
  “元德,半个月不许吃肉。”
  这就是要去孟初那看看了。
  而在这之前因为白日太忙,他已经半个月不曾到后院了。
  元德心想,孟良媛啊孟良媛,她可千万要能哄着殿下胃口好些。
  .
  前院传信说殿下晚上来用膳,消息突然,怡兰去问孟初。
  “主子,晚膳该叫些什么?”
  孟初端了一碗酥山挖着吃,上面淋了一层她让膳房熬的樱桃果酱,口感酸甜,就是吃多了唇都冰红了。
  “不是早定了吃冷淘面吗?再配碟凉菜,其余就不用了。”冷淘面就是凉皮,如今市井中也有买的,但皇子府是从没有过的,好在掌膳大师傅见识广,一听去传唤的丰米鹦鹉学舌般一说,就把做法摸索个七七八八了。
  “殿下晚上来用膳,只这些会不会太单调了?”
  “那就让膳房多上几个菜。”她今晚就是要吃冷淘面,皇子府是大,但她院子附近都是开阔院落,树木也少,太阳把屋子晒一天,简直比屋外还闷热,再不吃点自己有胃口的,就是酥山也救不了她。
  怡兰又出去让丰米去传膳了。
  “还是按主子早上说得,多配几个菜,明白吗?”
  “姐姐放心,膳房早就备好了,到了肯定就能直接拿。”
  等孟初的酥山吃完一半,赵祈就到了,他一进屋子便皱起了眉。
  “明日让人在你院子附近移栽棵老树,不然等真入夏,屋里待不了人。”
  她应了一声,让他也坐小榻上,两人中间有一张炕桌,上面摆着瓷白的一个小碗,孟初吩咐怡兰打盆井水来,自己拧了帕子递给他。
  赵祈已经习惯孟初连礼都不行了,他看了眼白瓷碗,“给爷也上一份。”
  等酥山端上来,他尝了一口,发现上面那层果酱倒是十分合他胃口。
  旁边的元德琢磨着,之后让膳房多准备些放前院里,主子看书时能配糕点吃。
  “听说笃柿做果酱也好,可惜府里一时半会采买不到。”笃柿就是蓝莓,孟初这辈子就只吃过一次,还是她舅舅游历时带回来的,想来不常见。
  “让膳房派人去寻,这个季节果子多。”他见孟初吃完了桌上的还想再要,就眼尾一撩,“不许再吃了,晚膳还没用,这吃多了可要闹肚子。”
  想到一会儿的冷淘面,孟初也没执着。
  赵祈自己也用了半碗酥山就没再用了,若不是真有些闷热的难受,他是不会在晚膳时用冰凉之物的。
  丰米带着膳房的小太监把膳提回来了,等摆好膳孟初一看,这跟她想的不一样啊。
  她只是想着随便配点菜,没想到膳房摆了满满一桌子,主要还是两碗冷淘面,但面前的小碟子里还有木耳丝、酸萝卜、冷切牛肉、卤鸡胗、腐乳等十几样配着面吃的,另摆一盘片好的烤鸭,碟子里配了面皮和黄瓜丝,还有三道解腻的素菜小炒。
  实在没想到冷淘面也能丰盛成这样。
  赵祈见桌子上不是那些吃惯了的菜,来了些胃口,没让人服侍,自己加了三分之一的冷切牛肉,配着木耳丝和腐乳吃了一口,随后也没说什么,只在吃完这碗后又让上了一碗。
  冷淘面是孟初心心念念想吃的,但现在她只吃了几口,筷子就朝烤鸭去了。
  烤鸭入口皮酥肉嫩,汁水与油脂结合的刚刚好,这是孟初前后两辈子加起来吃过最好吃的烤鸭,直接干完了半盘子。
  这顿晚膳赵祈和孟初都吃撑了。
  孟初站起来走几步消食,正好看到元德一脸感动的看向桌子上吃半拉的菜盘。
  “……”
  丰米在院里找了个角落拿树叶子扇风,怡兰问他怎么那么晚,不是到了就能拿吗?
  他苦笑一笑,“殿下要来用膳,膳房哪敢真随便配点菜就送来?我去的时候,大师傅正找了五个小太监试吃冷淘面哪种做法的好呢!”
  .
  吃完饭人就有些犯困,赵祈就先拉着她去练字,看着纸上她的字是越练越不成样。
  原来的就不好,练到最后字形都散了,他找半天找不到一个可以夸的地方。
  孟初自己也知道,问他:“是不是我用的纸不好,感觉笔墨在上面总是跑,我明明不是想这样写的。”
  赵祈简直对她刮目相看,这理由比以前在上书房,老七说自己看白纸眼花还离谱。
  他平生第一次见人能把字不行怪在纸上,偏偏这人既不是他的弟弟,也不是他的下属,话也不能说重,说重了让人不高兴还要哄,外间有下人在,又得给孟初留些面子。
  他怎么就想到来练什么字?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