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米掂量几下荷包, “咱主子想吃什么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没有银子都有人贴上来伺候。”
怡兰狠狠瞪了他一眼, “眼皮子浅的,就是想想以后, 如今也把面子给人家做足了。”
丰米少见她发脾气, 赶忙赔笑:“好姐姐,我就是嘴皮子闲的, 定然不会在外面给主子抹黑。”
午膳孟初感觉没什么胃口,就点了要碗面,结果膳房给配的浇头,竟然还是一碗蟹黄蟹肉。
“……”是到了日子蟹不值钱了?这可真要吃腻了。
怡兰担心她蟹吃多了寒身, 便特意熬了山楂枣茶给搭着喝, 里面还放了太医院制的药丸, 就是在中秋时节吃蟹用的, 不会腹痛。
原本后日过节,府里应当请戏班人开宴,但这些都是郡王妃要做的安排, 今年赵祈以郡王妃重病为由,直接给各院子送了布料和赏银,便算是贺中秋了。
中秋那日赵祈自然也不在府里,他要去宫中赴宴,还很是可惜孟初的封侧妃旨意没下来,不然两人同去。
等晚上赵祈来了又说起此事,孟初突然灵光一闪,“那天你都不在府里,我能不能回家和我爹娘过中秋?”
回家?那郡王府算什么?赵祈本还在练字,闻言斜睨她一眼。
孟初虽然不知道自己话又哪里戳到了,但那表情她已经熟悉了,于是就端起茶盏给他:“殿下,你就让我去吧,而且中秋都见不到你,我一个人在府里岂不是很孤单?”
赵祈本来还想沉着脸故意逗逗她,可一低头见到她手里的茶盏,突然想到曾经端来的漱口茶,不禁莞尔。
不是,她端个茶而已,他又笑什么,难道是姿势有些滑稽?
“……殿下,喝茶。”
赵祈直接闷笑出声。
“……”他爱喝不喝!
虽然过程有些曲折,但在孟初缠磨许久后,赵祈终于还是点了头,见他同意,孟初立刻更进一步,“既然我都出府了,不如让陈良媛她们都回家去看看,虽说宫门深似海,但咱们这不是在府里么?”
赵祈无奈:“孟栖栖,你怎么不说把府里的下人也都放了?”
因为她知道磨破嘴皮子也不可能。
见孟初不像是话赶话心血来潮,反而态度认真后,赵祈便暗叹一声,她是好心,但放陈良媛她们出府一事却是难办。
先不论宫中规矩如何,恐怕她们自己的娘家也不一定想在中秋见到她们,栖栖家中人口简单,回去自然是皆大欢喜,可一府的宗室女眷突然回去,引来外人揣测倒没什么,但从来物是人非,利益纠缠,只怕是亲疏情浅。
孟初见赵祈不像坚决反对的样子,就把心里想的点子说出来:“不如殿下随手写些什么贺词,既不贵重,又不打眼,让陈良媛她们去送,算是个差事,想在那用膳也好,想送完就回也罢,都看她们自己。”
以中秋节礼为由,那就不好像孟初说得那样写贺词了,她只想到笔墨不值什么,但越是这些看似不值钱却亲自过手的东西,才是赏给信任下属的,赵祈便让人开库房抬了一箱子五年前皇上命翰林院编撰的国泰民安诗集,一家送一本,陈良媛身份高些,便再带一盒宫制月饼。
等元德让人把这个消息传到后院,许侍妾手一抖,将茶水翻洒在裙摆上。
夏荷吓得脸色惨白,赶紧寻了干净的帕子,跪在地上给她擦拭。
若往常许侍妾早一脚踢在她胸口了,可听到的消息实在让她喜不自胜,“快!快去把首饰都翻出来!要内务府置的,别拿家中带的那些!”
“是。”夏荷踉跄着站起来,茫然的将眼神从屋内,投到紧闭的院门上,她这辈子,还有没有能见到爹娘的一天?
隔壁许侍妾的声音隔了几道墙都听的清清楚楚,春侍妾沉默的坐在窗边,伸手掐住了虞美人的花托。
.
中秋当日,赵祈还是与孟初一起用的午膳,中间还放了一盘月饼凑个趣。
他平日只用五六分饱,今日倒是多吃了一些,宫宴上没几个人会真奔着吃,多是喝个水饱。
月饼都已经切好了,孟初夹了一块,腻的嗓子都发苦。
赵祈给她递了杯果酒,笑她:“三块月饼,你偏偏尝了万民甘。”
万民甘就是各种糖混一起的馅做的,名字还是先帝取的,意思便是中秋佳节,天下万民同乐。
孟初明白了,这就是个政.治产物,好听不好吃,但就是得摆在明面上。
用完膳赵祈入宫,孟初就坐府里早准备好的车到了石青巷子。
虽然地段一般,但这条巷子却十分宽敞,中间的路够三辆马车并驱,等孟初下了马车站在家门处时,还有些恍惚,原来她已经离家有半年多了。
大门没关,里面的下人原本以为是哪家的亲戚借门口的路停个马车,没想到伸头一看,竟然是家里的大小姐回来了!
他一边想赶紧去禀了夫人,一边又顾及着要先见过如今身份不同的大小姐,竟然一时愣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
还是陶姑姑听到些动静,赶忙迎去,路过还推了那傻站着的人一把,“快去禀报夫人老爷。”
孟初回自己家没顾及什么规矩,带着怡兰就到了院子里,身后的陶姑姑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今天夫人终于等到一家四口团聚,好好的过中秋了。
孟武氏得了消息正出屋子,一看到孟初就握住她的手,将她上上下下都转着圈看了,“怎么瘦了?”
“我长个子啊,抽条嘛。”这话是真的,她本来比怡兰矮一点,现在都差不多了。
孟大人飘飘然从另一边过来,“初儿——”
“爹——”孟初话锋一变,眉头蹙起,“你怎么又穿这袍子!”
陇朝虽然佛教盛行,但道教也信徒众多,据某年孟老夫人亲口所说,如果不是遇到她娘,孟大人早去当道士了,哪怕到如今,都还是个有师传的居士。
孟大人之所以官小但人缘好,平日里麻烦少,都是因为官场上有些官员会与他一起论道。
孟初总是担心他误入歧途,被忽悠去炼丹,所以忍不住从小跟他念叨,看看道教经书陶冶身心可以,千万不要听信没有依据的事情,特别是什么炼丹什么长生,只要听到话音就得堵住耳朵,孟大人也很是听劝,这些年来总是秉承着一句“没有烦心事,不扰天尊静”。
可他如今把道袍都翻出穿了。
孟大人掸掸袖子,“爹近日若有所悟,从前还是修行太浅,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啊?”
孟武氏最近已经习惯了,“哦,你爹的意思是,你弟弟的事以后他再也不管了。”
孟止那么乖的一个书呆子,竟然能把她爹气成这样?
“那爹你是该修行修行了。”
孟大人一闭眼,是逆子坏他道心。
原本孟武氏还担心,万一孟初见到孟止的真面目,会不会直接动起手,没想到孟止竟然像完全变了个人。
自从见了孟初,他便愣愣的盯着她看,无论孟初说什么,就两句话。
“姐姐说得对。”
“我听姐姐的。”
孟初简直心软得不行,用膳时自己没怎么吃,只顾着给他夹菜了。
孟大人就眼睁睁看着,原本这也不吃那也不吃的孟止,嘴就没有停过。
“之前殿下说给小止安排书院,小止是选了哪?”
周围突然安静下来,孟武氏冷冷看着他,她倒要看看孟止还能怎么圆。
孟止露出一个腼腆的笑,“我想自己在家学,等考上童生,再去书院读。”要那个什么郡王多管闲事!
.
宫宴上的菜已经过了三轮了,总算上了些解腻的茶点,这便是意味着宴席快要结束了。
殿中的优伶舞步未停,琴鼓正操,目之所及的其他人,都带了醉意。
赵祈硬是把杯子里的酒抿了半天都没喝完。
这场宴会永亲王还是没有露面,若是乌州之事早早掀出来也罢,但父皇仍然按下不表,让他忍不住想到在齐原郡消失的赈灾粮。
坐赵祈左手边是还未出宫建府的七皇子,他话少,只开宴时主动敬了赵祈一杯酒,之后便老老实实看乐舞了。
另一边赵禧喝得多些,就探着身子跟他说醉话:“嗝,小六,下个月五哥开府,你可得来,不能记仇,你若是还有什么不快活,五哥现在就跟你说对不住。”
他的确是喝醉了,不然都说不出这个话,赵祈只好唇角扯出点笑,“我与五哥之前不过兄弟玩笑,下个月一定到。”
赵禧瞪大眼睛瞅他半天,又将身体歪回去坐直了腰。
然后冷不丁转头对他旁边的赵礼说:“四哥你说得对,小六笑起来是挺渗人的。”
刚夹口菜吃的赵礼人都傻了,正好越过他和赵祈眼神一对。
“……我不是,我没有,是老五他乱说啊。”
赵禧这个喝醉了就把心里话扣别人头上的毛病能不能改改啊,小六他知道的吧?
赵祈转过头,一眼都不带看他了。
赵礼气得想把掐一把赵禧,结果人家还对着他傻乐,又下意识想跟旁边的赵禄说话,却只有一个空荡荡的座位。
赵禄不知什么时候离席了,二哥还没回京都,宴上自然不设位,他再往上一瞅,便是喝了点酒,便咳得面色潮红的太子。
第39章 此乃奸人毒计 太子所闻,是臣言语……
中秋宫宴的第二日, 孟初的郡王侧妃的旨意,终于由内务府发下了。
一同送来的还有郡王侧妃的头冠、大钗、宫服等略几十件,内务府来的两位嬷嬷帮她把衣裳换上, 冰凉的额前流苏落在她的眉间, 珊瑚赫色的宫服上绣工精致厚重,束腰上缠着打磨莹润的碧色玉珠,唇中还点了一抹赤金。
平日里怡兰心灵手巧已然让孟初夸过几次,如今方知人外有人, 两个嬷嬷给她换衣挽髻, 手法轻柔如无物, 等孟初回过神, 面前铜镜中的人着侧妃宫服, 头冠上青鸾含珠,似喜非喜, 容色摄魂。
她怔怔看了一会, 下意识垂眸后退一步,却靠在了一个熟悉的胸膛。
孟初转身, 正对上他露出惊艳之色的双眸。
“殿下……”
不知何时,屋内怡兰和嬷嬷们都不在了,只剩下了他们彼此。
赵祈看着她盛妆的脸,手从头冠上的青鸾, 慢慢划在她的眼角。
“栖栖, 侧妃是不一样的, 良媛是郡王的妾, 侧妃是郡王的半妻。”
孟初没有问半妻算什么妻的话,纵然心中思绪万千,也只是轻轻露出了一个笑。
赵祈后知后觉, 栖栖好像并没有他想的那样欣喜,是侧妃的旨意下来的太晚了吗?是侧妃的宫服她不喜欢吗?
鬼使神差般,他将孟初拥入怀里,吻在她冰冷的额间流苏上:“侧妃是郡王的半妻,但栖栖是……”他突然就沉默了。
栖栖是他的、他的……如冬雷震于耳畔,如疾风携暴雨而至,某个在夜半隐隐浮现,却一直被刻意忽略的东西突然清晰明白的袒露在赵祈面前。
他下意识松开手,却被孟初握住小指。
她眼中带着些狡黠,庄重规矩的侧妃宫服再也束缚不了她灵动的眉宇。
“栖栖是赵祈的,赵祈也是栖栖的。”
赵祈突然想到孟初曾经念给他听的春风顾戏词,前世万千错过为此一眼,看他多薄情都只剩痴心。
.
孟初封了侧妃,本该是要在府中设宴,但勉郡王下月开府,其他郡王家办事就往后推了推,等他办了宴再说。
纵然如此,每日门房也有数不清的帖子送来,大多是一些请她赴宴或提前交好留个人名的花贴,也有一些半遮半掩的,送了些贺礼来——后者多半是要对赵祈有所求。
从中秋到封侧妃,短短时日拿了两个大荷包,玉兰他们都高兴的止不住笑。
“前两日遇到王禄来,还想着与我拜把子呢。”丰米悄声跟丰谷道。
丰谷正拿着大竹扫把清院里的落叶,听闻此话,眼皮子都没抬一下,殿下身边的太监,要跟后院女眷身边的人拜把子,光从这事就能知道,那王禄来没什么脑子,得被元德公公压一辈子。
屋内孟初躺在榻上,怡兰小心地拿着美人拳,给她捶腰背。
见她一点也不急,怡兰只好在心里叹了气,玉兰她们不知情,可她毕竟是在孟初身边贴身侍候的,如今府里只当是殿下事务繁忙,所以才在主子封妃后没有来过,却不知是殿下自己不来。
万望上天垂怜,不要让主子孤独余生,哪怕是有个小主子,日后也好过,不然哪怕是侧妃又如何,宫里的杜贤妃还是四妃之一,一宫主位,但没有子嗣傍身,又年纪渐长失了恩宠,平日里还有谁会惦念?
孟初摆手让走神的怡兰停下,“不必捶了,把点心拿来。”
今日膳房供的点心是玉豆腐,吃进嘴一股奶味,但是不像其它点心噎人。
她捏了一块在指尖,“怡兰,你知道守株待兔吗?”
26/63 首页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