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舅舅可是能一人一马跑到边疆的猛人,从不在一个地方多待,顶天了一个月。
不等孟初这边想法子,孟武氏已经先一步把武扶辛的信送进府了。
这是他写给孟武氏的,字数寥寥,是听闻沛州有疫病,且地龙翻身,百姓雪上加霜,因前者痛苦苟活,因后者难以复生,他要前去相助。
孟初放下信怔怔不语,疫病本就难防,竟然还伴有地震,赵祈呢?他信上怎么不提,此时真的安好吗?
“怡兰,我想去沛州。”
怡兰差点把怀里抱着的虎子给摔地上,“主子,您还怀着身孕,路上颠簸千万不可,而且宗室女眷出京都都是要报于宗人府,殿下不在,这实在不合规矩。”
若不是真事关重大,怡兰从不会直接逆她的意,更何况像此时这般急言。
怡兰怎么能不急,若是换成宫里的娘娘知道皇上有恙,就算在嘴上说一万句“本宫愿此病千百倍加诸于身,只盼陛下安康”,那都是面上光,身边宫女太监再捧几句,便是对皇上的忠心了。
但孟初不是,她在孟初身边这么久,不敢说把主子脾性摸了个七七八八,但最起码听个正反话不会错,主子既然说了想去沛州,没准心里都已经在想怎么才能去成了。
“那我如何能进宫给杜贤妃请安?”
这话茬转的太快,怡兰一时还没跟上她思路,便愣愣道:“递个条子进宫里,等娘娘允了便可。”
见孟初也没再提别的,直接从榻上起来去写条子,她这才回过神,抱着虎子的手一下子就松开了,要了命了,主子不会是想从杜贤妃那想法子出京都吧?
虎子灵活的从空中翻了个身,它也不恼,慢悠悠的走到孟初腿边蹭了蹭。
孟初放下笔便把它举起来,看着虎子道:“带你和肚子里这个去见爹,好不好?”
怡兰眼前一黑,出了屋子便去寻香兰,后者手里还拿着给小主子准备的绣绷。
“香兰,先不说别的,我知道你有其它法子,快去传信给殿下,主子要去沛州,拦不住了!”
香兰瞬间懵住,“你知道我身份了?”她怎么说也是乙四啊,之前听元德公公说主子知道她身份了,她已经很挫败了!
后又一惊:“主子要去沛州?她出不去京都吧?”
“所以主子要进宫找杜贤妃。”
“杜贤妃也不可能就答应。”香兰立马找回点理智,“让主子去沛州可不是小事,何况还有身孕,杜贤妃答应下来,万一主子有个好歹,她反而惹了麻烦。”说句晦气的,万一主子这胎没保住,杜贤妃岂不是里外不是人?
虽说杜贤妃与殿下除了没那个名头,已经有母子之情,但主子这个事说出去,不被斥责都算娘娘顾及殿下了。
怡兰哪里好说,要是别的娘娘,孟初便是有通天之能都得不到一句准话,偏偏是杜贤妃,她既然能为了殿下对主子的情谊,把选郡王妃的册子给主子,她还有什么事不敢应?
第56章 似乎才从某种梦魇中惊醒 只此一眼,便……
“此事不妥。”几乎是不假思索, 杜贤妃直截了当的开口拒绝。
孟初端坐在莲嬷嬷另置的半月椅上,不像第一次那般拘谨,“殿下信中从未提及还有地龙翻身一事, 若当真无恙, 殿下何必隐瞒?”
杜贤妃看着她澄澈的眼眸,几乎是想要笑出声来,莲嬷嬷察觉她似有失态,立刻不着痕迹的挡住孟初的视线, 奉上一杯茶。
“内务府新进的花茶, 孟侧妃请。”
杜贤妃借此用指尖拭了眼角笑出来的泪花, 瞧瞧, 原来岁岁年年, 总有花开相似。
情浓时只念彼此真心实意,因失子而伤怀, 情淡时恨性情无用, 反而误了大局。
孟初接了茶盏,才抿一口, 便听杜贤妃问她:“你身孕不稳,若是要到沛州那险恶之地,可想过你腹中孩儿,若有不妥被传到太后耳朵里, 发下懿旨斥责, 又该如何?”
“儿臣是要去沛州, 但并不到百吉县。”
说来实在怪异, 无论疫病还是地龙翻身,皆是在百吉县所出,沛州其余乡县却并无灾祸。
杜贤妃久居深宫, 只知赵祈是去了沛州,关于疫病等,还是孟初今日进宫说了才知。
但她却似乎看得更远三分,“本宫上次见到小六,还是在去年上元节。”上次隔着宫灯远远一看,还不过是仍然蒙着头,只知道跟着太子转的无封皇子,如今他已然是明白大半,也敢去放手搏一搏了。
可还是太心急,还不懂皇上用不用他,哪里会因为他做了多少,又完成了哪些差事,只凭皇上自己心意。
孟初本事还没那么大,能从杜贤妃话里听出什么,干脆就只听最浅层的意思,“殿下不过弱冠,娘娘今年再见他,没准和去年又有不同。”
“回府等着吧,这事办不办得成还两说。”
待人走后,莲嬷嬷才帮着杜贤妃按了按肩,“娘娘何必应下此事。”虽然说了事不一定能成,但娘娘只要松口,定是会竭尽全力,孟侧妃不知是听谁说歪了理,竟然因这事来请见,实则不过是拿着湿了水的香,拜了颠倒的佛。
宫内其余娘娘想让皇子府内的女眷出京都,总要寻摸个由头,要么是去什么寺院礼佛尽孝心,要么是去什么山中祈福,但不过是皇子妃们在娘娘面前拈酸吃醋般暗示几句,后者为了皇子后院安宁,就把人哄出去一阵子。
可杜贤妃与赵祈并无母子名分,要是想让一个怀有身孕的郡王侧妃出京都,还不知要周旋多久。
“莲嬷嬷,让人去寻朱嬷嬷,她若是愿意,便进善郡王府去伺候孟侧妃,待孩子平安落地,是走是留还是随她心意。”
莲嬷嬷脸霎时一僵,甚至怀疑自家娘娘是不是对孟侧妃有所不满了。
谁能受得了她朱大珠!粗鄙!
.
孟初从来没见过这般活宝的嬷嬷,说话诙谐,虽然缺点也有,但在女子生育之事上,能算是一等一的好手。
朱嬷嬷大字不识,规矩也是学一半忘一半,何况已经出宫不少年了,虽然还记得在主子面前被赐坐,屁股只能坐一点上去,但已经不受控制的右腿翘左腿了。
她说得是眉飞色舞,“这无论是宫里的贵人,还是乡下的百姓,总以为这妇人生产看的是分娩那一刻,有些半懂不懂的,还能想着在吃食上面操操心,实则都没在正调上,最主要还得是妇人多放心思在自己身上。”
“前两年安远侯世子妃有孕,一天能请八次脉,整日手都没敢离开肚子,结果熬到最后真生了,心力反而淡了,灌下去三碗催产药,又请不当值的御医来扎了针,这才母子平安。”
怡兰看着杜贤妃赐进府的份上,对朱嬷嬷这两日已经是一忍再忍,见她如今连坐都没个正形,当下便笑着拿话点她:“嬷嬷既然如此精通,不知又有什么法子能让我家主子常常开怀,不为身孕烦心?”
朱嬷嬷掀开眼皮打量她一眼,咧嘴一笑:“这可是不传之秘,姑娘要是给我当徒弟,我就教你一教。”她从怀中掏出两个粗瓷瓶,“这瓶药丸子是保胎上品,侯阁老家的儿媳妇,其子在胎中便有不足,便是用这稳足了月份,这瓶里面的药膏,每日涂个三次,侧妃主子的肚子保准一条纹也没有。”
怡兰虽说在宫里多年,但从不曾在有身孕的妃嫔身边伺候过,听她说什么纹,只觉一头雾水。
孟初看朱嬷嬷的眼神都变了,也就是在本朝,朱嬷嬷要是往后生个几百年,没准真能凭这一手,叱咤商场,造福女子。
见孟初似乎知道好处,朱嬷嬷就放心了,药丸是娘娘给的,但药膏是她年轻时丧夫,为求生计琢磨出来的,她曾被杜贤妃家中寻到送进了宫,谁能想到还不等她出手,杜贤妃当时怀的那一胎就没了,后来又在宫中待了三四年,怕自己总在娘娘面前晃,惹了伤心事,便主动请出宫了。
“嬷嬷是娘娘的人,我信你。”
瞧孟侧妃这话,听的人心里多舒坦。
等见她似乎露出倦意,朱嬷嬷立马有眼色的退下了,怡兰带着她去新收拾的屋子——这两天都是和她们一起挤,倒不是睡不睡得下,朱嬷嬷有磨牙的习惯,再闹一晚上,香兰便要下手了,昨晚要不是拦着,朱嬷嬷就不是睡,是晕了。
见怡兰带她到屋子便要回去伺候孟初,朱嬷嬷欲言又止,还是拉着她道:“我这双眼睛见什么都少,唯独有孕的妇人见得多,孟侧妃不像是儿女心重的。”何止是儿女心不重,似乎怀里的猫都比肚子里的孩子亲。
“我也不怕多嘴,且问一问姑娘,孟侧妃自己对这一胎,是个什么想法?”
怡兰差点咬到舌头,“主子年纪还小,又是第一次有孕,小主子懂事不闹腾,自然没什么要多在意的地方,嬷嬷别想多了。”
朱嬷嬷讪讪一笑,唉,是不是她想多了,得看孟侧妃自己。
.
赵礼差点把刚入口的茶水呛出来。
“小六的侧妃要去沛州?”不会是不知道那什么境况,以为游山玩水的吧?
赵禄扔给他帕子,“擦擦嘴,都是哪学来的蠢相。”
“三哥你又是从哪知道的?”赵礼说完沉默了,下一刻就拔高了嗓音,“好一个恬不知耻,你们竟然还在后院女子身边插眼线——”
赵禄一把捂住他的嘴,气得想直接把他闷晕过去最好,“脑子!有没有脑子!”
赵礼使劲把他手掌扒下来,“谈正事,别动手。”
“昨日进宫给母妃请安,母妃得到的消息,杜贤妃为此事去寻了贵妃。”赵禄撒开手,“二哥那边觉得,小六恐怕是有别的安排在这个侧妃身上。”
贵妃身体一向不太好,父皇曾亲自传出口谕,无要事不要扰了贵妃养病,但杜贤妃似乎与贵妃有些交情,去寻她也在父皇默许中。
赵礼也没懂他们是怎么猜出来,“这何以见得?”
赵禄瞥他一眼,“善郡王侧妃有孕,若不是真要紧的事情,怎么会要去沛州。”太子病重也有些时日,东宫是一点消息都传不出来,虽说太子与赵祈明面上已经撕破脸,但赵祈去沛州前,太子还曾秘密出宫见过他。
若是太子自知命短,想把手里握着的势力都移交给赵祈,那岂不是祸患无穷?
赵礼虽然没想明白这些弯弯绕绕,但二哥和三哥这么说肯定有他们的依据,“那这善郡王侧妃,打算怎么去?”
“前乘船,后行车,虽时日耗久些,但胜在稳妥。”水路虽然不通沛州,但中途靠岸换马车倒是个法子,只是更慢几日。
“那二哥那边是要……”
“静观其变。”赵禄也难从赵祾那里得到准话,但若是没准备拦一拦,那定是他在朝堂上有别的谋划。
赵祾似乎有时很信任他,哪怕跟他亲近的赵礼会忍不住把要紧事跟老五透露三分,赵祾都不以为意,还曾劝他不必对赵礼太过苛刻。
但在某些事上,直到整局谋划水落石出,赵祾都不一定会跟他提及。
二哥如此并不像在防着他夺权,反而像是怕他知道些什么。
.
孟初之前去外祖家就是走水路,一向没有晕船的毛病,何况这趟选的还是最平稳的一趟路线,连船都是专供她们的,一个外人都没有,怡兰却受不住,吐的脸色煞白,还好有朱嬷嬷备的药丸,这才缓过来。
“本还担心虎子上了船会闹腾,没想到反而是奴婢不顶用。”
虎子窝在孟初怀里,发出轻微的呼噜声。
她劝了几次怡兰不如下去歇一歇,后者都没愿意,“今日已经好多了,下次主子再走水路,奴婢药丸都不必用了。”
好在没几天就换马车从官道走了,孟初这次出来也是惯用的理由——去沛州吴县的寿安泉取水,再进宫奉给杜贤妃供在佛像前,等太后寿诞和其它寿礼一起送上去。
她也算是懂了点这皇家的手段,要是想做什么出格的事情,扯上个为皇上太后尽孝的大旗,往往反而得个美名,反之哪怕是按规矩行事,只要没讨宫里的天下之主高兴,对也是错,再规矩也是不懂事。
赵祈那性子也不知怎么来的,偏偏什么事总讲究个清清楚楚,皇上又怎么好用他,明明只想让他办一,他偏偏把十都查出来。
吴县地势高,寿安泉在一处平缓的山坡上,穿过山坡再往前走,便能看到一条宽阔的河流。
赵祈早便接到了府里的消息,先是气她不顾自己的身子,仗着如今府里无人管得住她,竟然从京都到了沛州,随后又是忍不住担心,难道栖栖是在哪里受了委屈,不然依她的性子,宁愿天天在小榻上看话本子,何必吃这个苦。
元德瞅了瞅河对面,孟侧妃不会真的来了吧,她又进不来百吉县,离那么宽一条河恐怕连殿下脸都瞧不清,也不知图个什么好。
39/63 首页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42 下一页 尾页 |